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章 拜訪長城,長平長平,楚秦一鶴,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包的到來,給情緒動搖的管邑管理團隊帶到了確定性,之前雖議而不能決的,到了曹包這裡,彷彿都不在話下。這讓鄭安平等人對治理好管邑平添不少信心。
堂上議事已定,五人一齊往廢城工地巡查。與鄭安平等只能登高遠望不同,曹包直接進入工地,與魯先生寒喧。魯先生還是一副不搭不理的態度,但也詳細地解釋了工程進度,以及未來幾天的工程計劃。在魯先生介紹完後,曹包也不耽誤魯先生的時間,告辭離開。
離開後,曹包建議大家在廢城中走走,規劃一下城內的佈局。因為未來幾年內,可能都要在管邑大興土木。眾人先觀看了四座官宅的房基,鄭安平介紹說,驛站的選址在東門附近。曹包連聲稱讚。
隨後曹包來到西門附近,道:“商賈之事,洛陽最甚。以車而來者,多洛陽客也。且行商多願吉兆,西行,金方也,可言金至,吉言。願管令以西門之處,賜地數畝,以為車行之址。”
鄭安平也不在意,道:“任管丞所願,只不礙官宅即得。”
曹包揖手而謝。對犬兄道:“驛站左近右夥,車行近左夥,其有礙否?”
犬兄道:“求之不得,豈有礙焉!”
曹包道:“車行畜牛馬,夏日氣惡,左夥耐之。”
犬兄道:“但得牛馬之氣,其運壯矣。”曹包拱手道謝。
眾人這次從西門出城,繞城而行。和南北兩面為河流環繞不同,東西面的河流遠在五六里,乃至十餘里之外,中間夾著很大一塊原地。曹包指著環繞管城的金水河嘆息道:“若其河得通洛陽,此城必興矣。今者,但可築橋以通之。”
曹包引著眾人順河而行,找到三處木橋,雖然人不多,但也經常有人通行。曹包道:“前者自滎陽而出,乃經此也。”順河繞到城北,見老城牆正在河邊,道:“不過數年,此地必為津口,倉廩雲集矣。”鄭安平等皆不知所云,只得隨聲附和。
曹包似乎想到什麼,從北門進去,找到魯先生,道:“臣等欲於西門內建一車行,一應工匠,悉皆自處。願無礙於先生之事!”
魯先生抬抬眼皮道:“但自處即可,不可攪擾。”
曹包道:“必不敢攪擾!或有粗淺活計需加工者,亦可呼之,略備一粥即得。”
魯先生道:“吾等工期,自有安置,何賴他人!”曹包雖然被撅了一頓,也不生氣,喏喏而退。
再出城來,鄭安平道:“吾等五人聚齊,時至月明之日,管民眾祭管祖,吾等其觀之。長城、圃田二處,吾之鄰邑,或當拜訪之。”
曹包道:“管邑之祭尚在何時?”
鄭安平道:“是必月明之日也。”
曹包道:“月明之日乃在後日。吾等明日可訪長城、圃田。……車行未至,但步行之……車行之所既定,吾見往滎陽,告知唐叔。晚餐即於唐叔處略得。諸公可歸,旦日相見。”四人沒想到曹包說走就走,這種辦事風格讓他們十分不習慣。但亦無話可說,只得於橋邊相辭,見曹包拽開步子,直往滎陽而去。
回到城中,時間還早。四人也不上堂,就在階前坐下,隨意談論些閒話。主要是明天拜訪長城和圃田官吏,以及後天城中的祭祀。
城主過來,眾人讓了座。城主道:“豕三似已歸家,但難覓其蹤。但得其人,即命同來!”
鄭安平告知了明天將往長城和圃田拜訪同僚的事,並說起後天觀管民祭祖。城主道:“若大夫等觀祭,實難得之典也。吾將告於管民。”
鄭安平仔細詢問了祭祀的過程,自己一行人的行為等。議論已定,就到了開飯時間。
曹包直到半夜才回來。叫開城門,略打了個盹,就到了早餐時間。
早餐畢,眾人換上士子服裝,結束整齊,佩上印信節符,開步往長城而來。到長城門邊,驗過節符,戍卒引到門衛處,門衛出來迎接。
長城是一道防禦工事,並無民眾,所以長城只設尉,不設守、令。長城尉所統轄的戍卒,並非出自圃田的農戶,而是魏國各地民役,定額一軍萬人,戍守著這段長約二百里的城牆。
長城尉是將軍級的,屬卿,級別比鄭安平他們高得多,自然不能直接拜見。鄭安平他們見的,只是守衛這段城門的門衛,相當於卒伯。這與他們級別相當。
門衛很客氣地將他們引到衛所裡,敘禮畢,道:“營司有令,若諸公至,當引往見。若有所需,但所有者,一應應付。” 當即吩咐一名軍使往報營司。
鄭安平謝道:“門衛所賜,謹拜謝!臣等孤懸城外,設有盜賊警起,甚望相助!”
