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441 人事如故,北朝帝業,衣冠正倫,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月中旬,李泰跟隨大行臺儀駕一起返回華州城,也根本來不及歡度元宵節,即刻便要走馬上任,接手一系列的新職事。

“卑職等參見西河公,得知西河公入廨直堂領事,卑職等皆深感慶幸!”

臺府西直堂中,一眾下屬府員們入堂後便直向李泰作禮說道。

李泰向下一望,便見到裴漢、薛慎與皇甫璠等老熟人,心中頓時一樂,擺手笑語道:“諸位不必多禮,想必也知我風格如何,各自入席且坐,公事論定之後再來敘舊。”

不出他所預料,大行臺委任他擔任臺府尚書主要就是掌管後勤械物諸事,臺府士曹、田曹、鎧曹、外兵等諸曹全都劃歸他來管理,士曹管理工匠、田曹則管理籍田,是重要的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管理機構,鎧曹與外兵則就是物資的收存輸轉與分配。

諸曹主要屬官十幾人,除了之前跟李泰曾有共事幾員之外,其他還有諸曹主事參軍趙肅、王子直、達奚寔等等。

這其中,趙肅曾經在大統三年獨孤信攻略洛陽的時候督運糧草,保證大軍軍需不貴,被宇文泰盛讚為“洛陽主人”。如今其人除了供職於臺府之外,還擔任了華州治下的華山郡守,是一位資歷、才幹都非常可觀的能吏。

王子直出身京兆王氏,曾經擔任秦州屬官,去年涼州之戰結束後因功歸國入府擔任記室參軍併兼領田曹參軍,同李泰之間自然也是老相識。

達奚寔乃是鮮卑人,跟隨孝武帝入關,是一個文武兼備人才,且因家世不俗而被大行臺召入臺府擔任從事中郎,並領外兵曹事。

滿堂屬員年齡都不算小,哪怕還算比較年輕一個的達奚寔,也已經是三十多歲。

但他們如今在堂卻都要聽從李泰這個小年輕的命令,畫面便顯得有些好笑,幾個同李泰接觸不多的屬官自是有些尷尬、不太適應。至於那幾個早就跟他認識且共事過的,諸如裴漢、薛慎他們,臉上表情雖然還是滿滿的熱情,但其實心裡也多不是滋味。

遙想當年李泰初入霸府的時候,他們這些在署同僚還能擺一擺老資歷、關照指點一下小年輕,雖然接下來李泰因為連番獻計建策而步步高昇,但也還算在人接受範圍之內。

而今再次相見,李泰官爵都已經達到了文武頂峰,徹底的甩開了他們,彼此已經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了。饒是李泰對待他們仍是和氣有加,並沒有盛氣凌人,但是這種落差感也讓人心內不是滋味。

李泰瞧著這些仍然原地踏步的舊日同僚們,也不由得暗自感嘆幸虧自己沒有選擇死守在臺府之中,一直待在臺府雖然工作生活更加安逸,但給人帶來的限制也大,很難接觸到核心的資源,了不起被當做一個小號的蘇綽來培養,絕難獲得如今顯赫的功勳勢位。

拋開這些各自心內感想不說,眾人在見面寒暄之後,便按照各自事情閒劇等級依次入前奏報。

李泰聽著聽著,眉頭便漸漸皺起,不由自主的開始頭疼起來。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聽的太糟心。總之方方面面都有極大的物資需求缺口,但積儲卻是馬馬虎虎,完全就是一副無米下炊的狀態。

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一則自然是因為霸府一貫以來的貧窮特色,特別去年蘇綽從年中便開始重病不起、難以視事,沒有了這一個懂得量入為出、常年掌管財政度支的大管家,使得霸府財政狀況變得更加惡劣。

無論人還是事,當擁有的時候或還只道尋常,可等到真正失去的時候才會感覺到珍貴。沒有了蘇綽度支規劃,去年咸陽大閱花費較之前年激增倍餘,自然是讓本就捉襟見肘的霸府財政更加的雪上加霜。

