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最絕望的事就是跟德國人踢點球
愛看球的螞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2章 最絕望的事就是跟德國人踢點球,被拒絕後,我成了世一教,愛看球的螞蟻,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來自英國的主裁判韋伯,吹響了比賽結束的哨聲時,總共可以容納42000人的波爾多體育場內,所有的球迷都不約而同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齊齊振臂疾呼,嘶聲吶喊。
不管是德國球迷,還是瑞典球迷,他們都在為自己的球隊加油打氣。
在波爾多體育場的記分牌上,顯示著這一場比賽中兩支球隊對決的時間和比分。
左側的德國隊名字下方的數字為0,右側的瑞典隊下方的數字為……0!
而下方的時間顯示的是……120+1分鐘!
這也就代表著,瑞典隊與德國隊在這場萬眾矚目的歐洲盃四分之一決賽中,一直踢到加時賽結束,都沒能分出勝負!
這個結果,其實還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的。
在比賽之前,顯然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實力強大的世界冠軍德國隊還是會拿下瑞典,順利進入四強。
他們兩隊上一次在世界大賽相遇,是在2006世界盃的八分之一決賽中,當時德國就是以2:0輕鬆戰勝了瑞典。
但是在今天比賽的過程中,瑞典隊卻給德國隊製造了不少的麻煩。
潘毅擺出了一個4-3-1-2的三後腰陣型,對德國隊的赫迪拉+克羅斯雙後腰組合進行絞殺,讓德國隊的進攻組織變得有點亂。
而且瑞典隊的後衛線也是以防為主,不輕易上前助攻,這就讓瑞典隊的防線長期緊縮在自己的大禁區前沿。
這也讓瑞典球門前的防守密度非常大,德國隊的球一進入這一片區域,立即猶如泥牛入海,無聲無息。
就算是比賽前認為德國隊能夠輕鬆取勝的人,在看完了上半場後可能就會改變主意了。
因為瑞典的防守真的太好了!
他們這時候會想到,德國隊的進攻可能真的無法攻破瑞典隊的防守,比賽很可能進入加時賽,甚至是點球大戰。
而當比賽到了下半場,他們反而又會覺得,是不是瑞典隊更有獲勝的希望?
因為這個時候,瑞典的雙前鋒戰術開始發威。
林德洛夫開始頻頻從後場發動長傳,來尋找到前面的伊布或伊薩克,而福斯貝里也時不時地用中場的直塞球來威脅德國的後防。
伊布和伊薩克這兩個技術全面的強壯中鋒,經常互相做球,尋找著胡梅爾斯和博阿滕之間的空當。
包括兩條邊路,瑞典的鋒線雙煞也會穿插到兩邊,對赫克託和基米希進行衝擊。
只是這時候也體現出了瑞典隊三後腰戰術的一個弊端,那就是給前場提供的支援實在是太少了。
除了伊布和伊薩克,基本上就是福斯貝里會插上幫忙,而埃克達爾、韋恩布魯姆、拉爾森的主要任務就是掃蕩,並不經常參與進攻;
而兩個邊衛更是沒有潘毅的指示,就堅決不會上前!
