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師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47名叫光子的幽靈,重生,然後成為大科學家,趙師雄,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玻爾和愛因斯坦私下裡的關係不錯,但他倆自從認識之後,兩人自始至終都處在相愛相殺的階段。

如今的玻爾骨子裡還是遵循老傳統的觀點,在他的心目中,愛因斯坦哪裡都好,只是提出來光量子的這個觀點,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

如果承認像他所說,那樣的光量子確實存在,那麼無論是惠更斯的波動說,還是麥克斯韋建立的電磁學理論,都會徹底被推翻。

在去年,玻爾和愛因斯坦同時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前者是當年獎項的得主,而後者則是之前一年的獎項得主。【1】

在得知得獎的第一時間,玻爾立刻給遠在遠東講學的愛因斯坦寫了一封信,祝賀他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獎。

書信內容寫得十分謙卑,他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是因為愛因斯坦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因此,愛因斯坦能在他之前獲得諾貝爾獎,玻爾覺得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因為如今相對論在物理學界還有爭議,所以在授予愛因斯坦1921年度的物理學獎時,瑞典皇家科學院給出的獲獎理由不是相對論,而是“為了表彰他在理論物理學上的研究,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至少光電效應定律已經被密立根的精確實驗所驗證,其準確性是毋庸置疑的。

去年12月10日,諾貝爾忌辰的這一天,還在䒤本講學的愛因斯坦沒能到斯德哥爾摩參加屬於他的頒獎典禮。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隔空給愛因斯坦頒完獎之後,又邀請今年的得主玻爾上臺。

但玻爾的發言卻引發了現場觀眾席的陣陣喧譁,因為他在獲獎感言中,矛頭直指剛剛才獲獎的光電效應,完全否定了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說用這種理論解釋光電效應是錯誤的!

由此可見,玻爾是有多麼牴觸光量子這一理論,才能在頒獎典禮上如此不留情面地說出這麼拆臺的話。

所以一開始,玻爾對陳慕武的論文十分不屑,只不過是提出一種理論罷了,沒有實驗驗證,那就與民科無異。

但是,在接踵而至的《自然科學會報》中,他不但再一次看到了陳慕武的論文,而且後面還有自己老師盧瑟福做的實驗驗證。

老師實驗結論表明,伽馬射線在經過折射之後,確實會出現論文中預測的那種現象。

這是玻爾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越想越氣憤的玻爾打了個電話,讓自己的助手亨德里克·克萊默斯趕快來辦公室找他。

1916年,克萊默斯在拿到荷蘭萊頓大學的理學碩士學位之後,想在博士期間到國外深造。

他本想去的是哥廷根大學,拜入馬克斯·玻恩教授的門下。

但因為歐洲正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戰,克萊默斯不能前往德國,他只能來到和荷蘭同為中立國的丹麥,成為了當時剛從曼徹斯特大學回國,還不為人所知的玻爾的博士研究生。

博士畢業之後,他被自己的老師玻爾留下來做助手,取得了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副教授的職位。

如今的他,才剛剛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之中,因此像打了雞血一樣動力十足。

克萊默斯在電話中聽到老師的語氣似乎有些不正常,於是就一路小跑地來到玻爾的辦公室。

“漢斯,你快來看看這篇論文!”

克萊默斯老老實實地從玻爾手中接過《自然科學會報》,花費很長的時間認真讀完了一遍陳慕武的論文和盧瑟福的實驗快報,然後才抬起頭來對他的老闆說道:“老師,這篇論文不是已經在上個月的《物理學年鑑》上發表過一次了嗎?”

作為一個荷蘭人,他閱讀起德語來要比英語輕鬆得多。

“沒錯,你覺得怎麼樣?”玻爾蹙著眉頭問道。

克萊默斯如實答道:“這篇論文中的推導過程很簡潔,用到的知識也很初等,像是一個物理學本科生就能輕易完成的工作。不過,我覺得他這個把光看成是‘粒子’的思想很有意思!從光電效應到現在的這個實驗,光很可能就是一個粒子!”

“光怎麼可能是粒子!我要你好好動動你的腦子,如果光是粒子,那麼兩條狹縫的背後,怎麼可能會出現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

“可,可是,老師,劍橋大學的盧瑟福爵士,不是也在這後面附上了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實驗結果嗎?”

“沒有什麼可是!光絕對不會是粒子!”

……

聽到克萊默斯的回答,一向性情溫和的玻爾大發雷霆。

他覺得自己的助手已經被名為“光子”的惡魔所洗腦,這絕對是罪不可恕的。

在這之後,玻爾手中菸斗中的菸絲換了一次又一次,火柴也劃燃了一根又一根。

他不厭其煩,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對克萊默斯軟硬兼施,從科學、哲學等各個角度反覆論證,“光子”是不可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

到最後,玻爾終於說服自己的助手,讓他承認他自己在看了陳慕武的論文之後,被引誘著誤入了歧途。

直到黃昏時分,克萊默斯才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了玻爾的辦公室。

當晚心力憔悴的他沒有回家,而是直接住進了哥本哈根大學的附屬醫院。【2】

幾天之後,在醫院中調理好身子的克萊默斯才剛剛出院,玻爾就讓他把自己那天和他談話,或者說是他單方面的訓話,整理成一篇通訊,然後署上兩人的名字,寄往英國倫敦的皇家科學學會。

……

康普頓的實驗資料、伊夫寫給盧瑟福的回信、德拜寄給普朗克的投稿、玻爾怒斥陳慕武的通訊……

無數封信件從歐美各地的大學寄出,透過繁忙的郵政系統,最終殊途同歸,入雪花一般匯入英國和德國。

這些信件的內容不盡相同,但其共同點就是繞不開一個物理學新概念。

一個幽靈,名叫“光子”的幽靈,在歐美物理學界的上空遊蕩。

當然,這些信件中只有一封寄自中囯仩海的是例外。

裡面寫的雖然不是光子,但其中內容所蘊含的震撼能力,完全不弱於現在的光子理論。

不知道將這塊石頭投入仍泛著漣漪的物理學界,又會濺起多大的驚天巨浪?

而此時此刻,這封信件的作者,正坐在京奉鐵路的一列火車上,向著東方“疾馳”而去。

*****

【1】筆者注:諾貝爾獎確實有這麼一條規矩,假如評委會認為當年並沒有足以獲獎的成果(或其他原因),可以選擇將該年的獎項擱置一年,如果一年之內出現了適合評獎的成果,再在第二年頒獎時延遲發放上一年的獎項。

【2】筆者注:史實如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周逍遙王爺

小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