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五章 咱真的錯了嗎,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鍵盤戰鬥家,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工人精神》出自文書趙勝,衛所的舍人子弟。
在健全圖書館制度,從全國收集書本的工作,以及在工廠的生活中,誕生的靈感。
這部新戲樸實無華,講述的是鍊鐵廠一名鍊鐵工人的日常生活。
在炙熱的高爐前,用細長的釺子是不時勾動底部的鐵漿,不但需要一定的技術,還要有力氣。
同時也是最危險的工作之一,有很多規章制度。
趙宏和他的朋友,兩人坐在觀眾席上,整個大劇院一千六百座椅坐的滿滿當當。
朱高熾也看過這場戲,在他看來並不好看,可在娛樂匱乏的大明,讓工人們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年代不同,人們的需求也不同。
在現代化以前,全世界的文學都是偏實型,講述的人們的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事。
因為時代的生產力,本身就是悲苦的,人們需要這種從痛苦中,尋找力量的文學作品。
《工人精神》中。
主角鍊鐵工來自軍戶,家中的兄妹多,除了能吃飯外,生活屬於貧困。
後來加入了中華重工,成為一名工人,改善了家裡的生活條件。
供養弟弟讀書,補貼妹夫一家,和老父親對話,說做為家中長子,理應扛起家中大梁,讓老父親安心。
後來在工廠找到一名女工結成夫妻,養兒育女,雖然沒有積蓄,但一家人和和美美。
工人和妻子省吃儉用,維持了一家人的生活,提高了子女的教育環境,照顧了家人的困境。
後來在操練中受傷,人生陷入了低潮。
家人們都來幫助他,子女懂事用心讀書,工廠給予照顧,衛所幫助承擔衛田,渡過了人生中的難關。
結局是工人唱著歌,在紅布打造的火爐前,高舉手裡的長釺子,重回工作崗位。
“嘩啦啦。”
觀眾們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好。”
“太好看了。”
人們站了起來,用力的鼓著掌,大聲的叫好,聲音讓大劇院外都能聽見。
外面等候下一場的人們,恨不得馬上進場。
趙宏雖然從小失去了父親,卻感動的熱淚盈眶,他覺得自己父親就是這樣的人。
自己以後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我一定要成為這樣的人,不,我就是這樣的人。”趙宏毫不猶豫的向好朋友大聲說道。
“我也是。”他的朋友,同樣堅持說道。
《工人精神》的大火,超乎了朱高熾的意料,他完全沒有想到,這部新戲會帶來這麼大的影響力。
許多工人向大劇院寫信,希望能繼續拍《工人精神》的戲,希望看到主角一家後來的樣子。
而演主角的演員,成為了中華重工最受歡迎的人,走到哪裡都被工友們圍起來,喊他演的名字。
同樣。
演他妻子的那名女演員,也成為工友們追捧的物件,甚至有人寫了幾千字的求婚書,希望能娶到她。
“你會順應人心,寫續集嗎?”朱高熾好奇的問道。
趙勝回道:“沒必要畫蛇添足,這樣已經很好了,希望讓工友們能一直記住他們。”
朱高熾點點頭。
大劇院追求的不光是利益,這就是和市場經濟化的區別,如果放在後世,早就出多少部續集了,反而毀了現在的成果。
“只是可惜了。”趙勝惋惜道。
“怎麼?”
“這部戲在中華重工內部很受歡迎,但是在普通百姓中,雖然也喜歡看,但是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朱高熾笑了笑,不以為意。
“這部戲能引起工人們的共鳴,因為貼合工人們的環境,可中華重工畢竟力有所殆。”
理論是理論,可想要達到理論中的規模,需要長遠的時間,讓社會生產力提高到很高的水平。
別看中華重工發展的速度,猶如八匹馬的馬拉火車一樣勢不可擋,可大明的體量太大了。
就算是後世的大帆船貿易,幾億兩白銀流入中國,可對比大明國內的貿易體量,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把江淮地區的經濟環境水平,單獨拉出來放在世界來看,那是世界之冠。
可平攤到大明就完全不夠看了,帶動不起來。
“許多人仍然活在貧困線上,他們為生活忙碌,哪裡顧得上精神追求。”
朱高熾安慰道:“只有滿足了生活需求,才會開始需要精神上的共鳴。”
趙勝很喜歡和小王爺對話,因為透過和小王爺的對話,他能汲取道許多的知識。
這些新的知識,令他對許多問題茅塞頓開。
不久,趙勝寫了一篇新的文章,關於介紹《工人精神》的大火前因後果。
“人們都說《工人精神》拍的好,所以這部戲大火是應該的,但是於我而言,這部戲的大火,離不開中華重工。”
“因為中華重工創造了大批的工人,本身有數萬工人,間接帶動的礦工,蜂窩煤等下游工人,合起來的數量至今沒有統計。”
“正因為這些群體的存在,才打造了《工人精神》火熱的基礎,有了一批能看懂的人們。”
“所以我還是要老話重談,壯哉!我大中華重工!願中華重工蒸蒸日上,帶動更多的人富裕安寧起來!”
