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309、女人們有活命的活計做了,明末鋼鐵大亨,漫卷詩書萬點花,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薊鎮的這次兵變,把順天府地界禍害的不輕。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就是這個道理。

兵災比匪災更可怕。這次變亂損失最大的就是青壯年。雙方都強制拉壯丁。防止壯丁被對方弄去當兵來打自己。

叛軍走一路搶一路,把百姓的糧食和值錢的東西都搶光。然後放火燒房子。讓百姓沒得吃,沒得住,不想死於飢寒,就只能跟著他們去搶別的百姓。

這是兩千年來,造反的固定套路。直到太平天國玩的也是這些套路。

只不過他們更狠,他們帶有宗教性質,思想更加偏執。他們連女人也不放過。男人編入男營,女人編入女營,小孩也跟著母親進女營。

所有能帶走的財產和糧食收入天朝國庫。歸所有人共同所有。由他們主持分配。

嚴謹男女發生關係,夫妻也不可以,嚴厲打擊這種邪惡。..net

太平天國甚至因為,有的將領私自到女營,找自己的配偶過夫妻生活被舉報。結果夫妻一起斬首示眾,並開大會就此教育教眾。從思想上認識到保持思想純潔的重要性。

但高階的上層,例如諸王們,可以隨意到女營挑選美女服侍他們。因為他們是神在人間的化身。不受人間的約束。他們的思想不會被汙染。

中下層幹啥都不行,只有天王說了能幹的才能幹。否則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把人管的死死的。不許亂說話。但天王自己不用管這些了,大修天王府,妻妾數千人。吃喝用度窮奢極侈。

明末的時代,不論是叛軍,還是底層造反。也是這一套玩法。就是流動到哪裡,就毀滅到哪裡。只有社會被摧毀了。他們才能更好的生存。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朝廷要的是穩定,穩定帶來秩序,是他們統治的基礎。朝廷平叛的目標是恢復地方的秩序。

造反的要的是混亂,社會崩潰了,他們才能從弱小走向強大。太平盛世,誰跟他們造反呢,他們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李自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們終於搞得大明北方徹底崩潰之後。他只用了三個月,就從陝西、陝西直奔北直隸、攻破了京城。

所以,他們要想造反成功,第一件事就是禍害百姓,讓他們走出舒適圈。

他們就像蝗蟲一樣。走到一個地方,就徹底破壞一個地方,把社會機構和生產完全摧毀。人是社會動物,離開了社會,單個人是很難生存的。

不能帶走的不動產和財物全部燒燬。讓戰馬吃莊稼,踐踏禾苗。把田裡的秧苗毀掉。因為是流動作戰,不能留下莊稼資敵。牲畜趕著走,弄不走的殺掉吃肉。

當地破壞後,百姓如果不跟著他們去搶別的百姓,就只能餓死。

反正官府的賑濟是非常不靠譜的。叛亂還沒鎮壓下去,誰會有精力管這些人死活。

就是想跟著叛軍走。叛軍的HR還牛逼的很呢。

人家還要挑人的,身體不強壯的不要,有病的不要。總之各種不要。陷入絕望的百姓,還得求爺爺告奶奶,競爭上崗才行。

至於這些能百姓能否打仗的問題,也是有固定套路的。造反的先輩早已研究的明明白白。實行飢餓兵一營,青壯兵一營,外加老營三級選拔制度。

飢餓兵每天只給吊命的食物。武器給些農具就行。既防止他們因為燒屋搶糧的仇恨而反抗。同時也是節約糧食。畢竟饑民兵的數量是最多的。叛軍也是金字塔型結構。

和官兵接戰,讓他們打頭陣,讓青壯在後面督戰,逃跑的就地斬殺。青壯後面是老營,監督青壯。老營一般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這就是所謂的流寇作戰,沒有根據地做依託。

如果打敗了,這些造反的頭領,會讓老營帶著財物和糧食先走。讓青壯營斷後,實在不行就拋棄飢餓兵和青壯營。只要還有老營。跑到哪裡,還是可以重新複製毀滅地方社會結構這一套。很快就能聚集起幾萬人。

如果這裡邊有的人敢拼命作戰,戰後就升入青壯營。到了青壯營就能吃飽飯。如果在青壯營裡表現好,成為精銳,殺敵甚多,就會被提拔進入老營。

到了老營這裡,相當於建奴的白擺牙喇兵,有酒肉,還有搶來的婦女。所以,既要壓榨飢餓兵,又要給他們上升的通道。逼迫他們玩命。

五代時有個節度使,他為了防止抓來流民、強徵的城市地痞逃跑。他發明出一套戰法。就是每三個甲兵,看著十個人。把他們的脖子用鐵環和鐵鏈固定死,穿成一串。戰時,讓甲兵用五米長的竹竿或者木棍。分別在兩頭和中間頂著他們,推動他們向前,強制他們和敵兵格鬥。

這一通大亂下來,薊鎮二十幾個縣城和農村,都不同程度的遭了滅頂之災。大批青壯男性死於兵災。

這個年頭,沒有男人,一家人幾乎沒法生存。尤其是這幾年連續乾旱的情況下。

女人和孩子種不了太多地,畝產又少,不夠交地租的。

所以,當京城裡來人,招募婦女做紡紗工的訊息傳來時。好多人似乎是從絕望裡看到了光明一樣。從四處蜂擁著跑來。

待遇算不上好,管吃管住,工錢按照計件算。按照完成的質量和數量,分等級核算。基本就是幹多少拿多少。

這已經讓很多人喜出望外了。現在她們還在為吃飯發愁。

多數紗廠的老闆,也同意她們帶著老人和孩子進廠。畢竟這個年代孩子早工作,從小學習紡紗,技術要比外面的好。

窮人的孩子八九歲就開始工作的比比皆是。這年代可不講童工什麼的。

單身的寡婦可不好找,不讓她們帶家屬,她們是不可能扔下家人的,那等於讓他們餓死。這樣也招不到人。但老闆也不願意養活一大家子人。

最後,妥協了一下。把管吃改為一天三斤玉米麵底薪。夠不夠吃就不管了。你們自己商量。如果認為能養活家人就來上工。

廠裡提供空地,可以支些草棚子勉強可以住。等第一個月工錢下來了,可以去租房住。如果不想花錢,用稻草和泥土樹枝搭建的窩棚勉強也能住,就是冬天很冷。

不過現在蜂窩煤便宜,咬牙買個鐵爐子,也還是可以過冬的。家裡的老人孩子也能找到些漿洗縫補的活計,畢竟京城的郊外離著京城近。工作機會也多些不是。

於是,在皇家毛紡廠扶持自己的供貨商,開紗廠的時候開始。遭了兵災最嚴重的幾個縣城的婦女,大批的來到郊外做紡織女工。

這些新開的紗廠,多數都設在了毛紡廠附近,他們租下小塊土地。搭建臨時工棚,就開始生產。這些小紗廠使用珍妮機,很快就把棉紗的產量提了上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夫(女尊)

嘔花深處

渡我九重天

丹青手

這麼開局?我選擇死遁[穿書]

梟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