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的木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製作成功,四合院從美好生活開始,飛揚的木魚,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知兩位師傅感覺怎麼樣”看到兩位大廚吃完,姜言問了一句。

“能做,製作這些這東西不難,這充其量就是一塊比較壓實的餅乾。”

聽到李康師傅的話,姜言點點頭。

“我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在零下三四十度也可以吃,這個您有辦法沒有。”

姜言此話一處,原本還有點風雲輕淡的李康師傅表情凝重了起來。

他不死心的開口道:“您給我們吃的這個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嗎?”

“可以”姜言無比肯定的回了一句。

接著姜言又開口道:“我這裡有配方,您可以看看。”

姜言說著就從口袋裡拿出來一張紙,這紙上是姜言按照壓縮餅乾的配料表寫下來的配方。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看到姜言遞過來的配方李康師傅面露喜色。

“可以做?”姜言又問了一句。

“可以,剛才我還在頭疼如何保證在零下四五十度還能保持酥脆感原來是用彭化粉製作而成。這個不難。不過我還要請一個點心大師,您看。”

“您儘管去請,價錢好說,只要能做出來一切都不重要。”

“行”有了姜言的保證,顯然給李康吃了一個定心丸。他趕緊點頭答應。

“李師傅對於膨化粉還有研究?”姜言問道。

“其實吧!這東西說來也很簡單隻不過你沒留意而已,這麼來說吧!你知道爆米花嗎?”。

“知道啊!”李康的話問的姜言有點莫名其妙,不過還是很老實的回答。

“簡單點來說,大米成爆米花之後就是簡單的膨化過程。”

聽到這話,姜言有點似懂非懂,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多實驗幾次而已,沒事這些東西都交給我了,我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只是這些原料需要您想辦法。”

“好說,好說,只要您做出啦,不會虧待您,除正常的報酬以外我在送您一套和何叔一樣的刀具怎麼樣。”

“小爺大氣”

“當不得師傅您爺這個稱呼,您和何叔一樣叫我小言就行。”

“小言,不知道,我老彭能做點什麼。”旁邊沒能插上嘴的彭化海師傅趕緊差嘴問了一句。

“小言,彭師兄可是正經的魯菜大師,正陽樓的大廚。”

聽到何大清的話,姜言的眉毛一跳,心裡一樂,“魯菜大廚,這可太好了,自己可是有口福了。”

這魯菜可是八大菜系之一,期菜色以鮮香脆嫩、突出原味、鹹鮮為主。

代表菜有糖醋鯉魚、九轉大腸、蔥燒海參這幾種,想到這裡,姜言都忍不住留下口水。

前世自己的家鄉在豫中,而魯菜起源於SD省YT市福山區和HEN省KF市,幾乎是所有菜系中唯一一個起源地跨省份的菜系。

這豫菜其實可以說和魯菜同屬一系,歸於魯菜之中,兩地菜式有80%相似甚至完全重合。

所以說北方個大菜系姜言都吃的慣,能吃上一口家鄉菜,也是挺好。

如今認識了一個魯菜大廚,其有不用之理,左右不過一套刀具而已。

想到了這裡姜言的眼咕嚕一轉,開口對彭化海師傅說。

“認識彭師傅是我的榮幸,左右不過一套刀具而已,您也別說什麼錢不錢的,既然您是何叔的師兄也,這小六子是我的長輩,咱們是一家人,這就算小輩送您。還請不要推辭。”

“這,這怎麼好意思,沒說的,以後小言您只要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就拍人說一聲,老彭我不差事。”

彭化海說這話的時候,把胸脯拍的碰碰響。

稍候幾個人又在哪裡寒暄了幾句才告辭離開,離開的時候姜言自然奉上了兩套刀具。

“小言,這次你太給何叔面子,你放心小六子我一定用心教。”

四合院的門口,何大清看著兩位師傅離開的背影,對旁邊的姜言說了一句,不過這臉上倒是很歡喜。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距離何大清收徒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何大清的房門前又多了一個拿著炒鍋練習顛勺的身影。

這半個月,姜言的小院子裡面可是很是熱鬧,李康師傅帶來了一個正陽齋(杜撰)的點心大師朱師傅。

這朱師傅的手藝著實不錯,尤其是他做的薩其馬更是一絕,吃的姜言很過癮。

除了有薩其馬這一手絕活之外,還特別擅長製作酥皮八件。

老四九城中的京八件”又叫“大八件”,即是八種形狀、口味不同的京味糕點,為明清宮廷糕點,後流傳至民間,以棗泥、青梅、葡萄乾、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鹽等八種原料為餡,用豬油、水和麵做皮,以皮包餡,烘烤而成。

八大件共25個花樣,這裡面又細分為頭行、破皮、酥皮三種。

為了製作這一些東西,姜言可是著實下了本錢,在廚房外面又建造了一個專門製作點心的烘烤箱。

有了這玩意,用處可就是太大了,在姜言的央求和重金之下,兩位師傅也拿出了渾身的本事。

各種各樣的點心,麵食都被他們製作了出來,雖然說姜言小院廚房的煙囪經過特別改造能把大部分氣味四散開來,不過製作各種點心那種甜香味還是被洩露了出來。

所以姜言的這個小院子也成了孩子們最喜歡來的地方,為了害怕被有心人盯上,這一切都有魯奶奶給做了背書。

為了儲存這些東西,姜言還特意在空間三層小樓上格外弄出來一個房間存放。

幾個人在研究如何製造壓縮餅乾之餘還弄了不少的好東西,餅乾就不用說了,就這半個月時間各種或甜或鹹各種樣式口味幹足足製作了三百餘斤。

這要是沒有姜言空間裡面東西支撐,估計這麼多的材料也不好淘換。

不但製作了這麼多的餅乾,他們還在姜言的指導下把麵包給弄了出來。

雖然說姜言不知道如何製作麵包,後世他可是各種手工製作美食欄目多如牛毛,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不是。

半個月的時間在兩位大師精心的研究下,這壓縮餅乾也被順利的製作了出來,只不過他的口味和後世那些成批次生產的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口感要比後來好一些。

這其中不但製作出來以白麵為住的壓縮餅乾,還開發出來以五穀雜糧為住的壓縮餅乾,單論口感來說,還是用小麥麵粉製作的口感比較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透視超給力

番茄燉肉

美利堅往事1988

安靜的想

情緒值男神

會寫故事的豬

風流山村野醫

李六郎

我和繼姐的同居生活

疾書奮筆

華娛:縱情名利場

蚊子不怕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