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8章 打到九江去,活捉吳三桂!(求月票,求訂閱),康熙,你的大清亡了,大羅羅,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共和三年,七月初五。

長江。

暴雨如注,傾盆而下。

兩座浮橋已經架在江面上,騎兵披著斗篷,在茫茫雨霧中四下巡視警戒。大雨幾乎形成了水牆,下得接地連天兒。

原來從六月二十日開始的東風是一場從東南沿海一路吹過來的颱風的先頭部隊,開頭幾天吹得挺好,把李中山的水師一股腦就吹到了鄂贛二省交界處的武穴。但是從六月二十五日開始,長江上就開始刮狂風下暴雨,之後的十天裡連著下了兩場雨,一場五天,一場四天(到七月初五為止),當中還風停雨停了一天——估計是風眼正好打武穴到城子鎮一帶路過。老天爺“歇”了一天後,繼續颳風下雨,風倒是小多了,不過雨還是挺大的,稀里嘩啦下個不停。

由於這場狂風暴雨,李中山便在劉國軒的建議下,把艦隊停在了武穴附近的長江水面上,沒有繼續西進。與此同時,他又得到了“吳三桂被不知道什麼人氣病了”和“吳三桂在九江動彈不了”這兩個可以相互佐證的好訊息。

李中山掐指一算,今年是共和三年,康熙那邊則是康熙十六年,換算成西洋耶誕曆法,則是天兄耶穌誕辰1677年.好像那個吳三桂也差不多到點兒下去向崇禎皇帝彙報工作了。

既然吳三桂快到點兒了,那麼他真的有可能被人一刺激,就在九江當場躺平,一病不起了。

那李中山就和周昌、姚啟聖、李中正、劉國軒等人合計了一下,就稍稍改變了一下計劃,來個分兵兩路,第一路是劉國軒率領水軍主力加上一個鎮(老式的鎮,不是模範鎮)的陸師,趁著東風還沒完,就繼續向西再推進一點,好歹把田家鎮和半壁山這對隔江相望的要衝先拿下,再用浮橋和鐵索什麼的把長江封鎖了。然後再在田家鎮、半璧山東南的富池鎮修一個水軍大營,好把在臺風、交戰和航行中損壞的船隻修一修。

第二路則李中山親領,一共八個鎮的陸師,先以一部渡江,拿下江西境內的城子鎮,然後在長江上搭建浮橋,隨後就是大軍渡江,進入江西省九江府境內,再視情況決定是去九江送吳三桂上路,還是先去南昌把李輔臣解救出來,再一起北上九江,送吳三桂下去見崇禎。

經過了幾天的努力,兩座浮橋終於架在寬闊的長江江面上了。

在稀里嘩啦的暴雨之下,兩條看不見頭尾的隊伍,正快步透過這兩座浮橋。每個士兵都戴著斗笠,披著蓑衣,長槍架在肩膀上,火槍則用油布包著,埋頭疾步走著。偶爾一道閃電從黑壓壓的天空中劈下來,總有一面殷紅的旗幟被閃光照亮。

李中山騎在馬上,身邊全是在講武堂參謀班進修過的年輕參謀,還有周昌、姚啟聖這兩個大參軍,李中正則率領的李中山的親衛騎兵團,人人揹著油布包裹的燧發槍,立馬雨中,站在長江南岸的堤壩上,看著滔滔長江,滾滾東流。

雨水打在李中山臉上,幾乎讓他眼睛都有點睜不開,在雨聲和風聲之中,只聽見他在哪兒喃喃自語。

“這個吳三桂要是就這麼死了,那倒是萬事大吉了.就怕這老小子不肯痛痛快快下去見崇禎,還想再掙扎一下.可是他如果還想掙扎,會在什麼地方出招呢?”

周昌和姚啟聖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湊到了李中山身邊,兩人好像聽見了他的自言自語,而且也在思考同樣的問題,還有了一些想法。

周昌說:“大將軍,下官也覺得吳三桂很有可能又在裝死了!他都已經裝了兩回了咱們不能不防。下官總覺得吳三桂還在憋什麼壞!畢竟他的水師雖然沒了,但他的陸師起碼還有三十多萬!其中擺在江西和湖南的陸師至少有二十五萬.絕對有一戰之力!”

