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1章 逛青樓不耽誤辦事,調教大明,文屹,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禮部尚書忙跪下了:“臣一月前就已經報告給了中書省了。”
胡惟庸和汪廣洋忙跪下:“臣有罪。”
朱元璋一拍桌子:“你們兩個豬狗不如的東西,竟然大膽包天到,這種事情都敢瞞著咱。”
胡惟庸磕頭:“禮部不曾報告給微臣,只報告給了汪大人。”
朱柏忍不住在心裡狂罵胡惟庸:放屁,現在連街市上的孩子都知道中書省的所有事情都是報給你這混蛋。
我就說嘛,以你的手段和如今的地位,怎麼可能讓占城使者跑到官牙局來向我揭發你。
汪廣洋雖然尸位素餐,沒有妨礙你胡惟庸,卻始終是你的上司。讓你很不舒服。
你這種野心勃勃的人,怎麼能容忍這種事情長久下去?
所以你才聯合禮部按著這件事不報,等著這個雷爆出來,好讓咱重責汪廣洋。
算盤真是打得“啪啪”響。
老朱盯著汪廣洋:“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汪廣洋臉色蒼白冷汗淋漓,拼命磕頭:“臣該死。大概是奏摺壓在下面,臣老眼昏花不曾看見。”
老朱眼裡帶著濃濃的失望,望著汪廣洋的頭頂。
就連朱柏也覺得這次汪廣洋徹底完蛋了。
朱標也不出來為汪廣洋求情了。
畢竟這事往大了想,可以說汪廣洋妄自尊大,藐視皇權。
然後老朱當庭爆粗口把汪廣洋八代祖宗問候了一遍,什麼難聽撿什麼說。
朱柏暗想:嗯,看來老朱這一次,又打算放過汪廣洋了,不然不會浪費這麼多口水。
話越少,事兒越大。
老朱真想辦汪廣洋,只需要說一個字“流”。
兩個字“廷杖”。
三個字“斬立決”。
最多四個字“剝皮萱草”。
可老朱足足罵了汪廣洋一炷香時間,真是大明開國以來第一次。
臣子們從最開始的戰戰兢兢,到最後聽得都有些不耐煩了。
大家都看出來了,老朱很生氣,但是不打算辦汪廣洋。
既然不打算辦,說那麼多幹什麼,浪費大家時間。
我們還要趕著散朝回家吃午飯呢。
朱柏嘆氣:老朱這是需要一個臺階。還是我來給吧。
朱柏出列對老朱拱手:“父皇莫要氣壞了自己。汪大人已經知錯了,請父皇給汪大人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老朱深吸一口氣,哼了一聲:“既然是老十二給你求情,咱就再饒恕你一次。你給咱寫一篇萬字檢討來明天早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誦讀。要是你的檢討寫得讓咱不滿意或者以後再這般渾渾噩噩,不理事,咱就誅你九族。”
這句話是真把汪廣洋嚇到了。
他忙磕頭:“臣再也不敢了。”
胡惟庸氣到不行,好不容易找到的機會,竟然被朱柏這臭小子一句話就給化解了。
真是氣死了。
老朱賜給了占城使者一些東西,問占城使者還有什麼要求。
占城使者猶豫了一下回答:“如今正是三月,微臣想去見識一下‘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揚州。”
老朱哭笑不得:這哪裡是你的願望,分明是朱柏那臭小子想出去玩,逼你說這些話。
雖然知道,卻不好當場戳穿和拒絕,畢竟占城使者等了咱整整一個月。
叫他去揚州走走,也好讓他見識一下咱大明的盛世回去跟占城國君描述。
老朱說:“行吧,咱念在你忠心耿耿的份上,準你奉旨遊揚州。”
占城使者又說:“微臣人生地不熟,請皇上指定一位大人帶微臣前往。”
老朱微微點頭:“你說的也是。”
他用目光淡淡掃了一遍堂上各人。
看來看去,真是隻有朱柏最合適。
去揚州,除了看景就是去青樓喝花酒。
花咱的銀子讓這些大臣們花天酒地肯定是不行的。
讓朱標和朱橚去明顯也不合適,這兩人一個是未來接班人,做這種事不合適,另一個實誠到冒傻氣,進了青樓還不被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朱柏就不同了,嘴裡叫得響,其實是啥也幹不了。
最重要的是,這小子精得像狐狸……
老朱說:“那就讓湘王陪你走一趟吧。”
朱柏狂喜,臉上卻做出為難的樣子:“父皇,這不合適吧。兒臣還小。”
老朱咬牙說:“合適,怎麼不合適。咱是皇上,咱說合適就合適。”
朱柏笑得嘴都咧到耳根了:“那兒臣就只能勉為其難接受了。”
雖然應天也有來賓、鶴鳴、醉仙、輕煙、淡粉、梅妍、翠柳等十四座青樓,裡面皆有頭牌花魁坐鎮。
可是在老朱和朱標眼皮子底下,始終是放不開手腳,哪有去揚州天高皇帝遠來得痛快?
朱標欲言又止。他也覺得朱柏去揚州著實不合適,不過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人了。
宋濂戰戰巍巍走出來說:“湘王還小,去那種煙花之地不妥。”
老朱說:“宋夫子莫非想去?那咱就改派你去?”
宋濂漲紅了臉,許久才忿忿擠出幾個字:“老臣不想。”
老朱點頭,轉頭問:“還有誰想去?”
本來想跳出來慷慨陳詞,說一大篇禮義廉恥的文章反對這件事的言官們,這會兒全部都鬱悶了:老朱,你這麼說就太不地道了。就算我們想去也不敢說啊。那不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朱柏這個小閻王去開心了。
胡惟庸和劉伯溫難得的都抄手而立,安靜得像鵪鶉。
朱柏自然知道他們心裡的小九九,暗暗冷笑:呵呵,你們是巴不得我流連青樓,沉溺於聲色,不思進取。你們才好把我的各種生意都接手過去。
小爺花歸花,還沒有糊塗到這種地步。
小爺去揚州逛青樓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要去看鹽場。
在朱柏建議老朱用“開中法”之前,朝廷實行“劃區行鹽”嚴格管控了全國的鹽。
就是每個州縣按照戶籍冊上登記的日常食用及其他需要(飯店,宮裡,百姓醃製食物)來規定每個區域的用量,從而確定產量和行銷引目(商人販運、銷售食鹽的數量)。
買鹽、賣鹽的人,都有明確的活動區間。
買鹽的人只能買鹽,不能賣鹽。
賣鹽的人只能在規定區域賣規定數量的鹽給規定的客戶。
如果違反,那麼所買所賣的鹽,都是“私鹽”。
就是說哪怕是買了自家吃,買主和賣主都要受到處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