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聽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六章 朝堂有亂象,霜雪照曦言,離人聽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元王朝科舉每三年一次會試,俗稱春闈,會試前一年會舉行鄉試,俗稱秋闈或秋鬧。
每次會試可錄取三百名成為貢士,而後進行殿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
錄取分三甲,一甲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也稱為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為“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
今年的春闈白錦卿最終在殿試中獲得了一甲中的第三名,也就是探花,而胡玉山入了二甲,韓紹光與鄭元秀入了三甲。
由於胡玉山在復考之中表現上佳,所以有資格與白錦卿一同進入國子監參與修史,不過目前只處於考察階段,三年後根據表現才有機會繼續晉升。
而韓紹光和鄭元秀原本就入的只是三甲,又因復考成績不佳,結果只被外放到了萬縣那種偏遠之地做了縣令和縣丞,若是沒有朝中之人特意提拔的話,恐怕這輩子也就那樣了。
所以此前胡玉山才會感嘆他們二人沒什麼機會入京為官了,因為山高皇帝遠,就算幹得好也沒人知道。
有了業績也只能算到上面郡守甚至是刺史的頭上,作為底層官員官階提升的可能幾乎是完全沒有的。
不過所幸他們五人中有三人在京為官,將來若是有機會或許能關照一下,而這其中又以邵曦目前官階最高,又正是在朝中得意之際。
倘若二人爭氣的話,邵曦自然有機會在聖上面前舉薦二人,是有極大可能將二人調入京城為官的。
不過這也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一步登天的事是沒有的。
在京城做官和外放到地方做官差別是很大的,同樣是做七品官,若是做的京官,由於在京城更加地接近權力的中心,更有機會接觸到朝中大員,得到提拔的機會就會變得更多,是很有可能在將來進入到權貴階層的。
而在地方做官就不一樣了,幹得好與不好功勞都是別人的,可能一輩子都只能做個縣令、郡丞一類的官職,想要再提升官階是難上加難。
這也就難怪很多地方官員出現貪腐的情況,畢竟升官的機會是不多了,不如利用手中的權力在地方上多搜刮些財富,也算是在某種程度上為自己尋找一個平衡。
不得不說,官階進階渠道的不暢也是造成地方貪腐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正常的渠道變得狹窄之後,自然有人會想辦法另闢蹊徑,從另外一個方向為自己謀取利益。
不過倒也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像餘江郡的崔岐和南水郡的陶青雲便是盡心盡力地做著自己的分內之事,並未因為沒有機會晉升官階而在地方上大肆斂財,為個人謀取好處。
所以像這樣的人邵曦才會選擇在蕭常毅的面前大力舉薦,希望這兩個人能夠有機會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同樣的道理,若是韓紹光與鄭元秀二人能夠在地方上盡心將自己的事情做好,邵曦便有辦法將二人調入京都。
哪怕只是做個芝麻綠豆的小官,將來也有大把被提拔的機會。
邵曦想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勢力,身邊就必須要有一些信得過的人,並且這些人一定要想辦法安排在一些重要的位置上。
可前提是他們二人得爭氣,讓自己在蕭常毅面前有說話的餘地。
白錦卿和胡玉山剛一聽說邵曦有辦法將他們二人調回京都之時,還有些詫異和驚訝,可接下來便明白了邵曦此話中的含義。
對於這種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情二人自然選擇不再多問,因為他們相信邵曦說自己有辦法,那他就一定有辦法做到。
“邵兄,今日沒有旁人,有些話我也不妨直言,其實我和玉山兄都明白依邵兄的性子絕不是那種願意在官場中受人約束,與人爭權奪勢之人。
“邵兄入朝為官一定有著自己的原因,我知道祖父與我的父親對邵兄之事瞭解得比我更多,在他們未將事情背後的原因告訴我之前,我也不會多問。
“不過我看得出邵兄是打算在這朝堂之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方勢力,你要與朝中的哪股勢力對抗我們不知道,但請邵兄一定相信,在你需要之時我們這些同窗好友必定會站在你的身後。