李中山輕輕點頭,他也覺得吳三桂很可能在憋大招!

姚啟聖道:“大將軍,下官覺得九江城內的那個半死不活的吳三桂很有可能是假的.如果下官是吳三桂,在確定水戰無法取勝,長江航道即將為敵所有,周軍主力也難以全部退回武昌的情況下,會自率大軍與明軍周旋於江西。同時讓吳應熊、吳世璠先回襄陽坐鎮,並且調集兵馬加強江夏、漢陽、漢口三城防禦,以阻我西進收復湖北。

這樣,他即便在江西戰敗,吳周也還能控有湖廣、雲貴、四川、陝甘和河南一部,再怎麼也能保有昭烈之後蜀漢的局面,讓吳應熊當個吳阿斗。”

李中山抹了抹臉上的雨水,“培公,熙止,你們二位覺得吳三桂會在什麼地方和咱們決戰?”

周昌想了想,說:“南昌周圍的可能性最大.他包圍南昌那麼長時間,不就是為了圍城打援嗎?”

姚啟聖說:“如果吳三桂不在南昌和咱們決戰,那就會把我們的引到袁州府境內打咱們的埋伏袁州府境內遍佈山林,很容易打伏擊。而且袁州府又緊挨著湖南,即便戰之不利,還可以退往湖南。”

“那咱們該怎麼對付?”李中山接著問。

周昌道:“首先,咱們要拿下九江府不拿下九江府,咱們對長江的控制就有點虛,如果湖北境內的長江上打得不好,恐怕就得退回安慶。”

他頓了頓,“其次,咱們還是得解了南昌之圍,將老王爺的大軍從南昌城內解救出來.和老王爺合兵之後,咱們的兵力就雄厚多了。接下去是向湖南進軍,還是向武昌府進軍,那主動權就都在咱們手裡了。”

李中山又思索了一番,“也就是說.關鍵就是打九江,解圍南昌!咱們的兵力好像有點不夠對吧?”

“的確不是很夠,”周昌笑道,“咱們這十餘萬人要打下九江或是在南昌周圍和吳三桂決戰,都是足夠的。但是要同時幹這兩件事兒,兵力還是少了一點。”

姚啟聖補充道:“如果咱們先解決九江,再解南昌之圍.就怕老王爺被圍得糧盡!

如果咱們不管九江,直接去解南昌之後,搞不好會被南昌外圍的吳周軍和九江出來的吳周軍腹背夾擊!”

李中山笑道:“看來咱們得派個人去幕埠山把李自成找來包圍九江的吳三桂了!”

說著話,他又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弟弟李中正,笑道:“中正弟,你辛苦一下,去一趟幕埠山吧!”

向東!向東.去抓吳三桂!

夜色當中,大隊大隊的軍隊沿著從湘、鄂、贛三省交界處的幕埠山幾條山路,在滾滾向前運動。一片人喊馬嘶的聲音。這支從幕埠山“抗吳根據地”的開出來的軍隊,當然是化名李奉天的老闖王李自成親率的,盤踞在幕埠山當中的忠王府軍了。由於吳三桂的軍中吸納了許多因為李自成忠實執行《天朝田畝制度》而喪失土地的湖北土豪劣紳,讓他們當了還鄉團,所以發生在湖北的武昌、漢陽、安陸、德化、黃州等五府的吳周軍和忠王府軍之間的戰爭,居然有了一些“土地G命戰爭”的意思了!

既然是“土地G命戰爭”,那麼參與其中的人可就多了!這不再是兩個軍閥集團或是兩或封建領主、兩個封建王朝之間的戰爭,而是吳周封建王朝和鄂東土豪劣紳同鄂東五府勞苦大眾之間的戰爭!而且李自成這個集團在鄂東五府推行的《天朝田畝制度》是有“共和大明”背書的。

“共和大明”可不是什麼流寇山賊,而是繼承了“帝制大明”法統的天下正統!

