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由陝入陶,長平長平,楚秦一鶴,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白起介紹完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路線和統率後,這些公乘和伍大夫各自回家準備了一天,第二天即全副戎裝,領著自己的親營出發了。

所謂親營,是出身行伍的高階軍官們(官大夫/五百主以上),在歷次戰鬥中發現武功卓著、英雄善戰的將士,可以按統領總兵員數的十分之一保留一支常備部隊;這支部隊戰事結束後不解散,由官府提供給養,由主官主持訓練,作戰時是全軍最精銳的中堅,承擔最關鍵的作戰任務。公乘和五大夫統率的兵力分別為五千和一萬,親營兵員則分別為五百和一千,是一支可觀的力量。而全軍主帥,諸如白起,則允許有親營四千人。當然,這些軍隊的調動依然要憑藉兵符,軍官本人是無權擅自調動的。這次出陣的軍將(萬人將)中,真正有五大夫爵的只有一人,其他二人是以公乘爵守軍將職;而六名偏裨(五千人將)中,只有二人為公乘,其他四人都是以公大夫爵守偏裨。所以在三名軍將、六名偏裨中,五大夫只有一人(親營一千),公乘四人(親營五百),公大夫四人(親營一百),出陣的親營並沒有名義上的那麼多。再一下級,也有很多這樣提級使用的人,親營或一百,或五十,也就不再計算了。大夫(百人將)以下不能保留親營。

客卿灶雖然是全軍統率,但卻不是軍官,沒有自己的親營,由秦王親自撥給侍郎百人百騎為衛。除了百名衛兵兼任傳令兵外,灶還從自己的門客中找了一些懂軍事的作為幕僚。相府調給他典客府行人五名,車五乘,專門負責沿途與各國的外交聯絡。在白起開完動員會的當天,客卿灶駕一乘革車,五名行人駕車各帶二名幕僚,六乘車和一百騎兵連夜起程,先行前往陝縣設立起幕府。革車上只能載十二名幕僚,其他幕僚隨後步行到陝縣集合。

在函谷關外,橐水向北流出山谷後,被稱為漫澗,或簡稱澗;澗水繼續向西北流淌,匯合了一些小溪後,流入黃河。澗水或橐水只在雨季有水,平時只是一條小溪,甚至斷流。但它沖刷出來的河道,卻是人們進出殽山,從而進出渭河平原的重要通路,甚至惟一通路,被稱為陝道。當初周公和召公共同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時,兩人約定以陝為界,陝以東歸周公負責,陝以西歸召公負責。這裡後來還建有一個虢國,假途滅虢、唇亡齒寒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三家分晉後,這裡原本由三晉中最為強大的魏國所佔據,後為秦所攻佔,設陝縣。隨著秦、魏之間多次圍繞河西的拉鋸戰以秦的最終勝利而結束,陝縣現在已經穩定地控制在秦國手中。

陝縣縣城就建在澗水和黃河之間,東距狹窄的橐水谷口不足三十里,南距天下雄關函谷關五十餘里,從咸陽到這裡有四五百里,正常要走十多天。但由於灶一行都是車騎,除了歇馬時稍做休息、飲食,一路晝夜兼程,只用了四天就趕到陝縣縣城。

陝縣在一天前接到調兵兵符,全縣徵發刑徒五百人,正在陸續集中。縣尉雖只有大夫爵,也只能親自擔任五百主。客卿灶如此迅速地到達陝縣,令陝縣措手不及。縣令騰出縣府的前宅給客卿灶作為臨時指揮部,一百名騎兵小城難以容納,城內外各駐紮一半。城外的五十人安排在鄰近的鄉里,離城不過五里。城內的五十人由於都有馬匹,一般民居無力容納,必須進駐備有馬廄的大戶之家。一時間,全縣上下都忙亂起來。

客卿灶到達陝縣時,正值清晨。他讓隨行人員跟著縣令安排下處,趕緊休息;自己則不顧晝夜兼駛的疲勞,跟著縣尉檢視四周地形和預定的屯兵之處。縣尉的處置非常簡單,把三萬部隊治澗水兩岸梯次排開。由於時值初冬,澗水只有很小的溪流從河床中間流過,河床大片裸露,河石遍佈。客卿灶很不滿意縣尉的安排,認為毫無作戰意識。

