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 進兵高句麗,諸天從拯救大明開始,上善若無水,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孫皇后病去之後,情緒上備受打擊的李二,有感於故人逐漸逝去,居然開始懷舊了。
他要求宮廷畫師閻立本,繪製諸多功臣們的畫像,然後懸掛在凌煙閣內以作紀念。
原本李二是打算將李雲澤也算入其中的,只不過被其嚴詞拒絕,表示自己無意被掛起來。
此時大唐最為流行的繪畫風尚,就是所謂的素描寫實風格。
大唐在文化上的包容度向來很高,之前一直都是水墨畫一統畫界,現在突然出現了全新的技術,自然是極度風靡。
所以閻立本繪畫的時候,也是用的現在最為新潮的素描寫實風格,李二對此表示讚賞並無異議,還覺得這樣挺好。
李雲澤對此有異議。
他找到了閻立本,以其暗地裡出售插圖畫冊作為要挾,讓其用水墨畫的風格重新繪製了一套二十四功臣。
閻立本無奈,只能是費時費力的又畫了一套出來。
這一套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李雲澤帶回現代世界作為收藏品。
絕對是原版真跡,還有李二的用印作為證據。
這些入了畫像的功臣們,此時已然有不少已經是入了土,剩下的那些除去文臣,武將裡大都老邁,最終能夠跟隨李二前往高句麗的其實並不算多。
雖然說李雲澤與孫思邈合作提升了大唐的醫療水平,也的確是成功的將不少人的壽命延長。
可這只是治標不是治本,也就是多活幾年罷了。
李勣是預定的征討高句麗主將,早已經在幽州這裡主持前期準備多時。
李孝恭沒有暴斃,被派去了江都負責指揮艦隊,先是送李承乾等人遠去海外,之後就是帶著船隊去百濟。
尉遲敬德自從上次救援西域之後,再度開始活躍起來,這次也是跟隨在李二的身邊擔任護軍。
李靖是真的年紀大了,可哪怕都已經快七十歲的年紀了,卻是依舊被李二帶在身邊做高參。
段志玄倒是壯年,這次跟過來當有領兵的機會。
除此之外像是張亮與長孫順德等人,早就已經被放棄,整日裡都是在府中歌舞美人閉門不出,自然也不會帶上他們。
實際上除了凌煙閣二十功臣之外,新一代的將領也是逐漸成長,這次李二也是將他們都給帶了過來。
李二用李道宗暫代征討西域嶄露頭角的蘇定方,宛如彗星般崛起的薛仁貴,因為李雲澤的堅持使得老婆丹陽公主被關起來,從而避免了備受刺激而謀反的薛萬徹等人都隨軍出征。
不出意外的,這次李雲澤也是被任命為行軍司馬,負責大軍的後勤保障工作。
李二決心一戰平定高句麗,就此徹底打平四周不臣,為大唐打下一個萬世太平的環境。
這一戰不但調動了幾乎所有能夠動用野戰兵馬,甚至還安排張士貴等人再度徵召募兵作為預備役。
貞觀十五年秋,數十萬唐軍逐漸在幽州境內集結起來。
最先行動的是營州都督張儉,帶著大唐的邊軍與草原上那些被減丁之後老實馴服的契丹,奚,靺鞨等部落從草原上進行襲擾,意圖就是分散高句麗的兵力。
隨後抵達來州的李孝恭所部船隊開始出擊,封鎖高句麗與百濟外海。
高句麗與百濟的船隊不敢對戰,全都躲進了海港之中。
十月初,李二的使者抵達新羅,命令新羅善德女王出兵側擊百濟與高句麗。
自稱仰慕李二的善德女王真是被嚇到了,畢竟在新羅的眼中,百濟跟高句麗那都是天一樣的存在實在是不敢得罪。
可李二都親自發話了,大唐那是更加不能得罪的存在,左右為難之下接受了臣下的建議,出兵襲擾一番做個牆頭草看看風向再說。
對於這種牆頭草的作風,李二暫且當做沒有看到。
當然了,等到戰事結束到時候自然會有說法。
平日裡做給牆頭草自然無所謂,可此時明顯就是舉國大戰的背景下還當牆頭草,那真是以後就該做墳頭草了。
到了十月底,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勣,親自帶領近十萬之眾的步騎唐軍前鋒出兵,渡過遼水逼近玄菟,就是漢時遼東四郡之一的那個玄菟。
此戰李二也是打著光復漢時舊土的名號,而漢時四郡幾乎都被高句麗與百濟所佔據,兩邊自然是不死不休。
李勣手中實力足夠雄厚,而且本身的指揮能力也是足夠出色,自己攻打蓋牟城,分兵給蘇定方攻打新城。
這兩座城池都是一戰而下,因為他們都使用了火藥炸城牆。
曾經讓百萬隋軍都深感頭疼,只能是用性命去填的堅固城防,在火藥的面前卻是宛如豆腐一般脆弱,不堪一擊。
城牆被炸垮塌之後,身披重甲的唐軍甲士方陣,浩浩蕩蕩的越過廢墟進入城內,基本上戰鬥就已經可以宣告結束了。
前鋒進展神速,得知訊息的李二大喜過望,當即帶著主力兵團從幽州出發。
