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有些開心的羅素
趙師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74有些開心的羅素,重生,然後成為大科學家,趙師雄,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忠堯和考克羅夫特在卡文迪許實驗室外的那個房間裡,造著粒子加速器;
施汝為被陳慕武送到卡皮察的小組,跟著他做助手;
只有大閒人奧本海默,每天在劍橋大學裡面無所事事。
他白天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屬於陳慕武的那間屋子混日子,一到晚上六點鐘收工的時間,不是去實驗室隔壁的老鷹酒吧裡喝酒,就是去劍橋大學附近的舞廳,跳上幾支舞,發洩一下整日裡待在斗室當中的鬱悶。
但就算在跳舞的時候,奧本海默依然很不滿意。
雖然身邊的一切和之前相比幾乎都沒有變化,但他剛剛才在美國接受了一兩個月的新鮮事物,再次回到有些保守的刻板的英國,仍然有些不適應。
在紐約的時候,奧本海默也和朋友去了幾次舞廳。
紐約市內知名的幾家舞廳,都已經紛紛把樂隊換成了演到同款樂器的黑人樂隊,音樂型別也變成了較為新潮的爵士樂。
可是劍橋大學附近的舞廳裡,樂隊組成仍然是以鋼琴小提琴為主,演奏的也仍然是諸如波爾卡和華爾茲這種傳統的歐洲舞曲。
這讓食髓知味的奧本海默覺得很沒意思,只是有些可憐這些歐洲人是土豹子,沒怎麼見過世面,在這些老舊樂曲的伴奏下,仍然跳得那麼津津有味。
讓奧本海默每天如此悶悶不樂的罪魁禍首,是“不務正業”地跑去研究數學的陳慕武。
關鍵是他為了寫好一篇數學論文,乾脆不待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而是整天都在三一學院的圖書館。
這一方面,是希望能從古往今來和他使用同一間圖書館的先賢學者們那裡吸取一些靈氣。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遇到什麼不懂的或者拿不準的地方,跑去和羅素請教更方便一些。
關鍵是,羅素本人也很奇怪這件事。
之前是他邀請陳慕武加入到的劍橋使徒社,也在每週六的例行活動上,和這個中囯小夥子見過幾次。
可是除了偶爾會分享一些中囯古代哲學之外,陳慕武在聚會上總是扮演傾聽者這個角色的時候居多。
別人分享其他有關政治、體育、社會、民生等各方各面話題的時候,他基本上都是面帶笑意,一言不發。
至於那幾個善談的成員,經常在喝了些葡萄酒微醺之後,就開始討論數學、邏輯和哲學,可每到這時,卻永遠也看不到陳慕武的身影。
數學家們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優越感,不太看得起其他學科,希爾伯特如此,羅素也是這樣。
他一直以為陳慕武對這些都不感興趣,像是一個眼裡只有物理實驗的一根筋。
在物理學、天文學、通俗文學和體育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績的他,或許很優秀,但是還不足夠優秀,因為他不愛數學。
只是最近,羅素對陳慕武的觀感有些發生變化了。
他可能並不是不愛數學,只是開竅的稍微晚了一點而已。
就說嘛,沒人能夠拒絕數學的魅力!
