霽雪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卷 小元霸 第二百九十四章 討價還價,布衣首輔,霽雪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金城西路往家走,李丹正盤算怎麼從沈周那兒多套幾幅畫,還得在園子裡建個藏畫樓。忽然後面馬蹄得得,有人高聲問:「前面可是李府的馬車?」
「嗯?」李丹伸手拉下鈴鐺,馬車停住了。很快那騎士跳下馬跑上前來,氣喘吁吁地叉手道:「大人,在下兵部檢校高飛,奉命來給大人送文書的。」
說完雙手奉上一個公文袋:「卑職去了大人家中,不想說出去了,又追到宮門……。唉,總而言之,卑職的馬都快跑不動了!」
李丹微笑著看這二十多歲的小官:「君大好年華,卻因我使你消磨在這青石板路上,實在對不住得很!」
「大人說笑了,怎麼說也是卑職的職責所在。」高飛目光炯炯:「當然,若有朝一日能如先祖那樣殺敵於疆場,飛所願也!」
「哦?高君祖上是?」
「飛乃唐渤海郡王之後,渤海縣侯高適乃我叔祖。」
「原來是名門之後,怠慢了!」李丹拱手:「這次兵部也有隨員赴遼,君未申請嗎?」
「這次陛下決心甚大,前日起公募戰爭債券一搶而空,足見大家對此戰的關心和必勝信念。有這樣明擺的立功機會,誰不想搶先?」
高飛苦笑:「卑職人微言輕,又無門路和仗靠,掙不到那份光榮!」
「那,君是怎麼進兵部的?」李丹好奇,看這小夥子身形、姿勢還有講話的底氣,肯定是個有武藝在身的,但卻穿著八品文職的服飾。
「卑職是走了科舉的路子,因舉人功名被舉薦為大名府吏員,後來兵曹有缺卑職因有武技在身就被府君舉薦頂上去了。
再往後跟隨府君來京赴任,薦我去兵部做了個考功郎。不想他翌年去世,卑職便在兵部盤桓至今。」
「原來如此。」李丹點頭:「假使有機會,君可願隨我同去否?」
「大人莫不是說笑?」
「誒,我為督軍總鎮撫使,和古大人要一軍吏還是辦得到的。」李丹微笑。
高飛卻大喜,他看到了希望立即決定抓住,忙躬身叉手:「如能隨大人前往自然再好不過!只是不知道卑職有無這樣的福分?」
李丹哈哈大笑:「你回去做準備吧,明日卯時來饒州會館報到,後日隨我出發!」
一進家門,吳茂等數人已經迎著,他們早知道了兵部下文的訊息,都趕來等著李丹呢。「授權和任命的文書已經拿到,咱們可以出發了。」李丹說:
「通知所有隨行人員明日一早開始點卯,補給、車輛先行出京,後日早辰時全隊在虞城北門外匯合,然後前往徐州。」眾人轟然響應。
等了這麼久,終於可以出發,所有人都是一臉的激動和興奮。
他們當中大多數是江西、福建子弟,連到商京都是第一次,更別說遙遠的遼地了。但是眾人還是躍躍欲試,期待著與克爾各人一較高下。
大家散去後,朱慶、吳茂留了下來。朱慶先彙報商社的事情:「戰爭債券已經認購了八成,收到銀、鈔總額達到六十七萬兩。
現在認購的主力是咱們江西各商會,還有受到錢老鼓勵和影響的徽商。
不過今天有個好訊息,山西、大同和宣府三地商會聯合起來要認購一成債券,並且派了人來和我談細節,看樣子是認真的。江南商會和金陵商會也邀請我去接觸。
從趨勢上,我以為債券全部售出沒有太大的問題。」朱慶很佩服李丹想出的戰爭債券這個主意,而且對此非常看好。三、五天功夫就讓商社進賬數萬兩,這樣的買賣真是划算。
不過李丹馬上給他潑了盆冷水:「不要過於樂觀,既要想到我們能打勝仗,又要做好打敗仗的思想準備!」
「怎麼,會有敗仗麼?」朱慶吃了一驚,不覺扭臉看了眼吳茂,見他也是驚訝的表情。
「我今天聽說兵部很多人對此次戰役非常樂觀,這恐怕不是好事。」李丹說:「戰爭你們也經歷過,這難道是皇帝支援就能夠盲目樂觀的嗎?這樣的樂觀有什麼依據?
