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9章 今正用撫,箱子裡的大明,三十二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橡膠!

這可是近代非常偉大的發明之一。

李道玄知道,以高家村目前的科技實力,想研究出像膠還早了十萬八千年,所以就由自己直接送他們一些,讓他們在使用過程中慢慢去琢磨這玩意兒怎麼造出來的吧。

他箱外的大手將橡膠放下,收回金色大手的同時,又立即發動“共感”,意識刷地一下又來到了矽膠雕像的身上。

幾乎做到了無縫切換。

抬手指了指自己剛剛放下來的巨大橡膠塊:“去摸摸這個看看。”

宋應星走上前去,摸了摸那黑色的橡膠塊兒,臉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咦?這東西比塑膠軟,比天尊雕像硬,這個好像真的很適合用來解決氣密性問題。”

這時候,兩個雕塑師已經完成了手指的修整,齊聲道:“天尊,咱們的活幹完了,您看看手指能行不?”

李道玄低頭一看,很好,兩隻手現在正常了,有了五指。他試著動了動,五指都是可以活動的,只是矽膠手指有點軟,不像真正的手指那麼有力量。

這也沒辦法,如果不用軟材質,而是用硬材質的話,關節的地方無法隨自己的心意而動。

有得就要有失嘛!

站起身來:“好啦,各位該忙什麼忙什麼去,我要出去溜達溜達了,你們別跟來。”

眾人大汗,心想:天尊下凡來,第一件事就是溜達嗎?

好吧,這種事在神話傳說裡倒也不是沒聽說過,據說有一個叫濟公的神仙,最喜歡的就是在凡間到處溜達,天尊看來和濟公是一夥的。

眾人只好散了!

但有一個人卻不肯跟著散,高一葉,她可憐巴巴地看著李道玄:“天尊,我也不能跟著嗎?”

李道玄:“……”

算了,讓高一葉跟著吧。

笑了笑:“一葉呀,一塊兒溜達吧。”

高一葉大喜。

於是,李道玄在前,高一葉落後半步,兩人一前一後,走出了高家主堡。

矽膠身體從頭到腳都軟綿棉的,操縱這樣的身體走路,還真是需要時間習慣,李道玄一邊走,一邊考慮著:要不要叫匠人們把這具身體切開,在裡面裝入鋼鐵製作的骨骼,再把矽膠合攏過來呢?以現在的技術,要做出關節靈活的骨骼,應該是相當困難吧?

正想些有的沒有的呢,手臂一甩,居然碰到了高一葉的手。

小妮子立即“嚶”的一聲,反應很大,但卻沒向旁邊躲,還是繼續跟著他走著,距離紋絲未變。

兩人走出高家堡十來米,前面一箇中年婦女走過來,正是高三娘,她遠遠看到聖女和一個男人走在一塊兒,心裡正在嘀咕呢,到了近前,定睛一看,頓時嚇了一大跳,噗通一聲就跪了:“民女拜見天尊。”

請訪問最新地址

李道玄:“起來吧。”

高三娘趕緊退得遠遠的,一臉驚愕與敬仰地看著李道玄和高一葉慢慢走遠,好一會兒之後,她才驚叫一聲:“天尊下凡啦!”

李道玄又繼續向前走,走了沒多久,前面又迎頭走過來一群村民,這群人看了李道玄一眼,啊地一聲叫,噗通噗通,全拜下去了。

李道玄只好又道:“起來,別這麼多禮。”

一路穿街過巷,所到之所,見到他的人全都一樣的表現。

李道玄啼笑皆非,嘆了口氣道:“看來我不太適合下來溜達,這一路走過來,所有人都在拜呀拜的,簡直是影響社會和諧。”

高一葉嘻地笑了一聲,接著低聲道:“因為天尊是第一次下凡,要是經常下凡,大夥兒見到您就不會這樣了。”

李道玄笑著搖了搖頭,他做這個雕像,研究下凡來的問題,可不是為了沒事就在高家村裡溜達的,高家村在他的視野正中心,他在箱子外面一直關注著這裡,對這裡的一草一木其實都很熟悉了,這一次下來只是為了換一個視角看這裡,新鮮一下,新鮮勁兒過了之後,再在這裡下凡就沒必要了。

這個雕像真正的用處,還是放出視野之外,去山西,甚至去更遠的地方,看一看自己平時看不到的地方。

但是看到高一葉這個樣子,他倒是要重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也許……應該多做幾個這樣的雕像,留一個在高家村這邊,有空時就下來,陪高一葉玩玩。

“一葉,咱們去爬山玩吧。”

“好啊好啊!”——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正月,京城。

崇禎皇帝朱由檢端坐在龍椅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

人不少,穿著打扮也很肅穆,議的也是國事,原本應該是一個所有人都精神抖擻的場合。

但是,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檢顯得有點頹廢,文武百官展現出來的精氣神也有點黯然,使得整個朝堂都顯得灰暗壓抑,缺乏帝國之初時那種蓬勃向上的氣勢。

就在不久前,山西那邊的訊息奏報了上來,王嘉胤稱王,麾下一百多個頭領,三十五萬大軍,讓朱由檢和所有文武百官都捱了當頭一悶棍,嚇了個不輕。

三十五萬啊!

朱由檢的心情就彷彿坐上一臺跳樓機。

心裡忍不住暗想:這匪首比朕的軍隊還多,朕要是能有這麼多兵力可用,建奴都已經挫骨揚灰了。

他想了許久,才緩緩開口:“諸卿,秦晉之地的匪患,愈演愈烈,究竟該當如何?”

陝西參政劉嘉遇站了出來:“陛下,臣才從陝西那邊過來,帶了一封三邊總督楊鶴寫給陛下的信,請陛下允許臣當廷朗讀。”

朱由檢:“你念!”

劉嘉遇行了個禮,從懷裡拿出書信,大聲讀道:“盜賊之起,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若剿,行糧犒賞,所費不貲,誅不勝誅,屢剿而屢不定。蓋解而散,散而復聚,猶弗散也。必實實賑濟,使之餬口有資,而後謂之真解散。解散之後尚須安插,必實實給與牛種,使之歸農復業,而後謂之真安插。如是則賊有生之樂,無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撫。撫局既定,剿局亦終。臣所謂欲行剿撫之實著,必有剿撫之實費者此也。”

“況費之於剿,金銀一去不還,且斬首太多,上乾和氣。費之於撫,金錢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盜息民安,利莫大焉。”

請訪問最新地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替身皇子?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稱帝

秋水似火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妖孽夫君強寵妻

慕魅景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摸魚小郎君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當太子

銀樓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