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0.遵化城。,明末鋼鐵大亨,漫卷詩書萬點花,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魏大哥沒起來床,阮竹青訕訕的笑笑,帶著楊凡去縣衙辦理了戶籍手續,魏半城送給楊凡的鐵匠鋪和城外的一處小山需要到官府和楊凡辦理過戶。
阮青竹不愧是地頭蛇,縣衙六科熟悉的和自己家一樣,到處打躬作揖,每個人都能說上兩句。
這個約哪天喝茶,和那個回味一下麗春樓的某個小蹄子,說笑中入籍和產業過戶手續一個早上就辦好了。
又帶著楊凡特地去拜訪了知縣老爺的師爺阮大福。
阮大福五十多歲,白白胖胖,一口的南京官話也聽的不太懂。
原來著阮青竹是阮大福的堂侄。
跟著叔父來這裡的。叔父給縣太爺當師爺,他就給當地最大的土豪當師爺。
楊凡好一番寒暄,和這個縣太爺的師爺交好對自己在遵化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隨後乘馬車去城東北角,交接鐵匠鋪。
楊凡還是第一次遊覽完整的古代城池,一路上,看的津津有味。
不過古代城市的衛生情況真的是很差勁,到處都有發出惡臭的水溝,老鼠,蒼蠅到處都是。
主要街道還好,進入較深的地方都是很破爛的茅草土房,市民也面黃肌瘦的,好多穿著破爛的小孩子到處跑。
總體來說,遵化城不算太大。城周長1251丈,合計約6華里有餘,七華里不到的樣子。
城基厚度30尺,也就是十米左右,高3丈6尺,大概12米,城牆上有垛口1341個。東西南北四面各有城門一座,城上四角各有角樓一座。城門外有護城河,河深2丈,寬3丈。
城市整體佈局上,中心建鐘鼓樓一座。
北門西側城上建玄帝廟一座。
除四門外,北門西側和南門西側各設水門一座,除用於防禦之外,還可以保證城內水道的流通。
有一條河流從城內流過,阮師爺介紹說,可不要小看這條河,這條河向上逆流而上可以去壩上草原,可以去興隆縣。
下游行船可以先向東到薊縣,然後轉而向東南,直奔天津北塘口入渤海,這條河水量充沛,被稱為薊運河。
如果途中在寶坻再次逆流而上,可以直接到三河縣,那裡離京城可就不遠了。
楊凡知道,三河縣最出名的不就是燕郊嗎,那個後市京城四大睡城之一,在京城打工的買不起城裡的房子,只能買這裡的,就是晚上回家睡一覺。白天鬼都沒有的地方。
這條穿城而過的河流才是整個遵化城最繁華的地方,河道上好多的石拱橋,木質的拱橋。
大大小小的船舶停留在河岸上。檣帆密佈。沿河都是碼頭,好多苦力在搬運貨物。
楊凡仔細看去,都是鐵礦石和成品的鐵錠為主,打製好的農具,工具,居然還能看到腰刀,長矛頭之類的,還有成捆的箭矢,估計是軍鎮的訂貨。還有木炭之類。
另外菜油,糧食,蔬菜,肉蛋之類的生活物資也有運來。畢竟這裡是大明北方的鋼鐵工業中心。
十幾萬人生產出鐵製品,同時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布匹,等生活物資。
這個城池裡以及周邊鄉鎮,林立著無數的高爐煙筒,大大小小的鍊鐵作坊比比皆是。採礦,選礦,鍊鐵,打鐵的從業人員十幾萬人。加上他們的家屬,足足有四五十萬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遵化早在春秋就開始冶鐵,唐朝中期因為冶鐵形成城市,到現在已經有近一千年,才發展到這個規模。
沿著河兩岸,是寬闊的道路,鋪著青石,到路邊上,有商鋪,有飯館酒樓,甚至還有青樓,賭坊,澡堂等等。
由城中心的鐘鼓樓
向南至南門即時薰門為南街;
向北至拱極門即北門為北街;
向東至鎮海門即東門為東街;
向西至戴京門即西門為西街。
楊凡向阮師爺瞭解城內的名勝古蹟。阮師爺介紹道。
城內東街之南與西南街之東,即城東南有寺廟一座。香火鼎盛,很多求子的都去上香,經常能看到大戶人家的夫人,小姐。還有好多年輕美貌的丫鬟。說著給了楊凡一個男人都懂的眼神。
城內東北的建築物較多,主要有遵化縣衙,縣衙西旁為試院,再西為關帝廟。縣衙東為火神廟,稍東南為遊擊署。這裡是富人區和官員區。魏家大院也在這裡。
北街西側與西街北側的主要建築物,由東向西有:武廟、城隍廟、鐵官署、關帝廟,城北牆上有玄帝廟,
西北角由東向西依次為:子孫廟、文昌廟、藥王廟和火神廟。
西街南側與南街西側之間,俗稱為西大寺。
這裡有觀音堂、廣慧寺、葺提寺、孔子廟即文廟,也就是學宮,學宮前是南池別館、靈陽觀,觀南為關帝廟。
來到城東北角,在城牆的角樓下,一片破敗的景象,這裡是貧民區,居住在這裡的都是一些當苦力的人家,男的給各個店鋪打鐵、做苦力,女的給人做傭人,或漿洗衣服謀生。
好多小孩子都沒有衣服穿,光著到處跑,衛生就更差了,好多臭水溝。
這一代的荒地也很多,還有不少的臭水泡,野草蘆葦一人多高。野狗出沒在荒丘之中。
楊凡剛下車就踩了狗屎,噁心的不行。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下車伊始。
鐵匠鋪是十多座用木框架搭起來的茅草棚子,連像樣的磚牆都沒有,土邳圍牆四處塌陷,像狗啃的一樣,別說防賊,野狗都防不了。
廠房連牆都沒有,四面掛著草蓆。
一群破衣爛衫的和乞丐一樣的匠戶站在門口迎接新東家。
楊凡看了看大概有三十多人,都是老頭為主。還有些十二三歲的孩子。真是老的老小的小。
阮師爺有些尷尬,說道:“爾等還不給新東主施禮”
這裡經營的不好,地段差,不鄰水,運輸也不方便,老爺把青壯年都抽走了,就剩下這些老弱病殘,確實有些不太好看。
“見過東家”
“見過老爺”
這裡多數是賣身的家奴所以叫老爺,還有少數是賬房、夥計,他們都是僱傭的,就叫東家,亂哄哄的一片。
楊凡看這些人一個個的好像很久沒吃飽飯了,餓的搖搖晃晃的。
嘆了口氣,走進了作坊大門。
作坊佔地大概十畝,四面都是土坯牆,向南開了個門,東西兩面沿著牆都是木結構支柱和草簾做成的簡易廠房,北側是倉庫。南面中間是大門,兩側是匠戶居住的地方。
走到院子中間,看到中間的空地上有三座土高爐,看上去非常原始,比楊凡家鄉殘留的大越進留下的土高爐殘骸還原始。
看著高爐落滿灰塵的樣子,非常破敗,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用。
“怎麼沒開工”楊凡問道。
“誰是頭,出來說話”
“回老爺話,三個月沒發工錢了,也斷糧了,這幾天都是喝的野菜粥,實在沒有力氣。”
楊凡!!!
這是什麼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