而且由於東魏大軍來攻,大閱之後諸方人馬並沒有即刻散去,而是一直保持著集結狀態維持到了年尾。

諸軍聚集此間,並不方便就食於鄉里,也需要霸府統籌排程賙濟物資,結果就是關內諸州幾乎全都掃空了府庫、咬緊牙關輸給糧草,接下來這一年估計都得寅吃卯糧。

當然過去一年霸府消耗如此巨大,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過去這一兩年時間裡,李泰一直都在大批次的搜買糧食,使得糧價一直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價位上。

雖然霸府並不需要就市購買糧食,但民間餘糧不豐也讓其獲取糧草的成本增加,而且需要呼叫其他物類的庫存來同州郡官府進行一個倉物置換。一番折騰下來,雖然霸府大軍並沒有渡河作戰,但這半年下來消耗的物資較之戰時也不差多少。

東魏大軍自玉璧敗退的時候,倒是丟棄了相當一部分的給養物資,但卻都被玉璧城守軍與河東當地人馬就近收取瓜分了。大行臺就算再不要臉,也不好意思勒令他們把這些戰利品上繳。

李泰倒是上繳了一批資貨,但卻並不是基本的消耗品,全都是高階的布帛金銀財貨,並不能直接用來使用。

眼下襬在面前比較重要的幾個問題,首先一個就是田曹所掌管的公廨田、職田與華州諸官屯產業等生產部門急缺糧種、工具與耕牛等等,如果不能儘快備齊,那麼就會耽誤即將到來的春耕,如果影響了今年的收成,光景必然更加艱難。

第二個比較重要的是外兵曹,外兵曹負責州郡人馬軍事,主要是排程集散與給養等。

現今東魏的軍事危機已經解除了,這些州郡人馬自然沒有再集聚起來的必要,當然是要儘快散諸州郡,減輕霸府中樞的養軍壓力。

事實上早在去年東魏剛剛撤軍,臺府便下達了諸軍退散的命令,但一直到轉過年來,仍然有許多人馬滯留在華州與雍州之間,第一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給養上路,第二是霸府欠錢不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十月秋收結束後,霸府便著令諸軍各自本鄉輸給物資以補軍用,等到各方租調盡數輸入霸府之後,再進行統一的歸還,正好可以發給作為諸軍返鄉所耗物資。

但是租調雖然收上來了,卻就像是沙漠裡撒了一泡尿,地皮都不見溼就他媽沒了。眾豪強督將們自己墊付的物資討要不來,回鄉的路費都他媽沒有了,自然也是想走都走不了,只能繼續在這裡耗著。

可就算這麼耗下去,眼瞅著今年秋收之前霸府都不會有大筆的錢糧進項,很難逐一付清墊資。而因為擔心諸軍因為飢餓而譁變鬧事,又不得不到處搜刮榨取一點物資來分給諸軍,吊著他們不準鬧事。

其他的問題雖然也有,但相對而言最嚴重的還是當下這兩個問題。而這兩個問題要解決起來也很簡單,有錢有物就行,但棘手處就在於沒錢也沒物。

由於久不任職於霸府,李泰已經很有沒有感受過貧窮的滋味了,但今再返霸府,這熟悉的感覺霎時間就回來了。

俗話說破船也有三千釘,但用在霸府這裡就是這破船上雖然一個釘子都沒有,但還衝浪衝的挺過癮。

霸府雖然沒錢,但不意味著整個關西都仍一貧如洗,就拿李泰自己來說,他今所掌握的糧食供養霸府一年都問題不大。而其他境域豪強們未必有他這麼財雄勢大,但也必然都是家底殷實。

只要能將這些資財搜刮上來一部分,渡過眼前的難關綽綽有餘。可問題又來了,怎麼搜刮?就連李泰自己都不願意捐輸家財幫助霸府渡過難關,又怎麼能奢望其他人毀家紓難。

眼瞅著眾人都是一籌莫展的樣子,李泰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思路,畢竟他不當窮逼很久了。

但今事情擺在桉頭,都是迫在眉睫、急需解決的,稍作沉吟後他便提出了兩個思路。第一就是由霸府派遣使者前往諸州郡盤查庫餘,將這些庫餘物資核計清楚後再向民間發賣,用以換取急需的物資。