所以我認為前期有很大可能會打得比較艱苦。再者說,遼軍的戰力究竟如何我們也還不知道,說是調八萬軍隊過去,究竟是精兵強將,還是烏合之眾?這要我們到了現場才能知道。」
「那可怎麼辦?」朱慶臉色有些不好看:「我舍了老臉不說,朝廷和陛下的信譽都壓在這上面了!」
「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吳茂低聲對二人道:「先試探,再言戰。否則就這樣出擊萬一搞出個不利,後果可就難料啦!」
「問題公子並不是主帥,他只是總鎮撫使呀!」朱慶也壓低聲音:「他說了不算,怎麼打得聽石將軍的!」
「別爭了。」李丹擺擺手:「我們沒看到實際情形,坐在這裡怎麼都是猜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但如果時間拖久,朱先生你要做好思想準備可能會有第二期債券發行的事,到時陛下會讓戶部來和你接洽。」說到戶部,李丹微微停了下。
鄭壽雖然有明顯與邊牆外私通嫌疑,但是不曾當場按住,也沒有證據。唯一的人證還給放回草原了,那麼要拔掉這顆釘子就不是朝夕之事,現在還得暫時忍著他。
再說要挖這個毒蟲必須皇帝和三法司一起發力,李丹知道目前還不夠,他只好先和蔡郎中打招呼,同時命審傑暗地收羅更多證據。
石毫是三天前到達商京的,李丹已經去拜會過。他那個人沒太多架子,但多年來上上下下數次,已經培養出了良好的政治嗅覺。
所以見到李丹時他非常熱情,並表示一定配合鎮撫使的工作,至於對遼事的見解、遼軍的瞭解,卻王顧左右而言他了。這也是李丹感覺心裡沒底和擔心的原因之一。
「石將軍表面熱心,但應該是把公子你看作倖進之臣,所以他並不想這麼快交心。」吳茂說:
「從五軍都督府傳來的訊息,李侯爺(李庚三)和右都督(侯燮)都同他談過話,但沒人覺得這位石帥是個城府很深的人。
我估計,他一個是覺得公子是監軍要保持距離,另一個是反感監軍過問太多軍事。」
李丹想起看過的關於明末監軍制度的書籍,微微點頭回答:「沒人喜歡監軍,如果是我帶兵恐怕也是如此。我是真沒想到,陛下交代的第一件任務,居然是要我做這個角色!」
他心想姓石的你燒高香吧,沒給你派個太監做監軍就不錯了!
