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八章 世界大戰 (一),諸天從拯救大明開始,上善若無水,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要做校長吶。”
得知李二讓程咬金的兵馬南下去攻打大小勃律,李雲澤對此乾脆吐槽“化身昭和參謀了,以為唐軍吃草就能打仗。”
李二沒來過西域,不清楚這裡的環境,這個時代也沒有精密的地圖。
他見程咬金所部侵略如火,攻無不勝戰無不克,幾乎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就橫掃了安西四鎮。
很自然的就認為,程咬金肯定能夠繼續打下去。
程咬金是要喊冤的,他之所以打的快,除了對手實力弱小之外,主要原因在於他知道後勤補給困難,如果慢慢磨蹭毫無疑問,還不如在得到補給的時候打快仗。
他攻略安西四鎮的時候,每次都是得到補給車隊後才發起攻擊,打到物資只夠撐到下次補給車隊到來為止。
打到疏勒的時候,他每次獲得補給的時間被拉長到了三個月,哪裡還有能力繼續打下去。
更何況,大小勃律那兒可都是崇山峻嶺吶。
這大概就是李雲澤提供了電報之後所帶來的副作用。
以往以往距離太遠,都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怎麼打仗由前線的將領做決斷。
可有了電報之後,李二居然學會了玩微操。
不過皇帝既然來了命令,本身就因為進兵太過於順利而有些膨脹的程咬金,還是毫不猶豫的應了下來。
隨著補給物資耗費數月,行進了數千裡地的距離來到了疏勒,程咬金就留下了程處默帶領上萬唐軍駐守疏勒,自己則是領著一萬五千唐軍南下,翻越蔥嶺去攻打大小勃律。
至於其餘的唐軍,則是沿路駐守。
訊息傳到李雲澤這兒,他也是翻白眼。
要同時供應南北兩路接近二十萬的唐軍後勤補給,還都是幾千裡的漫長補給線,對於後勤官來說真的是要命的差遣。
沒辦法,李雲澤只能是一邊盡力籌措,一邊發動更多的俘虜們同時在天山兩側修建兩條鐵路線。
能修多少是多少吧,哪怕多往前修一里路,也意味著補給線縮短了一里地。
只不過前線唐軍推進的速度太快,南線已然是過蔥嶺了,北線則是攻破阿爾泰,塔城等地,透過尹犁河谷進抵金山腳下,正在和西突厥來回廝殺。
為了儘可能的給前線唐軍提供補給,李雲澤也是想盡了辦法。
不過與此同時,他還是連連提醒李二,南邊的吐蕃與北邊的薛延陀估計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大唐光復西域,滅掉西突厥。
吐蕃與薛延陀都有發動突襲的可能,希望李二能夠提前做出防備。
李二的反應,是向隴右道派遣了數千援軍,然後派出使者去了薛延陀與吐蕃,重申了大唐與他們的友好關係並且贈送了禮物。
不是他不想再調兵遣將,而是補給能力已然是超過了上限。
而且唐軍許多精銳正在秘密北調,準備著對高句麗的作戰。同時還有許多唐軍分散在北起倭國,南到呂宋南洋等地的廣袤之地與當地土著作戰。
劍南道的土司們受到了鼓動正在蠢蠢欲動,又得有支兵馬看著他們。
再加上大草原執行減丁的兵馬,防備吐蕃與薛延陀的兵馬,各地鎮守的兵馬,以及必不可少的拱衛長安城的十六衛。
大唐的兵力,現在已然是使用到了極限。
李雲澤不相信吐蕃與薛延陀不懂什麼叫做唇亡齒寒,大唐在這個時代給周邊國家所帶來的威脅感,遠比後世的漂亮國更盛。
這可不只是猜測,派往吐蕃與薛延陀的商隊,回來之後都有報告說這兩地都在往邊境運輸作戰物資,同時已經開始逐漸進行動員。