這就導致瑞典隊在前場基本上都是以少打多。
不過伊薩克的強大沖擊力,以及伊布那無與倫比的射門技巧,還是讓瑞典隊獲得了不少的射門機會。
只是德國的門將諾伊爾也不是吃素的,一一將球撲出,力保著球門不失。
在踢到65分鐘左右的時候,勒夫進行了換人。
他用更加硬朗的施魏因斯泰格上場換下了赫迪拉,並換上了小將德拉克斯勒。
同時,勒夫也改變了戰術,開始把節奏放慢,開始追求快慢有序的穩定發揮,甚至於德國隊會主動把防線後撤,把瑞典隊放出來,再打反擊。
換人之後,德國隊的進攻開始體現出了威力。
中場中路轉移過渡,邊路推進突破,前場中路策應配合,整個進攻開始出現了更為立體化的配合套路,全面開花,遠比之前單調的破密集防守來得有效,尤其是在拉扯和尋找漏洞上。
在那之後,德國隊拉響了幾次進攻高潮,也創造了數次不錯的射門機會。
但跟過去的幾場比賽一樣,這一場比賽瑞典隊的防線一如既往的表現不錯。
奧爾松、林德洛夫、格蘭奎斯特、盧斯蒂格組成的後防線雖然進攻能力不足,但在防守上卻踢得越來越默契,讓防守也變得很牢固。
而且有埃克達爾、韋恩布魯姆、拉爾森這三個防守能力很強的後腰在前面進行保護,讓瑞典隊的防線避免直接暴露在對方的炮火下,這也大大降低了伊薩克松直接面對德國前鋒的風險。
而就算有時候戈麥斯拿到了球,他就會馬上就遇到林德洛夫和格蘭奎斯特雙保險封鎖,這也讓他很難舒服地射門,就更別提得分了。
這其實就是潘毅的策略。
那就是在九十分鐘內以防守為主,把比賽拖入加時賽!
由於在小組賽的最後一輪瑞典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再加上16強戰時避免了車馬勞頓,瑞典隊的體能相對德國來說是有優勢的。
如果能拖到加時賽,那勝利的天平自然也就會向著瑞典這一邊傾斜。
只不過,當比賽真的如潘毅所願踢到加時賽時,潘毅卻發現,這一支德國隊還真的很難被拖垮。
他們繼承了德國傳統的堅韌不拔的精神,一直咬牙在堅持,並且在技術水準上並沒有下降太多!
難怪他們可以獲得世界盃冠軍,也難怪會有“足球比賽就是雙方22人踢120分鐘,最後德國人贏得勝利的一種遊戲”的說法。
想要在意志品質上擊潰德國人,確實很難。
當然了,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典隊這場的進攻確實不太行。
由於時刻都要謹慎地防止德國隊的進攻,潘毅也一直沒有改變陣型來大舉進攻。
而在這三後腰體系的基礎上,就算瑞典想進攻,路線也是過於單一,很多時候是以中路長傳為主,效率低下。
還有就是攻防轉換和節奏的控制上也有問題。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埃克達爾。
他今天的位置是三後腰的中間,算是瑞典隊攻守轉換的樞紐,但他顯然只能完成“守”這個任務。
他的強項實際上不是強在他的優點,而是強在他的平均,他可以踢中場任何一個位置,左中右,前中後,中場的任何一個位置他都可以踢,而且都可以發揮出作用,幾乎沒有什麼他幹不了的。
可問題也恰恰是這樣,在說到大局觀和控制比賽節奏的能力上,他不如謝爾斯特倫,在說到傳球精細度上,他不如福斯貝里,但是他有這些球員所沒有的那種防守能力和出色的體能和跑動能力。
他這種型別的中場實際上很有意思,打得好的話,他可以在任何一個位置上都發揮得很出色,可一旦遇到了問題,或需要打破僵局的靈光一閃時,他很可能就不行了。
打德國實際上就暴露出了他對比賽局勢的掌控,對比賽節奏控制力上的差距。
至少在加時賽中,瑞典隊看起來是漸漸地利用體能優勢在場上佔據了主動,但卻也沒能創造出明顯的得分機會,這就是因為節奏上有問題,鋒線人員很難拿到有威脅的傳球。
其實在這個時候,往往有經驗有能力的組織者都會根據球場上的局勢進行調整節奏變化,透過左右分球,透過適當的回縮,透過故意放慢節奏等多種方式來攪亂德國隊的防守步伐,讓對手的防守失去預見性。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防守失去了預見性,那麼等到對手進攻的那一刻才做出反應,太慢了!
但是整個上半場,埃克達爾明顯是陷入球隊的整體節奏中,而不是掌控球隊的節奏!
