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的木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四章,會議,四合院從美好生活開始,飛揚的木魚,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一大早,過來接自己的吉普車就停在了自己家的門口,看到車上的司機,許大茂他們是一臉的懵逼。

“這個是魏保國,小魏,從現在開始就是我的專職司機。”姜言給他們介紹了一下上級派給自己的這個司機,不過他具體的身份姜言可沒有告訴他們。

只有許大茂和姜言一起上了吉普車,石頭和柱子兩口子騎著“侉子”幾個人一起向軋鋼廠走去。

“老大,廠長讓我叫你去開會,今天一機部的大領導也過來參加會議。”進廠上班沒多久,許大茂就來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行,等我一下,我收拾一下咱們一起過去。”

等姜言趕到會議室,這會議室裡面已經坐了不少的人,整個軋鋼廠中層以上的幹部都已經到了會議室裡面。

姜言進去之後趕緊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來。

又過了大概十幾分鍾之後,會議室裡面已經滿滿當當的坐滿了人,坐在上面的大領導扭頭對他旁邊的楊廠長開口說道:“人都到齊了吧!”

聽到大領導的話,楊廠長在心裡默默的數了一下下面的人,抬頭對大領導道:“人已經到齊了。”

大領導聽完點點頭,他拍了一下自己前面的喇叭,然後開啟自己面前的一份檔案。

“根據上級領導的要求,軋鋼廠原本技術科將要獨立出來,形成新的研究院,代號665,專門研發特種鋼材,機械製造等裝置,級別暫定廳級科研單位,歸屬一機部直接領導,任命汪洪海同志為研究所首任所長兼書記,主持全面工作。”

大領導說到這裡停了一下,坐在下面一位年紀在四十歲左右,一副國字臉的人站了起來,向四方看了看,這位就是上面新任命的研究所所長汪洪海。

上面之所以空降下來一個所長,也是跟姜言透過氣,目的就是能夠讓姜言專心的進行科研任務,還有就是為了保護姜言,畢竟現在姜言才二十一歲,年齡屬實小了一點,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這個道理,這些大佬們還是懂得的,他們可不想捧殺姜言,光他回來這幾年做的事情,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不過兩個人的級別一樣,都是13級,廳級,並且還專門找汪洪海談話,科研有關的事情依舊是姜言說了算。

對於上面這樣安排,姜言也是非常滿意。

緊接著大領導又開口道:“任命姜言同志為研究所總工程師,主持科研研究任務,級別十三級免除姜言第三軋鋼廠總工程師的職務改為顧問。”

這個訊息一出,下面一片譁然,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次姜言出去完成了不少任務,也同樣知道姜言會得到提升,大家都以為他要成為軋鋼廠的副廠長,沒想到,國家直接建立了一個新的科研單位,這訊息屬實太勁爆。

“上級決定,建立產研一體實驗點,實驗單位為665研究所和第三軋鋼廠。”

大領導這話一出,下面所有人都是一臉懵逼狀態,這產研一體到底是什麼東西,所有人都沒有聽說過,大家的目光不由得看向坐在那裡的姜言。

這建立產研一體,是之前姜言在和一眾大佬一起開會提出來的一個想法,其實這產研一體在後期很常見。

具體的來說就是產業、科研機構等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強大的研究、開發、生產一體化的先進系統。

科研院所擁有技術、人才和平臺,企業擁有生產能力和市場渠道,透過產研合作,雙方能夠發揮各自的優勢,共享各自無法獲得的資源,促進科技成果實現轉移轉化、科技創新轉變為現實生產力。

姜言之所以提出來這樣的觀點,那是因為在自己熟知的歷史上

我們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在不同軌道執行,能深入結合的不多,資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往往科研單位研究出來的東西太過先進不貼合實際而束之高閣。還有一部分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等,原本是已經在科研單位裡面研究出來的技術,我國還要花大價錢購買。

比如說在1958年,四九城第一機床廠與清華大學合作,試製出中國第一臺數控機床——X53K1三座標數控機床。這臺數控機床的誕生,填補了我國在數控機床領域的空白。

不過那時候我們對數控機床的特點、發展條件沒有足夠的瞭解,在人員素質差、基礎不牢靠、配套件質量不合格的情況下,盲目發展,最終因為表現太過糟糕,無法用於生產而終止。

從而導致了我國的機床產業全面落後世界三十年之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的事情。

你別看一個小小的機床不起眼,那可是國家強大的基石。

為了不讓歷史重演,姜言只能硬著頭皮把後世一部分關於我國機床滯後的原因在這次報告中說了上去。

為了避免我國機床的產業再走老路,姜言在會議上大量的舉證分析,並提出來未來機床行業有兩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以智慧化生產為目標”和“提高單機標準”為目標。

“以智慧化生產為目標”即機床將具備通訊功能,實現機床與機床,機床與其它生產裝置以及機床與管理中心的實時互聯互通。“提高單機標準”的核心是“更高,更快,更強”。機床的發展始終緊緊圍繞著精度、速度和效能三個核心指標的提升展開,最終達到能夠滿足新材料、新工業的加工需求,實現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增材製造、單機功能的複合化、專用化都是未來的創新著力點。

在會議上姜言還用漢斯國舉例子說明。並指出機床行業是高技術門檻、高專業分工而且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

並指出我國工業基礎不牢、“養分”貧瘠,沒有完整的機床產業研發體系,嚴重製約了我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在上游設計、製造端,我國在材料、零部件以及經驗等方面基礎薄弱,難以支撐高階機床領域實現全面自主;在下游應用端,離開了進口原料,高階機床在我國如同“廢銅爛鐵”一樣無用武之地。

正是有了姜言這一次會議大膽的說明,致使領導們把新成立分研究所和第三軋鋼廠作為試點工廠,同時下達檔案要求國內“十八羅漢”機床廠苦練內功。堅決杜絕他們走上“貪大求快”的道路。

不過姜言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他的安全級別也被領導人再一次的提高,不過姜言依舊是無怨無悔。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透視超給力

番茄燉肉

美利堅往事1988

安靜的想

情緒值男神

會寫故事的豬

風流山村野醫

李六郎

我和繼姐的同居生活

疾書奮筆

華娛:縱情名利場

蚊子不怕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