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河馬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卷天下動盪,暗流不止 第550章 二次出使,成為皇帝從贅婿開始,散步的河馬君,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擺在這裡,即便是李林甫不說,大家也都很清楚取捨。
換言之便是一位公主相當於一千兩百里的國土。
神武帝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五月份,他們會互換國書,無論是哪一件事情,都要在五月份之前完成才行,是不是這個意思?”
李林甫壯了壯膽子:“回稟聖上,是。”
“如此一來,夏朝與元朝聯姻,突厥這邊定會指責元朝背信棄義,出兵討伐,夏朝出使突厥進行安撫,承諾保持中立的關係,我朝屯兵邊境,坐山觀虎鬥,等到他們鬥個勝負已分,再出兵剿滅其一,乃是萬世之功勳。”
李林甫畢竟在洛陽十年,最知道聖上想要什麼,這一點,夏永康卻是比不上的。
夏永康一心求戰,但越往後,越是覺得並沒有他想象的這般簡單,反而是勝算越低,即便如此,也是主戰的,而他安插在兩朝的細作,傳回來訊息的真偽,現在也有待商榷了,不然,即便是進過戰場的韓修與白楓,也不至於嚇得破了膽。
“可如此一來,路大人可就難保了……”夏永康提醒道。
李林甫道:“夏朝一心求和,不願再起爭端,安撫之際,帶些好處給他們即可,陸大人固然是要吃些苦頭,但不至於丟掉性命,家國天下,沒有國,哪有什麼家?”
夏永康咬了咬牙,這李林甫說的句句在理,讓他無法反駁,不過從現在來看,的確這麼做,才是最為妥當的。
“此事教給高俅去辦。”神武帝開口,卻說出了高俅的名字。
“讓他去洽談元朝的事情,看看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內閣大臣出使,這個規格,應該是夠了吧。”
“左相你就負責全面的協調吧,右相善於統兵,邊疆調兵的事情,你全權負責,朕會讓兵部和呂康輝協助你,至於要調多少,佈置在什麼地方,還有這使臣的安全,也都由你負責,過了年,就抓近時間吧。”
神武帝說完,轉過身去,看向了身後掛著的太祖皇帝的畫像。
“臣,遵旨……”
二人跪拜之後,退出了尚書房。
而神武帝片刻之後也離開了尚書房,前往大殿,只是這來的時候與回去的時候的心情,卻是各不相同的。
前殿之內,仍舊是一片歌舞昇平,太后笑的合不攏嘴,貴妃也是興致勃勃,群臣朝賀,自是其樂融融,唯獨這神武帝,擠出了些許笑容。
兩位丞相此刻也坐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默不作聲,二人位高權重,有人發現,也不敢多言,只當是沒有看見。
所有的一切都是照常進行,甚至有人忘了還有使者這回事,即便是有人想起,也不會主動提及,祭祀、走親訪友,洛陽年後卻是再沒有下過雪。
高俅從左相府出來,面色極為難堪,臉上的皺紋越發明顯。
“老爺,咱們還去不去……”
“去你媽,回府。”高俅怒斥一聲,上了馬車。
馬伕一臉的懵逼,但又只能白了白眼,陪著笑,趕著馬車回到府上。
“什麼?去元朝?”趙寅皺了皺眉,此刻的他,已經升任四品都尉,手中掌管的都尉營兩千人馬,負責皇城的巡視工作。
屋內只有高俅、趙寅和郭哲亮三人。
當二人聽聞不日高俅即將啟程,前往元朝的時候,二人臉上露出的也是不相信。
“此一去,大人可是凶多吉少啊……”郭哲亮想了想也道。
高俅默默的點了一根香:“君讓臣死臣不死為不忠,聖上欽點我去元朝商談相關事宜,卻不是誰能左右的了的,更何況,左相舉薦我進入內閣,人微言輕,那些個尚書、皇親國戚全然不把我放在眼裡,呵呵,這也是聖上對我的考驗,若是辦成此事,呵呵……”
“那大人定然是前途無量啊……”趙寅呵呵一笑:“趙寅請命,與大人一到前往。”
“哲亮也去,我這嘴還算利索,說不定能幫上什麼忙。”郭哲亮也道。
高俅卻皺了皺眉:“此去凶多吉少,你們還是在京城吧,真正的兇險,並非在元朝,而是在洛陽……”
郭哲亮恍悟,急忙又道:“大人的意思……屬下明白了……”
“這是你的任命,去吏部報道吧。”高俅指了指桌子上的一本奏摺。
郭哲亮上前拿起,卻是興奮異常,上面赫然是禮部尚書的印章,調郭哲亮到吏部任職,司吏部侍郎,官升一品。
“劍宗不成氣候,怕是江寧已經有所察覺,再下手,有些不好辦了,若不是礙著天下樓……”高俅緩緩道。
“大人放心,殺不了他,也不會讓他好過了,天下樓這邊,屬下也看著呢,現在兩位皇子,都想要上去,年後也已經各自去了一趟,但都沒有上去,被攔在了第五層之下。”郭哲亮道。
“等我回來,騰出手來,定要這江寧好看……”高俅咬了咬牙,此刻也無可奈何,固然他已經入了內閣,但江寧深居簡出,身邊還有一個高手,著實是下不了手,而那些綁架的手段,以天下樓幫江寧求情的交情,定然很快就能找到。
神武十一年正月十二,高俅帶著車隊,在夏強軍五百精兵的護衛下,帶著十輛馬車,朝著元朝浩浩蕩蕩開進。
人是兵部選的,自然對於高俅,朝廷還是有人不放心的,便從虎賁軍調了夏強軍回來,韓世衝自蘇州回撥,接替夏強軍的位置。
也算得上是做了個順水人情。
而右相府內,何君賢與秦煜軒,也都在謀劃著排兵佈陣。
按照現在事情的發展,打是肯定要打的,而且也只能是對突厥開戰。
所以二人認為,兵力應該從北部向西部調動,或者是向西南回撤,這樣可以很快的朝西部支援,加強與突厥接壤的防禦。
但夏永康卻認為,這麼做,無疑會讓突厥有所警覺,而現在高俅出使元朝的事情,突厥不可能不察覺,與此同時,另一支隊伍也從京城出發,朝著西部的突厥王庭而去,同樣是十幾輛馬車,同樣是五百精兵,只不過是禮部派人前往,商談營救張大人的事宜。
跟著的,還有右相府的管家,劉福,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出手的,可真要到出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談判的徹底破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