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T桃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戚來了,我家直播間通古今,YTT桃桃,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芹娘,去新房啊?」一隻耳老孃揹著一筐野菜在遠處招手道。
自從一隻耳老孃在上次老宅那面登門要賬時,提出要借許家二兩銀錢,無論許家人最後用沒用,人家能敢借,許家人就承情。
至此,一隻耳老孃和許老太,曾在大地裡因拌嘴大戰過三百回合的尷尬,就算是掀了篇。
於芹娘和許老二他們眼下見到一隻耳老孃,就當是村裡那些普通長輩會打聲招呼,兩家人也再不好意思相互見面翻白眼背地裡吐口吐沫之類的:
「是啊,嬸子,您這是起早挖野菜去啦?」
「這時候也沒啥野菜了,就是河邊一些野芹和山胡蘿蔔蒿。這不是聽你婆母走前和我們幾個老姐妹提過一嘴,說沒事尋摸尋摸野菜,少湊一起東家長西家短嘮一會兒還愛翻臉。哈哈哈,我想聽她的總沒錯,撿柴功夫順便挖挖菜,都習慣了。來來來,給你抓一把,我家攢不少,你拿回去吃。」
於芹娘不得不站住腳。
其實她很不喜歡遇到認識人嘮嗑,會耽誤幹活。她一天下來一個事接一個事的,忙得跟頭把式般。
卻也知道村裡人如此熱情,完全是看她婆婆面子,要不然誰稀罕搭理她?急忙撕吧不要。
她家也攢不少,她遇見就挖了帶回家儲存起來。
婆母說等到互市開飯鋪子賣個野菜粥拌個小菜,或是乾脆直接往外賣山野菜。
於芹娘雖然不太明白那些商人是傻子嗎?會花錢買野菜吃?但婆母說話總沒錯,她腦子不好使聽話就是了。萬一那些商人所在的地方不生長北地的菜呢,這也叫特色不是?或許冬天會買回去嚐嚐鮮。
「真不要,嬸子。」
一隻耳老孃這才作罷:「你家院裡沒淹嗎?我還真沒倒出空過去看看。」
說起這個,於芹娘可有話說,權當是停下來歇口氣了:
「不瞞嬸子說,上次對面村被淹,俺婆婆就眼明心亮像有後眼似的,叮囑家門口要鋪臺階。
正巧那陣我家男人還有倆小叔子都從外面回來了,想著不過是費些力氣就沒嫌麻煩,我們一家子從山上摳了石頭填了土搭成臺階。為此大門都拆了重新裝。
您忘了,嬸子您那陣還打聽問呢,這是在作甚。沒想到這回真省了心,積水壓根兒沒淹過臺階。」
於芹娘忍不住笑著繼續道:「然後俺田芯又實在是冰雪聰明,還將院裡邊邊角角挖出奇形怪狀的暗溝,天上下的雨,院裡積起來的那些雨水,就順著溝和後院牆底下流了出去。」
一隻耳老孃心想:合著人家沒咋地兒,你說這氣不氣人。
不像她家進半院子水,苞米都給她泡了,房蓋也掀半截。
颳大風那日,大半夜的給她家老頭子那長髮吹立起來了,不知咋回事的,還以為半夜遇見了鬼,見到他太奶。
唉,要不說呢,這就叫老許家徹底起勢了,連雨水大風也不欺負許家,過門不入。有時候不服不行運氣的事兒。
不過,卻也承認:「田芯那丫頭確實聰慧,我前幾日就聽他四爺爺講了,咱村這回江水進村卻沒淹過東面水上炕,只西面窪地那二十幾家遭了殃,那就是田芯上回帶頭挖壕溝起了大用。你說她那小腦袋瓜是咋長的,嘖嘖,你不知道,大夥背後都誇。」
於芹娘很遺憾,別背後誇啊:
「那不是隨了我婆母就是隨我大伯哥大伯嫂,反正我和她叔指定是沒那腦子。俺田芯別看是個女娃,啥都知曉。就像有人過日子用腦子,有人靠力氣,我田芯兒將來指定是靠腦子吃飯。」
