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薑是老的辣?,非凡法醫,巖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到這團細莖,宋小慈腦中突然浮現出剛剛吸收過的技能書——法醫植物學LV3.0。
這門學科,十分冷僻,即使在大學期間,也沒有專門修過,教授們也只是象徵性的提起過。
宋小慈眉頭挑了挑,眼眸為之一亮,呵呵,正愁如何判斷死者的死亡時間呢。
這團絮狀根莖是一條分枝樹根的末梢部分,全都集中到了顱腔,這相當於人類手臂遠端的尺橈動脈,整個手掌都佈滿了它們的毛細血管。
生長是一個過程,完成一隻人手毛細血管的布建,那是需要充足時間的。
同理,顱腔這團細小根莖,它們的長度、數量、分節分叉都是可以測量的,而這些資料可以和植物的生長週期關聯起來,正如樹木的主幹年輪一樣。
宋小慈小心地截斷了進入枕骨大孔的根莖,任由那團細莖留在顱腔內,這些細莖他要稍後測量。
隨後又讓社群民警調出APP,用手機掃描,明確這棵植物的名稱——毛山椒。
“小宋啊,這毛山椒有什麼好研究的啊?”
不知道宋小慈這是要幹什麼,黃胖子忍不住問了出來。
“確定死亡時間。”
宋小慈的身高超過了一米八,這會兒站直了身體,加上身材略顯秀氣,讓他看上去比黃胖子整整高了一個頭。
“確定死亡時間?”
黃胖子很是意外,自己本就是從刑偵口上提拔起來的,以前可沒聽說有這樣的方法。
熊照安和胡斌的目光落在彼此臉上,均是一愣,這小宋肯定是在故弄玄虛,開玩笑吧。
兩社群民警是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人,勇於接受新鮮事物,立馬來了精神,興趣盎然。
其中一人問道:“宋法醫,這個應該是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週期,間接推斷死亡時間吧?”
宋小慈想都沒想,脫口而出。
“差不多吧。植物主幹與根系的生長發育相似,每種植物的生長圖譜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的區域、氣候環境下,它們的生長速度也是不同的,這種差別,在中華植物學中都有對照引數……”
宋小慈知道,這個東西說太深了人家理解不了,只能簡單說說,兩片兒警不停點頭稱是。
周啟明則在沉默思考,回想剛剛小宋法醫勘驗的過程,程式和步驟跟書上說的差不多。
太標準了!
不對呀,剛剛之前還覺得他是個新手,這會兒搞起事來卻是判若兩人,比起局裡的老法醫還要正規。
正想問問,這具屍骨是男是女,年齡多少,就聽電話鈴響了。
周啟明開了擴音。
“啟明,你這邊搞成麼樣?屍骨的身份能夠確定嗎?”
聽聲音,幾個人知道這是劉波大隊長打來的。
“這裡又高又險,爬上山頂快累死了,我們剛剛開始勘驗,這樣吧,我讓熊隊說說基本情況。”
熊照安接過電話,沉吟幾秒,道:“這人男的,身高1.6米左右,年齡在40-50歲之間,死亡時間3-5年,死亡性質和原因目前還不清楚。”
電話那頭沒有停頓,直接回道:“好吧,你們搞結束了給指揮中心報告一聲,儘早發協查通報,找到屍源。”
果然是有經驗的中年法醫,只在旁邊觀察了一番,還沒有接觸屍骨,就已經下了結論。
這讓眾人不由鬆了一口氣,薑還是老的辣,搞事情就是利索。
熊照安不露聲色地看了一眼宋小慈,道:“小宋法醫,說說你的看法吧。”
宋小慈大為詫異,以自己初步的判斷而言,熊老師對於死者的刻畫也太離譜了,在沒有完成所有檢驗之前,他不想表達任何觀點。
想了想,道:“熊老師,沒有拼骨,測量也沒有做,我說不上來。”
看吧,這就是新人和中年法醫的差距。
新人搞事磨磨蹭蹭,半天憋不出個屁來,而老師傅看一眼就有了答案。
熊照安揮揮手,表示理解,讓宋小慈繼續。
現場一開始就有攝像機全程拍攝,見胡斌拍完了照片,宋小慈撤了標牌,拿出一張藍色的寬大紙巾,鋪到旁邊的草地上。
“胡老師、熊老師,你們歇會兒,我來拼骨;兩位小哥,你們到附近搜尋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衣飾物品,我感覺還差骨頭,衣鞋的殘片應該能夠找到一些。”
宋小慈不好命令黃胖子,也不好支使周啟明,他想讓兩片兒警在周圍找找東西。
“呵呵,早說啊,我們都可以找找看。”
在周啟明的帶頭下,黃胖子和兩片兒警都在周圍找了起來。
胡斌對拼骨不感興趣,“我也去,”選個方向自顧找去。
熊照安則是看著宋小慈將幾坨骨頭收攏到鋪巾上,開始拼骨了。
