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老頑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年少萬兜鍪,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崑山老頑石,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策與太史慈來來回回激戰到第50回合。

兩人從神亭嶺上一路打到了嶺下。

雙方非但沒有力竭的跡象,反而越打越精神了。

太史慈心中暗想:

人人都說江東小霸王勇力絕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他那邊人多,若是一擁而上,我可就不好對付了。

想著想著。

太史慈虛晃一槍。

調轉馬頭向嶺下的開闊地奔去,打算把孫策引到長江邊上。

再把他生擒活捉。

畢竟秦瓊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生擒曲阿小將,讓太史慈看到了秦瓊的實力。

別說冉閔、趙雲等其他人參戰了。

就是秦瓊一個人出手,太史慈也很難以一敵二。

吸引孫策脫離秦瓊等人,太史慈才能心無旁騖的收拾掉孫策。

見到太史慈拍馬退走,孫策哪裡肯答應?

系統任務還沒完成了,你小子哪都別想去!

“疾!”

雙腿藉著雙邊馬鐙一磕。

孫策斷喝一聲,烏騅立刻領悟了主人的意思。

疾,就是疾如風。

撒開四蹄、油門踩底、開足馬力的可勁兒跑唄。

天下烏騅只此一匹。

無論是耐力還是爆發力。

無論是速度還是健壯程度。

烏騅足以吊打天下99%的戰馬。

和太史慈的灰影較勁兒,烏騅還沒它這個同行放在眼裡!

噠噠噠——

鑲嵌著馬蹄鐵的四隻鐵蹄,不斷地在地面上起起落落。

載著孫策奮起直追。

不到5分鐘時間,就追上了先行一步的灰影。

孫策趁勢捅出一槍。

單手十八挑第一勢:扎眼仁兒!

太史慈用眼角的餘光,看到霸王槍寒芒閃爍。

直奔自己的雙眼而來。

急忙揮動白虹槍,舞出一片槍影。

奮力抵擋著霸王槍的猛攻。

他也說不清到底是什麼原因。

感覺孫策的槍法看似簡單。

實則卻是大繁化簡,頗有些重劍無鋒的意味。

甚至比孫策之前使用的霸王槍法、百鳥朝凰槍更加難以對付。

更讓太史慈感到奇怪的是,兩槍相交之時。

他還隱隱感到自己的槍法不如平時那麼順暢,隱隱有種被剋制的感覺。

這種若隱若現的感覺,來自於單手十八挑的技能效果:

單手持槍,一心二用。

強力剋制一切使用長柄兵刃的對手,剋制程度2%。

太史慈的白虹槍也屬於長柄兵刃的範疇,對上孫策的單手十八挑。

自然是會被剋制一些的。

給太史慈造成有力使不出的感覺。

就在他暗自納悶的時候,孫策的下一槍又到了。

單手十八挑第二勢:刺腦門兒!

兇悍的槍刃始終不離太史慈頭部要害之間。

太史慈終於改變了槍法,用出天罡八連破。

一槍猛似一槍,與孫策接連拼槍。

兩杆大槍在相互激烈的碰撞中,摩擦出無數火花。

孫策的霸王槍接連施展出撻天靈、纏肩鎖、劈腰裂等兇招。

沿著太史慈的頭頂一路向下,一直打到了腰部。

看似簡簡單單的撻、纏、劈等普通的用槍手法。

到了孫策手中,卻是化腐朽為神奇。

每一槍似乎都暗含天地至理。

說不出的圓潤、順暢,同時又霸道絕倫。

打的太史慈忍不住暗暗稱奇。

對孫策的槍法有了全新的認知。

無論是力量型路線還是技術流路線,其實都不是孫策的真正的路數。

嚴格來說,這小子是全能型槍法的路子啊。

兼備了力量與速度,還隱隱帶著睥睨天下的霸氣。

在此基礎上,無論多麼普通的招式到了他手裡,也能打出成噸的傷害。

兩人在激烈的對戰中,一路殺出了4、5里路。

眼看著就要殺到長江岸邊了。

劉繇的部隊就駐紮在江邊。

越往前,對孫策而言越是不利。

在心中默默計算著交鋒回合數的孫策,覺得差不多快到100回合了。

於是便決定用出殺手鐧。

徹底擊敗太史慈。

左手迅速伸出,抓住古錠刀的刀柄。

孫策大喝一聲。

抽出古錠刀照著太史慈連肩帶背狠狠砍去。

右手的霸王槍則是後發先至,單手十八挑中的一招“崩氣海”。

兇悍無比的崩向太史慈氣海要穴。

這一下要是打實了,恐怕太史慈的氣海穴就得被徹底摧毀。

可古錠刀的鋒芒,同樣是致命的。

刀槍並舉之下,太史慈被逼入了絕路。

如果是其他的武將,或許就要被孫策一招定乾坤了。

但太史慈可不是普通的武將。

後世很多人都知道,江東十二虎臣中並沒有太史慈的名字。

這不是說太史慈沒有資格入選江東十二虎臣。

而是因為太史慈的地位,凌駕於江東十二虎臣之上!

仔細看《三國志》就會知道。

在《三國志·吳書》中,太史慈和劉繇、士燮兩個割據諸侯同傳。

吳書不是寫東吳的歷史,而是整個吳地的歷史。

既然是吳地的歷史,就要先寫吳地的幾個主要諸侯。

孫家父子排在最前面,然後是劉繇太史慈他們。

江東十二虎臣,只不過是孫策的部下罷了。

這就足以說明太史慈的歷史地位。

所以,想要擊敗太史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見到孫策刀槍並舉,兩路狂攻。

太史慈的右腳牢牢地踩在單邊馬鐙裡。

左腳腳尖向內一收,用力勾住戰馬的馬腹。

極力讓自己在馬背上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

白虹槍交到右手,左手摸向背後抽出月牙戟。

同樣是一長一短兩柄兵刃在手。

長槍對抗孫策的霸王槍,月牙手戟對抗古錠刀。

寸步不讓!

孫策憑著霸王槍與古錠刀的組合效果,從來都是無往而不利。

但今天碰上太史慈,卻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一輪強攻竟然被太史慈悉數抵擋下來。

著實讓孫策感到有些棘手。

2人的4柄武器又拼了10幾招。

孫策不過是稍微佔了點上風而已。

想要徹底擊敗太史慈,難上加難!

關鍵時刻。

烏騅挺身而出。

其他的戰馬,只不過是武將的代步工具。

奔跑、跳躍是它們的本職工作。

而匹萬里挑一的絕世寶馬烏騅,不僅僅是孫策的坐騎。

更是孫策的戰鬥夥伴,進攻性極強!

烏騅在賓士中奮力一甩頭。

覆蓋著甲騎具裝的碩大馬頭,狠狠撞在了太史慈戰馬的脖子上。

所謂的甲騎具裝,其實是分為甲騎和具裝兩個部分的。

高橋馬鞍、雙邊馬鐙和馬蹄鐵等等,屬於具裝的範疇。

甲騎,指的則是烏騅身上的兩層騎甲。

將烏騅的大部分身體遮蓋在騎甲之下。

烏騅的力量本來就兇猛,頭部又覆蓋著騎甲。

太史慈的灰影怎麼能承受的住?

頓時被烏騅撞的暈頭轉向、腳步踉蹌。

好懸沒把太史慈從馬背上顛覆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孫山,科舉

西門七仔

抗戰:從帶團進亮劍開始

莫聽月

人在大理寺,開局還王妃清白

歸去兮

薄情世子動心後

意己

兩相歡[白蛇]

春浮九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