剛想到「太監」二字,就見陸九探頭探腦。「什麼事?」李丹問。
「公子,有兩件事,你先聽哪個?」陸九的大臉盤上滿是為難。
李丹氣樂了:「我都不知道什麼事,你叫我如何選擇?」
吳茂反應快,立即問:「家裡的事,還是朝廷的事?」
「一樣一件。」
「那先說朝廷的!」李丹立即說。
「劉太監來了,坐個小驢車不聲不響地,穿了身道袍。」
李丹怔了怔:「家事呢?」
「姨娘帶著夫人、如夫人(指武氏,她地位高,陸九不敢拿她當妾室看)到了!」
「他們怎麼來了?」李丹大驚,轉頭看吳茂和朱慶,這二位也全愣住,異口同聲說:「我們不知道。」
沒辦法,李丹只好讓吳茂出面請劉太監到仰月軒小坐,自己跑著跟陸九來接小錢氏。
「姨娘,你們怎麼來了?事先也不來個告知?」李丹說著,瞪了
扈從的韓四一眼。
「公子,我可是依令行事。」韓勁國連忙辯解,從上衣中取出個信封遞過來。
李丹開啟看,見是韓安的親筆,上面寫著命令,讓韓勁國帶兩什親衛秘密護送,路上不得透露姓名、行蹤等等。
下面還有韓安的一封信,說明是小錢氏提出遷往京城,自己考慮這樣對李丹仕途有利,所以同意並安排護送等。
「唉,姨娘若是想來和孩兒打招呼便是,兒派人去接,用不著這麼神神秘秘的。這要是路上出點事我都不知道,那才叫後悔莫及呢!」李丹先給姨娘見禮,然後說。
「我親自陪著呢,能出什麼事?」
李丹這才發現蘇四娘也在,驚訝道:「師母也來了,那韓師豈不是一個人?」
「她陪著我說是怕我路上寂寞,可沒想到你是來做標師的。」小錢氏笑著說完攔住要看向自家媳婦的李丹:「你嬸嬸在後面呢。」
「啊?」李丹往後看,果然舒氏帶著崔氏和表妹絡兒都在,上來一起見禮。李丹突然想起李勤來,忙叫陸九去請四哥兒。哭笑不得地問:「嬸嬸可是因為小四兒來的?」
「既是為他,也為了你大哥。」舒氏嘆口氣:「他們兄弟兩個都在京師,我們在江西整日家坐不住,最後全家商議,乾脆搬過來。
三郎你也別生我的氣,她們都是因為我這句話勾得起了搬遷的心思。你叔在後邊,過幾日便到。
我進京師就叫路寧兒(李著的小廝)去找他主子報信了,等你大哥到,我們全家就住他那裡去。」
「呃……,這個恐怕是做不到。」李丹搖頭:「大哥如今是陛下最用得著的人之一,他在京城裡只賃了兩間小屋棲身,還常宿在翰林院等候陛下召見,因此有時家都不能回的。.
會館的夥計每隔兩天便去探視,給嫂嫂和孩子送些肉、蛋、蔬菜、水果之類,他自己卻全然顧不上的。
你們這一大家子來就是去探望都能把小院子塞滿,哪裡可能去他那裡住?不如先在會館臨時住下,我派人給你們趕緊找處院落租住,如何?」
「這……。」舒氏和崔氏看來根本不知道李著在京師過得多麼拘謹,還以為他進翰林院有多威風哩,聽李丹這麼說一下子不知該怎麼好。
「我看就按三郎說的辦,你們先住下。」小錢氏看出她們尷尬,連忙道:「大老遠過來都疲乏得很,安頓下來再慢慢做主張。」
舒氏和崔氏見狀只好先應下來,正好李勤來了,惶恐地給兩位母親見禮,舒氏當著大家也不好多說,只警告了兩句。
劉恩聽到動靜趕來,讓夥計先帶四郎全家去安頓,然後向李丹請示。
李丹這才告訴母親自己已經下訂了一處園子準備接全家過來住,不過目前那邊還有些簡陋。小錢氏笑說在這京師城裡能簡陋到哪裡去?
