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T桃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霍允謙,我家直播間通古今,YTT桃桃,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屁股決定腦袋。
不只是劉靖業膈應姓霍的來,府城不少官員看到來的人是誰也心有慼慼。
雖說早在一個半月前就來了一隊人馬,手持令牌要重新修葺將軍府,翻修的動靜還不小,但那時將軍人選始終未定。
聽聞最近幾月間,朝廷因鎮北將軍人選一直爭論不休,各方皇子勢力牽扯,都想安排自己人坐那位置。
而今上最近幾年無心朝政,沉迷修道煉丹,每隔二十日才上次大朝會。今上始終未表態,任由下面人胡猜才鬧得人心惶惶。直到聖旨和人一起來了才急火火塵埃落定,打得襄平城一眾官員措手不及。
其實之前也有傳言說霍家人接任,可是府城官員總是先代入自己,覺得怎麼可能呢,鎮北這位置比起京城的大好前程,聰明人都知道怎麼選。
霍家又始終是保皇派,在幾方皇子勢力爭搶到白熱化時,霍家已經不需要錦上添花掙個從龍之功,一向低調的百年世家應是不會摻和到渾水裡。
更何況霍家軍已經在涼州荊州等地威望震天,怎麼可能又涉足北方引起今上猜忌。
所以他們更信是上任燕將軍之子接任,或是其他什麼人選。
至於霍家出,搞不好是哪位皇子拉虎皮扯大旗故意放出來的風聲。要不然如此大事不可能先在百姓中傳開。
卻沒想到真是霍家人來了。
見到人時,襄平城官員們還恍惚著。
且來的還不是旁支,有人認識,來人是霍家嫡子霍老三,霍允謙。
府城一眾官員看著馬上之人,熟不熟識的都在一邊恭迎一邊心想:就這麼一位祖宗,他能消停的鎮守嗎?還會像以往幾任與官衙井水不犯河水嗎?
果然才露面,姓霍的就招事兒,示意禮部官員直接宣達旨意。
霍允謙帶三千親兵不入城,任由嘴皮子說破也只在城外駐紮帳篷,不想進城侵擾百姓。
襄平城一眾官員面帶遺憾,不好好招待心裡屬實不踏實啊,卻只能先跪地接旨。
聖旨內容就兩句話:北方即將開啟國門互市。一切聽從新任鎮北將軍霍允謙,地方官衙協理。
關於互市,其實在朝堂上也鬧鬧吵吵三年之久,年年都吵著要恢復貿易,年年沒有行動,弄得大家都疲了。
因為有一部分官員主戰,人數不少。
另一部分官員主和,認為匈奴來犯,包括八年前那場惡戰,無非就是匈奴人嚴重缺乏生活物資才會不得不冒死來犯。
一場戰役需要休養生息多年,開啟國門互市,我朝又缺軍馬可作互換,最近兩年天災不斷百姓日子本就困苦,恢復邊境貿易才為上策。
沒想到新任將軍一到,連同互市也定了下來,這回真不是瞎嚷嚷了。
在襄平城幾位瞭解霍家人動向的高官眼中,這也是奇怪的地方,聽聞霍家明明是主戰一派。
也有人反應快,心想回頭要和自己的幕僚合計合計:或許正因為霍家主戰,所以今上才會定下霍允謙,冒險讓霍家軍在南面威望震天,手又伸到北方。
畢竟無論主戰還是主和,只有保皇派的霍家才會盡力限制鐵、鹽等重要物資的輸出。換做其他將軍在互市檔口接任,像是鐵鍋要是流出的多,回頭冶煉成兵器怕是對外敵養虎為患。
這是不是也說明霍家是明貶暗升,霍允謙任鎮北將軍品階降低,事實上卻更得聖心。
個別官員就琢磨著:那霍家到底鐘意哪個皇子呢?他們跟在後面走,總是不會站錯隊的。
知府大人望向霍允謙眼皮動了動,他想的卻是多虧聽了京城那面的話,早在十日前斷尾。
此時的劉老柱還不知道,王里正已經死了,見過他最後一面的居然是滿桌子。
而以上,甭管官員們是真歡迎還是假歡迎新任鎮北將軍,城裡的老百姓們當聽說姓氏確實高興壞了。
這回不用衙役組織就要紛紛湧向城外歡迎霍家軍進城。
要不說還得是大城市呢,吃飽飯的人多,吃飽就有心思聽說書先生講霍家幾位家主血灑疆場奮勇殺敵的故事,也更關心政治。
許老太心想:這要是在二道河村,無論來的是誰,要是敢讓他們放下地裡活去迎接,心裡都會暗暗咒罵一聲:飯都吃不飽呢,是不是有病出去獻花?家裡連蘿蔔纓花都要留著有用處,哪有閒心扯那些裡格楞。
虧得她從趙大山那裡聽過幾句霍家軍,要不然她對新任大官也沒什麼信心。
許老太正要離開灶房,尋思打發老三帶孫女出去瞧瞧熱鬧,萬一走狗屎運能直播到古代將軍的臉呢,那點選率不得嗖嗖上漲,沒想到劉老柱就找了來。
劉老柱目中含淚蹲在灶坑邊:“真姓霍,大山的信兒咋那麼準,我聽說也真要互市了。”
許老太:“……那你哭啥?”
啊,明白了,在感慨那隻靴子終於落下來。
派來的不是好將軍,劉家大兒子假服兵役的事情或許不會被拆穿。畢竟都不是啥好人,同流合汙誰管閒事?
可這一切就白忙了,還得罪了王里正沒法回頭。
要是來了好將軍,從帶領村民捕魚鬧事到如今累得凍得尿頻尿急,老柱顛顛忙碌的一切,似乎才變得有意義,但劉家大兒那事搞不好會被拆穿。終於塵埃落定難免心緒複雜。
“別哭了,這也算是徹底踏實下來,你就一往無前帶領大夥掙錢。我猜不等咱們到村裡,村裡人就能聽說互市的訊息,那傳令兵不比我們腿腳快?咱們村又是必經之地,大夥再一看那片房子,定會明白你的苦心。到時迎你不比迎外頭那位將軍氣勢差。要是差,我讓他們敲鼓給你補一場。”
劉老柱使勁抹把臉心想,大妹子說的最對,再不能糊弄混日子,眼下只剩下對村民好這一條路,給自己撈個村官政績,爭取將來露餡將功補過寬大處理才是正經。
既然心裡石頭落地,那就樂觀些。
劉老柱想通後笑得比哭還難看,站起身就掏錢給許老太。
他掏出一大串銅板,想起回頭到村裡做買賣還要給人找零錢呢,又將這串銅板重新拴腰上,手伸進肚皮處掏啊掏,換成不到一兩的碎銀遞過去:
“妹子,麻煩你挑些細糧細面給大夥多準備些趕路盤纏,我的意思是你挑些好的準備。也別再像之前自掏腰包單準備你們一家三口的口糧,那是作甚?吃飯錢本就該我掏。田芯稀罕啥,你就放心買,她稀罕吃的,別人也能稀罕,正好讓小子們也解解饞。你看著安排吧。”
劉老柱又繼續道:“來時我摳摳搜搜,那是心裡沒底進貨會花多少,想著省一點是一點。眼下該進貨的已經買完,手裡還有剩錢,那咱就吃點好的,最好帶點葷腥沾點油水。這幾個小子連著你家老三一文跑腿錢都沒有。總不能隨我第一趟出門,回頭想起全是土豆子味兒,下次誰還敢隨我出門。”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