“此事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待三年後我同玉山兄在朝中得到擢升,便可與邵兄你共同進退。
“如今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請邵兄耐下心來給我們幾年時間,我等必將成為邵兄在朝中的助力。”
邵曦不得不承認,白錦卿的確是一個很聰明的人,雖然平日裡看上去對所有的事情都是淡然處之,並不太關心。
可自己一直以來在大梁城內大肆拓展產業,在朝中建立人脈圈子,甚至開設屬於自己的學堂,終究是被白錦卿看出了自己是有著長久的打算。
在很多人眼中,也許會覺得邵曦這麼折騰只是為了獲取大量的財富,但相信像白鼎公、柳行齋,包括白錦卿這樣的人都看得出邵曦其實是另有所圖。
一個追求財富的人想賺錢是有很多方法和手段的,而邵曦大力地在發展文化教育產業,看得懂的人都會明白邵曦是在逐步地掌握輿論資訊渠道和人才教育資源。
當一個人在這些方面拓展自己的影響力時,他想要的絕對不僅僅只是財富而已。
可瞭解邵曦的人也都明白,邵曦絕不是那種野心極度膨脹的人,做這些的目的也絕不會是為了將來封侯拜相,成為朝中的權重之臣。
一個這樣的人透過自己的努力,拼命地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與這朝中的某股勢力進行抗衡。
至於為什麼?也許只有白鼎公和白景年這兩個知道邵曦真實身份的人心裡面才是最清楚的。
所以一直以來無論邵曦做什麼,白鼎公都是選擇全力的支援,因為他知道邵曦做的這一切不過是為了自保,更是為了替當年的風家莊討回一個公道。
在白鼎公眼中,邵曦絕不是一個貪戀權勢和財富的人,而是一個有著治世之才,可以自己的才學影響天下百姓,教化世間眾生的為學之人。
故而在白錦卿入朝為官之後,白鼎公曾一再地囑咐他將來在朝中要盡力成為邵曦的助力,與邵曦攜手共同在朝堂之中站穩腳。
這不單單是為了邵曦,更是為了白錦卿將來可以在朝堂中更好地立足。
白鼎公相信,以邵曦的能力若是肯與白錦卿攜手,必會成為景元帝國朝堂之中新一代的國之棟樑。
他自己雖然並未在朝中做官,可景元朝中的眾臣卻都多多少少與他有些關係,白鼎公對如今景元朝堂雖不能說了如指掌,卻也是清清楚楚。
朝中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其實也讓白鼎公心存憂慮,雖然自己在景元王朝眾臣之中頗有些影響力,可有些事情也是自己無能為力的。
要改變這些現狀只能靠邵曦與白錦卿這樣的年輕一代來扭轉朝堂風氣,改變朝堂格局,可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首先要做到的是讓他們能夠在朝堂之中立穩根腳,所以白鼎公早就囑咐白錦卿要與邵曦聯手,以圖將來共建朝堂中新的秩序。
在這之前必須要形成自己的一方勢力,否則在那些為官多年,老謀深算的老狐狸面前,單打獨鬥的年輕官員是毫無還手之力的。
只有相互扶持,攜手共進,邵曦與白錦卿等一眾同窗好友才可能成為這朝堂中一股嶄新的中堅力量。
邵曦看了看白錦卿和胡玉山二人,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難怪當初我開設書局你們幾人如此支援我,原來你們早就知道我所圖為何,既然如此今後這朝堂之事我也算是有了共同謀劃之人。
“不過眼下你二人在國子監安心修史,不要透露出任何意圖,如今朝堂之中派系林立,用不了多久便會有人對你二人行拉攏之事。
“你們暫且不必理會,最近這幾年正是我們韜光養晦之時,有什麼事我一人出頭即可,待到將來再一一拔除,替聖上分憂。”
胡玉山此時有些不解地問道:“自古帝王都喜歡以制衡之術來使朝堂之中的群臣相互制約,邵兄為何說將來要將朝堂中的勢力一一拔除?這麼做豈不是違背了聖意?”
“玉山兄所言不錯,聖上的確是可以透過制衡之術避免朝堂中某些勢力一方獨大從而獨攬朝政,可若是朝中派系眾多,各自為政,相互傾軋,於國於民都是極為不利的。
“如今我們所見還只是尚書省六部之間的矛盾,可再往上看中書省與門下省、尚書省這三省之間多年來也是相爭不休。
“再加上朝中皇子一派與太子一派常年的相互詆譭、攻擊,長此以往聖上又怎會不感到憂心?
“一國昌盛,需要的是政通人和,制衡之術也只是為了避免大權旁落,卻不是為了像如今這般權力如此分散搞得政令不暢。”
白錦卿點頭贊同道:“邵兄說得不錯!如今三省不合皆是因左右二相之間暗中較勁,朝中各派早就是積怨已久,這樣下去的確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