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洛陽大勢,長平長平,楚秦一鶴,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條船上或密議軍事,或互訴別情,至夜安歇。三條船雖然沒有加速,就以渭水自然的流速,天明時也已漸近渭水河口。驛卒將眾人叫醒,將船靠上河岸,眾人棄舟登岸,來到一座驛站中,吃了早餐,然後進入函谷關。
函谷關內商旅雲集,進的出的不一而足。張祿出示了節符,說自己要赴洛陽公幹,請幫助尋找一隊商旅為伴。函谷關尉雖然不認識張祿,但驗過節符後,還是很盡心地派人為張祿找到一隊前往洛陽的商旅,約有百餘人,告訴商隊的首領,這十名秦人要往洛陽公幹。商人見這隊人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貴有賤,猜測可能是一傢什麼貴人全家前往洛陽,就點頭應允。張祿一行行李非常簡單,基本就是各人揹著。大家猜測可能只是前往洛陽短暫一行。
到了不久,這隊商旅就出發了。商旅見張祿太老,黃歇大貴,他們的行李比起其他人來要輕鬆不少,主動提出用車載著他們走,都被他們拒絕。商人的效率要比大軍高,跟著商隊走了兩天,大家就出了殽函道,進入洛陽境內。早有人在道口迎接,各家商旅自行散去。張祿由陳四引著,來到此前落腳的聚邑前。陳四上前叩門,門開後,來人見是陳四,急忙見禮,再一看,後而還跟著九個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不一,嚇了一跳,急忙過來查問,出面的卻是鄭安平,只回答道,自咸陽而來。來人知道,這已經不是自己能夠處理的,先把一行人請進院內,再去通報主人。
主人聽說咸陽來人,立即請來公子異人,一起出來迎接。他們見到陳四和鄭安平站在一名身材佝僂的老者身後,再後面還站著一位衣著華麗的公子,兩旁是兩名年青人和兩名中年人,四人都自氣度不凡,顯然不是普通人;最後是一名年青的婦人和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主人朝公子異人看了一眼,異人竟也不認識這群人,但明顯感到中間的老者地位極高:那名貴公子站在鄭安平的身後,而鄭安平站在老人的身後。
異人悄悄道:“閒人迴避!”主人會意,立即讓院內侍立的家人離開,然後快步走到老人面前,聽見老人很輕聲,但十分清晰地說了道:“臣客卿張祿!”主人和異人都嚇了一跳。他們原來以為不過是大夫一級的官員,誰知道直接是庶長級的。而且客卿張祿的名字他們也都聽說過,據說很得秦王信任,主持了多項工程建設,每項都有數萬人參與。還被委任參與國是討論。但是秦王把這個搞工程的人派出來辦理軍事,是何用意?
他們不及多想,立即將眾人請上大堂。但只有張祿和黃歇進入大堂,其他人都止步於堂外,而小奴和蓋聶更是在堂口就停下了。在門外只能看見張祿從懷中掏出了節符,主人接過驗看後恭敬奉回。張祿說了些什麼,主人點頭應喏。約半個時辰後,主人出來,叫來一個個家人,發出一道道命令,這些家人個個表情嚴肅地離開了。
在吃過晚餐後,主人將張祿一行安排在前院安歇,正堂和兩側廂房都打掃出來,鋪上了席子和衾被,自己一家全都退居後宅。張祿他們也沒有入睡,就在堂上商議了很久很久,其間其至有嚴重的爭吵。
當夜,陳四和公子異人在一名家人的帶領下趕到黃河邊上一座小邑中,敲開一個人家進去。第二天清晨,兩人已經換上漁人的服飾,乘一艘漁船,直往下游而去。
第二天下午,洛陽城內熱鬧起來,三支秦國使團各帶十乘百人,齊齊來到洛陽,入住了當地最大的三座逆旅。秦士們忙著往院子裡搬運著貢品,行人與逆旅主人交談著。而三名主使各帶一名隨從,悄悄離開使團,來到郊外這座院落中……
秦使團一面入住逆旅,一面聯絡當地的船隻,他們發現,洛陽最豪華的十艘船隻竟然被一家商戶同時租用。於是三個使團的部分成員也來到這座院落……
交涉十分順利,使團們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船,並在隨後一兩天內陸續出發。隨後洛陽城內傳言,這家院落的主人因此賺了好大一筆錢,引來同行羨慕的目光。而深知內幕的人傳言,此前一天,一家神秘的人入住了這座院落,主人給了他們極高的待遇,把正院讓出來給他們住,自己擠後宅。一定是他們帶來了好訊息!於是大家的目光又都集中到張祿一群人身上。
