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章 地方吏治煥然一新!休養生息之策!,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姜阿山小樹,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楊榮是誰?怎麼突然間就冒出來了?

還一躍直接坐上了百姓監督司主管的位置!要知道,這個位置雖然不算是位高權重,但卻絕對是朱允熞心腹才能待的位置!

之前楊士奇也就算了。

畢竟是朱允熞一手提拔出來的,可現在這個楊榮又是什麼來頭?

朝中大臣仔細思考。

好一陣才反應過來這個楊榮是誰,這不正是今年朝廷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只是當時,這個楊榮雖然頗為出眾,但卻因為年紀太小,資歷又淺,沒有被大家重視。

可現在。

卻一躍成為了百姓監督司主管。

成為了朱允熞的心腹,自此踏上了仕途之上的快車道。

上一任百姓監督司的主管楊士奇,可是直接跳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可以說離位極人臣的位置,也沒有太遙遠的步伐了!

可楊士奇才不過二十來歲出頭!

但這還不算完。

只見朱允熞又說道:“之前傅友文的位置,便交由楊溥來擔任,輔佐楊士奇管理吏部,整頓吏治。”

“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

什麼情況?!

又是一個姓楊的?!這朝堂之上,姓楊的都快扎堆了!

難道說姓楊就能得到殿下的青睞?

已經有不少官員心中都開始想著,自己要不要也去把自己的姓給改成楊姓了……可他們又怎麼知道,朱允熞乃是從後世而來,知道三楊的大名,知道未來的治世能臣。

在此刻就開始培養起來了。

楊士奇經過此前澄城縣一事之後,已經於監牢之中悟道,心性大進。

已經可堪重任。

而其他兩人則是還依舊稚嫩,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練,才能夠各自擔任重要職務,所以朱允熞將兩人分別放在百姓監督司主管和吏部侍郎的位置上磨練一番。

假以時日,必然可堪重用!

下方。

百官心中一陣嘀咕,想不明白為何殿下這麼看重姓楊的年輕人,但無論如何,大家至少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殿下極為重視百姓。

這一點,從朱允熞將楊士奇放在百姓監督司。

而隨後又將楊士奇升到了吏部尚書就可以看出朱允熞的喜好,重視民生,有明君之相!

一念至此。

不少官員就連背都忍不住挺直了幾分,跟著一個相當明君的皇帝雖然很累,可若是做出一番功績,同樣能換來名垂青史的讚譽。

更是能夠讓子孫後代都享福。

可比當貪官要來得好太多,只是卻更為考驗官員的能力。

當今殿下,對待貪官的手段十分血腥。

而對忠臣、幹臣,則是不吝賞賜,甚至多次破格封賞,這顯然是傳遞出了一個明顯的訊號,要是朝中的百官連這都領會不到,那簡直是半輩子白活了!

“看來……咱們也得想辦法做一個好官才行。”

一些奸猾、心思活泛的官員已經開始領會了朱允熞的精神。

打算從明日起就當一個好官。

如此一來,必然能夠討好太孫殿下,獲得提拔。

而就在這一進一出,潛移默化之間,大明的吏治陡然就清澈了不少,許多人的歪心思都往心底藏了藏,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已經是一副清高到不行的樣子。

在說完人事的任命之後。

朱允熞又開始說起另外一件事。

大明連續幾年一來,多次征戰,各地基建,已經用盡了大明之人力、物力,朱允熞此次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一行,方才發覺,原來大明的人力、物力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充沛。

若是再這麼下去。

或許有那麼一絲可能重蹈隋朝的覆轍。

儘管只是那麼一絲的可能,但朱允熞也不願意見到,反正他還年輕,不到十歲的年紀完全可以等待,所謂潛龍在淵,為了騰飛九天之日,朱允熞願意花一段時間去等待。

洪武朝,本就是在殺伐之中建立起來。

當年北地被打的一片荒涼,老朱終其一生,都在調人口往北邊,去修復北邊大地的滿目瘡痍。

而除此之外,洪武朝的戰爭其實一直沒停下來過。

老百姓真正過好日子的時間,其實並不多,大明真正的人口大爆發,還是得等到永樂之後去了,畢竟雖說朱棣成日裡在北邊浪,但好歹有一個太子朱高熾監國。

幫他處理政務,恢復民力,緊抓財政。

這才讓朱棣有了整日在北邊打仗的資本。

但現在才不過是洪武年間,甚至連建文時期都沒到,大明可用的人力物力,當真是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就連開墾荒地,都成了一個麻煩。

更何談,將更多的人力化作勞力,去工廠打工或者成為基建的勞工呢?

