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宴,諸天從拯救大明開始,上善若無水,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

大殿內,大理少卿徐嶠正在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拍馬。

“今歲天下斷死刑五十八,大理獄院,由來相傳殺氣太盛,鳥雀不棲,今有鵲巢其樹。”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今年全天下的死刑犯只有五十八個,以往殺氣過盛的大理寺連鳥都不敢築巢。幾年的話以往殺氣少了,所以有喜鵲來築巢,這是大好事啊。

隨即眾多文武紛紛出列表態,說這都是陛下仁德所至,實乃漢文帝時期的‘幾致刑措’,眾臣為陛下賀。

幾致刑措,就是說嚴刑峻法幾乎被擱置不用,表明百姓遵紀守法,這是皇帝是明君的真實表現。

對於這些,站在一旁裝扮雕塑的李雲澤,心中鄙夷不止。

這些操作他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

上報上來的死刑犯的確是只有五十八個,可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死在牢獄之中的死刑犯,自然不會上報。

落在字面上看起來,當然是天下大治了。

以往大理寺鳥雀不棲,那是因為有人驅趕。

現在有喜鵲來築巢,說不得就是專門抓來或者買來擺拍的。

這種事情忽悠一番大唐的那些文盲們或許有用,可對於接受過教育的李雲澤來說,那就是笑話。

所以說,義務教育開啟民智,是對所有XX之事的降維打擊。

還有那漢文帝時期的幾致刑措,那是因為當時慘烈的戰爭結束沒多少年,大傢伙重分田地後都在忙著搞生活,不到活不下去的時候,極少會有人鋌而走險。

可李三郎憑什麼幾致刑措?

此時大唐的百姓們都快活不下去了!

別的不說,就這長安城內外的糧荒,幾乎每天都會有餓死的人被板車給拉走。

這種情況下還在吹李三郎幾致刑措,唯一的解釋就是大唐上下都不堪用。

李三郎沒有半分的不適應,眯著眼睛微笑頷首應下了眾臣的奉承。

片刻之後開口表態“此乃宰相輔佐有功,當賞。”

隨即就賜李林甫爵晉國公,牛仙客豳國公。

武將們在邊關打生打死,為了博取軍功是真的拿命去搏。

可文臣們僅僅只需要一番吹捧,就能輕易得到國公的爵位,重文輕武的苗頭,以及唐末武人狠狠報復文人的根源都在這兒了。

李林甫此人的確是喜好攬權,還蔽塞言路,排斥賢才以及重用胡人等等。

所奸臣肯定不算是冤枉,只不過他也是一個有能力,外加有點責任心的奸臣。

得到了賜爵的賞賜,李林甫也是用心為大唐做些事清。

“陛下。”

李林甫上前奏言“如今東西二都之糧荒愈甚,為了給二都運糧,江淮漕運負擔頗重,已然略顯怨言。而各地糧價不高反倒是穀賤傷農。”

不愧是宰相,說話就是有水平。

用的詞都是‘頗重’‘略顯’這種,聽著好似只有小問題。

而實際上,尼瑪造反都出來了!

唐朝自然也是有造反的,哪怕是在號稱開元盛世的時候,也沒有停下來過。

尤其是李三郎步入晚年之後極為昏聵,從宮中到朝堂再到地方全都一路糜爛,尤其是地方上的豪強肆意凌虐巧取豪奪,逼的各地百姓那是風起雲湧。

神色淡淡的李三郎開口詢問“愛卿可有良策?”

李林甫目光示意牛仙客“牛公提出和糴法,臣以為可行。”

不是說李林甫不想要這個功勞,而是這件事情早在冊立太子之前就已經捅出來了,就是李雲澤寫給牛仙客的那封信。

事情都被捅出來了再去搶功勞,那就是個傻子。

李林甫自然是不會做傻子的,所以順水推舟將這件事情轉到了牛仙客的身上。

牛仙客當即出列,行禮說道“陛下,此事本是太子殿下所提,臣覺得此事可行,就與李公商議上奏陛下。”

這種早就被放在明面上的事情,自然沒辦法搞什麼操作,所以現在這是在功勞順序給安排妥當。

李三郎看向了宛如雕塑一般的李雲澤,緩緩點頭說道“太子年輕,所提之事雖有可取之處,卻是粗略大意,還是要靠二位卿家好生完善執行才是。”

