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6章 張祿,長平長平,楚秦一鶴,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老道:“敢教貴价得知,貴主于軍中立有大功,早晚封賞。貴价尚需善養貴體,自有後福!”

白髮老者眼光一亮,喜道:“敝主立功?何功?長老如何得知?有戰報到否?”

長老笑道:“貴价果然忠於主家,聽得主家產功,精神也好了大半。好叫貴价得知,有軍使到邑討水吃,閒談之下,說到貴主鄭氏安平,軍使道:其人立有大功,待戰事一畢,必有封賞。汝道是何功勞?破了天的大功勞!救了信陵君!汝道此功大否!破了天了。”

老者低垂下眉毛,用手擦眼睛,道:“敝主自幼由臣擁護,朝夕不離,此情人皆知!一別十年,主家衰破,盡遣家中臣妾。臣老病,不堪驅使,殘軀難寄。惟思公子,一粥一飯,了吾殘生。不意公子念及舊情,相待如賓。臣無能,不能輔佐左右,惟念念而已!今得長老傳佳音,能無喜乎……”直說得潸然淚下。

長老連忙安慰道:“鄭氏仁義,吾邑盡知,必不有虧。汝但少慮安養,自有後福。”

老者垂淚道:“焉敢求福,但得殘軀得了,所益多矣!敝主護信陵君有功,此必大戰,立功於兩軍陣前!信陵君歸否?”

長老道:“近不聞兩軍交鋒,亦不知其勝負,信陵君當在城外,並未歸國。吾邑丁壯,仍在軍中,並無傷損之事回報。當無大戰。”

老者屈指算了算,道:“敝主離家,已五六日矣。貴邑精卒亦此數,糧秣亦備乎?”

長老道:“邑中均以十日為限,今者第六日。如戰事遷延,或兩三日後有軍使催糧。”

老者道:“老臣荒唐,只備五日糧,今恐斷矣!若貴邑軍使到,務請枉駕,臣為主備糧而行。”

長老道:“喏!鄭氏有護主大功,信陵君仁義佈於天下,必不有虧!貴价但安心。但有軍報,必相告也。”

兩人立於籬笆兩側,閒談許久。長老興致勃勃,談興甚濃;那位白髮老人立於籬下,輕言回語,不時引得老者開懷。長老告訴了他,除今早有一車隊沿大道而去外,並無大隊人馬調動。但車駕並未中斷,一日常數次。但今早除有大隊西去,少頃又有數騎西去,想是西邊戰事將起。直談到日頭西沉,長老方道:“時盡日晡,寒風漸起,貴价且歸家飲食。貴主若得封賞,幸無相忘!”

老者道:“雖不敢代敝主言,然知敝主之心。貴邑相知相愛,焉敢不素於懷,而稍報於萬一!”長老離去。老者拄杖立於籬下良久,似目送長老直至邑前家中,方蹣跚著往回走。但他並未回房,而是繞到後面,在後門邊坐下。

過了一會兒,一名精壯武卒走了過來,於籬前立下。老者從旁邊遞過一罐水,那人接過,少飲幾口,也坐下,把水罐放在地上,對老者道:“西門變故。中大夫須賈出門前為人所劫。劫者扮著乞人,各持打狗棍,只一棍,讓門衛昏睡,奪門而出。城上軍卒關門不及,已出城矣!”

老者神色微動,問道:“敢知何人所為?”

武卒道:“有識者認出其中有君上門客。”

老者道:“微斯人,何人出此!信陵君門客劫中大夫意欲何為?……中大夫有命使於韓?”

武卒道:“然也。昨中大夫與魏相數入宮。今晨魏相與中大夫於大梁門前道辭廟拜,一行五乘,直出西門。道辭大典,不避眾觀,此其常也。故大梁門外觀者甚眾——皆驅於一裡之外。及至西門大開,門衛開道,圍觀眾中,有乞者猝然出手,擊暈門衛,其餘人等支援車乘,一擁出城。中大夫亦裹脅其中。出西門直西而去,不知其蹤。”

老者道:“可遣卒追蹤?”

武卒道:“此乃戰時,無令不得調軍。城上急閉城門,報於將軍。將軍於西門察勘,並無餘令。故無人出城。至隅中,方有六騎出城,想是追蹤而去——至今未歸。”

老者道:“有軍使來報,信陵君遇險,為鄭氏所救,其情若何?”

武卒道:“此事城中並無耳聞,先生何知?”

老者道:“但聞于軍使耳。事涉鄭氏,但請嬴衛細察。”

武卒道:“喏!”

