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84、軍戶們的曙光,明末鋼鐵大亨,漫卷詩書萬點花,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送走了小娘皮,楊凡心裡有些沉甸甸的,五天後,就要出發去京城。
自己這邊好多事情還沒來的及做,千頭萬緒都剛剛開始。
時間不夠用啊。
楊凡命令團練和衛所這邊儘快把戰場收拾出來,燒掉屍體,鏟去血跡,修繕房屋。
當晚,把剩下的家畜和受傷的牲畜都宰殺了,把儲備的酒都拿出來犒賞三軍。
接著按首級付賞金。
賞罰不過夜。這才是保持軍隊戰鬥力的核心因素。團練們一片喜氣洋洋。
每個人都獲得了若干個麻布袋子,每一個袋子裡邊裝著五貫純銅錢。
有了錢,這些人沒成家的,計劃著娶個媳婦。成家的計劃著把房子修一修,添置一些家用。或者留著給孩子當彩禮或者嫁妝。
趙水根這次大放異彩,之前就因為擊斃十六個敵人獲得了賞賜,這次戰後總結,趙水根殺敵三十一人,組織全夥殺敵五十五人。積功升為中隊長。以後將帶領一箇中隊一百名弟兄。趙水根總計獲得賞金三百貫。
這次很多百戶所的居民也有斬獲,黃屠戶一家斬殺建奴七人,山賊十五人。獲得賞金一百四十五貫。黃屠戶笑的嘴都快咧到耳根了。
這次傷亡也是巨大的。三千團練,加上補充兵五百五十人。一共參戰三千五百五十人。
最後統計陣亡兩千一百人。殘疾三百四十五人,這些人將面臨退役。其中有近百人將失去勞動能力。剩下的也只能從事非體力工作。
能繼續服役的團練只有一千一百人。百戶所只剩下不到二十個人。壯丁也傷亡了百餘人。
楊凡和王總旗和張總旗商量換地的事。
不管怎麼說河對岸那片荒地比這邊好得多,至少沒有石頭,那邊河岸高,洪水上不去。
“這是一種水車的圖紙,可以利用水流動的力量把水提高到五丈的高度,這樣那邊的地就能都變成水澆地”楊帆把蘭州大水車的圖紙拿了出來。
“大人,這真是好東西啊”張總旗和王總旗激動不已。
這幾年雖然旱,但灤河一直有水,只要能把水提上去,那邊的荒地就能開發出來,那邊可不鹽鹼,也沒有遍地的石頭。
“那邊的荒地開發出開來至少夠兩千戶耕種,可以招募一些流民轉入軍戶戶籍。這件事就交給二位了。”
“大人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挑選強壯的良家子弟補充進來。”
“除了種地,還我要辦一個牧場,那邊不適合種植的地方用來飼養牲畜,這次獲得的耕牛、馱馬,兩千匹戰馬我看了一下都沒有閹割,可以留下來做種,後續在買一些好牲畜進來,繁育培養,以後咱們就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外購馬匹牲畜了。”
“太好了,大人,咱們百戶所以後就算是日子過起來了。”王總旗興奮的說道。
雖然牧場牲畜都是大人個人的,但把牧場放在這裡不僅能解決一部分就業,以後種地總不會缺耕牛了吧。
這個時候,糧食產量低也和耕牛少有直接關係。現在拉犁的都是百姓自己。
田野間很少看到耕牛。
百姓不知道養頭牛就可以種更多的地嗎。
當然知道,但是百姓養牛要花費不少錢,種地時還要喂豆餅,不然牛會累壞的。
花錢還在其次,關鍵是養了牛,花了錢,自己還用不上幾次。
每到耕地時,鄉紳家的家丁打手,衛所軍官就把牛借走給他們自己的地用。
農戶哪敢不借,否則挨頓毒打都是輕的,自己只好用人拉犁耕地,還要自己買豆餅去借走牛的人家餵牛,借牛的不是自己家的牲畜不愛惜,不僅不給吃好的,還死命的打,榨出一份力是一份力。如果不去喂的。
人家用完了,牛也就廢了。
士紳老爺們用完了,衛所軍官用完了,就輪到四鄉的潑皮無賴,這些人農戶也惹不起。等都用完了,農時也過了。
久而久之,沒有人再敢養牛了。都是用人拉犁。能種的地越來越少,大量土地拋荒。
土地也不敢施肥,如果把地養好了,養肥了,恐怕就會招來禍事,因為士紳奪地,大明每天都在上演一幕幕悲劇。
農戶只能比著讓土地貧瘠下去,而不敢讓自己的地比別人家的好。
大明就像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農業一年比一年萎縮。
現在小小的亂石灘百戶所來了一個年輕的百戶大人,好像給了軍戶門一個朗朗青天。
讓一代代絕望而麻木活著的軍戶們,不再是行屍走肉。
彷彿砸開了大明這座大監獄的牆壁,一道陽光從裂縫中照射在他們的頭上。
大人說了,以後所有屯田籽粒全部免除,重新給大家分地,按照二百年前他們祖先被太祖皇帝派到這裡的政策,一丁受田五十畝,而且都是水澆地。
大人和兩位總旗正在安排木匠製造大水車。以後就能用上灤河的水澆地了,再也不怕乾旱了。
大人唯一的要求是,所有糧食必須按照定好的平價賣給百戶大人。這個平價就是十年糧食價格的平均價。
水澆地畝產能到一擔。如果能一年兩季,就能達到兩擔。一擔麥子能賣五錢銀子。五十畝兩季麥子就能賣五十兩,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算完這筆賬,軍戶們自己都被自己算出來的結果嚇傻了。好日子就像從天上掉下來一樣。
這不就是老人說的當年盛唐的府兵制嗎,真給分這麼多地,就是自備馬匹、武器、鎧甲軍戶們也負擔得起。
楊凡不用收他們的屯田籽粒,因為楊凡以後有的是東西要賣給他們,只希望他們有購買力。
儘管整個大明都在沉淪,但自己這塊一畝三分地上自己說的算。
楊凡知道不是氣候變化導致了現在大明的困境,也不是天災導致的整體衰落,而是不合理的現實導致所有人都在讓情況越來越壞。
楊凡下定決心從這個小小的百戶所開始,從這三百戶人家開始,一切重新歸零,啟動新的遊戲規則,就像一顆新的萌芽彎彎曲曲的躲過壓在頭上的石頭,最終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