所以朱允熞這些時日的思路已經轉變。

不再想著圖快,而是穩固當前的局面,好好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奉行黃老之學、無為之治,讓大明蓬勃發展一段時間。

還富於民。

在與此同時,也給大明的百姓造孩子的時間。

多多生孩子,擴張人口。

畢竟大明帝國疆域遼闊,區區幾千萬人,甚至都不足以滿足華夏大地的需求,又哪兒來的內在需求去追逐海上的霸權?

於是朱允熞直接宣佈道:

“前些時日,孤巡視陝西有感。”

“大明之百姓,過得還是有些太苦了,自大明建國二十餘年以來,雖朝堂穩定,百姓安定。”

“但百姓能夠享受到的卻還是不足。”

“雖國道尚未完成,水利也沒能畢其功於一役,卻也不能再苦了百姓。”

“大明之政,當是仁政。”

“於是孤打算奉行黃老之策,無為之治,修養生息數年,待大明恢復蓬勃生機之時。”

“再行開拓之事。”

當即。

朝中未免再度一片譁然,不少朝臣正準備大展身手,卻聽到朱允熞說要休養生息,恢復大明國力。

頓時不由感到心中一陣困苦。

錯過了時機,這接下來幾年之內,怕是再沒有什麼能夠施展的機會。

只能固收本分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如此又怎麼出彩?

又怎麼惹得朱允熞的關注?又怎麼儘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地位?

但太孫殿下既然直接宣佈了此事。

那就代表著此事根本沒得商量,而且朝中有識之士也紛紛理解太孫殿下的所作所為,因為當今的大明,其實就在懸崖邊上。

現在回頭,反倒是上佳之選。

一味固執的在懸崖邊上走下去,倒未必真的會出事,可風險的的確確會增加許多。

若是論對大明的瞭解,只怕就算是朱允熞都沒有他們對大明瞭解深厚。

大明的國力,其實一直在一個勉強維持平衡的邊界線上,北地開荒需要人手,北地打仗需要人手,西南邊維穩需要人手,倭國運輸、看守需要人手。

而工廠、國道、水利、金陵長江大橋,又有哪一個不需要人手?

可大明的人口,就連自己南邊的地都還未必能夠耕種的過來!

近些年來,大明的糧食總產量都是逐年上升的,其原因就是因為大明其實連耕地都沒有完善的利用完。

還有不少地界是處於一片荒蕪之中。

在幾十年前接連的戰亂之中,被打成了一片白地。

足足二十餘年過去了,也沒能完全的整頓回來。

人口,也沒能恢復。

要知道,宋朝末年時期,人口約莫就有一億左右了,元朝幾十年,外加後面各地起義軍戰亂不休,到了建立大明的時候,人口也就不過五千萬左右。

一直到了洪武二十七年方才恢復到了六千多萬,不到七千萬。

而這部分人,又大多集中在南方,北邊依舊是赤地一片,所以太孫殿下的決策絕對是英明無比的。

朝中大臣根本不會反對。

而且操勞的日子過多了,總會想要過一些輕鬆點的日子。

好不容易大明的國力日漸昌盛。

大臣們也都想要過幾天安生日子,好好享受享受。

儘管出發點不盡相同,但這一次朱允熞和大臣們的想法,卻不約而同,都想要停下來安歇一陣。

只不過朱允熞想法的根源。

卻是奮六世之餘烈,暫時的停下,實則是為了更好的出發,為大明積累底蘊。

但不管如何,此事卻是推行了下去。

………

陽山。

自陝西回來之後。

朱允熞還未曾來過陽山,而這一次終於處理完了大部分事情,朱允熞也總算是得了空閒。

來找老朱稟報最近的大明事務。

畢竟老朱可還是大明的皇帝陛下,若是什麼事都不和老朱說,就自己一個人獨斷乾綱。

未免顯得太人走茶涼了一些。

失了一分人情味,同時更是讓老朱心中不免會難受一些,儘管這對朱允熞的太孫之位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朱允熞還是不想讓這位已經失去了好幾個寄予厚望的兒子。