當下租調貢賦所收取都是實物,除了糧帛等基本的通用物資之外,還有其他各種雜類物料,因為各種各樣的緣故常年寄存在官府倉邸之中,若加盤點出來進行售賣,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但問題是這些地方庫餘一般歸於行政成本和官員福利之中,一旦加以審查盤點,說不定就會遭到地方官們的牴觸厭惡。而且如果形成定製的話,也極容易滋生貪腐,地方官同地方豪族勾結起來,將高價值的物資化作廉價庫餘進行售賣。

第二個就是賣地,雖然時下不比後世那樣寸土寸金,但一些關鍵地段的土地資源永遠都是稀缺和不可再生的。將一些擁有極高附加價值的土地向民間售賣,也是短期內緩解財政壓力的一個方法。

這些土地包括但不限於自然資源豐富的山澤、大道通衢水陸要津等等,將其開發權和使用權向民間招標售賣。

開採到的銅錫等金屬物料由官府直接進行收購,一些交通樞紐的經營權中還包含著承擔官府所發派的運輸任務的責任,只要能夠形成有效監管,也能維持一個公私兩便的良性狀態。

當然,這後一條思路李泰也是思考許久了。去年他囤積糧食的時候就在打算同地方大族合作,構建一個覆蓋整個關西的物流網路,但當真正施行起來才覺得困難重重。

首先是各地風土人情都不相同,具體到每一個豪強身上,其秉性品德也都差異極大,有的還算好說話,有的則又貪婪又霸道,拒絕同人分享鄉土資源。

如果每到一個地方都因地制宜的洽談與妥協,那效率必然低下至極,估計李泰這個的盧都發威奪權了,可能這件事都還沒有做完。

所以還是跟官府合作好,起碼官府是有著統一的規矩和約束,而他自己所掌握的政治資源也能提供一定的輔助。

就拿眼下來說,將這件事推動成為一個霸府重點關注的政令進行實施,自然就不擔心地方官們濫用職權、肆意加碼。

這種合作倒也不必維持太長的時間,只需要有個兩三年的時間鋪設和運轉,接下來即便脫離官府也能繼續維持起來,不必擔心李泰不在其位後會人走政息。

眾屬員們聽到李泰提出的這個思路,也都不由得眸光一亮,紛紛加入到了討論中。

這種官府向民間讓利、彼此各取所需的政策倒也並不新奇,像是北魏前期所施行的宗主督護制和之後的三長制,都是放棄基層的行政權力從而換取地方豪強富室們對統治的支援。

同樣的,官府就算不出租發賣這些土地資源,其實地方豪強們也多封錮山澤從而大收其利。若能將這些法令之外的情況設立制度進行管理,並不廢禁這種行為,而是官府也參與進來分享其利,這給社會帶來的壓力其實遠遠小於單純的壓榨小民耕戶。

李泰作為主官,也只是提出一個思路方向,自然不會否則具體的細節規劃與核實,最終會形成一個怎樣的計劃,仍待這些下屬們探討磨合。

他見眾人集中於此議論紛紛,便又站起身來,示意他們繼續就此探討,自己並不干涉太多。

雖然這是給他自己開的一個繼續加強掌控關西鄉土資源的方便法門,但他也並不打算將價碼壓的多低,畢竟是覆及整個關西的政策計劃,如果執行起來不能達成一個服眾結果,明顯也是說不過去。

趁著下屬們忙於討論之際,李泰吩咐屬員去臺府公廚訂上一份豐盛晚餐來犒饗下屬群眾,但他自己卻是無暇留此用餐。

因為除了臺府尚書之外,他還新任後軍大都督,本著兩碗水端平的原則,直堂這裡見過一眾政務屬官後,接下來還得去城外兵城見一見那些中軍部將們。

臺府這裡下屬們一通訴苦,聽得他頭疼,希望城外兵城那裡眾將士們能給他一個愉快的體驗,好好享受一把大權在握的快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與竹馬劍尊和離當夜,我重生了

後簡

大齊第一諸侯

我是蓬蒿人

將軍不承歡

知皎

外科醫生的王府生存指南

青竹酒

我娘子天下第一

小小一蚍蜉

大明:開局辭官退隱,老朱人麻了

楚國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