因而羅素在回答陳慕武問題的時候十分盡心竭力,在每一處細節上,都要給後者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當然陳慕武也聽得認認真真,他這次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的在虛心求教。
能被大佬親自授課的機會本來就很珍貴,而且陳慕武也想把論文寫得更好、更漂亮、更沒有錯誤一點。
這篇論文是他以一個物理學者的身份,向那些自視甚高的數學家們打出的有力一拳,而且還是打完就跑,絕不拖泥帶水地那種偷襲。
所以這唯一的一拳,務必要打得漂亮,一定不能是拳法醜陋的王八拳,最起碼也要是渾元形意太極拳,這種一聽就很帥氣很飄逸的拳法才行。
經歷了若干次羅素耐心細緻的培訓,又結合自己大腦的記憶,陳慕武總算寫出來了一篇他自己看上去還算滿意的、證明了不完備性定理的論文。
他一開始想的是,拿著這篇論文去請羅素審閱一下,幫他把把關,順便給國際知名的那些數學期刊寫封推薦信,把論文發表在上面,讓更多的數學家能在第一時間看到。
請羅素把關,倒是沒什麼問題。
陳慕武這些天頻繁地向他請教數學上的問題,而且也曾經把論文當中比較淺顯的幾個觀點,暗暗拋給過羅素。
他突然拿出一篇完整的證明不完備性定理的論文來,至少羅素不會感到驚訝。
羅素或許也曾從這些觀點上,萌生出了一些想法。
可他終究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做,給陳慕武補課已經是規劃之外的事情,也佔用了額外的時間,所以羅素不太可能有時間繼續深入地研究下去了。
但是,讓羅素推薦數學期刊就沒什麼必要了。
陳慕武不是數學專業的從業者,也不知道那些專業期刊的發表流程是什麼。
而且他能想到當那些期刊的專業編輯,看到羅素推薦的一篇論文作者欄上寫著自己名字時候的表情,以及內心中所想的事情。
這個人是最近風頭正盛的物理學家不假,但是一個物理學家,寫了一篇不是有關微積分的數學論文,而且還要上來就否定當今數學界的無冕之王,偉大的數學家希爾伯特先生提出來的希爾伯特計劃?
那多少是有些不自量力了!
陳慕武估計即使有羅素的推薦,那些編輯們也絕對會質疑論文的正確性。
他們肯定會為陳慕武的論文找多個同行評審,只要能從裡面找到任何一處細小的錯誤,都不會讓這篇論文儘快發表。
這樣一來一回,估計就要幾個月才能讓論文最終發表。
除了一種情況,那就是有的編輯會想不開,想要惡趣味地使論文儘快發表,為數學家們立起來一個靶子供大家嘲笑:“看吧,所謂的物理學家,他們的數學就是這種水平!”
陳慕武決定還是不去數學期刊那裡浪費時間了,乾脆就把論文投稿給皇家學會的《自然科學會報》好了。
反正大家都是自己人,陳慕武又是為會報供稿的大戶,在那上面發表論文更方便一些。
至於說沒有把論文發表在數學專業期刊上,可能不會第一時間被世界上的數學家們看到這件事……
拜託,沒能儘早地讀到論文,只能是他們的損失,而不是他自己的損失。
抱著這種心思,陳慕武把列印謄抄好的論文稿,裝進信封中寫好皇家學會《自然科學會報》編輯部的地址,扔進了劍橋大學的郵筒裡。
之前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發表有關物理方面的論文,都是由專人定期送到編輯部。
這一方是因為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實驗人員眾多,而且論文產出量還不錯。
可是這次陳慕武寫的是數學論文,他也就沒好意思再走這個途徑。
就在皇家郵政的郵遞系統,把運送這封信件從劍橋到倫敦的同時,陳慕武在羅素心中的風評,再次變差。
人在學術上取得足夠高的成就之後,就總想著開宗立派,開枝散葉,玻爾如此,羅素當然也不例外。
前者是哥本哈根學派的開創者,後者則是邏輯主義學派的宗師。
羅素心中認為,自己這個水平,再加上陳慕武的聰明勁兒,不說把他培養成維特根斯坦那種青年哲學家中的佼佼者,但是培養出第二個拉姆塞出來,應該沒什麼問題。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自從上次一別,陳慕武已經很長時間都沒再來找自己請教數學和邏輯學上的問題了。
這讓羅素有些寒心。
難道是因為他認識不到邏輯之美,認為這門學科太枯燥無味,所以堅持不下去了嗎?
波斯諺語曾說,誰沒有耐心,誰就沒有智慧。
像陳慕武這種虎頭蛇尾、半途而廢的傢伙,是絕對研究不了數學的,也就只能研究研究物理學了!
可是羅素轉念又一想,陳慕武可比他那個叫徐志摩的同胞好多了。
那個人在多年之前就開始給自己寫信,而且在去年也曾經專門到劍橋大學拜訪過自己,就算是已經回到了中囯,彼此之間也從未斷過通訊。
可是他寫來的那些信中,除了表達對自己的崇拜,表示他在中囯國內幫助宣傳自己的學說之外,就再沒有其他內容。
即使和他聊些數學和邏輯上的問題,也會在回信中被自動忽略。
只是,他既然連數學和邏輯都不明白,又是如何能夠在國內幫忙宣傳自己的學說呢?