如此龐大的軍團,自然不可能全都聚集在一起。
李二安排諸多大將們各自領兵四散出擊,形成寬大的戰線去壓垮高句麗。
隨著時間進入冬季,李孝恭的水師因為海面結冰不得不返回來州。
而唐軍也開始逐漸放緩了前進的腳步。
之所以要趕在冬季出兵,李二打的主意就是透過冬季戰役獲得前線據點,消耗高句麗的有生力量,將戰火燒進敵國境內。
等到春天到來的時候,唐軍就可以直接全線出擊,藉著接下來近一年的良好天氣一舉蕩平高句麗。
畢竟高句麗不是突厥回紇薛延陀那種遊牧部落,人家是真正以城池為核心的農業國家。
對付遊牧部落,打掉他們的王庭就行。
可對付農業國家,必須要將各處的城池全都攻佔下來。
高句麗國土數千裡,唐軍哪怕是一路橫掃也需要時間。
所以冬季出兵獲取前線據點,來年再一舉滅國的戰略得到了眾人的認可。
隨著冬季的到來,唐軍需要面對的威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個自然就是天時,寒冷的天氣將會對唐軍構成巨大的威脅。
還有一個就是高句麗人的反擊,比唐軍更加適應寒冷天氣的高句麗,有能力發起大規模的反擊。
高句麗內線傳來的訊息,是權臣泉蓋蘇文與國王高建武已然停下了爭鬥達成和解,正在籌集兵馬糧草準備反擊。
而比高句麗軍隊來的更快的,是肆虐的寒風與鵝毛大雪。
李二的動作很快,渡過遼水後很快就進抵了遼東城下。
即將發起攻城的時候卻是天降大雪,不得不暫停行動。
數以萬計的帳篷將遼東城圍攏的水洩不通,每個大型帳篷內都有一個帶著密封煙囪的爐子,燃燒著蜂窩煤為帳篷內提供熱量。
華夏這兒很早之前就知道煤炭的好處,也是長期使用。
只不過因為不知道直接使用煤炭會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取暖的時候通常是用木炭,而煤炭主要用於鍊鐵等方面。
然而煤炭之中的磷等雜質,又影響到了鐵的質量,真可謂是成也煤炭,敗也煤炭。
帶煙囪的煤爐與蜂窩煤的出現,解決了煤炭取暖的問題。
當煙塵透過煙囪穿過帳篷上預留的口子排向天空的時候,帳篷內的唐軍將士們,終於可以圍著火爐美美的睡覺。
這種認知與技術,對於現代人來說壓根算不得什麼。
可對於因此被困擾千年的古人來說,那就是開天闢地一般的技術升級。
其帶來的影響力,是言語所難以形容的。
最起碼,現在的唐軍可以在寒冬臘月裡,在野外安營紮寨。
除了煤炭之外,唐軍取暖的標準裝備還有羊毛呢絨做的毛毯,鋪在橡膠放水墊上能夠有效隔絕寒意。
再穿上棉質內衣與羊毛衫毛褲,外面披上棉大衣,圍著火爐有說有笑。
睡覺的時候蓋上棉被,哪怕夜間氣溫下降到零下多少多少度,也是依然能夠扛過去。
李二的帳篷是全軍之中最大的,支撐搭建起來後,其面積廣闊宛如一座小型宮殿。
軍中諸將聚集在此,正在商議戰況。
大帳內燒著好幾臺煤爐,溫暖的熱氣宣洩而出,讓整個大帳都溫暖如春。
足有數十上百的校尉以上軍將聚集在此,互相湊在一起說話交談,嗡嗡之聲不絕於耳。
作為最近幾年才出頭的新貴,薛仁貴在這兒沒什麼人脈可言,環顧四周後走向了角落裡,坐在馬紮上昏昏欲睡的李雲澤。
“王爺。”
“嗯?”
薛仁貴行禮後蹲下身子,不解的詢問“末將有一事不解,還請王爺解惑。”
眯著眼睛抱著膀子的李雲澤,輕輕吐出個字來“說。”
“這遼東城都已經被圍住了,為何不打?”
薛仁貴的確是對此很不理解“此地位置重要,而且城池面積夠大,若是攻下之後入住城內,怎麼也比在外面要強。”
想了想,他跟著解釋“王爺勿怪,大軍後勤非常好,末將只是覺得打下這遼東城應該更好才是,又不是打不下來。”
到了薛仁貴這種程度,自然也是有知道了解到唐軍火藥的秘密。
有了火藥,哪怕遼東城再堅固,也不過是多用一些份量罷了。
可此時唐軍主力寧願在風雪之中露營,也不動手攻城,這讓年輕的薛仁貴表示不能理解。
眼皮都沒抬的李雲澤,隨口問了句“你讀兵法嗎?”
薛仁貴愣了下“自是讀過。”
“有沒有讀過什麼叫做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
“能攻下的重要城池不攻,要麼是主帥腦子有問題,要麼就是等著敵人援軍的到來。”
李雲澤擺擺手“沒事的時候別整天跟人去比箭,多讀點兵法比什麼都強。”
說話之間,可能是腦子有問題的主帥李二,穿著一身金甲從後帳走了出來。
眾人見禮後,李二當即說出了一句洗脫自己腦殘嫌疑的話語。
“眾卿,高句麗的援軍就要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