他自然是不能將功勞都給按在李雲澤的頭上,所以連消帶打的將功勞按在了兩位宰相的頭上。

一番漫長而又糾結的前期排座位過後,總算是能夠說到正事了。

所謂和糴法,其實就是朝廷出錢,用高於市價的價格,從百姓們的手中購買糧食。

主要執行地就是關中地區,購買關中地區百姓們手中的糧食,然後作為俸祿發放,作為軍糧,作為民糧低價出售給長安城內的百姓們。

這麼一來,就能夠緩解長安城的糧荒,也避免了從江淮地區耗費巨大的運送糧食來支援關中。

和糴法當然是一件好事情,因為緩解了長安城的糧荒,還能讓關中百姓們手中得到實惠。

只不過問題在於,關中的田畝大都是已經落入了皇親國戚與勳貴權臣的手中,得利最大的還是他們。

而且,朝廷有錢的時候可以執行和糴法,但是到了沒錢的時候,那就變質了。

像是歷史上唐憲宗以後所執行的和糴法,不但不加價購買,反倒是近乎於直接去搶,導致無數關中百姓為之破產。

就算是去搶,也只敢搶百姓們的糧食,皇親國戚與勳貴權臣的糧食無人敢搶。

倒黴的只有百姓,破產之後不是餓死就是揭竿而起,進一步加大了大唐的動盪不安。

一直等到黃巢攻破了長安城賞菊花,才算是徹底解決了這些吸血蟲。

今日朝堂上的大事只有這一件,透過之後沒什麼別的事情好說,自然就是退朝回家。

一言不發的李雲澤出了大殿正準備回東宮,卻是被高力士給攔了下來。

“殿下留步。”

“高公公,有何指教?”

高力士的眼底閃過一抹不悅,不過依舊是笑呵呵的說道“陛下有旨,五日之後宮中設宴,諸王公主與王妃駙馬皆入宮聚會行家宴。”

“哦。”

李雲澤笑著點頭“好,孤知道了。”

“陛下說了。”高力士特意提點了一句“太子與太子妃乃諸王公主表率,務必要到。”

李雲澤抿了下嘴角,微微一笑“好。”

等到高力士離去,李雲澤的眼神逐漸凌厲“找死!”

五日後,麟德殿內皇親國戚雲集於此極為熱鬧。

高力士在殿門外迎接眾人,看似笑容可掬禮儀得體,可諸皇子公主們,見著他的時候都要行禮,甚至呼喊上一聲‘阿翁。’

阿翁在大唐這兒是爺爺的意思,當然了皇子公主們喊阿翁自然不是叫他爺爺,那樣的話李三郎就要發飆了,算是一種對年長男子的特別尊敬的尊稱吧。

至於說王妃駙馬們,則是恭敬的行禮,稱上一聲‘爺。’

這個稱呼是什麼意思,那就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了。

唐朝前期的宦官內侍們是毫不起眼的,從李二到李治甚至到武則天時期,都對宦官內侍們的看管非常嚴格。

可到了李三郎時期,開始逐漸重用這些宦官內侍。

像是正三品將軍這樣,邊軍需要搏殺一生都不見得能夠混到的高位,或許僅僅是宦官們說上幾句好聽的話,就能從李三郎這兒輕易得到。

可不僅僅只是高力士而已。

除了高力士之外,還有邊令誠,楊思勖,黎敬仁,林招隱,尹鳳祥等人都是著名的權宦。

而且他們經常代表李三郎外出巡查,動輒出任監軍。

其權勢之大,甚至節度使都要避讓。

宦官內侍的喜好非常簡單,在長安城內喜好的是權勢,出去了自然就是喜好財貨。

這些人非常擅長搜刮,出巡一趟搞個百萬錢會被嗤笑,千萬錢會被認為是平庸。

長安城內最豪華的宅第,京畿內最好的田產,果園,池苑等等,宦官竟佔其中一半。

而且宦官內侍們雖然自己沒兒子,可他們有家人吶。

基本上每一個有了一定身份的太監,其家族在當地立馬就會成為豪強,透過剝削百姓迅速崛起成為當地的霸主。

其禍患之烈,絲毫不亞於朝中的群臣。

等到李雲澤來到殿門外,卻是僅僅喊了一聲“高公公。”

高力士眼底的不悅之色更深,不過卻是平靜的回應了句“太子殿下。”

說完之後目光向著一旁張望,卻是未曾見著李雲澤的身邊有旁人。

高力士疑惑詢問“太子殿下,太子妃呢?”

“哦。”

李雲澤隨意一笑“身子不適,沒來。”

“啊?”

高力士大驚失色“這這這”

李雲澤沒搭理他,乾脆的邁步走入了麟德殿內。

看著李雲澤的背影,高力士的目光變幻不定‘當上太子就覺得自己可以藐視天下了?莫不是忘了這大唐的太子,可沒有哪個是有好下場的!’

李雲澤自然不會在乎高力士如何去想。

像是這種操持權柄,為禍天下的太監們,他是一個都不會留的。

還有他們為禍當地的家族,到時候都是要交給當地百姓們去處置。

若是李雲澤只是穿越而來沒有時空門作為靠山,他說不得還會對高力士喊上一聲‘二兄’。

可惜在高力士看來沒什麼實力的太子,其實擁有著他完全無法想象的力量。

李雲澤入了殿內,眾多皇親國戚們都紛紛上來行禮。

雖然這些人的眼神各異,蘊含著諸多複雜的意味。尤其是忠王李亨,那表情眼神真的是一言難盡。

可此時此刻,他們只能是向著李雲澤行禮討好。

一片喧囂吵嚷聲中,隨著高力士略帶尖銳的呼喚,大殿內迅速安靜下來。

大唐的擁有者,李三郎終於來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阿滿逃婚記事

天下無病

我在大明反覆橫跳

一城一樓

詩仙小貴婿

倚樓望明月

穿書後和丞相有個崽[種田]

老樹青藤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煙波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