以及孫子的老人家再度失望。

無論老朱的一生功過,自然有後人去評說,作為老朱的皇孫,朱允熞現在該做的就是在老朱有生之年多陪陪他。

“皇爺爺,陝西之事,便是如此。”

陽山之上。

朱允熞先是同老朱講了陝西一行發生的諸多事情。

引得老朱陣陣喝彩。

“好!不愧是咱的孫子!殺伐果斷,有咱的風采!”

“對這些貪官,凌遲都算是便宜他們了!”

老朱對於貪官的厭惡,幾乎是不言而喻。

但隨後。

老朱卻忍不住嘆了口氣。

說道:“唉,就是可惜了又一位老兄弟,不得不以他的人頭,震懾百官。”

“否則,熞兒你此次陝西之行,未免就廢了大半。”

當查到陝西這些貪官朝中的保護傘是傅友文時,那麼傅友德便不得不死了,因為誰都知道,傅友文是靠了誰的面子,才有底氣當這些貪官的保護傘。

若是傅友德不死。

日後那些貪官有樣學樣,找到同樣地位尊崇的開國功臣當靠山。

屆時,朱允熞是殺還是不殺?

並且傅友德不死,豈不是說明在朱允熞心中,百姓的死活根本沒有權貴重要?

無疑是從根本上動搖了朱允熞給百官灌輸的勤政愛民思想。

對朱允熞將來統治大明不利。

所以不管是誰,到了這一步,他就必須得死!

好在,傅友德足夠聰明,沒有讓朱允熞太過為難,只是犧牲了自己,便換取了全家的榮華富貴。

朱允熞還會記掛著他的死,照拂一下他的家人。

在說完陝西之行後,朱允熞又聊起了自己打算休養生息的想法。

老朱當即一拍大腿。

讚歎道:“本以為熞兒你不懂得收手,還需要咱來提醒你。”

“沒想到,你竟然能悟出這一層。”

“這些年來,大明南征北伐,方才有了如此寬廣的疆域,但為了北方這片地,大明卻也著實付出了太多!”

“大明國力雖然蒸蒸日上。”

“可在這緊要關頭,選擇停下來歇息一陣,或許比勉強發出政令。”

“帶著疲憊不堪的大明走下去,要好得太多。”

說到此處。

老朱便忍不住想到,自己死去的大兒子朱標。

雖然名義上是太子。

可實際上,在老朱後面的時期,朱標監國同樣是代行皇權,各個事項都處理得非常好。

若不是陝西巡撫一行,感染上了重病身亡。

應當也會選擇讓大明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好讓大明國力發展到鼎盛。

此乃明君之選。

為什麼老朱從未考慮過最像自己的朱棣來繼承皇位?有一點很重要,便是老朱知道,如果朱棣來當皇帝,絕對是一個忍不住折騰的主!

而事實上,朱棣也的確如此。

作為皇帝不安穩坐在朝堂,卻成日往北邊戰場上跑。

封狼居胥的皇帝,朱棣絕對是頭一個,更是歷史上的獨一個!

可這樣做卻也有不少壞處。

至少大明的國力,在他這幾十年中,並沒有得到該有的發展,因為以大明的潛力,在這幾十年中,應當是有更好發展空間的。

甚至如果不是生了個好兒子,有朱高熾在朝中掌管大局。

說不定這大明還真有可能被朱棣折騰的破產。

永樂盛世,文治武功的確不凡,但要說在經濟上嘛,卻根本沒有正常的發展,得在永樂之後才緩緩達到鼎盛。

但到了哪個時候……

大明也就開始隨之由盛轉衰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我搶了龍傲天的臺詞後

冷山月

明末最強釘子戶

兇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