人的骨頭一般是206塊,偶爾有變異的結構,可以增減幾塊,但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本就是法醫專業的,大學裡也沒有全玩,畢竟985的學校,學習氛圍還行,因此,多少還是啃了一些書本知識的。
但離實踐應用,卻還差得很遠。
幸好,現在有了法醫人類學LV3.0技能傍身。
宋小慈手速很快,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將整個骨架拼好,看上去一目瞭然。
周身骨塊,包括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顱腔是一個整體,長骨基本完整,只是差了左小腿的腓骨,其它體積較小的骨質,比如雙手的指骨和雙足的趾骨,卻是差了不少。
更可惜的是,沒有找到舌骨,這塊骨頭對於排除機械性窒息死亡,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在拼骨的過程中,宋小慈將每塊骨頭仔細看了一遍,所有現存的骨頭都沒有骨折,包括線型骨折和粉碎型骨折,基本可以排除強暴力打擊骨胳造成的損傷。
在四肢長骨的幹骺端,看到了撕脫性的損毀,還有多根指骨和趾跗骨遠端齧痕,應該是小動物所為。
舌骨被小動物掠走,也是完全可能的。
拼完骨頭,宋小慈開始檢查骨盆,看這個主要是確定性別。
男性骨盆高而窄,上大下小呈漏斗形;骨盆上口徑大於橫徑,呈心形;骨盆下口狹小;盆腔骨面粗糙、傾斜,骶骨、尾骨向前方突出,骶岬及坐骨棘均較發達,左右坐骨結節距離近。
宋小慈拿著米尺和量角器,仔細測量,不用記錄,他直接將這些資料一一記在腦中。
恥骨角72度,女性這個角度會大於90度。
恥骨緣支角141度,而女性通常小於137度。
找到骶骨,拿尺一量,妥妥的等腰三角形,而女性這塊骨頭是等邊三角形。
因此,這具屍骨是男性無疑。
見宋小慈認真到了忘我,熊照安搖搖頭,不就確定個性別,肉眼可見的差別,用得著測量嗎?
迂腐!
這就是熊照安的評價,這小夥子讀書都讀迂了。
確定了性別,宋小慈將兩根最長的股骨挑了出來,人體的這兩根骨頭,最適合推算身高。
拿尺一量,左側45.5厘米,右側45厘米。
在大學裡,他知道最簡易計算屍長的辦法,就是用長骨乘以相應的係數(當然是黃種人的),所得乘積加5厘米,即為身高推算值。
只不過,這種方法相當粗糙,誤差有點大。
強些的是一元迴歸方程,而更加準確的當屬四元迴歸方程。
有了法醫人類學LV3.0,宋小慈直接應用四元迴歸方程。
在仔細測量股骨的髁頸粗細和長度後,他拿出手機,將計算器APP調了出來,將多個資料代入迴歸方程,很快就得出了左172.5厘米,右172.0厘米。
這樣,死者的身高就在172厘米與172.5厘米之間,直接說成172厘米也不為過。
對於法醫人類學而言,確定種屬(人種)、性別只是起步,推算身高也相對容易,難的是確定這副白骨化死者的年齡和死亡時間。
可以說,一個比一個難。
經常看到法醫報告中說,死者年齡25-30歲,50-55歲,有的甚至跨度在10歲以上,比如55-65歲,60-70歲。
精確到五歲之內,能夠將死者年齡框進去,就算是中規中矩的,至於跨度十歲以上,也常有法醫這麼幹。
對於白骨化的屍骨,推斷它的年齡範圍,誤差能夠縮短到兩年左右,就相當不錯了。
年齡的推算最好檢驗多個部位,相互印證,即使那些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老法醫,也很難做到完全準確。
如果沒有法醫人類學LV3.0,這在宋小慈來說,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大工程。
現在就不一樣了,屍骨相對完整,可供選擇的骨塊部位多了,自由度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宋小慈選擇顱縫,恥骨聯合面,以及牙齒磨損三個方面綜合推算。
他一手托起顱骨,一手拿著放大鏡,觀察顱縫癒合的情況。
重點觀察顱骨三大縫的內外癒合情況,即冠狀縫、矢狀縫和人字縫,仔細檢查它們的癒合度,根據1-4類分型給出評分,然後代入到多元迴歸方程。
很快,骨縫推算有了結果,“嗯,36-39歲,與預估的差不多。”
骨盆的恥骨聯合容易觀察,他一眼就看出,聯合面形成了周緣且略有隆起,背側緣向後擴大,使聯合面呈現出卵圓形。
這個不用迴歸方程,課本上早就給出了參考值。
“年齡在35-40,還不錯,可以接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