雖然那些鄂東的勞苦大眾本來也不覺得“共和大明”有多正統,可是當大傢伙拿到以“共和大明”之名分配的土地之後仔細想想,全都覺得“共和大明”那是太正統了!

既然是天下正統分配的土地,那就是他們合法擁有的土地,名正言順,理直氣壯!那些土豪劣紳想要回去,那就是反賊!

所以保衛“共和大明”就是保衛他們自己的土地而且聽說這個共和大明挺有錢的,等保衛妥了還能給大傢伙發一筆軍餉和獎賞!因此鄂東五府的勞苦大眾保衛“共和”的決心那叫一個堅定啊!

而且由於吳三桂急於東進江西,沒有及時對逃進幕埠山的忠王府軍進行清剿,甚至連幕埠山腳下的平原上的咸寧縣城都沒派兵去攻佔,使得李自成和忠王府得到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很快就在幕埠山站穩腳跟發展壯大了。

而當吳三桂的“百萬大軍”在小孤山、八里江、小池口、城子鎮、武穴鎮連續遭遇大敗,甚至吳三桂本人都被困在九江府城內的訊息傳到幕埠山時,那可真是滿山沸騰啊!在各個山谷山坳裡眯著的忠王府軍全都高興壞了.這可押中寶了!吳三桂要完,他們回頭都是共和功臣,當了功臣,不得多分個幾十畝土地犒勞一下?

於是李自成的忠王府軍又光速擴張了一倍!好多原來還比較老實,還在為吳三桂的還鄉團士紳當佃戶的農民都丟下鋤頭,上山投李闖了。

一時間,武昌府城周圍的農村裡面都很難見著青壯年農民了!

而李自成的勁頭就更大了,在九宮山見到李中正,並且從李中正那裡得知了打輸了“小孤山之戰”,丟光了水軍主力的吳三桂已經被困在九江府城,而且很可能還一病不起,動彈不了之後,可真是高興壞了。都沒和李中正談錢,就立即下達了動員令,整整拉了五萬人浩浩蕩蕩向幕埠山東面進發。

李自成本人則騎在馬上,和忠王府行軍司馬司下面的參軍們還有遠道而來的李中正一起抹黑前進。這個吳三桂的“老夥計”,現在也是年過七旬的老人家了,還能那麼矍鑠,除了再次品嚐到了權力的甘甜讓他整個人都煥發了一波生機,就是因為還有一個亡國大仇,還有那麼多老兄弟被殺的仇沒有找吳三桂報!

而這一回,報仇雪恨的機會終於來了!雖然一路風塵僕僕,但是也遮掩不住他老人家臉上的神采飛揚。在他的中軍縱隊的周圍,全是大隊大隊悶頭行軍的步兵,還有拖著六斤青銅炮的馬車騾車轔轔而過。李自成這些年還是在幕埠山裡面搞了一些建設的,修整了山路,架設了橋樑,這幾日雨也停了,路面也幹了,晚上的天氣又涼爽,天空當中還明月高懸,正是行軍打仗的好事兒。夜色當中除了行軍的聲音,偶爾也會聽到忠王府軍將們咬著後槽牙動員打氣的聲音:“額們這是去九江殺吳三桂這個龜孫子啊!大家夥兒加把勁,可別叫這老小子溜了!”

“對!額們必須加把勁,要不然吳三桂這老小子就算沒溜了,也說不定會叫大將軍的兵馬給滅了!”

“可別讓大將軍砍了吳三桂啊!那是額們的血海深仇.額們得殺了姓吳的!”

聽這口音,聽這語氣中的恨意,就知道這個“闖二代”了——本該是祖傳的富貴,都叫這個老小子給整沒了,要不是這兩年趁著天下大亂又支楞起來了,那可真是一輩子都過不上一天好日子了!