潘毅不是不知道這個問題,但為了保持防守的硬度,只能是讓他繼續踢這個位置。
替補席上也沒什麼人了啊!希耶馬克?萊維茨基?都差點意思。
總不能讓福斯貝里來踢後腰吧?他又不是皮爾洛……
而且就算是皮爾洛,在現在這個以防為主的三後腰體系中,其實也不太好用。
畢竟他自己本身需要更多的保護,反而會削弱了在中場的掃蕩力度。
總之呢,兩邊在這樣的拉扯之中,比賽時間也漸漸地走向了最後的120分鐘。
而這個時間也就意味著……
兩隊即將進入殘酷的點球大戰!——
如果說,足球比賽就是雙方22人踢120分鐘,最後德國人贏得勝利的一種遊戲;
那麼,跟德國人踢點球,似乎是足球比賽中更讓人感到絕望的時刻。
德國人顯然比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隊都更善於點球決戰。
此役前,在世界盃和歐洲盃的國際大賽中,德國6次出戰點球決戰取得5勝1負的成績,唯一一次告負是在遙遠的1976年歐洲盃決賽。
在當時,現任拜仁主席赫內斯罰丟了點球,而捷克隊五罰全中,帕年卡還罰入了史上的第一個勺子點球,導致德國隊落敗。
而自那以後,德國已經延續了40年國際大賽點球決戰不敗的紀錄。
值得強調的是,德國28次在國際大賽主罰點球僅僅罰丟了2個!
這都充分說明了德國戰車的鋼鐵意志,畢竟點球更多的是看心態,看誰更能頂住壓力保持鎮定,而不是腳下技術。
因此,踢到點球大戰,其實也不是潘毅預想中的。
但現在既然真的已經到這個地步了,潘毅也只能去面對。
話說回來,自己的球隊在實力上確實不如德國,能踢到這個份上,已經可以讓他滿意了。
“頭兒,是不是該安排點球大戰的名單了?”
阿爾特塔走到了潘毅的身旁,問道。
斯卡洛尼同樣也看著潘毅。
或許他們認為潘毅已經早就對點球大戰做好準備了。
但潘毅卻搖頭笑道:“這個還是讓球員自己決定吧。”
阿爾特塔和斯卡洛尼對視了一眼,馬上就明白了潘毅的用意。
其實很多教練也會這麼做,那就是讓球員自己決定是否去罰點球。
畢竟踢點球的壓力太大,要不是心甘情願的話,那還不如別上。
“那好,待會讓他們自己決定吧。”
當加時賽到補時1分鐘的時候,主裁判韋伯終於吹響了終場哨,殘酷的點球大戰即將開始!——
“我第一個出場,其它的你們愛誰誰!”
在所有瑞典球員和教練圍成一圈的時候,伊布馬上霸氣地說道。
這其實就是顯現出老將的擔當了。
因為在點球大戰的時候,第一個出場的壓力是最大的!
“我第五個。”格蘭奎斯特也說道。
潘毅輕輕點頭。
格蘭奎斯特的心理素質極佳,點球功夫也不錯。
事實上,在伊布退出瑞典國家隊之後,格蘭奎斯特就接任了國家隊隊長的職位,而且也成為了第一點球手!
因此讓他來鎮守第五關,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第五個出場的球員壓力,是僅次於第一個的,因為那時候往往是一球定乾坤的時刻。
往往一些球星要麼選擇第一,要麼選擇第五。
就比如梅西一般都會第一個出場,而C羅喜歡第五個出場。
在伊布和格蘭奎斯特這兩個正副隊長髮話後,那就要確定2、3、4號罰球手了。
“我來吧。我踢第二個。”此時說話的是韋恩布魯姆。
“我踢第三個。”這是拉爾森。
“那我第四個。”埃克達爾。
正好是今天的三個後腰,也都是心理素質最好的這一批人。
“我也要踢……”
“還有我……”
爭相請纓的,還有下半場替補上場的奧古斯丁松,他的腳法踢點球肯定沒問題;
還有小將伊薩克,他其實未來也是在皇家社會、紐卡斯爾的第一點球手。
這時只能是潘毅出面了:“就按先來後到吧。你們幾個往後排,說不定還會踢第六輪、第七輪呢。所以就連伊薩克松,你也要做好準備,別以為自己是門將就不用踢點球了!”
