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一章 控制糧食命脈,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鍵盤戰鬥家,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津貿易中心。
漕河的大終點地區,是北平對外進出商貿的中心。
“去年的一年,從南方貿易買入麻棉布匹一百七十二萬匹,絲綢類合計十六萬匹。”
“扇,筆,墨,屏風,玉,牛角等,合計七萬擔。”
……
“賣出玻璃兩萬擔,各色農具六萬筐,蒸汽機一千二百餘臺,焦炭十二萬斤……”
“加上對朝對日貿易”
“貿易進額預估三百二十一萬元。”
“貿易出額預估五百一十萬元。”
這份報表,朱高熾並不太滿意。
萬曆年間,總貿易兩高達七億兩,平均每年一千四百萬兩,這個時候的西班牙大帆船貿易還未興起。
海貿的總量只佔極少的比例。
不過也不能說不合格。
畢竟是北平一地而已,貿易量雖然遠不如一千四百萬兩銀子,但那是全國。
“商稅並不是我最看重的,看重的是商業貿易帶來的底蘊,是支援糧票信譽體系的重要根基之一。”
“對於加大貿易,是需要引導的,物資流通效率越高,能極大的提升人均財富,這個過程對於經濟建設非常的重要。”
每一筆交易都是對糧票體系的支援,糧票的堅挺。
交易媒介是基礎功能。
為什麼不直接以物易物呢,因為這是低階的生產方式,價效比最低的一種。
只有誕生貨幣交易才是更高階的模式。
而隨著紙幣的建立,商品的重要性則凸顯了出來。
大基建工程下,糧票是要撒出海量的資金的。
這個資金如果流向百姓手中,帶來的就是災難,只有流入了市場,流入了商貿交易,才能避免這個災難。
缺少了資金不利經濟發展,只有雄厚的資金,才能最大效率的提高生產和產業升級。
但是大量的資金,又要控制不能全部流入民間,否則就容易造成泡沫,最終導致經濟危機。
美國的鐵路建設,是利用未來的利益,吸收了商人們手裡大量的投資。
集結了海量的資金,最終帶來了美國短短時間修建四十幾萬公里鐵道的成果。
朱高熾則直接印發。
透過中華重工體系來迴圈消耗,外部則需要透過商貿來支撐,保證糧票體系的價值穩固。
“去年發行了十九萬萬元的糧票,導致今年糧票發行受阻,市場已有容納不下的跡象。”
在控制大寧的時候,朱高熾緊急開了一場內部經濟會議。
“十九萬萬元,雖然不只是用在北平,但簡單的演算法,北平三百萬人口,平均每人六十三元。”
“這錢當然不是發給老百姓的,發給了他們,整個中華重工體系經濟就崩潰了。”
“但是在保持優勢的同時,如何充分消化資金,你們糧票銀行的管理體系和思想是沒有跟上的。”
GDP是什麼?
國內生產總值。
市場經濟是根據市場需求環境來創造。
但是分配資源模式不同啊。
這是兩者本質的區別。
朱高熾等不了糧票銀行自然成長,他需要出手,今年的擴軍計劃是關鍵。
六萬新軍,十四萬後備軍。
二十萬新式軍隊的裝備,一年時間裝備起來,那是天文數字。
“成立糧站,北平夏收秋收,將會由糧站直接收購,杜絕民間糧商。”朱高熾冷冷的說道。
他的這句話,將會讓一個行業遭受到滅亡。
“統購統銷。”
“必須以糧票才能買到糧食,每年的糧食收購價,以及市面銷售價,由糧票銀行根據上一年度的社會經濟水平制定。”
人吃的糧食是有限的,而工業生產是無限的。
糧食控制在國家手中。
保障每個人都能吃得上飯,那麼就可以無限化擴大生產,這就是最大的威力。
工人領的是工資,而不是糧食。
工資發的是糧票。
無論工人領多少工資,他一家人吃的糧食是固定的。
多少的工資,可以用來購買無限的商品,唯獨糧食,人的胃只有這麼大,放開了肚子吃也是有限的。
百姓也是如此。
他種地再多的糧食,他吃的也是有限的。
種糧食的剩餘,只能透過糧站獲得糧票,用糧票向市場買商品,而商品則是無限的。
最大的限制就是生產效率。
機器生產。
機器生產機器。
資訊化。
智慧化。
……
每個時代的技術發展,都是為了最快的提升產生效率,增加工業生產無限的“上限”。
這就是美國為何一直視中國為威脅的原因,社會模式太作弊了,他自身又學不來。
需要知道美國建立了美元霸權,全世界都在用美元結算。
他還建立眾多組織,有許多的經濟盟友,軍事盟友。
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屬於壟斷地位,可讓他最擔憂的,不是中國的軍事實力,而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手段。
這也是中國一定要堅守糧食紅線的原因。
不光是關乎百姓口糧,更是關乎工業發展的根基。
各地建立糧站,成為了中華重工當下最重要的任務,而朱高熾把北平交付給了母親。
“兒子要去一趟大寧。”
徐氏很久未在公共場合露面,自從朱棣去了應天府,徐氏一直很擔心。
“你父王在應天府可好?”