老者道:“中大夫出使韓國,為信陵君門客所劫,信陵君見在軍中,可進可退。朝中懾其威勢,必不敢詳查;信陵君亦必無害於中大夫。……奈何劫車出城?信陵君恐急需大批門客相助。少數門客不難出城,然百數恐難為也,故託於中大夫,而大夫不允,只得出此下策,乘隙出城。”

武卒道:“先生所言,必無差池。吾必以此復嬴衛。”

老者道:“西門衛醒否?”

武卒道:“西門衛已為將軍押於有司,內外斷絕,不知其詳。”

老者道:“信陵君得百人相助,局勢稍定。惟秦人能開軍市於啟封,所圖不小。中大夫使於韓,或能斷其暗援。信陵君必能助其成功。”

武卒道:“如此,則形勢大定矣!”

老者道:“然也。戰勢稍定,而朝堂之爭必起矣……”

武卒道:“此非吾等所能知也。”

老者道:“朝堂與草莽,是一非二。朝堂爭權,必及於草莽也,無能免也。”

武卒道:“如其奈何?”

老者道:“但見機而行可也。拜上嬴衛,所託鄭氏之事,幸加惠矣!”

武卒道:“必當盡力。”起身行禮而去。

老者出門,把水罐拎進來,關好後門,蹣跚地回到前面,四下看了看,道中並無一人。復又拎一個大些的水罐,出了後門,順著一條隱約可見的小道,走出半里地,來到一條隱蔽的小水溝邊,這裡是一條地下暗河流出地面的所在,水勢不大。老者吃力地把手中的水罐放進去,汲出半罐水,蹣跚地再拎回來。

雖時至晡時,是進食的時候了,但家家似乎都沒了炊煙,邑中也無粟香飄出,好似一座死邑。老者也只是從鼎中盛出半碗粟粥,默默地喝著,心裡想著這些天發生的事,判斷著它們之間的關聯,以及還有哪些細節需要明確。

不小心一口氣吸深了,肋骨上一陣劇痛傳來,令老者一下子閉了氣。他都感到奇怪,自己剛才聽到中大夫時,竟然心中毫無波瀾——自己這一切全拜中大夫須賈所賜。

“哎~~!”老者長嘆一口氣。他解開上衣,看了看自己胸前的束帶。剛才活動頻繁了些,束帶有些鬆了,所以剛才猛一吸氣,才會引發一陣劇痛。老者解下束帶,把上衣全都脫掉,準備重新整束一下束帶。但一方面束帶本來就不好整理,二來肋骨的劇痛也限制了他的活動,弄了好半天也沒能把束帶整好。他長嘆一口氣,打算放棄了。這時柴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黑影出現在門口。老者吃了一驚,本能地往暗處躲去。暗影中的人出聲了:“張祿,吾也。”

老者這才長出一口氣,輕聲道:“車右,胡為汝耶?”

車右先生適應了一下室內的黑暗,看到張祿赤著上身,小聲道:“復痛耶?”

張祿舉起束帶,也沒客氣:“助吾!”

車右先生跪在張祿的旁邊,兩人合作,果然一切都很順利,很好束帶就緊緊地束在胸部,深吸氣和大活動也不會引起肋骨的劇烈疼痛。張祿鬆了口氣,轉向車右先生道:“營中方歸,何來之急也?”

車右先生道:“一則,啟封之行,甚得兄之力,不敢不拜謝。二則,情形一日數變,不得不就兄而問之。”

張祿道:“拜謝則免,有疑則問。”

車右先生道:“雖則與兄有礙,但願說中大夫須賈事也。”

張祿神色微變,但語氣不變道:“但言不妨。”

車右先生道:“容弟細言其詳。啟封之事,兄所深知。弟無能,雖攜啟封令、尉離啟封,卻為信陵君所劫。乃於信陵君營中議定,芒府三人:少將軍芒申、簫間先生與弟,信陵君府二人:靳、曹二先生,及隨弟往啟封者陳四,共六人,同歸大梁,與芒府議定內外協和,共退秦軍。信陵君則率軍直下華陽就糧。”

張祿突然問道:“胡為往華陽乎?”

車右先生道:“秦人於啟封開軍市,此兄所知也。韓人經華陽往啟封糶糧,此兄所不知也。主其事者,韓王孫華陽尉也;總其事者,華陽尉家臣韓不申也。”

張祿道:“此二人何等人也?”

車右先生道:“既不相識,也無交言,但聞於信陵君,乃志大才疏之徒耳。”

張祿不再追問,接著往下道:“信陵君自往華陽,欲將軍何為?”

車右先生道:“華陽、大梁與韓,三面攻韓,亟肄以罷之,多方以誤之,克秦必矣。”

張祿問道:“計出何人?”

車右先生道:“固信陵君門下張輒之計也。”

張祿道:“意將軍亦同其計也。使韓者,必中大夫也。”

車右先生道:“然也。將軍雖未明示,吾觀其意,亦有所動。進宮奏事,王遂遣中大夫使韓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攻玉

凝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