「那對,靠腦子坐在家裡就來錢,不用吃辛苦,那叫坐在福堆兒裡。」
這話於芹娘愛聽,可是
再愛聽心裡也記掛著幹活:「那行,嬸子,先不嘮了,我還要去新房。」
一隻耳老孃卻沒聊夠,衝於芹娘背影喊道:「你家白菜啥時候收?要等你婆婆回來不?」
一隻耳老孃問白菜是想借借運氣,總覺得許家自從起勢後,運氣極好。
像許家先是沒貪心土豆子地瓜長大,老早就挖出來,土豆子地瓜就沒絕產,剩一大半。
然後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種秋白菜。
老許家起完土豆子地瓜趁著土地還潮乎的,趕緊追種了二畝地的蘿蔔白菜還有大蔥,邊邊角角連同後園子拔掉淹死的菜秧也給種上,前一陣蘿蔔又收上來不少。許家人沒有四處顯擺,這事兒在村裡卻不是秘密。
要不說呢,這就叫一步不錯,步步跟上,不像她們,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而目下眼瞅天要涼了,樹葉黃了,小冷風吹起來備不住哪日就飄雪會讓人猝不及防了,田間地頭的秋白菜必須要收上來。
看著吧,一隻耳老孃心想:她特意觀察過,老許家秋白菜又要大豐收起來。
因為本身大白菜就不怕雨水,雨水充足長勢好,許家種的秋白菜地籠又高,這場大雨大風愣是沒咋滴兒。
她昨日路過還好信兒扒拉扒拉許家地裡菜,發現白菜芯實誠抱得緊,不像她家有些芯腐爛發黑。
一隻耳老孃就尋思藉藉光,反正哪天收都是收,她想和運氣好的人家綁在一塊幹活。倒是沒想佔啥便宜,就當用許家帶帶運氣,不是有那麼個詞叫借風起勢,近朱者赤,就當作是沖喜了,圖個明年會五穀豐登就行。
「不等我婆婆,明兒我就去地裡,今日實在是沒空閒。」
「那成,到時咱娘幾個搭伴一起坐地頭修理白菜。」
一隻耳老孃直直看到於芹娘拐了彎才離開,心中極為感慨。
早在半年前,許家還不是這副光景,拿婆媳關係舉例也不是這般。感覺自從郝香花做了召集人,只眨眼功夫就變得不再一樣。
而她目前最羨慕的就是許家人不用填大壩,不用參與幹村裡活。
不像她,縱然家裡被淹活計多也要先放下,一會兒就要去參與村中間集合去參與集體勞動,像挖石頭、打豬草、打烏拉草,做茅草房頂,幫新房那面運土……她家裡人要是敢不聽話,那就沒資格拿工分分魚,也會被村裡人排斥在外。
而外出進貨許家是出去仨人,於芹娘和留家的許老二老四就不用去參加幹活還能分魚。
並且他們不但不好意思挑理,而且還直念許家仁義。
因為明明說好的事不用去,該咋是咋,於芹娘隔三天兩頭仍會特意去和村裡婦人一起幹活,想必是她婆婆臨走前叮囑過。村裡人又知許老二和許老四忙得不行,能來個芹娘已是不錯。那能不念著仁義嗎?
不過,說起仁義,老許家老宅那一家子,要一隻耳老孃心裡話說,可真不是個東西。村裡人幹活時真嘮過這事兒。
說許家都忙成啥樣了。
那叫親侄子家啊,親弟弟又沒了,家裡在忙著蓋大片房屋,這又守江邊被大雨淹了都不來看看的?你看一眼過來問問也是那麼回事。
打比方說,老老太脾氣沒消,做長輩面子過不去沒來也就那麼滴了,沒想到堂兄弟和那親大伯都不露面。
看來這是往後要不走動了,一隻耳老孃打算等香花回來就告訴這事兒。
不用傷心,來親戚了。
此時,許家大門外,「姐夫!」
於芹孃的大弟弟登門,他身後裝滿一車,雖都不是啥貴重東西,但是裝了滿滿一車。
於家老孃還說,「你就住你姐那裡吧,幫你姐夫乾乾活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