大家不禁都笑了出來。
這聲響都不由得讓德國人那邊側目。
這正準備踢點球呢,能不能嚴肅一點,怎麼還笑出聲了呢???
而這也是潘毅對瑞典隊很滿意的一點。
不愧是維京人的後代,心理素質都槓槓的,一點不帶怕的。
有的球隊球員碰到踢點球,腿都軟了,很多時候還要教練一個一個地點名讓他們上去踢。
而瑞典這邊可好,一個個搶著要踢,踢不上還不開心的樣子呢。
“點球大戰是很重要,但你們看準了方向就踢吧,別想太多。把更多的心思留給在酒店裡等你們的姑娘吧!”
這就是潘毅最後的訓話了。
在又引起球員們一陣爆笑後,潘毅再把門將伊薩克松拉到了一旁。
伊薩克松是一個非常穩健的門將,在場上很少犯錯,用FM的屬性來說就是“神經指數”很低。
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也很少會有超高水平的發揮,包括在撲點球方面也沒有特別厲害的地方。
所以,潘毅需要給他開開小灶。
“這是德國隊可能會主罰點球球員的名單,以及他們習慣的罰球方式,你先看看。”
潘毅給伊薩克松遞上了一個小紙條,叮囑道:“收好了,別被人扔了。”
這就是瑞典教練組在賽前就收集好的資訊,根據德國球員近期罰點球的情況來做出的分析總結。
事實上,當瑞典進淘汰賽後,他們每一場都會這麼做,畢竟誰也不能預料雙方不會透過點球大戰來分出勝利。
而今天的這一場還有點特別,其主要的參考意見都是潘毅給的。
因為他還記得在前世,當時德國是在八強中遇到了義大利,而當時他們就是透過點球大戰決出勝負的。
之所以潘毅對這場比賽印象深刻,首先是因為這場點球大戰可以說是驚心動魄,雙方一直踢到了第九輪才分出勝負!
而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一個名場面,就是義大利前鋒扎扎。
當時直到第120分鐘,加時賽快結束,扎扎才替補出場換下基耶利尼。
顯然,孔蒂是特意讓扎扎來踢點球大戰,但這種強行安排,反倒是出了大錯。
第1輪義大利的因西涅,德國的克羅斯雙雙將點球罰進;
第2輪,扎扎上前操刀主罰點球,尤文前鋒從大禁區線上開始助跑,到點球點只有短短6碼距離,扎扎的跑動讓人哭笑不得:踱著小碎步,就像是牽線木偶人一樣,6碼的距離足足跑了18步,看上去十分滑稽。
或許,當扎扎用慢動作回放的跑動,4秒時間跑完5.5米的距離時,義大利球迷已經有不祥之感。
果然,扎扎的左腳勁射,直接飛出橫樑!
這個可能是足球史上被吐槽次數最多的點球了,後來也被各國網友各種PS惡搞,成為了經久不衰的一個著名梗。
因此,潘毅怎麼會忘了這場球呢?
甚至就連德國隊出場的幾名球員是誰,踢的哪一邊都記得。
因此,在給伊薩克松的這張紙條上,細緻程度可以說是比足球史上任何一張小抄都要高。
“克羅斯,球門左上角;即:你的右手邊。下同。”
“托馬斯·穆勒,球門右下角;”
“德拉克斯勒,球門右下角;”
“胡梅爾斯,右下角;”
“施魏因斯泰格,右上角;”
“基米希,左下角……”
經過猜硬幣挑邊,是德國隊先罰。
第一個出場的,果然是克羅斯!
他慢慢走向點球點,深呼吸一口,助跑,射門,球進!
