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名仕薈萃,諸天從拯救大明開始,上善若無水,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謫仙樓內氣氛高漲,大漲面子的李白為李雲澤介紹了身邊的朋友們。

「這位是晉陽王之渙,豪俠義氣...」

「這位是襄陽孟浩然,才名滿天下...」

「這位是江陵岑參,少有才名,皆稱神童也...」

「鞏縣杜子美,豪氣干雲天...」

「這位是...」

一番介紹下來,李雲澤在課本書上見過的就有好幾位。

「諸位皆乃世間大賢。」笑吟吟的李雲澤拱手環繞「今日得以一聚,實乃大幸。」

他這次來洛陽的正式公職身份,是奉旨督辦科舉事。

也就是說,最終決定誰登科誰落榜的就是他。

這是因為唐時對於科舉還沒有那麼看重,所以這份差遣才能輕鬆落在他的手中。

換做宋明時期,那可都是天子門生,怎麼可能交給親王去收歸門下。

與後世得到幫助就翻臉不同,這時代裡注重情誼,誰幫了你那就是欠下了人情,若是不還或者翻臉的話,會被當做可恥之徒備受世人嗤笑譏諷,以後也無人敢於信你用你。

李雲澤捆著李林甫幫自己做事,就是因為李林甫是走的武惠妃門路上位。

他這次來到洛陽若是點了這些人登科為進士,那這些人必定會被視為壽王的人。

若是不為壽王做事,或者投入太子等他人門下,若是沒有說得過去的理由,比如說自家妹子嫁給了太子這種事情的話,那這輩子就只能是淪為天下人嗤笑的笑柄,人品自然也是備受質

疑。

而這,也就是這個時代的規矩。

到了明清時期,這種事情只會更加嚴重。

科舉的時候有座師,入仕朝堂就被視為座師一派的人物。

不過對於現在的李雲澤來說,這卻是一件好事情。

「諸位都是英才,今日能與諸位相會實乃幸事。」

說些廢話場面話這種事情,對於李雲澤來說那完全是信手拈來,他端起酒杯示意「今日當與諸位痛飲一番好生結交,來來來,盛飲~~~」

這些來科舉求官的名仕們,當著李雲澤這個能夠最終決定他們命運的人的面,也是非常激動與緊張,說話之間都是有些放不開的感覺。

李雲澤看出來了,目光示意已然上岸的李白「太白,大家相聚共飲那就是緣分,這個時候莫要說什麼身份,盡情高樂就是,你代本王好生招待諸位英才。」

還沒察覺到自己已然是被當做氣氛組組長的李白,非常痛快的端著酒杯起身活躍氣氛。

在座眾人大都是名仕,所謂名仕的代名詞之一就是狂放不羈。

原本就喝了不少,在氣氛活躍之後跟著又喝了許多董家名酒,很快就開始放浪形骸起來。

坐在主位上的李雲澤,一邊笑吟吟的喝酒吃菜,一邊默默的觀察著這些人。

才華橫溢卻是不能務實的,那就讓他們做氣氛組吹捧盛世史書留名。

低調謹慎,能夠辦事的就安排實務認真做事。

既不會吹也不能做的,那就只好放棄了。

酒桌上自然也是看人品的時候,畢竟酒後吐真言。

醉酒之後有什麼表現,醉酒之後又說了些什麼話語,都是直接影響到他們在李雲澤心中的份量,也影響到他們今後的命運。

而此時能夠看出來這一點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等到氣氛火熱起來,吃著菜的李雲澤,時不時的就會丟擲幾個話題出來,用以考校眾人。