佇列當中響起了湖北當地口音士氣高昂的應和聲。忠王府的這些部隊,除了為數不多的老營兵和闖二代、闖三代之外,多少鄂東五府的青壯。其中一些早就是忠王府的府兵,已經有了自己的田莊和國人身份,更多人則是巴望著可以在戰勝後得到土地和國人身份的原先的農民。

不得不說,現在共和大明搞得這套“羅馬式”的國人兵制,還真是挺費土地的.不過只要國人身份還有挺高的含金量,還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分配,那麼這支國人軍隊,就沒有他們無法擊敗的對手!

如果讓九江城內那位“被爸爸拋棄”的吳應熊看見這支黑夜中滾滾前進的大部隊,看見那個白髮蒼蒼,餘生只剩下復仇的李自成,恐怕得嚇得馬上向李中山投降

可惜吳應熊並不知道他的好女婿李中山派人上幕埠山“搖”來了李自成這個老魔頭打九江府城,而同樣的,這個時候正在九江城外圍的明軍營地中等待李自成抵達的李中山,也不知道吳三桂會在這個關鍵時刻狠狠坑了一把吳應熊他當然也沒想到吳三桂的格局會那麼大,在江西打不贏就來了個金蟬脫殼,留個兒子和十餘萬吳周軍頂雷,自己領著四萬吳周精銳跑去湖南和吳國貴會師,準備去撲李中山的“國人老區”廣東了!

不過有一點李中山並沒有猜錯,這位大周皇帝的確時日無多了,他的心臟明顯出了問題,在前往湖南的途中有小小的發作了一次,雖然沒要了他的性命,但卻讓他沒辦法騎馬,只能坐上轎子,讓人抬進了衡陽城。

吳國貴的王府原本擺在長沙,但是為了執行吳三桂派給他的突襲廣東的任務,在兩三個月前就已經把王府遷入了衡陽。而且,他還在衡陽集中五萬軍隊,如果再加上吳三桂從江西帶來的四萬軍隊,截止七月初十,吳三桂、吳國貴手中可以用來撲擊廣東的軍隊已經多達九萬!

另外,孫吉慶還張羅起了五萬烏合,吳周軍撲擊廣東的總兵力已經多達十四萬之眾!

這也就是吳周王朝也搞了府兵制,還拿到了人口比較多的陝甘、湖廣,要不然還真沒那麼輕易可以湊出那麼多的軍隊。

不過廣東這個“國人老區”的動員能力也很強,所以吳三桂這一路都在擔心廣東一役不好打。到了衡陽,住進了吳國貴的王府,休息了一夜之後,他就馬上把吳國貴、李本深、吳世珏、吳世璠、劉玄初、汪士榮等武將謀臣都召集到自己的軟榻跟前,開始和他們商量撲擊廣東的事兒了。

“父皇,您老人家就放心吧.現在廣東的軍隊都調去了梧州,本來可以充當緩衝的賈漢復又被小菟調回了廣州,他家老六則領著湖南兵鎮守韶州,只要咱們賞他一個直隸州當藩地,他一準會倒戈的!”

吳國貴正一邊向吳三桂報告,一邊偷眼打量著自己這位看上去老態龍鍾,嘴唇發紫,臉色蒼白,一看就知道不大好了的養父。

“那麼說來,取廣府是很有把握的?”吳三桂強打著精神問吳國貴,不過他沒等養子回答,就加重語氣道,“國貴,廣東一戰是我大周可以壓倒大明,從而在將來得以一統天下的關鍵之役。一旦失敗,那大明就一如《三國志》中的曹魏.不,應該是佔了曹魏地盤的漢獻帝了!你可明白?”

“父皇,”吳國貴聽老爺子這麼一說,連忙拍著胸脯道,“您放心,如果小菟膽敢率兵抗拒我大周天兵,兒子就不認她這個女兒!”

吳三桂點點頭,“國貴,為父還從江西帶來了四萬人,除了五千朕的親兵,其他人都交給伱了一定要好好打!”

“是,父皇!”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

墨色江南

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

祝家大爺

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重慶老Q

侯門貴公子

圓月之下

穿越後我扛起養家重擔

寄餘生挺好的

三國:袁家逆子,開局摔玉璽

公子小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