“克羅斯為德國隊第一個主罰,這還是有點意外的。”
“雖然他是腳法最好的那一批球員,但也有人批評稱,他的心理素質不夠過硬,有時候會拒絕主罰點球。”
“但顯然今天他的感覺很好,為德國隊首開紀錄,也穩定了軍心。”
“伊薩克松判斷對了方向,但撲得似乎並不是那麼堅決。克羅斯的這腳射門角度也打得很刁鑽,所以還是從伊薩克松的指尖鑽入了網窩。”
瑞典這邊第一個踢點球的當然是隊長伊布。
他一臉輕鬆地看著德國門將諾伊爾,甚至還露出了一絲笑容。
主裁判哨響後,他助跑,抬腿,然後腳腕一抖,做了一個假動作,諾伊爾撲錯了方向,球進!!
全場先是發出一陣歡呼,然後很快又因為緊張陷入安靜之中。
點球大戰就是對神經的蹂躪,特別是對現場的所有人,且不僅僅是對球員……
德國第二個主罰的是托馬斯·穆勒。
在他彎腰擺放皮球的時候,伊薩克鬆開始了自己的心理活動:
“神了,頭兒預測德國隊出場的球員真的都來踢了,甚至連順序都一樣!”
“剛才撲克羅斯那一下就差點撲到了,都怪我還是有點疑慮。”
“這次不管了,反正頭兒說往哪邊撲我就往哪邊撲!”
而等穆勒把球踢出的時候,伊薩克松甚至已經提前撲向了球門的右下角。
“撲出來了!”
“伊薩克松撲出了托馬斯·穆勒的點球!”
“托馬斯·穆勒掩面後悔不已,而伊薩克松則是振臂高呼!”
“這名並不擅長撲點球的門將,今天卻是如有神助!”
“站在中圈和場邊的瑞典球員和教練也是一片歡騰,看臺上更是掀起了黃色的波浪!”
但是,諾伊爾撲點球的能力也不是蓋的。
很快,他也撲出了韋恩布魯姆的點球!
韋恩布魯姆的腳法沒有控制好,踢出的皮球正好是守門員最喜歡的半高空,諾伊爾直接一個側撲把球壓在了身下。
第二輪點球結束,比分依然是1:1!
第三輪,德國隊是替補上場的德拉克斯勒主罰,他踢出的球勢大力沉,直奔球門右下角。
伊薩克松雖然奮力撲救,但還是差了一點。
而瑞典隊出場的塞巴斯蒂安·拉爾森也不辱使命,一蹴而就。
2:2!
第四輪,德國隊由後衛胡梅爾斯主罰,他同樣罰向了右下角。
這次伊薩克松反應極快,直接把球擋出了底線!
但相同的劇情再次發生,諾伊爾同樣也把埃克達爾罰出的皮球拒之門外!
還是平手!
“今天的點球大戰實在是令人窒息。”
“前四輪,雙方各有兩粒點球打進,也各有兩粒點球被撲出!”
“諾伊爾再次表現出了他世界頭號門將的實力,在兩次德國隊面臨不利局面的情況下,力挽狂瀾,讓德國隊保持住了晉級的希望!”
“而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瑞典門將伊薩克松。”
“這個前曼城門將在離開英超後職業軌跡並不算特別順利,本賽季離開荷甲的埃因霍溫後就將前往土耳其的卡斯帕薩效力,可以說已經進入了職業生涯的末期。”
“但他在今天的點球大戰,表現得非常出色!”
“不僅僅是撲出了托馬斯·穆勒和胡梅爾斯的點球,而且在另外兩次撲救中,也判斷對了方向!”
“四次撲救,全部撲對了方向,這還是我們認知中的那個不擅長撲點的伊薩克松嗎?”
“哦,現在導播給到一個鏡頭,我們可以看到在點球大戰開始前,潘毅遞給了伊薩克松一張紙條……難道秘訣就在這裡?”
“看來潘毅對這場點球大戰準備得是非常充分啊!”
“這就是世一教的水平嗎?竟連對手球員的點球每一個踢哪邊都能判斷得到???”
德國隊第五個踢點球的是現在的場上隊長施魏因斯泰格。
在小豬助跑時,伊薩克松也幾乎在同時就撲向了右上角。
但他卻撲了一個空。
在伊薩克松心中一涼的時候,看臺上的瑞典球迷卻發出了轟鳴般的歡呼聲。
施魏因斯泰格確實是打向了球門的右上角,但卻打飛了!