走出谷口,道路在這裡分成兩支:一支向東,越過一道梁,進入澠池,從那裡沿清澗出山進入河洛;一支向南越過一道梁,下山後進入洛水河谷,經宜陽進入河洛。無論是澠池還是宜陽,都是韓國的縣境,正當殽函要道,人皆習戰。當初秦武王要赴洛陽觀九鼎,就是派兵打通宜陽城。宜陽一線的洛水河谷,道路寬闊,有發達的水系可以運輸,有利於大兵團作戰,但路程要多走不少。而北邊清澗水一線,道路狹窄,部隊在其中運轉不便,數百年前,秦軍就是在這裡陷入埋伏,被晉軍全殲,三名統軍元帥被俘;但強在一線直達,輕軍快速透過能起到出其不意不效果。客卿灶站在這兩條道路的交匯處,心裡盤算著,決定兵分兩路透過這段道路:一軍走北道,迅速到達洛陽;兩軍走南道,從洛水河谷進入洛陽。成功的關鍵,是迫使韓軍讓道。

客卿灶讓縣尉在澗水谷口幾處聚邑旁邊安立一座大營,自己的幕府就設在這裡的聚邑中。縣尉感到完全不可思議,哪有安營不依城池,而設在河邊的?但又不敢問,只得連聲應喏。

看完地形,已是午後時分。客卿灶回到縣城,睡了一個午覺,把幕僚們召集到一齊,向他們提出了自己想法。這個分兵前進的辦法十分激進,兩路分開後要取得聯絡十分困難,在進入洛陽前幾乎是獨立作戰。但優點在於進軍的速度加快。眾先生反覆推算,設想了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策略,大家覺得心裡有了底,根本的一條是,韓國目前不會派大軍來截擊,因此可以保證大軍儘管分兵,也十分安全。

第二天,陝縣的五百刑徒全部集齊,各鄉里徵調的基層軍官也就位了。縣尉帶領他們前進到谷口,安排一個五千人規模的營地。這裡有多個聚邑,都以土牆圍繞。縣尉在每個聚邑外安排兩處營地,二五百主則駐紮在城中。營地雖然不甚齊整,但貴在簡單實用。客卿灶看了大為讚賞,當即要求縣尉所帶的五百人臨時當自己的親營。這讓縣尉很是激動了一陣。

一邊安排營地,嚴查來往的客商,只許進,不許出,斷絕訊息往來。

最先到來的自然是領著親營的五大夫、公乘們,他們本來要入縣城,卻聽說客卿已經前出到谷口,大為驚異,也不敢入城,直接到營城來找客卿。客卿灶也不嫌麻煩,一一向到來的五大夫和公乘們介紹了自己的想法,惟一的五大夫自然主持北邊一軍,兩名公乘作為他的助手。南邊一路,由一名公乘作為軍將,領兩名公大夫率領的五千人。

各縣的刑徒都由各縣配齊了基層軍官,而千人將級的官員也陸續到達。客卿灶和五大夫將這些軍隊以最快捷的方式編組成軍,不過兩天,第一批五千人就編好出發了。

在這種編組方式下,誰到得快,誰到得慢,一目瞭然。第一批組建的五千人,是到得最快的,大家假定他們也是戰鬥力最強的。被編組到北線,由五大夫親自率領開進到峽谷口安營紮寨。

第二批五千人也在一天後編成了,調入南線,被要求進駐到南陵安營,由一名公乘親自率領。

第三批五千人只用了半天就編組完成,隨即開進北道。與此同時,前往澠池的行人在隊伍出發前先行出發。

下午,第四批五千人編組完成,同樣由一名公乘率領進入南路。而一名行人也同時啟程前往宜陽。按計劃,此前進駐南陵的部隊將前出到洛水河谷;而行人將在南線前軍營中休息一夜,第二天駛往宜陽。

一切都在計算之中,當行人進入各自的城邑,請求借道透過時,大軍已經出現在城邑的大道上。這時,韓方人員縱使想設定麻煩也不可能了。當北軍完全透過殽函谷地,進入伊洛平原時,客卿灶率領著最後一支五千人的部隊,押著輜重,進入了南陵。

客卿灶率領的最後一支部隊其實不足五千人,因為還是有人遲到了。客卿灶不等部隊到齊,就按計劃押著輜重啟程,只留話給陝縣縣令,命令還沒有到達的部隊兼程追趕。

先到的北線部隊部隊在洛陽休整了幾天,待南線前軍出來後,立即出發,出氾水,佔領滎陽,接引大軍源源東出。這時,澠池和宜陽的快報才得以發出:秦軍出關,欲往陶。而這時,韓國的態度已經不重要了。

大軍到了滎陽後,停了幾天,徵集船隻,同時派出行人向魏通報自己是穰侯計程車卒,將假道前往陶邑。同樣在大梁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之前,兵臨卷城城下。以後的行程幾乎是同樣的模式:行人在前面借道,大軍乘船隨後擁至。一路順暢地經濟水進入菏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攻玉

凝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