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七章 尷尬的遼王,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鍵盤戰鬥家,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武三十年五月二十九日。
北平。
燕王宮
家廟後的東三所,第一處的宮院,寧王看到了遼王。
“十五哥。”
年輕的寧王苦澀的喊道。
“十七弟。”遼王滿面通紅。
十七弟的大寧,可以說是從四哥手裡分出去的,靠著四哥的老班底建立的大寧藩國。
小十七被大侄兒輕易的請到北平,倒還算說得通。
自己遼東數十萬軍民,要地利有地利,又沒有鐵道,精兵強將在手,竟然同樣的結局。
不。
輸的更悽慘,基本上直接投降了。
太丟人。
遼王羞愧的說不出話來。
“大侄兒好本事啊,恐怕我大明未來的磨難更大了。”寧王心中仍然還在擔憂。
遼王也嘆道:“陝西的二哥死的早,聽說山西的三哥也病重,所以留在太原治病,河南的五哥指望不上,山東的七哥境內民心差。”
“今日才發現,偌大的北方,拿得出手的唯有四哥,可造反的卻是四哥的兒子和四哥的人馬。”
“合該有此劫,恐怕父皇對我們這些兒子失望至極。”
“一個晚輩就把我們打的落花流水,不光是父皇會失望,天下人都會認為我們不成器。”
兩個失敗的王爺在一起,說不完的話題,道不完的苦衷。
王府的太監們貼心的為他們送上瓜果茶水,好讓兩位王爺潤潤嗓子。
雖然被關押在宮苑裡,但是一切待遇從優,並不為難他們。
甚至朱高熾還擔心他們無聊,專門允許把他們安排在一起,有個可以說話的同伴。
如果不是山西的晉王病的厲害,擔心路上出了意外,這裡就會有三位王爺了。
出去了這裡的宮門,路上見到的太監和宮女們各個臉上有笑容。
和明朝中後期不同,明朝初期的皇宮和藩王宮裡,有大量朝鮮進貢的嬪妃和宮女,以及在木邦等地大勝後俘獲的少年,被收養在宮裡當小黃門。
燕王宮也是如此。
數十名小黃門手持大棒,守衛在這裡,不讓任何人接近,也不讓宮裡的人逃出去。
前寢宮。
徐氏欣慰的看著朱高熾,眼前的長子,不但挑起了家裡的門梁,還為王府打出了一片天。
“兒子前番見了兩位王叔,觀他們的面色挺不錯。”
“你父親在應天府不會有事吧?”徐氏更擔心朱棣,已經半年未見夫君。
徐氏從小至今,和朱棣分離這麼長的時間沒有見面,數十年未有過的事,臉色有些憔悴。
“父王在京城一切都安。”
朱高熾安慰道:“本來是想派些人過去,順利與否不提,多少保護下父王的安危,後來被皇爺爺召去了皇宮,父王反而更安全了。”
“唉,你大舅舅指望不上,小舅舅倒是來了不少的書信,為你父親的事忙前忙後。”
徐氏嘆道。
“人之常情,我不會怪大舅舅的。”
“你媳婦也不要為難她,她滿心只有你,郭家做出了這樣的事,最難過的就是她了。”
“郭彩蓮的確哭了好幾回,兒子也安慰過她,世子妃的位置我不會變的。”
朱高熾平靜的說道。
郭家雖然做出了背叛他的行為,但是郭家在遼東的影響力還是在的。
地盤的擴充,需要的人手也多了。
自己人雖然好用,可培養起來的人才,並無法急速的補充地方勢力的空白。
郭家的影響力還是要繼續利用。
不只是郭家,那些歸順的各地官員和將領,同樣需要挑選一番後用起來。
北平官員都不夠。
當初顏鈍的逃離,帶動了北平官員的逃離風波,現在北平留下的官員,不少人都是身兼數職。
的確有大量更忠心的工人階級,但是術有專攻,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帶兵打仗。
官員和武將中挑選出來的人才,更能保障事務的順利進行。
如何把這些地區快速的吸納自身,為自身提供動力,那麼許多人不但不能動,反而還有大用。
徐氏見朱高熾有這方面的認知,心中也鬆了口氣。
見過了母親,朱高熾離開了王宮。
在自己的世子府。
葛誠,姚廣孝,老狐狸申逵,張傑,墨麟等官員,以及陳亨,房寬等將領。
各站一邊,殿內氣氛莊重,頗有燕王在時的景象。
朱高熾坐上臺階的案几後。
望著臺下的“人才濟濟”,朱高熾的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心中難免有些得意。
北平的發展,不管資料上如何的增加,結果仍然還是要靠打仗來體現。
只有能打仗,打勝仗,打大勝仗,才是本質的考驗,通關了一切問題就消失。
包括老狐狸申逵。
