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顧北
慎思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顧北,華娛1981:從西遊記開始,慎思量,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81年,11月初。
時值深秋,寒氣初生,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層層薄霧,將整個京城籠罩,烤乾烘暖,順便叫醒了熟睡中的人們。
東城區的某處大雜院,開門的吱呀聲響起,原本沉寂的大雜院漸漸變得喧囂,洗臉刷牙的,招呼孩子的,點爐子做飯的,還伴著陣陣的鳥叫蟲鳴。
“第一天報道,你可別遲到了。”
顧北還打算在床上賴一會兒,可屋外的嘮叨聲不斷,讓他努力了半晌,始終沒法遮蔽,只能認命翻身坐起。
“你剛去可得勤快點兒,給你們領導留個好印象。”
“知道了,知道了。”
顧北不走心的應著,坐在床上,身子不住的晃,看上去搖搖欲墜。
“我說了半晌,你起不起。”
嘮叨聲猛然上揚,顧北一個激靈,睏意頓消。
“起,起,這就起。”
說著話的工夫,顧北下了地,趿拉著拖鞋,先把褲子穿好,接著滿屋找他的上衣。
“媽!看見我背心了嗎?”
話音未落,一個面容溫和的中年婦女推門走了進來,她是顧北的母親李素芬,新中國的第一批文藝工作者。
李素芬早先隨軍在文藝宣傳隊,後來進城後先是被安排上學,畢業後分配到了京城電影製片廠做美工。
時代洪流期間被下放農村,落實政策後回到京城,繼續幹她的老本行。
“多大的人了,還丟三落四的。”
嫌棄的話還沒等說完,李素芬伸手從牆邊的椅子上翻騰出一件天藍色的背心,丟了過去。
“趕緊的,你妹妹都比你勤快。”
說著轉身出去,又去折騰更不勤快的顧北父親顧孝武。
顧孝武是轉業軍人,在食品廠上班,單位距離遠,每天都得早早的出門,今天明顯是晚了。
“哥!”
剛把衣服穿上,又來了不速之客。
“幹嘛?”
進來的是顧北的妹妹顧南,聽聽這名字取的,一南一北,也不怕兄妹兩個將來真的分道揚鑣。
顧南今年十四歲,上初二,模樣很秀氣,眉眼和李素芬年輕的時候極像。
“媽又做的饅頭鹹菜。”
說著話,顧南的眉毛皺了起來,或許並非真的嫌棄,跟顧北撒嬌的成分居多。
顧北無奈:“你想怎麼著?”
呵呵!
顧南笑了,湊到跟前,眼睛往顧北拎著的外套看去,她知道上衣口袋裡有錢。
“哥,我想吃油條。”
瞧這點兒追求。
“等著!”
小小的要求,當哥哥的顧北自然不會讓顧南失望,萬幸他還有點兒散碎銀兩,都是上學時攢下的。
穿好了衣服就要出門,一隻腳跨出去,想了想又回身拿了煮粥的小鍋。
街口那家早點鋪子的豆腐腦也不錯,可惜囊中羞澀,不然來上一碗炒肝兒……
饞!
“你幹什麼去,吃飯啦!”
李素芬剛把顧孝武叫起來,見顧北要出門,連忙把他叫住。
“南南想吃油條。”
話音未落,人已經出去了。
“你就慣著她吧,把她嘴養刁了,我找你算賬!”
最後這句顧北沒聽見,聽見了也只當耳旁風,兩世為人,就這麼一個妹妹,他能不慣著嘛!
沒錯,顧北是個重生的,也不知道咋回事,一覺睡醒就到了80年代初的京城。
整整一個月,顧北一直小心翼翼,按部就班的過著,每天上學,放學,有過宏圖大志,卻沒地方讓他施展。
80年代初,時代洪流過去沒幾年,雖說改開的春風已經刮到了京城,讓這裡的老百姓聞見點兒不一樣的味道,可剛剛從壓抑當中緩過一口氣的人們依舊謹慎。
現在的日子,老百姓已經想當滿足了,畢竟帽子小了,鞋也少了,腦袋不疼了,腳也不那麼憋屈了,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而且,這個時代的人們雖然打破牢籠,幹勁十足,但相對來說,還是熱衷於安逸,習慣於在一個相對熟悉的圈子裡生活。
沒有多少人敢於跨出第一步。
可顧北不同,誰讓他經歷過不一樣時代的呢。
前世的經歷,註定了他不會甘於現狀,早晚得折騰起來。
不過現在還是得穩住了,不能浪。
“趙大爺,吃了嘛您?遛鳥去啊?”
“王叔,早,您這腳踏車都多少年了,漆皮都掉沒了,還捨不得換呢?”
