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倒斗門人搞團建的地方
定軍斬夏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11 倒斗門人搞團建的地方,主播別裝,我都看到你摸金符了!,定軍斬夏候,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邙山橫臥於洛都北側,黃河南岸,屬於崤山支脈。
東西綿亙190餘公里,海拔250米左右。是洛都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又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處所。
自周朝以來,這裡就是歷代帝王貴胄、顯赫人物都趨之若鶩的葬地,彙集古代墓葬數十萬座,素有“生居蘇杭,死葬北邙”之說。
從東周開始,先後有40多個帝王、千餘名達官貴人埋骨在此。
其中包括八位周天子、東漢五帝、西晉五帝、北魏六帝。
除此之外,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蜀漢後主劉禪、東吳後主孫皓、南陳後主陳叔寶、南唐後主李煜等人也都葬於此處。
除了這些帝王家,還有不少的歷史名人也長眠於此,比如商朝的伯夷叔齊,春秋戰國時期的蘇秦張儀、秦相呂不韋、西漢文學家賈誼,唐代的著名詩人杜甫、宰相狄仁傑和大書法家顏真卿等人。
這裡還曾是道家師祖老子的煉丹之地,道家祖庭”
觀光車前排的講解員小姐姐,聲情並茂的講述著邙山的前世今生。
今天是工作日,來這裡旅遊的人並不多,一輛車上算上林逸他們四個,攏共不到十個人。
錢升小聲在後面替她查漏補缺。
“還少說了幾位,曹魏虎豹騎的統領曹休,赤眉軍的首領樊崇,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也都在這埋著,這裡還是道教公認的'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
“乖乖,這地方可真是不得了,聚齊了搬山、卸嶺、摸金、發丘四門,哦對,還得再加上觀山太保和曠野將軍,這地方可忒熱鬧了點吧?”
汪強掰著指頭算著,一臉驚訝的表情。
“可不是嗎。當年這裡是墓套著墓,墓連著墓,墓疊著墓,說句玩笑話,這裡埋著的人,住的都跟樓房似的,前後上下左右都是鄰居。
據說當年倒鬥四門立下規矩,將邙山劃為禁地,互相不動對方的墓,最後也不知道從誰哪裡壞了規矩,開了先例,後面也就沒人把這規矩當回事,該倒還是倒,這麼多年過去了,導致現在這裡的墓葬十室九空。”
“好傢伙,整個兒一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搞技術大比武來了。”
汪強他們幾個互相開著玩笑。
林逸的眼睛一直在周圍摸索。
放眼看去,主幹道兩旁的山體千瘡百孔,無數的墓道裸露在外面,大大小小形狀不一。
那些有名有姓的帝王將相,好歹還能有人辨認出他們的墓穴所在,這些荒墳枯冢早已沒了名姓,成為歷史車輪下的一抹塵埃。
正是應了白樂天的那句詩: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
這裡的風水那更勿需多言。
位於中龍主脈的凝結之處,邙山位於洛都之北,南邊就是洛河,北枕邙山,南推洛水,天然的“枕山登河”之勢。
這裡地處地處中央之山,嵩嶽之下,古稱中土,控御四方,虎踞龍盤,鍾靈蘊秀,紫氣升騰,氣象萬千。
堪輿一門又有“十不葬”之說,“石山不葬”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說,天下最佳的葬地是土山。
土山須綿延10千米以上,才稱得上能結穴的龍脈。
邙山恰恰就符合這個特徵,這裡的土質堅硬且厚實,水不易滲入,使其成為帝王墓葬首選之地。
就連白璐都看出這裡的氣韻非同一般。
“要不說這裡是正宗的中龍龍脈所在,跟咱們之前遇到過的‘隱龍脈’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跟這個一比,‘隱龍’都有點小家子氣了。”
擺渡車開到了邙山山頂,洛都的風景一覽無餘。
“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洛都,古人又有登高望遠,陶冶情操的習慣,所以這裡也是‘洛都八景’之一,‘邙山晚眺’的景緻所在。”
等到講解員離開之後,四個人找了一處僻靜的所在,取出了羅盤。
整個邙山的墓葬群,呈T字型排列。
最西邊也就是他們現在落腳的地方,是西段,俯瞰整個洛都城。
往東分為中段和東段,往南是夾河段與洛南段。
其中又以中段的墓葬分佈最為密集,從當地的旅遊導覽圖上看,墓穴的標記星羅棋佈,層層疊疊。
羅盤在這裡簡直就派不上什麼用場,各個風水寶穴形成的氣場互相牽制,互相影響,又無時無刻不在左右著羅盤的指向。
什麼《風水秘術》《天星風水》到了這裡全都白搭。
“怪不得這裡定位需要用的牽星板,想要在這裡定位,簡直難如登天,歷朝歷代的堪輿高人在此鬥法,無數的倒斗門人在此競技,沒有三兩三,誰敢上邙山啊!”
林逸感慨著收起羅盤。
“走吧。按照咱們的原計劃,咱們晚上再來一趟,確定了位置之後,再去趟‘鬼市’把那枚‘將軍令’收回來。”
踩點結束,一行人坐著擺渡車返回了山下,等到晚上再上來的時候,這裡又是另一番景象。
畢竟是墓穴聚集之地,到了晚上到處陰氣森森,再加上秋意正濃,感覺隔著衝鋒衣都能被風給吹透。
這樣的天氣對林逸來說,就非常合適。
風高雲淡,適合觀星。
按照之前推出來的方法,端起羅盤,往上數大約九指寬的距離,找到其與北極星的夾角,然後把北極星的位置調整到夏天的位置。
再挪動手裡的羅盤,調整到對應的方位。
夾角的集合點直接指向了邙山蜿蜒的餘脈之中。
“竟然不在這裡!”
林逸有些難以置信的收起了羅盤,變換了一下自己所處的位置,按照牽星術的定位原理,又進行了一次測算。
這次是完全可以確定,牽星板所指的位置,就藏在這邙山的山嶺之中。
“我明白了,咱們說的邙山,其實是個狹義的概念,專指的是洛都北部的這一段黃河與洛水的分水嶺,而廣義上的邙山,指的是整個邙山山脈。
看來咱們這次接的又是一趟苦差事啊!”
林逸收起羅盤,指著遠處的蜿蜒的山峰感慨道。
“那還等什麼呢,我還正愁在這地方咱們不好下手呢,進了深山老林,那咱們豈不是如龍入大海,虎進山林,撒開膀子幹就完了。”
林逸取出手機,開啟之前儲存好的地圖,按照剛才測算的位置,尋找那處隱匿在邙山群峰中的所在。
不多時,一個地名映入了大家的眼簾:邙山三十三峰之一的平封山。(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