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技術的溫床,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鍵盤戰鬥家,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仁來彙報商館的事宜,朱高熾把自己的長隨張全派去了。

蜂窩煤商館要往外行商,會遇到地方官面的勢力,張全是朱高熾的身邊人。

他出面和官方打交道正合適,告訴人們商館的跟腳,避免有人打主意和阻撓。

剩下的就是生意上的事,八家正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朱高熾就管不上了。

他們有熟練的工人,成熟的技術,豐富的資本,這樣都不能站穩市場,被後起之秀打敗,那商館要吸納的就是後起之秀了。

而且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商業拼的就是這些東西,如果有人要使陰招拼背景,那商館更是在北平橫著走。

朱高熾來到了焦炭煉製廠。

無論是石膏還是青礬,在古代都是常物。

例如青礬礦石,在唐代就入了中藥,加熱融化,倒入米醋之中,拌透焙乾,取出放涼入藥者。

桶子裡裝有綠色的晶瑩不規則半透明礦石,正是小九他們準備的青礬。

“青礬要做什麼用?”小九神經大條,不怕朱高熾,上前好奇的問道。

人們習慣了小九的作風,沒人敢學他。

“等等你就知道了。”

高爐旁,有工人有長條鐵釺子往裡面不聽的捅來捅去,試探裡面的溫度。

“前日用大水潑過。”王本在一旁向小王爺介紹。

“潑完了大火,用了半日的功夫找小火,不能漏過一處,否則漏了哪一處,那一處的煤礦,出焦慮就會低,甚至煉焦失敗。”

“隔了一天冷卻,今天就可以起焦了。”

“起焦。”

隨著王本的話音剛落,遠處的班頭檢查完諸事,確認沒有問題,隨後一聲大喊。

工人們推著二輪車上前,二輪車上有空的籮筐,等會用來裝焦炭使用。

他們停在焦窯的上風處。

班頭和兩名工人,開啟風道,開啟窯門。

小九好奇的竄了過去,他要看看裡面的積水環境,還有土壤是否如小王爺所言,會比旁的地面要肥沃。

前日小王爺說的一些話,讓他掛念了整整三天。

“快出來。”

李二立刻大喝,嚇了朱高熾一跳。

小九下意識的停住腳步,不明所以的看向李二。

“我不會踩到焦煤的。”

小九以為李二是擔心他踩壞了焦煤,臉上笑道:“萬一有的焦煤裡頭還有殘溫,豈不是會燙傷我。”

“誰讓你進去的,懂不懂規矩?你師傅沒教過你嗎。”李二毫不客氣的罵道。

小九臉色通紅。

“對不住,我忘了,師傅說不能隨便進別人的作坊。”

“裡面有毒氣。”

李二就是這個性格,對學徒嚴厲,動則打罵。

所以在工廠,王本不但技術強過他,在人心上,也比他得人心。

王本雖然也罵人,但不輕易打人。

朱高熾看了眼小九,又看了眼李二,嘴角動了動,最後還是忍住了,人家有脾氣怎麼了。

誰讓小九在別人的地盤上犯了錯呢。

朱高熾也才想起。

氨氣有毒。

不過焦爐剛剛煉完焦,就算沒有毒氣,裡面的空氣也難聞,誰沒事進去聞。

也只有小九好奇心重,換做普通人,都不會進去裡面。

不過氨氣揮發的快,焦爐通風后,很快就在空氣中散發乾淨,剩下的就是灰塵。

隔了小半個時辰。

班頭進去望了望,然後才揮手,工人們鼻子上繫了一塊布片,推著二輪車上前,進去用籮筐開始起焦。

人雖然多,卻不雜亂。

人們手裡有釺子,用來試探焦炭,確認沒有危險,會把釺子整齊的放好。

以免釺子倒下,把大塊的焦炭弄碎了。

起焦的順序,並不是先外后里,而是先上而下,確保起焦過程的安全。

“繫了白布的籮筐,裝大號的焦炭。”

“繫了藍布的籮筐,裝中號的焦炭。”

“沒有系布的籮筐,裝殘積的煉焦失敗的煤。”

王本在貴人面前,語氣輕微,跟剛才變了個人似的。

小九看著李二,李二點點頭,小九才又進去焦爐,彷彿忘了剛才李二才罵了他。

“咱可以進去看看嗎?”