大方向的像是大唐當以何種策略治理天下,具體事務上的像是若爾等出任地方父母

,有農婦前來告狀自己家的雞被偷了,該如何處置云云。

這種話題若是出現在考卷上,自然是能寫出花來。

哪怕是在酒宴開始的時候,眾人也會說的非常漂亮。

可現在的話,有李白這個氣氛組的組長帶頭,眾人又想要在李雲澤面前有所表現,再加上董家的酒水的確是度數不低,所以都是喝的五迷三道已然無法控制住情緒與嘴巴。

他們此時說出來的,才是真正意義上自己心中所想的。

邊上的楊洄驚異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幕。

這位小舅子可真是不簡單啊。

對他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兒。

李雲澤能力越強,成事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

若是成事了,他作為鼎力相助的姐夫,自然不會少了好處。

若是不成事...必須得成事,否則他這個親姐夫也必然會跟著倒黴。

想到這兒,有些坐不住的楊洄也開始認真打量眼前眾人,希望能夠給李雲澤找些有能力的幫手出來。

一番考察下來,主張仁政的杜甫比較符合李雲澤的心意,眼下大唐看著光鮮亮麗,其實內裡已然是烈火烹油,火星四濺了。

這種時候橫徵暴斂只會點火,實行仁政減輕百姓負擔才是正確的選擇。

孟浩然性格過於平澹,而且有些以自我為中心,只管自己身心快樂,哪管其他事情的那種。

這份心性,若是做實務的話,估計也是個什麼都不管的。

而岑參的話,性格卻是有些激進了。

言辭之間嚮往軍旅,對於在西域開疆拓土有著很大的興趣。

王之渙倒是不錯,雖然少年遊俠也就是年少的時候是個街熘子,可言談之間頗為穩重,對於李雲澤提出的務實問題,也都能夠給出合理的回應。

除此之外,李雲澤還有個意外發現。

有個叫高適的為人穩重,性格光明磊落有風骨,對於不公之事敢於當著李雲澤的面抨擊,甚至直言皇帝靡費太盛偏寵胡人,這種人才非常適合做御史。

至於其餘人等,褒貶不一各有評價。

總體上來說,這些名仕們的能力相對來說還算是不錯的。

畢竟大唐的讀書人可沒有後世那麼多,能夠來參加科舉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既然的精英,人品如何自不必多說,可能力方面當然是有著底線的。

不動聲色的李雲澤,透過一場酒宴,摸了不少參考名仕的底子。

雖說現在他連太子都不是,可已然是在考慮上位之後要如何做事安排了。

李雲澤再厲害,也不可能一個人把事兒都給辦了。

這諾大的大唐,需要眾多的人才輔左治理。

對於此時所流行的舉薦制度,李雲澤是打心底裡看不上的,這不就是那所謂的祖傳三代嘛。

除了勾女炫富欺辱百姓之外,還能有什麼本事。

等他上位之後,必然是要重視科舉的。

像是現在這種一期科舉不過三五人得選進士第,而且還要被勳貴門閥所佔據的事兒,肯定是要改。

一場酒宴,眾人皆是盡興。

等到李白等人紛紛醉酒,已然是瞭解的差不多的李雲澤,招呼隨從們將眾人分別送走。

楊洄這才笑著詢問「看上誰了?」

李雲澤笑而不語,端起了酒杯。

這些人都還算是不錯,若是心性人品不差再加以歷練,基本上都能稱得上人才。

只不過自己現在看似是個親王,可手中的權勢還是太弱了,很難給這些人巨大的上升空間。

所以,重要的事情得抓緊進行。

想到這裡,李雲澤側頭看向了楊洄說道「姐夫,等過了年你與十八姐還是回長安城去吧。」

楊洄不解「這是為何?」

「宮中那兒,需要你們的相助。」

武惠妃那兒,已然是在扇風點火不斷的在李三郎耳畔說著太子的壞話。

李林甫就聰明的多,他從政事上入手,接連不斷的將一些對李三郎來說較為敏感的事情拋給張九齡。

張九齡是一代名臣,為人也是正直。

那些讓李三郎不快的事情,他都是大力去推行,自然而然的會讓李三郎很是反感。

而抓住了機會的高力士,則是在不經意間輕描澹寫的給張九齡上眼藥。

大唐這兒的宰相權勢極大,哪怕是皇帝也得避讓三分。

為了限制相權,李三郎甚至推出了宦官們來與宰相爭權,這事情最為直接的後果就是晚唐時期的宦官集團大權在握,甚至能夠廢立皇帝。

而後世的太監們掌權,基本上都是源於李三郎推行的以宦官制衡相權的策略。

行動進展的比較順利,只不過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李三郎自己早已經是對太子和張九齡有所不滿。

太子在位時間太長,就會逐漸培養出自己的勢力來,畢竟是有著儲君的名分。

同樣的道理,宰相做的時間久了,同樣會有自己的勢力,影響到皇帝對於朝堂的掌控。

更讓李三郎不滿的是,張九齡堅定的支援太子李瑛。

而太子與宰相站在了一塊,皇帝自然是不放心的。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換相換太子,對於李三郎來說就是一種掌控大局的權謀之術。

並非是像史書上所說的那樣,所有的一切都是武惠妃與李林甫等人的誣陷。

真要是信任李瑛和張九齡,什麼樣的誣陷也沒用。

真相在於,李三郎處於鞏固自己權勢的考慮,已然是有了換相換太子的心思。

武惠妃與李林甫甚至高力士等人的動作,只不過是給了他一個順水推舟的藉口罷了。

當然了,這件事情還差關鍵性的步驟,也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李三郎名正言順下手的理由。

給理由的事兒李雲澤不能去做,因為他不能背上汙點。

所以,這種事情就要推給楊洄與武惠妃去背黑鍋。

對於經驗無比豐富的李雲澤來說,他早就把所有的一切都給看的明明白白。

畢竟從本質上來說,翻來覆去的無論是用多少種的姿勢,其根源與最終目的,還是在於深入敵巢轟出億萬精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流民到皇帝,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黃土土

拯救大明朝:我能與崇禎交換身體

燉爛的肉湯

妖孽夫君強寵妻

慕魅景

招魂

山梔子

洗劍飲馬錄

元旦應有雪

陛下重生後對我窮追不捨

聽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