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來自老朱的警告……不對勁!
姜阿山小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章 來自老朱的警告……不對勁!,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姜阿山小樹,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朱的瞳孔,驟然放大。
不是說不行嗎?
再讓他們繼承王位,那後面的問題,又該怎麼辦呢?
那樣王位不還是會膨脹,直至朝廷供養不起嗎?
封在外地不行,召回京師就行?
老朱有點凌亂了。
“你快說說,這又是為何?”
他連忙追問道。
“很簡單,讓他們去辦事,賞賜有功之人。”
朱允熞道:“親王的後代,若想承襲王位,那便要為朝廷立下大功,再下旨特賞,便可格外開恩,封為王爵。”
“後世子孫,若再有大功,則仍能封王,否則,便仍然降等。”
“如此一來,宗室親王,便不能怨朝廷寡恩。”
“唯有自己不甘墮落,力爭上游,方可保親王之位。”
“國家亦不致負擔不起宗室負擔,而陷入危機之中。”
“但有一點。”
“要讓他們立功,就要給他們機會。”
“若是在封地之上,則唯有賦予更多的軍權,讓其立下軍功。”
“但如此一來,藩王勢必掌握重兵,形成尾大難掉之勢。”
“唐朝藩鎮割據之殷鑑,不遠矣。”
“故而孫兒以為,不如將所有藩王都召回京師,不再封地,而是根據其才能優劣,授予差事。”
“一則一家人不致於分離四方,常年難以團聚。骨肉親情,方不會太過疏遠。”
“二則朝廷之中的緊要職務,亦可由朱氏宗親擔任,不落外人之手,有助於江山穩固。”
“三則也給了他們立功尋賞的機會,使皇室宗親,不致坐享其成,腐敗墮化。”
“皇爺爺以為如何呢?”
他乾脆一口氣說完。
如果是以前,朱允熞不會說這麼多。
只會點到為止,儘量誘導老朱自己往這方面去想。
但隨著與老朱打交道越來越多,他漸漸發現,自己這些小心思,都瞞不過老朱。
與其讓老朱認為他自作聰明,還不如更加坦城。
老朱低頭思索。
“熞兒之言,委實有理。咱只是擔心,他們都回到京師,難免有異心,與大臣勾結,生出叛亂啊。”
這是他分封諸王最大的初心。
都是自己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兒子們大了,心思就都不一樣了。
大家誰不是朱氏子孫?
你能當皇帝,為啥我不能?
老朱實在不願意看到大明,再發生唐朝那樣的玄武門禍事。
因而,將兒子們都封為藩王,天各一方。
不在朝中,靠地方勢力,就很難與中央相抗衡。
不僅如此,老朱對於大臣們私下與藩王見面,都是非常忌諱的。
一再告誡,朝中的高官,不得隨意與藩王相見。
歷史上,立了不少軍功的馮勝,就是因為私下會見藩王,而被老朱賜死。
將藩王都召回京師,老朱實在不放心。
“皇爺爺。”
朱允熞勸諫道:“宗室親王會不會釀成禍事,與他們在不在京師,並無太大的關係。”
“所為者,在於帝王如何制衡。”
“昔日秦王李世民功高蓋世,即令沒有皇子的身份,以他的所立下的戰功,以及他在軍中的威望,來一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也不是難事。”
“李淵不通制衡之道,奪天下又全賴李世民之功,又不願立其為儲君,終成慘劇。”
“故玄武門兵變,看似是皇子們相爭,實則是權臣之爭。”
“與親王是否在京師,並無關係。”
“沒有宗室親王,還有朝廷大臣。”
“難道帝王治國理政,還能不用人嗎?”
“只要用人,又不注意加以制衡,便可能導致權力旁落。”
“皇帝宗親在朝,反而可以有信賴之人。”
“若是有親王不聽教化者,大明有律法,朝廷有規章制度,親王雖為宗室,亦是臣子,皇帝自可制之。”
老朱聽他說完,忽然問道:“熞兒,如今大明的藩王,可都是你的叔叔,是伱的長輩,他們當中,不乏桀驁不馴之人,他們全部回京,你真的能製得住。”
言落。
他一雙眼睛知炬,盯著朱允熞。
“藍玉在諸將之中,也以桀驁不馴而著稱,孫兒還沒有被冊封太孫的時候,便將他馴得服服帖帖的了啊。”
“叔叔們是孫兒的長輩,但也是大明的臣子。”
“請皇爺爺相信孫兒,孫兒一定能製得住他們。”
他說話的時候,老朱一直看著他。
待他說完之後,老朱重重嘆了口氣。
“也罷,你的想法,也很有道理。”
“再則,你態度如此堅決,就算咱現在不準。將來你繼承大位,還是會將叔叔們召回來吧。”
老朱目光如電,看透他心中所想。
“那時候,可就麻煩多了。”
“與其等你登基繼位召回他們,不如就由咱來做吧。”
“不過,咱始終覺得,他們都回到京師,會鬧出不少事來。”
“你的二哥,咱素來覺得他安分守禮,仍然這般不老實。”
“咱那些兒子,咱可是清楚得很,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朱允熞心中一驚。
沒想到老朱竟然在此時提及朱允炆的事,莫不是意有所指?
但他急切之間,卻仍然摸不透老朱究竟是什麼意思。
“皇爺爺。”朱允熞腦海中念頭飛轉,朗聲道:“藩王在外,若不安分,則可能起兵,釀成連年兵禍,生靈塗炭,江山不穩。”
“若是朝內,一則相處的時間更多,感情更深。二則若有不軌之心,亦只在朝內鬥爭,大多可化解於無形之中。”
“退一萬步,即使是玄武門慘事,總好過在外地領兵造反,那樣死的人,較之宮廷政變,將多出萬倍!”
“為天下百姓計,也應將藩王召回京師。”
從老朱的言語中,他已經聽出了老朱對召藩王回京,仍是有幾分不願。
不過是看在他的面子,才沒有駁回。
但朱允熞前面的話已經說出去了,不太好此時改口,也只好硬撐到底。
“咱只是先提醒你,讓你有點心理準備。”
“召回藩王的事,咱已經準了,這就下旨!”
老朱笑道:“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你的叔叔,是咱的兒子,是朱氏子孫,就算有什麼過錯,也不能輕易加罪。”
他說到這裡,忽然問道:“對了,倭寇的案子,查得怎麼樣了?”
老朱一臉笑意,不復之前的嚴肅。
恍然間,朱允熞回過神來,剛才老朱那番話,看似是在“提醒”他,為了他將來繼位後的江山穩固,不要輕易召回藩王,要深思熟慮。
實則是“警告”他,不能對叔叔們下“殺手”?
也就是說,老朱對他有所“懷疑”?
擔心他召藩王回京,是想對叔叔們下手?
為何老朱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倭寇?
朱允熞想起幾個相關的人。
二哥朱允炆、三哥朱允熥、以及姑姑安慶公主。
倭寇……倭寇……倭寇……
轟!
他的腦海內,突然有一道驚雷炸響,閃電亮起。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