李雲澤一看這也不行啊,很明顯就要打世界大戰,大唐得儘可能的做準備才是。
與李二來來往往的電報交流之後,李二終於被說動了,派遣張世貴等人去往河北等地徵兵。
此時大唐用的是府兵制,也就是義務兵,只是這個義務兵不是誰都能當的,得是家中有資產的才有資格做府兵。
當府兵不夠用的時候,那就只能是用募兵的方法徵召軍隊。
相比起周邊各國,大唐最為強大的並非是國土廣袤,物產眾多,科技發達,而是人口足夠多。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人,人才是最為寶貴的資產。
大唐那數以千萬計的人口,對於周邊各國來說,那都是宛如泰山壓頂一般的碾壓性優勢。
有著這種優勢,只要皇帝不是太蠢,只要文官不是太貪,只要武將不是太爛,那基本上都能吊打四周的一切。
對於此時的大唐來說,募兵募集個幾萬,十幾萬乃至於數十萬大軍並非難事。
可對於周邊各國來說,這種數量級那就得是全國總動員了。
有著豐富經驗的李雲澤,預判是正確的。
面對著狂飆突進,彷彿是要將全天下都給囊括入懷中的大唐,在西域即將被平定,西突厥也即將被擊敗的時候,深感唇亡齒寒的一眾大國小國開始紛紛出手。
當然了,也不僅僅是因為這件事情,還有就是前幾年這些國家動用國本去長安城炒股票,結果卻是賠的褲子都給當了,這份仇恨一直延續到現在。
最先發動的是遠在康居等地的昭武九姓。
所謂昭武九姓,在漢時生活在祁連山以北的昭武城,也就是大月氏。
早在新時期時代,大月氏就透過‘玉石之路’將和田玉運送到中土與堯舜做生意,這漫長的國際貿易從堯舜時代一直延續到了秦朝。
而最早的絲綢之路,也是大月氏建立的。
他們被冒頓單于擊敗後西遷越過蔥嶺到了中亞阿姆河,擊敗了亞歷山大遠征軍的後裔,建立了大月氏國。
之後數百年逐漸分裂成為了多個國家,只不過他們心懷故土,各國國王依舊是以昭武為姓,這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粟特人,大唐東西二市裡最多的就是昭武九姓的商人。
當然了,當年那場股市慘桉之中,商業氛圍濃郁的昭武九姓也是損失最為慘重的。
當時在長安城的昭武九姓商人,幾乎人人破產丟光了身家。
昭武九姓的使節也在,帶著他們國王的國本炒股,最終只有一個使節回國,因為其他人要麼上了天台,要麼乾脆隱姓埋名跑路。
到了現在,在得到了大國的支援後,昭武九姓第一個跳了出來。
十幾個國家直接掃地為兵,湊出了兩支大軍越過蔥嶺,分別包圍了碎葉城與疏勒。
這兩個地方分別是蘇定方與程咬金最為重要的後勤基地,隔著天山的兩邊都被數萬昭武九姓的大軍給圍了起來。
若是隻有昭武九姓的話,自然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們做生意還行,打仗那就不入流了。
可天山北邊圍困碎葉城的昭武九姓,得到了突騎施帶領的眾多雜胡部落的支援。
而南邊圍困疏勒的昭武九姓,則是得到了吐蕃的援軍。
碎葉城只有蘇定方留下的七千人守衛,疏勒這兒也不過是隻有程處默的一萬人馬。
在加上幾乎整個西域的諸多小國以及雜胡部落都被動員起來,形成了近乎於狂風暴雨一般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蘇定方還是年輕了些,儘可能的帶著主力北上,在金山附近與西突厥來往縱橫,又遭到了回紇,薛延陀以及鐵勒等北地部落的夾擊。