不如在這裡先住下,明日去看看,若合適便先搬過去省得大家擠在一起。
李丹一想也對,好歹那邊有兩進五、六間草房,後邊園子裡也有三、四處畫室、花房、水榭都可利用。便答應下來。
這時桃娘也來了。李丹硬著頭皮叫她過來給母親和兩位主母行禮,猛然見看見縮在後面幽怨地盯著自己的恍兒,心裡又小小地哆嗦了下。
趕緊轉過頭找劉恩,吩咐給小錢氏安排住處,桃娘肯定要搬到廂房,把正房和書房先騰出來分別給阿英和武寧兒居住。
然後告訴母親天使來了,請她們先隨劉恩去安置,自己接待之後再來請安。
小錢氏本來見到桃娘很想拎著兒子去教訓,聽說天使在等嚇了一跳,趕緊說:「快去、快去!」便放了他。
李丹匆匆來到仰月軒,劉太監問何事
這般喧譁,李丹告訴他是江西的家屬到京。劉太監誤會了,以為是李丹臨行將家屬叫到京師的,豎起拇指:「忠臣李三郎,名不虛傳!」
這份誇獎讓李丹不知該怎麼回答好,只得將錯就錯地受了,然後問他:「公公因何事這晚來尋李丹?」
「陛下想起一事,讓咱家來問問。」
「哦?請講!」李丹連忙恭敬地叉手說。
「若戰事不利,當如何?」
李丹看了眼門外,壓低聲問:「請教公公,陛下怎麼想到這個問題的?」
劉堪搖搖頭:「天心豈可測之?但只請公子實說,有沒有這種可能?」
「有!」李丹便將方才自己與幕僚談到的幾點說了,還有聽說兵部上下都很樂觀的話。「毫無根據、盲目的樂觀絕不是什麼好事。」
李丹說:「我有心理準備,也許我們前期會有失利,也許也必汗比我們想象得更狡猾。但不管怎麼說,這種覺得此次十拿九穩的說法必須立即予以制止,不能讓它擴散危害全軍!」
「嗯!」劉堪點頭:「既然公子知道這些了,萬一……?」
李丹踱了幾步,回身說:「如果有那種萬一,那麼克爾各人可能直接進入遼西,或者危及錦州至山海關。」他掏出紙筆大略畫出遼地地圖和主要城市,指著說:
「公公請看,我軍如果在庫倫以西不能斬斷敵人手足,導致克爾各人長驅直入。那麼兩個最大可能性:
或者也必汗帶軍北上掃蕩魯顏部,吸收或吞併他們;或者他南下往遼河套。
如果是後者,雖然面臨朝廷軍隊反擊,但是獲益可能最大。
被截斷在外的遼地守軍成為孤軍,一旦發生全面潰敗,克爾各人便有機會把全遼收在囊中,所以我認為他很可能選冒險但是收益豐厚的後者。
而我軍要做兩件事:在懿州設定第二防線,拖住他的腳;另外要準備在大淩河到牛莊之間與敵決戰!」
「所以李大人建議在蓋、海一帶集結精銳作為預備隊?」劉太監指著圖上的位置問。
「是的。」李丹點頭:「我們能倉促之下組織五萬一線部隊,如果他們抵擋不住,就得交給第二道防線上這三萬預備隊了。」
「問題是,他們就能擋住嗎?」
「不見得。」李丹搖頭:「但是值得一試。目前神武軍正奉命在滄州集結整訓和換裝,他們要待神機營抵達後研學新戰法,練習使用新裝備,然後從大沽登船前往海州。
如果他們學習順利,便可以有能力擋住兩倍於己的敵軍!」
「兩倍?」劉太監皺眉想想,幽幽地說:「您能有多大把握?」
李丹心頭一跳,他看出了某些東西。「如果交給我指揮,把握在六成。」他說。
「能再提高些嗎?」劉太監微微搖頭:「六成可太少了,陛下恐怕不能用這個來面對朝廷諸君的。」
「如果……陛下可以允許的話,臣建議招募饒州團練三年來退役的老兵組成一個營,將這個營用船送到吳淞口,再改乘海船北上。
如果有這個營的加入,臣可以說八成勝算在我!」李丹壓低聲音說。
劉太監偏頭想想:「嗯,這倒是個不錯的建議。但是路途遙遠,能有多少人願意參加,而且朝廷又要開支不小的軍費啊,三千多人吶!」
「公公,不需要開支。」李丹笑嘻嘻地:「臣只要兩個條件:該營參加的戰鬥結束後戰利品四成歸該營自行支配;還有遼地出產毛皮、牲畜的五年獨家收購權。」
劉太監點頭:「這倒不是難事,咱家回去稟告陛下就是。不過裝備和路費也要你們自己出,可以不?」
「這都是小
錢。」李丹很大氣地揮揮手:
「公公,如朝廷同意將遼地煤炭、鐵礦、木材三個行業免稅經營的特許,及馬車、酒類、玻璃和水泥的專賣權給臣的商社,七年為限,臣還可出資為朝廷收復的三州兩縣建設城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