這傢伙終於捨得露面,也不再稱病不出門,這都是打勝仗帶來的好處。
“葛誠,陳亨,袁容。”
朱高熾點名。
“遼東數十萬軍民,要儘快整合起來,最重要的是糧食,絕不容許餓死一個軍民。”
“不但要儘快成立三營新軍出來,還要保障遼東地方兩個月後的夏收。”
說到這裡,朱高熾忍不住感嘆。
“北平有今日之寬鬆,雖然顏鈍跑了,但是我不否認顏鈍的功勞,布政司在北平開墾出的兩百萬畝良田,算得上首功。”
北平這些年的農業發展當然不止布政司,但布政司實打實的兩百萬畝良田,的確改變了北平需要南方供應糧食的局面,並且有了大量的積餘。
房寬不願意了。
首功必然是軍方的。
“糧食最重要,但是軍隊藉助鐵道系統,原來十萬兵需要百萬民夫供應,現在基本上沒有動用民夫。”
糧食和物資的運輸,主要靠著鐵道運營集團的工作人員們加班加點。
否則靠著傳統的運輸方式,北平就算田畝增加了,也供應不起兩地開戰,更不可能接應遼東數十萬軍民兩個月。
“今日之勝,是各方齊心合力的結果,北平以後還需要同僚們繼續齊心合力。”
葛誠站出來主動說道,避免了無謂的爭執。
現在還不到談功勞的時候。
“夏收在即,關乎糧食的安危,決不可受損,遼東之事必然狠狠震懾了朝廷。”
“朝廷準備的大軍恐怕不會輕易北上,這就給了我們機會,前番閃擊拿下太原,如今需要靠鐵道線穩打穩紮,改為吸收成果。”
姚廣孝在應天府吃了大苦頭,已經上了黑名單,老和尚徹底下了狠心。
“北平有鐵道之利,精兵之利,軍備之利,而南北商貿又未受阻,時間多拖一日,我北平更得一利。”
“趁這兩個月,山西太原和遼東,加上原來的新軍,整合出二十萬新軍,到時候北境夏收也已入庫,我們則進退自如,立於不敗之地。”
姚廣孝的建議獲得了認可。
新軍的戰鬥力厲害是厲害,但是對後勤的需求也大幅上升,只有配合鐵道才能如虎添翼,
為什麼首要拿下太原,因為山西沒有修建南北鐵道,只修建了東西鐵道。
在山西境內打仗,運輸的問題還能解決,可如果南下作戰,離鐵道線越遠,不但需要大量的民夫,更需要耗費幾何倍上升的物資。
最理想的仍然是朝廷來攻,在北平外消滅朝廷大軍,因為天時時”在北平,時間越久北平工業化發展道路越深。
朱高熾採納了姚廣孝的建議。
雖然暴露了“殺手鐧”,但到底還是拿下了遼東地區,雖算不上完美,卻也保持了戰略上的優勢。
可惜了。
朱高熾心裡有些遺憾。
佈局了多年,多少也曾想過老朱下巴都驚掉了的那天。
告訴皇爺爺和父王什麼叫驚喜。
應天府集結的三十餘萬大軍的確沒有按計劃出發,在山東匯合山東與河南的兵力。
遼東一戰,誰還敢把大軍派出去。
不想出辦法應對北平的那支神鬼莫測的水師,哪個官員也不敢讓軍隊離開應天府。
應天府想出的應對就是修海防,加強自身水師的建設,而這些都需要時間。
北平接下來沒有大動作,應天府也取消了大動作,彷彿北平閃擊太原的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皇太孫一系的官員,盡心盡力的組織民夫在海邊修建海防,讓李景隆等去組建水師。
第三日。
遼東官員和將領抵達北平。
朱高熾親自率領北平文武官員,出城二十里相迎,雙方見於北平東郊。
被士兵們督送的遼東文武官員內心緊張,突然間見到了王旗。
“燕世子來了。”
人群中引起了騷動。
郭銘不好意思的低下頭,老遠處的朱高熾,笑呵呵的主動迎上來,身後跟隨黑壓壓的人群。
朱高熾掃望了眼神色各異的人們。
周興不用提,當年來王府負荊請罪,這是第二次了。
莊德。
這是位狠人。
景保安、張玉、盧震等,這些都是在最艱苦的環境下,為大明收復故地的精銳將領。
以上這批人,為大明穩固了遼東,收復了奴兒干,是奮戰在前線的將領。
這些人歷史上都死於靖難之役。
朱高熾又看到了楊文、吳高等,這些朱元璋為大明打造的階梯儲備將領,本該為大明開疆拓土的名將。
“老丈人,一家子難免有口角之爭,過去就過去了,世子妃在府裡好生唸叨,這回她可要高興,能見到父親了。”朱高熾拉著郭銘,熱情的說道。
世子沒有說大話,而在場的人們卻或多或少鬆了口氣,只覺得安心不少。
眾人原來不注重的世子妃。
不知道為何,突然間成為了他們的主心骨,一下子變得重要了起來。
燕王宮。
世子府。
在正屋裡眼淚婆娑的郭彩蓮,什麼都不懂,委屈的只哭,身邊的丫鬟們連連相勸。
郭彩蓮像小兔子一樣的無助。
又埋怨父親,又怕父親有個好歹。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