這些部落願意攜手與大唐作戰,除了唇亡齒寒的危機之外,李二在大草原上進行殘酷的減丁才是根源所在。
減丁,多麼恐怖的事情,見識過大草原上那些部落的遭遇後,回紇鐵勒薛延陀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自己也要被減丁。
與其被大唐給減丁,不如奮起一搏。
這些北地部落聚集起來的實力同樣非常恐怖,只不過蘇定方帶著差不多十萬大軍,只要不出錯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危險。
真正危險的,反倒是程咬金這裡。
吐蕃之前一直不動,可一旦動起來就是勢如雷霆。
南邊配合著當地土司襲擾整個劍南道,蜀地這兒出維州,松州等地襲擾蜀地。
隴右道這裡更是全線出擊,從西海兩側衝出來勐攻隴右道,試圖切斷唐軍後勤線。
再有就是西域這邊,吐蕃全面下山,從可可西里等地衝向且末,精絕等地。
從班公錯等地衝下山直奔于闐與疏勒等地,同時派遣大軍奔向大小勃律,切斷程咬金的後路。
吐蕃一口氣就出兵數十萬,試圖一口將在西域的唐軍全部吃下。
大唐為這場世界大戰準備多年的時候,各國也沒有閒著,他們也同樣在做著準備。
這種事關生死的大事情上,沒有人是傻子。
大唐想要各個擊破,人家自然是要選擇‘對付這等邪魔外道,大家不用講什麼江湖道義,一起併肩子上!’
訊息傳到長安城,李二已然是讓長孫皇后準備盔甲,他要親征西域了。
然後,倭國開始發飆襲擊大唐租借的礦區。
高句麗動員兵馬在邊境線上活躍,有窺視幽州的意圖。
百濟的水師甚至出現在了山東外海。
一時之間,整個大唐的邊境線上幾乎處處烽火。
這下李二沒辦法親征了,他得坐鎮長安城穩定人心。
一批文官上奏,說請止兵戈與諸國議和。
他們認為大唐窮兵黷武惹得諸國齊攻,此乃不祥之兆,皇帝當下罪己詔云云。
哪個時代都不會缺少這些人,畢竟世修降表的始終都在。
只要他們還在,這種事情永遠都無法避免。
對於這些人,反倒是魏徵出頭怒罵,說他們簡直就是丟盡了大唐的臉面,而且魏徵還主動要求帶著家中子侄去戍邊。
李二難得有了好心情,對魏徵也是大為讚賞,說是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
當然了,還輪不到魏徵上戰場,大唐的武勳們還沒死絕呢。
李靖也不窩在家裡寫兵書了,連夜入宮與李二以及一眾勳貴們商議對策。
透過電報與前線的李雲澤,蘇定方,程咬金等人連番商議之後,大唐終於是做出了應對。
首先是讓張世貴,常何等人加快徵兵練兵的速度。
然後讓李勣應對高句麗與百濟,讓侯君集擺平倭國。
接著是讓李孝恭等人出馬,去往劍南道應對吐蕃與當地土司。
由李靖等人北上草原,威懾薛延陀等部後路。
安排李道宗等人去往蜀地,應付吐蕃的襲擾。
段志玄去隴右道維持西域大軍的後勤。
再之後,就是最為關鍵的西域了。
西域急需援軍,可由誰做第三波的主將卻是讓人犯難。
能派的都派出去了,剩下的像是尉遲敬德,薛萬徹等人都是勐將,做主將卻並不適合。
而秦瓊與柴紹等人病的厲害,起床都有困難壓根沒辦法遠征萬里。
張亮等人,更是早已經被放棄。
一番尋找下來,居然找不到合適的大將了。
長孫無忌等人建議讓李靖去,可李二深思熟慮之後拒絕了。
他最終下令,由尉遲敬德與薛萬徹等人分別率領援軍去西域,同時任命杜如晦為行軍司馬,去接替李雲澤掌管後勤諸事。
李二選擇了李雲澤為三師將軍,負責統帥援軍去解除西域危機。
他堅信這位奇人有這份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