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貴公子帶著一群家人來洛陽辦事:那個老的明顯是家宰,兩名中年家臣和兩名年青的家臣是實際辦事的,那個女人和孩子,顯然負責公子的日常起居;只有鄭安平,大家猜不出他的身份,但見他平時跟著家宰,就猜可能是家宰的子弟,帶出來見見世面。
平時這群人或三或兩,或自己出去或由主人領著,四出拜訪洛陽的商戶。漸漸的,這個主人的名聲也出來了,名秦安,一聽姓氏就知道是秦國人,怪不得秦國不打磕巴地就把錢花在他的身上。大家一直以來就覺得,秦國的生意很不好做,因為秦國“重本輕末”在各國是出了名的;秦安雖然在洛陽時間也不短了,可一直不溫不火,但這一次,大家對這個秦安刮目相看。
秦安帶著人拜訪商家時,公子、家宰和鄭安平是標配,可能有時再加上一個兩個的。秦安介紹時只說是公子歇;這位公子歇雖說已屆中年,倒也很健談,生意上的事似乎都很熟悉;而旁邊的那位家宰倒像是個擺設,除了點頭微笑,什麼話也沒有。
黃歇曾經總理過楚國的商事,而楚國還是一個重視商業的國家,對各行各業都很熟悉,對生意的底層有深刻的理解。每次拜訪回來,就和大家一起分析所獲得的情報,每每讓人耳目一新!第二天大家再按佈置的計劃,分頭去搜集新的情報。不過五天,天下之勢幾乎盡覓!
他們重點從安邑來的鹽商那裡得到魏軍的情報,從邯鄲的商人那裡打聽到幾的戰事,連秦使入大梁、濮陽和陶的情況,洛陽這邊幾乎第二天就能知道,比信使回報還要及時!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從商人的口中,得到各國高層的動向;而秦國的動向,他們也有選擇地向外界透露,以便換取更多情報。
三國將伐閼與的訊息傳到趙國時,趙王就與重臣們商議此事。趙國的重臣當時有平原君公子勝、平陽君公子豹,這兩人都是趙王的兄弟,上卿藺相如、廉頗和虞卿;還有個老將樂毅,是客卿身份,只備諮詢,一般不參與具體事務的研究;他的兩個子侄樂間和樂乘,出入於燕趙間,經常找不到人。
這些人的一致意見是,閼與又遠又險,本身價值不高,不值得派兵救援,不如等聯軍離開後,再派一支部隊去收復,比較實惠!可偏偏這時,趙王隨口向主管稅收的趙奢提出這個問題,趙奢的意見是,雖然閼與又遠又險,但狹路相逢勇者勝。於是趙王立即命令趙奢組織一支軍隊,準備救援閼與。
但戰事的發展完全脫離了趙氏的控制,秦軍沒有在閼與與趙軍糾纏,而是突然出現在武安,這裡離邯鄲不足百里。趙奢只得在離邯鄲三十里外的谷口安營,臨時堵塞秦軍進入邯鄲的通路,為邯鄲設防爭取時間。在那些日子裡,趙王寢食難安,而各上卿也拼命工作,四處蒐羅軍隊。惟恐秦軍一個衝鋒,趙奢抵擋不住,秦軍就直入邯鄲了。
似乎天如人願,秦軍與趙軍竟然於武安相安無事了二十八天,邯鄲周圍兵力已厚,戰力已成,趙王乃命趙奢前往閼與,去解閼與之圍,將防線交給廉頗。但就在趙奢已走,廉頗未入的一瞬間,秦軍衝出了武安山谷。好在廉頗此時已有雄兵在握,果斷出城,與秦決戰,一步步將秦軍逐出了邯鄲近郊。趙王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一天後,趙王才知道,長城也在同一天失守!秦軍兩路大軍在長城內會師,總兵力竟達二萬人。趙王派人告知廉頗,他的兵力與秦軍不佔絕對優勢,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萬不要大意,給秦軍可乘之機!廉頗果然用兵老成,步步為營,一步步把秦軍擠出了漳水,退至趙魏邊境。
邊境地帶趙軍與魏軍時有衝突,趙軍曾趁魏軍與秦軍在啟封對峙之時,發軍襲奪了幾邑、防陵和安陽,現在秦軍退至魏境,趙軍不敢直接追入,就派人與魏軍接洽,希望魏軍看在兄弟之邦的分上,與趙合擊魏軍,或至少保持中立。魏守的回答模稜兩可:”秦趙大國也,相鬥於敝邑,不敢解紛,惟自解矣!“但隨後,秦軍就襲奪了趙軍佔領的幾邑。趙王認為,這就是秦與魏聯手的明顯徵象:魏要借秦人之手,從趙軍手中奪回失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