“根據派去的人回稟,父王在應天府沒有受到刁難,行動上也很自由。”
“只是畢竟不在北平,父王掌權多年,一朝失去權利,心裡恐怕還是很落寞的。”
朱高熾平靜的說道。
徐氏幽嘆。
“我們這等人家,與尋常人家不同,可是沒有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徐氏有這個認知,朱高熾並不意外。
高門大戶出身有優勢也有劣勢,小門小戶出身也有優勢和劣勢,事物的兩面性就是如此。
在如今的形勢下,徐氏能穩得住,對朱高熾就是最大的支援。
北平交給別人,朱高熾是不放心的。
相信朱棣當年也不太放心,每次朱棣離開北平時,都會讓徐氏代管內外事。
朱高熾相信徐氏的手腕。
“無論局勢怎麼變,打鐵需要自身硬,只要我們不倒,父王在應天府就不會有危險。”
徐氏沒有多言。
兒子的手段,她不會過多幹預,只會給予支援。
就像當年。
長子要立業,徐氏同樣沒有阻礙。
這是位才情優秀的母親。
“此次我想帶上二弟。”
“他能幫上你?”
“二弟長大了,打虎親兄弟,我打算讓他留在大寧,幫助王府在大寧穩固局面。”
現在是創業階段。
親兄弟遠遠比外人值得信任。
極端的例子也是有的,但不能當做普通案例來對待,不然就是鑽牛角尖。
“你們父親不在家中,現在你是家中長子,一切你來安排吧。”徐氏直接說道。
朱高熾很滿意。
他叫來朱高煦和朱高燧。
朱高煦已經十七歲了,虛歲十八,長的很壯,孔武有力,多年來習文習武。
朱高燧十五歲,在民間也是到了頂梁的年齡。
“大哥。”
“大哥。”
朱高煦崇拜的看著大哥。
朱高燧小眼睛滿是光。
“二弟,你跟我去大寧,以後留在大寧,我會讓丘福輔助你,你在大寧不要率性而為,遇事多考慮,多聽取軍中老將的意見。”
“大哥放心,弟弟絕對不會胡來的。”
朱高煦沉聲說道。
歷史上,丘福是朱高煦的鐵桿支持者。
如今朱高熾不在乎了。
這點信心他還是有的,無論是對丘福,還是對朱高煦。
然後又看向朱高燧。
“我請了母親出面看顧北平,但是許多事情母親並不方便去做,三弟你要監視起來。”
“我不在北平的這段日子,你要盯著北平方方面面,任何有對王府不利之事,都要儘快告訴母親。”
“是,大哥。”
朱高燧興奮的說道。
不知道為什麼。
大哥交給他的差事然他覺得很爽,感覺渾身充滿了幹勁。
“父親去了應天府,安危難料,到了今日的局面,我們三兄弟必須要堅定起來。”
朱高熾拍了拍朱高煦,又摸了摸朱高燧。
兩兄弟感動的熱血沸騰,覺得自己在做大事,心中自豪油然而生。
“大哥放心,弟弟們必然不讓大哥失望。”
“好。”
“你們準備準備,二弟明日跟我出發,三弟你去找金忠,讓他派給你一些人手。”
朱高熾安排道。
現在已經圖窮匕見。
朝廷要麼下旨意讓自己去應天府,要麼派人來捉拿自己,朱高熾必然是不會接受的。
這兩方面的事情,朱高熾都不擔心。
唯一顧慮的就是朝廷是否派大軍。
如果朝廷要派大軍。
調集的時間,路上的時間,至少也要三四個月,如果拖得時間更久就最好了。
說不定拖到年底的時候,朱元璋身體出現了問題。
畢竟一年後,朱元璋壽終。
可如果是這樣的話,朱高熾有些擔憂朱棣。
朱元璋捨不得動朱棣,朱允炆這小子可沒這個感情,說不定就用朱棣來威脅自己。
說實話。
這些年下來,朱高熾對朱棣這位父親還是有感情的。
無論如何。
朱棣的父愛是真的。
朱高熾哪怕是穿越來的,又不是沒有感情的人,再冰冷的心也被捂熱乎了。
“唉。”
這就是事務的兩面性。
靠著燕王長子的身份,朱高熾在北平發展一帆風順,但也必然受此威脅。
可以預見的危險,而朱高熾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解救朱棣。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