皮球直接飛向了看臺,沒進!
施魏因斯泰格懊惱跪地,而瑞典的副隊長格蘭奎斯特則已經走向前去了。
這對格蘭奎斯特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正如之前所說,點球大戰中,第一個和第五個出場的球員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個球員要給接下來主罰的隊友們開個好頭,如果他能把足球踢進去,也可以釋放後面所有人的心理壓力,如果第一個人就沒把球射進,那後面的隊友自然會瞬間緊張起來,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而作為最後一個主罰點球的第五人也同樣重要,因為他很有可能一球決定自己和對手的生死。
就像現在這種情況,對方第五人已經射飛了,如果本方第五人踢進,比賽就到此結束,瑞典就可以晉級!
只不過,當大家看到是格蘭奎斯特走上點球點的時候,不少人都有些吃驚——幾乎沒人見過格蘭奎斯特主罰點球啊……
很多人甚至還在想,格蘭奎斯特到底有沒有踢過點球,又有沒有進過點球?
至少在瑞典隊沒有,因為隊內第一點球手是伊布。
安排這麼一個極少甚至沒有踢過點球的人第五個主罰關鍵點球?而且還是一個看起來腳法比較粗糙的中後衛。
潘毅是瘋了嗎?
此時,格蘭奎斯特在無數人的注視下,已經走到了點球點前,他用腳把球直接勾了過來,踩在點球點前。
很多球員在踢點球前會非常鄭重其事地擺放皮球,有些人還一定要讓球的氣門芯對準自己,這樣可以保證踢到球全身最硬的地方,增加皮球的速度。
但格蘭奎斯特沒這麼做。
他很隨意,隨意得就像是在訓練中做點球訓練一樣。
然後他退開來,扭頭看向了主裁判。
而站在他對面的德國門神諾伊爾也是有點愣神。
作為以工作嚴謹著稱的德國人,他們當然也是有做各種準備工作的,其中也包括了互射點球。
所以對於瑞典隊,諾伊爾同樣也會得到相應的情報,比如哪些人可能會踢點球,大概會怎麼踢。
但他們的準備顯然不可能像潘毅那麼準確,或者說全面。
因為之前完全沒有關於格蘭奎斯特的點球情報!
他擅長把點球踢向左邊還是右邊?是上面還是下面?
甚至是他擅長用右腳還是左腳來踢?他是大力抽射還是喜歡勺子吊射?他是喜歡追求角度還是穩妥為主?
這些諾伊爾統統都不知道……
一個效力於俄超克拉斯諾達爾隊的中後衛,誰知道他會上來踢點球呢?這個球隊的名字甚至很多人都叫不出來!
這就導致諾伊爾在一會兒撲點球的時候只能靠猜。
他心裡有些沒底。
沒時間讓他諾伊爾再思考了,主裁判已經吹響了哨音。
全場猛地安靜下來。
格蘭奎斯特開始助跑……不,或者說是“助走”更確切一些,因為格蘭奎斯特壓根兒沒跑,上前跨了一步,又邁了一步,總共就兩步,更像是在大步走。
接著他的右腳就抽向了皮球。
一切都發生得很快。
諾伊爾在格蘭奎斯特的腳踢中皮球之前便撲了出去,他猜了一個自己身體左邊的方向,並且猜格蘭奎斯特會打下角,於是他果斷撲過去。
可是格蘭奎斯特這球卻踢向了他身體的右邊,而且是個上角!
足球從門柱和橫樑之間的夾角處飛進了球門!
“格蘭奎斯特!!!漂亮!死角!!”
“比賽結束了!!!瑞典在殘酷的點球決戰中以3:2的比分淘汰了德國,挺進四強!!”
電視畫面中,瑞典所有球員蜂擁著跑向格蘭奎斯特,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潘毅也高舉起了雙臂。
他們做到了!瑞典隊殺進了歐洲盃四強!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