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老頑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張開口袋等夏侯惇自投羅網,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崑山老頑石,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策採納了王猛的建議。

派陳武繞開夏侯惇的進軍路線,帶著書信去兗州背面尋找呂布了。

送信這種事,其實沒必要讓陳武親自去完成的。

只不過呂布逃離長安之後,孫策無法確定他的具體位置。

讓普通的江東軍去送信的話,很可能找不到呂布的蹤跡。

那也就無法達成聯手的條件了。

孫策便只能讓陳武親自跑一趟了。

出征徐州這段時間,孫策一直讓陳武擔任刺探訊息的任務。

就是因為陳武的技能之中,有追蹤的特殊效果。

憑著這個技能,他一定能成功找到呂布。

並且把孫策的親筆信交到呂布手上。

而孫策之所以要送出這封信,也是因為王猛的勸說。

呂布手下有3萬幷州軍。

強攻兗州的話,怕是兵力有所不足。

呂布很可能會猶豫不決,下不了進攻兗州的決心。

但要是孫策能在徐州牽制住曹操。

讓曹操的大部隊無法順利撤回兗州,呂布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更何況,孫策還在書信中許諾。

只要呂布率軍進攻兗州,無論成與不成。

孫策都會送給他一大筆糧草,幫助呂布度過眼前的難關。

這樣的要求,缺錢少糧的呂布怎麼會拒絕?

至於這筆糧草從何而來……

羊毛出在羊身上,孫策可以跟陶謙要啊!

反正他是不會自己出的。

接下來,孫策所要做的。

就是向呂布證明自己的實力。

促使他放心大膽的去攻打兗州。

讓他用最擅長的“背刺”,在曹操的菊部地區搞事情。

捅一捅曹操的菊花。

腹背受敵的曹操,必然會第一時間撤出徐州。

率軍回去應戰呂布、救援兗州。

那麼,孫策就等於是保住了徐州,擊退了曹操。

順利成章的完成系統任務了。

在周瑜、王猛等人的建議下,孫策決定把戰鬥地點定在琅琊郡與東海郡交界的沂水。

江東軍擅長水戰。

在沂水水畔作戰,那就是江東軍的半個主場啊!

定下了作戰計劃之後。

孫策一聲令下。

江東子弟兵集體後撤,讓出了之前一直封堵的琅琊郡邊界。

向夏侯惇張開了口袋。

曹軍斥候很快探知到了訊息,急忙回稟給了夏侯惇。

曹軍的先鋒軍營地內。

夏侯惇疑惑的看向遠方,口中喃喃自語:

“孫策撤兵了?這不科學啊!他只要封鎖沿途各處路口,我軍就沒有前進的機會。”

“可他忽然玩了一招人間蒸發,這是幾個意思?”

他部下副將韓浩,同樣是滿臉疑惑:

“將軍,事出反常必有妖,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先派斥候仔細打探,看看能否發現異常吧?”

夏侯惇點了點頭:

“善!”

韓浩立刻派出了上百名斥候,前往琅琊郡邊界上打探訊息。

一來一回足足用了一整天的時間。

趁著這一天的緩衝期,孫策剛好在沂水附近完成了佈置。

只不過,夏侯惇和韓浩並不知道罷了。

他們派出去的探馬,帶回來的訊息是這樣的:

不久之前,孫策向陶謙討要兵馬、糧草。

陶謙覺得孫策是獅子大張口,只給了他3000士兵。

與孫策預期中的6000軍,正好打了個對摺。

氣的孫策大罵陶謙過河拆橋。

氣憤之下,孫策便率領江東軍離開了琅琊郡。

到下邳去找陶謙講道理去了。

夏侯惇為將多年,經驗極其豐富。

對探馬傳回的訊息半信半疑,於是又派人仔細調查了一番。

調查結果證明,陶謙的確只給了孫策3000兵馬。

多一個兵都沒有。

這下,夏侯惇總算是放下心來。

哈哈大笑著說道:

“陶謙也太摳了,人家孫策幫他守護徐州,向他討要點兵馬錢糧也無可厚非呀。”

“偏偏還要給孫策打個對摺,整的人家孫策滿心不爽的退兵了,陶謙真是自取滅亡啊!”

韓浩也打消了心裡的疑慮,趁機獻策:

“將軍,我們奉主公之命進攻徐州,如今卻只拿下了一個琅琊郡。”

“不如趁此機會,向徐州腹地進兵吧?沒有孫策的幫忙,陶謙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憑我軍拿捏!”

夏侯惇毫不猶豫的一拍手:

“就這麼辦!”

在夏侯惇看來。

孫策與陶謙之間,已經產生了嫌隙。

他還會像之前一樣,拼命幫陶謙抵抗外敵嗎?

當然不會!

不趁著這個機會擴大戰果,日後怎麼向曹操交代?

夏侯惇一聲令下。

上萬曹軍士兵迅速集結。

在他的親自率領下跨過琅琊郡邊界。

一路向徐州腹地挺進。

從琅琊到下邳,沂水是必經之路。

也是下邳的最後一道屏障。

渡過了沂水,夏侯惇就能長驅直入。

懟到陶謙的大門口耀武揚威了。

帶著踏破徐州的自信,夏侯惇沒有絲毫停留。

讓士兵們在附近搜尋了數十艘船隻。

同時還砍伐樹木製作了一些簡易木筏。

準備強行渡過沂水。

第一批曹軍士兵下水之際,躲在暗處的孫策彎起了嘴角。

低聲對身邊的人說道:

“二祖兵法有云:半渡而擊之。傳令下去,讓水軍從上游入水,悄悄向夏侯惇戰船靠近。”

“步、騎兵馬做好準備,等夏侯惇抵達河中間,咱們就幹他!”

命令一層層的傳遞下去。

隱藏各處的江東子弟兵紛紛做好了戰鬥準備。

善於潛水的子弟兵,在上游方向入水。

潛在河底,向河面上的船隻摸去。

大約過了20多分鐘。

夏侯惇所在的那艘船,漸漸行駛到了沂水正中。

他手搭涼棚,正全神貫注的觀察對岸地形呢。

忽然聽到附近的船隻上,傳來一聲聲驚恐的呼喊:

“不好了!這艘船漏水了!”

“糟了糟了!我們這艘船也漏水了!”

“怎麼辦?我不會游水啊!”

夏侯惇部下計程車兵們,大多是中原地帶的人。

不會游泳的大有人在。

畢竟,中原地帶地勢平坦。

人們習慣了以車馬作為交通工具。

很少會有人把船隻作為首選的。

不像江東那樣,境內河流湖泊眾多。

乘坐馬車通常要繞個大彎兒才能抵達目的地。

還不如直接游過去方便呢。

這就導致江東子弟大多擅長游泳。

南人乘舟,北人騎馬。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曹軍士兵的驚叫聲中,夏侯惇頭皮一陣發麻。

為啥?

他也不會游泳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孫山,科舉

西門七仔

抗戰:從帶團進亮劍開始

莫聽月

人在大理寺,開局還王妃清白

歸去兮

薄情世子動心後

意己

兩相歡[白蛇]

春浮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