如果說總部在大興縣的中華重工是工人最密集的地區,那麼密雲分割槽則是工人第二密集的地區。
其實去除工程部和鐵道工程部的工人,那麼密雲分割槽的工人數量,可以說早就超過了總部廠區。
和總部廠區不同,密雲分割槽吸收了大量的民戶,不但有漢人,還有不少的蒙古人。
原本民間對鐵器的需求是大頭,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許多行業都急需鐵器,例如工程部。
而鐵道的大發展,更是讓鐵器的需求達到了巔峰。
彷彿沒有上限似的,每回擴招了工人,加大了密雲礦區的產量,結果仍然是供不應求。
密雲鐵礦作為全國產量最高,露天礦最多,開採技術最容易的礦區之一,為北平和大寧的工業化,以及山西陝西的發展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北平貿易中心。
南方的商人們,不光是帶來不可計數的糧食,還帶來了大量的瓷器,絲綢錦緞,書籍玩物等商品。
從北平運回去廉價的農具,草紙等,以及熱銷的玻璃,鏡子,座鐘等商品。
而中華重工又透過豐富的商品,從大寧,開平,乃至大漠內,利用軍戶經濟合作社,獲得了不可計數的牲畜。
光密雲礦區使用的騾車就有上千輛之多。
在數百米,乃至近千米的礦坑中,密密麻麻彎彎繞繞的小道上,需要這些輕便的騾車驢車。
巨大的礦坑中,每隔一長段有一塊平地,是指揮中心,也為馬車提供休整。
工人們吃飯住宿都會在這裡。
以及堆積如山的礦石,也會從此處拉出去,留下賬冊最後統計,全部由中華重工統一排程。
結算方式自然採用的是糧票。
密雲礦區是最大的糧票沉澱地區之一,海量的糧票,本來是件很苦惱的事情,因為花不出去。
直到最近糧票事情發生,幾個月之間,糧票變得受歡迎起來。
有南方的商人找到密雲鐵礦的負責人,新上任的高珍。
高珍知道這些“中介”的存在,雙方一拍即合,南方商人以糧食和布匹,部分白銀三種方式,用市場價兌換密雲鐵礦的糧票。
這個過程中,南方商人獲得了三個好處。
一個是商品有了銷路,二個是獲得了利益,三個是透過糧票,在北平貿易中心採買大宗打折的商品,運回南方又一次獲得了利益。
密雲鐵礦成為了“狗大戶”。
每季的採購計劃,像撒錢一樣的往外撒,大到各種工程,例如團建房工程,水塔工程等,小到成噸的購買草紙等。
密雲鐵礦的工人們,待遇也是最好的地方之一,甚至在廠區的廁所,有提供免費使用的草紙。
……
“壯哉!我大中華重工!”
應天府皇宮。
朱元璋的案臺上,擺開一份從北平送來的密疏,還是以前的筆跡,出自同一個人。
可朱元璋已經看不清字了,哪怕湊到眼前也很模糊。
在他的眼睛裡,彷彿蓋上了一層“紗”,看所有的東西,都隔了一層,只能看到影子。
他最小的女兒,長大了兩歲,幫父皇念奏疏已經很熟練,再拗口的字,她也認得出來。
“真這麼厲害麼,不是下面的人拍馬屁?”朱元璋斜躺在椅子上,他已經沒有力氣保持以往的坐姿。
“父皇,好像不是。”小女兒如此說道。
朱元璋彷彿睡著了,明明剛才還睜著眼睛,小女兒懂事的沒有發聲,緊張的看著父親,生怕父親打瞌睡,萬一沒有留神磕了碰了。
大殿內很安靜。
這位皇帝很蒼老了,可他的威望仍然半絲不減。
不光是因為他對國家的功勞,還有他在外面的兒子們,讓他的權勢,沒有因為他的衰老而減輕。
他發出的聲音,仍然可以離開京城,傳播到很遠的地方,沒有人能推諉。
“難道咱真錯了麼。”
突然。
朱元璋又睜開了眼睛,渾濁的眼角,看上去像迷茫的樣子。
“父皇怎麼會錯呢。”小女兒安撫道。
“咱又不是神仙,自然會出錯。”
朱元璋思考著經濟之道。
可很多東西,他至今沒有想通,不得不懷疑,是不是年齡大了,跟不上年輕人的思維。
這是很難得的事情。
一位從乞丐到大一統皇帝,只用了十六年時間的豪傑,他的堅韌和成功,讓他習慣了向別人傳播他的理念。
任何事情他覺得只要他來做,必定是做的最好的。
所以在修建皇宮時,哪怕是廁所的修建,他都要忍不住指點一二,如今能懷疑自身的理念,的確是令人震驚。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