在羅素心中,徐志摩的這種行為,別說和曾經虛心求教,嘗試過投入到數學懷抱當中的陳慕武比了,甚至連自己在前幾年到邶大講學時,遇到的那些求知若渴的中囯學生都比不上!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麼一看,陳慕武這個人也還行哈!
《自然科學會報》編輯部的值班編輯,在收到陳慕武的來信之後,起初並沒在意。
劍橋大學陳博士在前幾年交稿的論文,每篇都能順利在本報上發表。
不但能夠順利發表,而且基本上都能在科學界產生不小的反響。
這讓《自然科學會報》這本供多學科發表成果的綜合期刊,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大家似乎都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期《會報》送達的時候,先開啟看看有沒有本學科知名的大家發表了論文,然後再看看,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論文標題。
現在,很多人都會在這兩個步驟之間再加上一項,那就是看看作者欄有沒有陳慕武,如果有的話,就要進一步確定,他寫的論文是不是本學科方向的。
先是物理學家,然後又多了天文學家,去年再加上了化學家。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如果陳慕武送來的論文是有關物理學、天文學甚至化學的,那麼絕對是審都不用審,直接發表就行。
畢竟有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盧瑟福、劍橋大學天文臺的愛丁頓和戴維-法拉第實驗室的老布拉格這三位名師大家把關,基本上就不會出什麼差錯。
只是這一次,陳博士送來的,居然是一篇數學論文?
他又開闢了新的戰場!
也不算開闢新戰場,之前陳慕武就曾經把微觀物理學和數學上的矩陣結合到了一起,開創了一種矩陣力學,又從矩陣力學上發展出了一門叫做量子力學的理論物理新學科。
他是有不錯的數學功底在的。
只是,陳慕武最新的這一篇論文,是不帶一丁點兒物理學的純數學。
他本人應該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在通訊地址上才沒選擇用卡文迪許實驗室,而是用的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那需不需要公事公辦,請人審一審稿呢?
值班編輯們討論了一下,最終決定還是要走審稿流程。
雖然陳慕武是現在皇家學會會長盧瑟福最喜歡的學生之一,可是也要保持《自然科學會報》的權威性。
於是專門審閱數學論文的編輯,第一個先看了陳慕武的這篇論文,然後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果這篇論文的結論準確無誤,那麼希爾伯特在四年之前提出來的計劃,就將被全部推翻,這將會在數學界引發一場大地震。
但是如果這篇論文是錯誤的,還被刊登在《會報》上,不但會讓陳慕武受到數學家們的恥笑,也會讓《自然科學會報》的風評也連帶著變差。
編輯判斷不了這篇論文到底是不是對是錯,而且不管是對是錯,這個險他也萬萬冒不得。
因而只剩下一個辦法,那就是請神了。
雖然當今世界數學的中心仍然在歐洲大陸,可英國也有不少一流的數學家。
《會報》編輯部把論文複製了幾份,並把它們按照這些人的通訊地址寄了出去,請求他們幫忙審閱。
論文原件是怎麼透過皇家郵政系統從劍橋寄達倫敦的,其中的一個複製件,就是如何從倫敦重返劍橋的。
收到從倫敦寄來的信件,開啟之後,發現是《自然科學會報》編輯部發來的審稿請求。
羅素剛開始還不以為意,心中甚至還在吐槽皇家學會也不多找一些靠譜的編輯,每次有這種拿不準的論文,都要麻煩自己。
《論數學原理和有關係統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題》。
標題還算中規中矩。
作者,陳慕武。
原來他並不是放棄了數學,而是因為偷偷在寫論文,所以才不來找自己的呀?
那當初好像有點錯怪他了!
果然數學的魅力非常大,他陳慕武也根本拒絕不了。
誤會消除之後有些開心的羅素,抱著批改學生作業的輕鬆心態,看起了這篇論文的具體內容。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