“劉奶奶,您慢著點兒,別再閃著腰,我幫您拿。”
顧北一路往外走,一路跟鄰居們打著招呼,順手還幫些小忙,得了好幾朵小紅花。
有禮貌,熱心腸。
這年頭要是有個好名聲,相親搞物件都能亮出來作為資本。
顧北家住的是個標準的大雜院,前後三進的院子,不過這裡可沒有三位主事的大爺,也沒有個嬌俏的小寡婦整天在院子裡洗衣服,等著傻子的飯盒。
鄰居們之間雖然少不了吵架拌嘴,可勾心鬥角的齷齪事絕對沒有,這個年代的人,思想和境界還是非常淳樸的。
顧北也從剛來時的不習慣,漸漸的融入其中,上輩子生活在鋼筋水泥大城市,關上門,連鄰居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一點人情味兒都沒有。
哪像現在,甭管誰家有點事,站院子裡招呼一聲,左鄰右舍都會伸出援手。
整個院子從結構上不難看出,原先也是非常規整的,可隨著住進來的人越多,再加上以前還沒施行基本國策,每家仨倆孩子算是標配,生五六個的也不是沒有。
孩子多了,居住空間卻不會隨之增加,孩子小的時候還好,在一鋪炕上隨便骨碌,可等一個個的長大了,到了結婚的年紀,每家每戶只能自己想辦法。
今天你蓋一間偏廈,明天我搭一個耳房,誰也別說誰。
等街道居委會發現的時候,木已成舟,人家就賴在裡面不出來,總不能直接扒房,把人給砸死吧。
顧北他們家沒跟著湊熱鬧,一方面是因為當時顧孝武夫婦都在鄉下,家裡就顧北兄妹兩個,沒人主事,再有就是他們家不缺房。
中院三間正房,加上兩側的耳房都是他們家的,為此,不少人眼熱。
可眼熱也沒轍,誰讓顧家原先人口多呢。
後來隨著姥姥姥爺去世,小姨出嫁,如今就剩下了他們四口,人均居住面積嚴重超標。
也因此,顧北家的房子是唯一還能保持原貌的。
等再過些年,就會有人站出來表達惋惜,這裡的每一塊青磚,每一片綠瓦,都承載著幾百年的歷史。
“啊~~~~咦~~~~啊咦~~~~”
跨過垂花門,前院東廂房門口,一個瘦高的小丫頭正在吊嗓子,一旁站著箇中年婦人,擺開丁字步,下意識的叉腰,這架勢一亮,就知道是幹什麼的。
“嬸子,早!”
“小北啊!幹嘛去?”
顧北一手籃子一手鍋:“南南要吃油條。”
女人笑著:“你啊,就慣著她,快去吧!貝貝,別偷懶!”
正想趁機休息會兒的女孩兒吐了吐舌頭,又開始“咿咿呀呀”的唱起來。
走出院門,一種更加濃郁時代氣息撲面而來,熟悉又陌生。
少了現代化大都市的喧囂,多了千年古都的靜謐。
早起的人們已經出門上班、上學了,一輛輛腳踏車叮鈴叮鈴的從顧北身邊經過,人們互相打著招呼,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讓他也不禁感同身受,直接拉滿了藍條。
“同志,八根油條,一斤豆腐腦。”
遞上籃子和鍋,一起的還有錢和糧票。
沒錯,糧票。
顧北生活的那個年代,這玩意已經成了收藏品,現如今依舊隨著貨幣流通,在人們的生活當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要一直等到94年,票證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是不是應該提前存上一些,坐等升值?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列入備選。
接過找零,原路返回,家裡人都起了,李素芬也將顧南嫌棄的饅頭、鹹菜端上了桌。
“還是我哥對我好。”
這丫頭,一點兒都不醒目,難道看不出是誰當家做主?
啪!
果然,顧南剛說完,一雙筷子就落在了她的腦袋上,把個孩子給委屈的眼淚汪汪。
“吃飯。”
顧孝武是個不愛說話的中年男人,兩個字說完,抓起饅頭就吃,今天起晚了,再不快點,上班該遲到了。
“小北,你也快著點兒,別第一天就遲到。”
李素芬說著,拿了根油條給顧南。
顧北含糊的應著,喝了口豆腐腦,果然,鹹的才正宗,甜的都是旁門左道。
“爸,媽,我吃完了,先走了!”
顧北說著出了門,窗戶邊停著三輛腳踏車,分屬家裡三個大人,顧北今年19,不過即將參加工作,自然歸入大人的行列。
出了院門,拐過衚衕口,匯入車流。
幾十年後,京城的交通能餓死人,現在腳踏車堂而皇之的行駛在機動車道上,都沒人管,一路上連汽車都沒看見幾輛,顧北頓時覺得空氣都清新了許多。
要是沒有傍晚黃沙起的話,那就更好了。
騎行十五分鐘,抵達目的地。
面前這座大樓就是蕭飛被分配實習的地方,以後世的眼光看,沒什麼出彩的,可當下卻是京城的地標。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三個月實習期過後,他就會拿到一個正式的編制,從此以後捧上鐵飯碗,等到二十多年以後,還能去大褲衩坐辦公室,成為一幫萌新眼中的元老。
樓體一側懸掛著巨大的蝴蝶狀標誌——央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