崑山老頑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極限拉扯陸康病逝,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崑山老頑石,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舒縣的戰鬥,前前後後持續了2個多月。

江東軍在孫策的帶領下,和舒縣守軍展開了極限拉扯。

表面上打的翻天覆地。

實際上1個人也沒傷到。

不過為了把戲做的足夠逼真。

每隔幾天時間,孫策就會讓一小隊子弟兵趁夜潛回龍舒。

營造出日益損兵折將的假象。

2個多月下來,舒縣城外“倖存”的江東子弟兵就剩下3000多人了。

在此期間。

於老騙子隔三岔五就要趁夜出城一趟。

向孫策彙報陸康的病情,孫策也會讓于吉帶一些上好的補品入城。

為陸康續命。

反正從鄭寶等豪強手中得到了不少好東西。

能用上的,孫策基本都給用上了。

可即便是這樣。

陸康的身體狀況還是越來越差。

能勉強撐到今天,已經是奇蹟了。

這一夜。

於老騙子再次潛出城外,回到了江東軍營中。

和以往不同,他的神色異常沉重。

“主公,老大人可能撐不過今晚了,他說想要見你最後一面。”

孫策“騰”的一下站了起來:

“什麼?老大人他……走!咱們進城!”

1個小時過後。

孫策只帶著秦瓊、尉遲恭兩員貼身武將,來到了太守府中。

出現在了陸康的病榻旁。

“老大人,我來了。”

孫策坐在床邊,輕聲呼喚著面色蠟黃的陸康。

聽到孫策的呼喚聲,陸康努力睜開無神的雙眼。

一隻乾枯的手掌,落到了孫策的手背上。

“伯符,老夫大限將至,咳咳……活不了多久了。把廬江交給你,老夫很放心。”

“但老夫還有一件事情放不下,咳咳……希望你能替老夫去完成。”

孫策反手握住陸康皮包骨的手掌,輕聲安慰著他:

“老大人儘管說,無論什麼事情,即便赴湯蹈火,孫策一定為老大人辦到。”

陸康艱難的轉了一下頭,目光落到了守候在房間內的陸遜身上。

陸遜見祖父看向自己,急忙乖巧的走了上來。

想刀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舐犢情深的眼神更加藏不住。

陸康沒有說話,但那雙眼睛中的情緒變化,已經說明了一切。

孫策鄭重做出保證:

“老大人放心,我會好好照顧這孩子的。孫策在此發誓,只要有我一口吃的,絕不會讓這孩子捱餓。”

陸康的目光移動到孫策臉上。

“伯符……其實這孩子並不是老夫的親生孫兒,而是老夫堂弟那一脈所出。這孩子幼年喪父,從小就跟在老夫身邊。”

“咳咳……或許是老夫沒有享受天倫之樂的那份運氣吧,老夫膝下兩個兒子,長子早亡,幼子陸績不過16歲,還沒有娶妻生子。”

“老夫便一直把這個孩子當做親生孫兒看待。老夫故去之後,希望你能多加照拂陸績和這孩子。”

孫策眼含熱淚再次做出保證:

“我必竭盡所能照顧好陸家上下!”

陸康微微點了點頭:

“既如此,陸家就交給你了。”

陸康交給孫策的,不僅是一份囑託。

還有陸家積攢了近百年的財力與人脈。

要知道,陸家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

影響力自然不必多說。

要不是陸康長子早亡,幼子陸績剛剛成年,還無法挑起家族重擔。

陸康說什麼也不會把整個家族,交給一個外姓人的。

上下三代人青黃不接,導致陸家走到了最危險的關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陸康能信任的人。

唯有孫策。

“績兒,孫兒,你們以後要盡心輔佐伯符,記住了嗎?”

陸康用盡最後一點力量,叮囑著兒孫後輩。

陸績走上前來,與陸遜在病榻前恭恭敬敬的磕頭。

泣不成聲的說道:

“父親(祖父),我們記住了。”

當晚。

陸家家主、廬江太守陸康去世。

江東軍趁勢“殺”入舒縣城內,孫策就此成為了廬江新主。

第二天清晨。

孫策打著收買人心的幌子,厚葬了陸康。

葬禮上。

他對陸績、陸遜說道:

“我答應了老大人,就絕對不會食言反悔。你們從此以後,就是我江東軍的一員了。”

“誰要是敢欺負你們,1萬江東子弟兵為你們拔刀出頭!”

陸績叔侄二人淚眼婆娑的彎腰拜謝:

“多謝主公,我們定當盡心盡力輔佐主公,助主公早日飲馬長江!”

除了眼前的孫策,他們的確也沒有人可以倚靠了。

孫策的大手分別落到叔侄二人的肩上。

輕輕地拍了拍:

“你們現在還年幼,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知識。我在皖縣設有一處書塾,我的幾個兄弟都在那裡跟隨盧師學習。”

“如果你們沒有意見,我會把盧師請過來教導你們。藝多不壓身,多學點本事,將來也能像老大人一樣,成為人人敬仰的博學之人。”

陸家叔侄二人露出喜色,再次向孫策道謝:

“多謝主公!”

盧植是什麼人,有多大的能量。

叔侄二人是很清楚的。

能跟著盧植學習,對他們未來的成長道路的確助益良多。

此外,孫策顯得格外體貼。

考慮到陸家叔侄守孝期的問題,決定要把盧植請到舒縣來。

避免陸家叔侄守孝內耽誤學習。

況且,陸家叔侄還明白了一件事。

能和孫策的幾個兄弟,共同在盧植門下學習。

這就說明孫策沒把陸家叔侄當外人。

而是把他們看成了自家人。

這讓剛剛失去親人的陸家叔侄,對孫策充滿了敬意。

好感度像流水似的,“噌噌”往上漲。

當然了,這其中也有江東小霸王的技能效果。

但凡是認孫策為主之人,忠誠度就會自動拉滿。

半個月後。

盧植等人從皖縣來到了舒縣。

與他同來的還有孫家一家老小,諸葛亮、諸葛均兩兄弟。

孫策自陸康手中接過舒縣,等於成為了廬江的無冕之王。

自然是要把家小都接到自己身邊來的。

總不能老是借住在喬家啊。

舒縣是廬江的治所,也是廬江的軍政、文化、經濟中心。

各方面的條件都要比皖縣更好一些。

孫家人當然是要搬到舒縣來的。

只是,讓孫策感到意外的是。

喬公也跟著過來了,他不僅自己來了。

還把大、小喬一起帶來了。

見到孫策的那一刻,喬公便急不可耐的發出了靈魂拷問:

“我說伯符啊,你的仗也打完了,啥時候兌現承諾,迎娶我的兩個女兒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孫山,科舉

西門七仔

抗戰:從帶團進亮劍開始

莫聽月

人在大理寺,開局還王妃清白

歸去兮

薄情世子動心後

意己

兩相歡[白蛇]

春浮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