朱高熾問道。

王本猶豫了下,最後同意了小王爺的要求。

王本和李二走到前面,朱高熾進去後,看到了小九,小九正用木瓢搖出焦爐裡的積水,裝入木桶中。

焦爐中悶熱潮溼,地面積水多。

這是因為煉製過程中,不時加入清水導致。

後世千禧年前的工藝,早先用水噴淋,後來為了降低成本,改用焦化廢水噴淋。

致使焦化廢水中的酚、氰和多環芳烴等有毒有害物質釋放到空氣中,造成嚴重的大氣汙染。

當下的煉焦爐可沒有廢水回收系統,自然使用的是清水,環境汙染和毒氣相比較不大。

不過用清水澆淋,雖然在當今時代,是先進的煉焦技術,可溼熄焦過程也伴隨著熱量的大量散失,且獲得的焦炭質量不高。

所以焦炭煉製廠的出焦慮只有六成。

不過後世在千禧年後,隨著技術的發展,又有了更先進的技術,採用了幹熄焦方式。

是後世鋼鐵企業焦爐廣泛應用且成熟的熄焦技術,用冷惰性氣體對赤熱焦炭進行冷卻。

不過朱高熾知道歸知道,這套技術,自己可搞不出來。

剛出爐的焦炭溼份很大。

後世有一道烘乾工藝,如今沒有大型烘乾技術,需要藉助陽光,只此道工藝,後世能節省幾天的時間和大量的人力成本。

三萬斤煤,大概出焦一萬八千斤,加上剩餘的殘渣,煤塊,大概要六百筐。

而且因為起焦的過程,要從上到下,沒有就近的方便,以及各種注意事項,不是一兩日能完成的。

工人們按照自己的工種,忙碌的顧不上別人。

朱高熾見狀不再打擾,帶著管事們離開了焦爐,主要裡面的灰塵可不小。

雖然有遮鼻的布蓋住口鼻,時間長了呼吸也沉悶。

到了空地上,取下布罩,呼吸著新鮮空氣,朱高熾才覺得人清氣爽,感嘆道:“車間的環境,還需要改善啊。”

“已經改善過了。”

李二上前笑道:“以前的焦窯小,在地上挖坑,煉製過程中,雖然也會有積水,但積水不多。”

“如今的焦窯大,積水就多了,王師傅想出了在地下鋪設一層地室,讓積水流淌到地室中。”

朱高熾詫異的看了眼李二,內心有些明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李二主動開口,為王本請功。

以前兩人雖然有矛盾,但是技術為王,達者為先,看來李二服氣了,也算是變相的向王本服軟。

“王師傅有功啊。”

“小事而已,不足掛齒,工匠中也有類似的想法,不能全算我的頭上。”王本謙虛道。

這句話朱高熾是認可的。

從小作坊到大工廠,生產中肯定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例如積水問題。

從王本想到的建立地室,本不算異想天開,並且是遲早發被工廠想到的技術。

滿足了技術的進步所需要的需求。

有了需求,就有了進步。

正如英國學者感嘆,每當生產中,工廠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就會有聰明的工匠想出解決方法。

從小作坊到大工廠,積水問題擺上了檯面,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人們就會想到建立地室。

無數的這種小突破,也就是技術革命,也屬於工業革命。

但是呢。

有些技術跨越幅度太大,不是幾年,十幾年就能摸索出來的。

朱高熾看著小九提著木桶裝上一輛馬車,桶中裝的無色透明的水,和正常的水沒有兩樣。

這些水已經不是普通的水了。

是煉焦過程中,把清水灑入焦爐降溫,和焦爐燃燒後得到的氣體,也就是氨氣。

氨氣易溶於水,與清水結合,沉積下來流入到地室,形成了氨水。

王本不懂氨水,以為小王爺是好奇,所以解釋道:“用清水降焦爐的溫度,可以加快焦煤的形成,還可以防止焦爐裂開。”

朱高熾點點頭。

古人不懂具體的化學成分,但是積累了經驗,隨著知識的進步,人們分析這些現象。

焦爐裂開,就是氨氣的原因。

氨氣不易燃燒,也不易爆炸。

但是在液氨狀態下,高壓環境中,滿足了需要的條件,就會產生爆炸。

氨氣本身不會爆炸,但焦爐中誕生的氣體,會撐爆焦爐。

焦爐是土窯,在極端的環境下,會被氨氣撐裂開,導致焦爐的損壞,讓煉焦失敗。

所以古人發現了這個現象。

氨氣和空氣的成分比例達到六比一,遇到明火即容易引燃,在密封的環境下,還會形成爆炸。

可這是焦爐,煉焦過程中,焦爐中的空氣含量,滿足不了這個條件。

而且在生產的過程中,不知道是哪位先民,想到了加入清水降溫,不但最佳化了煉焦技術,也意外對氨氣起到了稀釋作用。

以及在焦窯壁開了風口,因為密度的原因,煙霧會從焦窯正上方的煙囪冒出,而氨氣則會從側方的風口排除。

後人遵守這些先民的經驗,解決了生產的問題。

就跟發現氨水施肥一樣的道理。

氨水有肥效,可以直接施肥。

人們把這些廢水倒入田地中,長久累月發現了土地肥沃,然後開始試著把氨水用來施肥農田。

隨著氨水的濃度變化,又會發現要稀釋使用,開始摸索加入多少水的效果最好。請記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落崖三載後

月下蝶影

十貫娘子

老草吃嫩牛

誰讓他當藩王的

橘子黃

首輔寵妻手札

懸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