門衛道:“理所應當,又何多囑。”閒話幾句後,軍使回報,營司召見。
門衛遂引鄭安平一行前往營司府中。營司其實離衛所不遠。得報後,營司派人將手下的卒伯(包括那名門衛)一起召來,與鄭安平等相見。鄭安平等到達時,營司領著四名卒伯降階相迎。
驗過節符,營司介紹道:“管邑初歸王化,鄭公子單身就司,實屬難得。將軍有令,管邑之戍,由敝營兼任,惟無他故,兵不出城。”
鄭安平等一一與諸卒伯見禮,相互說些仰仗的話。又與營司處領了節符,可以憑此節符,調五十名士兵出城相助。鄭安平拜領了節符。營司宣佈散會。
待諸卒伯都離開,營司笑道:“校尉亦命召見,諸兄可與同往見之。”
鄭安平等惶恐道:“臣等豈敢!願從營司。”
校尉府也離得不遠。營司在得到卒伯的報告時,就已經派人報告了校尉。到了府前,通報進去,校尉迎出府門,各敘禮畢,校尉揖入。眾人不敢就西階,只從東階跟在校尉後面入府。升堂後,再三請校尉坐了中間,營司在東邊坐下,鄭安平等就要在營司肩下就坐,校尉道:“諸公新至,當居客位。”
鄭安平等皆禮道:“臣等豈敢!禮當侍奉!”
校尉道:“正有事要請教。”再三讓座,鄭安平等才坐了西席。
校尉道:“管邑近歸王化,王封於信陵君,吾等臣屬皆懷振奮,以為王業拓展,魏將大興。”
這番大言辭,讓鄭安平無法應答,只得看向曹包。曹包道:“君上再三致意,臣等至管,不可擅行,凡有所為,必報於長城諸公,得令乃行。”
校尉道:“管邑百廢待舉,諸公當以何為先?”
鄭安平答道:“臣等竊議,當先築驛舍,徵募驛卒,以通訊息;復得車行,盡通財貨。勸農力田,復植桑麻,以待時也。”
校尉道:“吾等軍民,嚴令不得出城。於今百年。今君上一出,管邑輸誠,魏卒始出長城,誠百年之慶也。君上於管邑,其有籌謀?”
鄭安平又不敢答言,望向曹包。曹包道:“君上治管邑,必有籌謀。然其謀遠,其策深,非吾等布衣、下士所能知也。吾等但奉君命,築驛舍,建車行,勸農桑,平盜賊。待其事定,君必另有所命也。”
校尉道:“臣聞管邑四野,盜賊紛起,甚則城內,亦通賊者。其盜或獨行千里,或三五成群,或呼嘯聚眾數百。諸公單身至此,平盜必有良策。”
曹包道:“夫盜賊者,實民也。迫於生計,不得不然。若與民得息,則盜自息;民得安,則賊不出。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若得足衣足食,而願為盜為賊者,未之有也。”
校尉讚道:“甚矣,先生之論也!君上命諸公單身而來,不具一兵一卒,良有以也。”
曹包道:“魏王已命長城防線前至管邑,臣等性命皆在尉、司及將軍之手。”
校尉道:“誠如所言。然王嚴命,若非管邑遇襲,只兵片甲不能出長城。”
鄭安平道:“臣等武夫,不識戰略。若三五小賊之出也,願為尉平之。若三五十眾賊出也,願為尉御之。若三五百大賊之出也,願徙老弱於長城,而以精壯於城中死戰。”
校尉道:“若三五小賊之出也,自非諸公之敵也。三五十眾賊,許管邑自調長城門衛戍卒五十人助戰。若大賊之出,管邑遭襲,臣將自引本校出城助戰。諸公勿憂。”
營司道:“臣已遵令頒節符於管令,可於危急時自調戍卒五十名。”
鄭安平道:“得尉、司厚德,何以為報!”
校尉道:“既奉王命,敢不竭誠!”
眾人相談甚歡,不覺已經近午。校尉面露倦容,眾人告辭出來。五人將營司護送回府,乃往圃田而來。
於城門裡驗過節符,戍卒迎到門衛處。圃田其實分為圃田城和倉城兩處,兩城互不統轄,皆直屬少府。圃田城負責種植稻米,而倉城則負責收藏每年的收穫。
稻其實是南方長江流域的主要作物,黃河流域主要種植粟,少部分種植大麥和小麥。惠王花了極大的人力物力,開鑿了運河鴻溝,引濟水入圃田,在這裡蓄起水陂,種植稻米。與粟是魏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不同,稻米更像是一種經濟作物,是魏國與各國進行交換的主要商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