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河馬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卷天下動盪,暗流不止 第556章 祁連山,成為皇帝從贅婿開始,散步的河馬君,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延安府,祁連山。
西北至東南走向,東西長約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在4000米以上,千里之地,容括了溫帶氣候所擁有的所有植被型別,整個山脈屬於延安府和青海府的共同管轄之下。
山腳下還是草原,山頂卻是皚皚白雪。
兩府之中的六個州,都與之有交集,與河西走廊相連,時長有突厥和元朝的隊伍在此遊蕩,對周圍的村莊進行劫掠。
也正是這種特殊的環境,造就了這裡彪悍的民風,人人不畏死,個個逞英雄。
延安府內,江寧自山路而行,眼前那瓦藍瓦藍的天空之下,蒼鷹在空中不斷的盤旋,似在搜尋者自己的獵物,不遠處的黑山之上,幾條豺狼瘦骨嶙峋的從山上俯衝而下,一頭扎進了亂石叢中。
重巒疊嶂之間,恍若有十萬大山在面前,一座連著一座,一座又高過一座,藍天之後,又有白雲連著雪山,巍峨而又令人恐懼,一條大河橫臣在不遠處,湍流的河水卻是黑色的,幾頭小鹿還在河邊飲水,抬頭朝著江寧這邊看了幾眼,仍舊不慌不忙的低下頭去。
烈烈刺骨的冷風自山中呼嘯而來,直接穿透身上的衣服,從骨縫中間鑽了出去,一股由內而外的冰冷讓穿著棉衣的江寧都感覺到刺骨。
身後的人馬手中的兵刃也變得極為明亮,輕輕一碰,便發出低吟之聲。
江寧不由得感慨,突厥和元朝計程車兵每日都在這種環境下訓練、戰鬥,其素質不可謂不強悍,他身後這些人也是經過三個月訓練磨合的,而且訓練方法也是十分科學的,即便如此,也還是出現了一些人有高原反應,雖然不強烈,但終歸是有的。
若是將一個人扔在這裡,不知道能不能活過一個晚上。
江寧如是想到,有看起了這些山峰來。
眼前的這一座山峰是走廊南山,怪石嶙峋,峭壁橫生,山頂白雪皚皚,再往前便是冷龍嶺和託南山。
託南山再往西,才是程錦雲所在的黃英寨,坐落在一處名為大黃山的山頭之上。
大黃山說大也不大,因為與其他的山峰想比,無論從海拔還是從體積上都不足,說小,也不算小,因其地理位置極為特殊,乃是連線走廊南山和走廊北山的必經之路,無論夏朝的人想要走出去與河西的突厥做生意,還是突厥的一些貨物想要進入夏朝的市場,都要途經這裡。
而在江寧的指點之下,黃英寨做起了“安保公司”的生意,負責前後打點,從中賺取差價,確保貨物能夠順利流通,兩年來也是賺了不少銀子,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周圍的一些小股勢力便也想方設法的依附黃英寨。
現在這個優勢卻變成了他們致命的弊端,成為了鄧元覺所代表的摩尼教和田虎的大梁幫眼中的香餑餑。
“沒想到,這祁連山的環境竟如此惡劣,由此可見,突厥與元朝那些人,整日在這種環境之下生存戰鬥,其戰鬥力與他們想比,定然有天壤之別了。”徐寧不由的感慨道,即便他與龐青雲,都感到了稍稍的不適應。
龐青雲眯起了眼,強烈的日光已經然他的面板開始變得發黑,這種環境下戰鬥,更是一種歷練。
一千兩百人的商隊,浩浩蕩蕩的朝著山中進發,剛剛出現在山腳下,雲朵消散,陽光普照之下,似要將這些人盡數照的個乾乾淨淨,一絲不掛。
遠看這些山峰皆是巍峨壯觀,可真正到了其山腳下,抬眼望去,蒼鷹盤旋,野獸奔跑,山風呼嘯,陰冷之風將陽光的那一絲溫暖直接吹散,襲來一陣陣絕望之感。
好在氣氛還算是不錯,放慢些速度,不緊不慢的朝著大黃山而去。
“查清楚沒有?這群人運的是什麼貨?”一個身形瘦弱,留著山羊鬍的中年男子騎在馬上,站在山頭眯著眼睛看著不遠處緩緩移動的車隊。
身後的嘍囉上前報道:“查清楚了,這群人是從延安府來的客商,在延安府買了一批糧草,線人報都是押運著大箱子,箱子很沉,東西應該很不錯。”
“具體是什麼東西不知道?”男子側臉問道。
身後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介面道:“這群人看的嚴實,昨兒派人去檢視了,險些被發現,那為首的拿著鉤鐮槍的,應該是個保鏢,最中間的馬車應該就是這趟貨物的主人了,咱們只管衝下去,一股腦的搶了,管他作甚。”
這二人正是眼下這山頭小連幫的幫主,張順義和手下大將冉仇。
張順義乃是最早歸附鄧元覺摩尼教的,其中原因也極為簡單,手下一千五百人嗎,根本不是鄧元覺的對手,在鄧元覺上山之後,與南宮婉見了一面,便直接選擇了投降,當下佔著南山的地盤,同時也充當鄧元覺的眼線。
這車隊進入南山三日,走了將近六十里的山路,昨日試探,卻未曾得到什麼有用的線索,今兒從延安府回來的人稟報,這群商隊是從南邊兒來的,與朝廷沒有什麼關係,這也就放下了心來。
“大不了推給突厥人,就是朝廷也拿我們沒辦法。”冉仇繼續道:“我先率五百人馬,從前面山坡衝下去,直接攔腰截斷,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大哥你再出手,別看有這麼些人,都不過是客商,並沒有什麼戰鬥力。”
“好,就依你所言。”張順義微微一笑,摸了摸鬍鬚。
要知道十幾人的隊伍打劫一個一百多人的商隊,基本上可以說是零損耗,眼下這個隊伍雖然人手眾多,但都手無縛雞之力,五百人綽綽有餘。
冉仇手中長槍沖天一指:“兄弟們,隨我來……”
身後五百人馬沿著山路朝前奔襲而去,到了山下隊伍中間的位置,冉仇大吼一聲,提著長槍便朝下衝了過去。
“警戒……”中間的二團正是胡正文率領的隊伍,他率先看到了自山坡上衝下來的匪寇,而在山頂,還有密密麻麻的數百人的隊伍。
隊伍即可停了下來,二團迎著那群匪寇頂了上去,身後的三團帶領人馬快速透過,二團變成了最後的隊伍。
此刻,冉仇已經距離胡正文僅有一千五百米,若是換做平常,這種距離不能說是近,但這是在山上,冉仇俯衝而下,騎兵的速度發揮到極致,一百餘騎兵揮舞這長刀,喊著號子呼嘯而來,一般的步兵見了都要避其鋒芒,沒想到胡正文卻選擇主動上前。
一百米的距離,已經足夠他們做出反應和調整。
“列陣……”四百人形成三十個小陣,三十把連弩直接上膛,從腰間取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