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風9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卷 智鬥京城 第五十六章、青衣百戶,神洲異事錄,若風95,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六十年陳的‘玉壺春’……酒味清香有餘,然醇厚不足……愚以為,比起六十年老陳的‘鳳酒’似略微不如……”徐無病一邊品味這杯中之酒,一邊顧自說道。

李重盛扭頭朝高良士望去,眼光中帶著詢問之色,那內廷大總管忙拱手道:“回萬歲爺,真真是六十年陳的‘玉壺春’……這還是今年開春自贛南道江州府貢上來的,攏共就十壇,今兒個老奴見萬歲爺高興,特命內侍從庫裡給取了一罈……”

李重盛當了七十年的皇帝,平日裡要麼上朝聽奏,要麼下朝批折,終日埋首於天下大事;偶爾於這浮生中,偷得半晌之歡,也是盡顧著與貴妃遊園逸樂,譜詞聽曲……於這飲酒之道,卻著實不精。如今皇帝聽得徐無病便只是淺嘗一口,就已猜出了酒名與存貯年月,不由得心中大感意料之外。

皇帝哪裡能想到,徐無病在高升客棧裡,連飲了七日的好酒,雖然是借酒澆愁愁更愁,然而於不經意間,卻也幾乎是嚐遍了天下名酒……尤其是那六十年陳的“玉壺春”,當時無病聽那店掌櫃道出了酒名便覺甚是風雅,不料喝過之後,但覺此酒只一味地呈弄馨香甜潤,卻少了許多白酒應有的爽辣醇厚,是以便記憶猶新。今日一飲,味道如出一轍,無病自然便立時想到了酒名……

李重盛執宰天下七十年,什麼樣的人物沒有見過!但今日這一位舉止落落、容貌脫俗的青年,實在是令他眼前一亮。徐無病在御前的舉止,也算是中規中矩,無絲毫逾越之處,但舉手投足之間,總跳脫出那一股與眾不同的氣質……這是一股什麼樣的氣質?就算是自己的十幾個皇子,除了趙王李義之外,都沒有人能在他這位大乾天子的面前如此地隨意,如此地,信手拈來……就只是喝一口酒,還能講出,這許多的門道……

“高良士,你把朕剩下的那九壇‘玉壺春’……過一會兒全數給徐卿送去!……”李重盛吩咐道。這位老皇帝目下的心情,是著實地感到興奮了,這興奮中有三分的有趣,七分的欣喜……他御宇天下七十年,身邊的人要麼拘謹失措、要麼奴顏卑膝,盡是些口是心非之徒,就算他高良士——一個盡心竭力地服侍了皇帝四十餘年的內廷大總管,平日與他說起話來,也全沒有這樣的興致……

“還有!……剛才徐卿說的那什麼……六十年的老‘鳳酒’……你也去弄十壇,朕……全賞了!”李重盛旋又補了一句。

“老奴領命!”高良士躬身唱了個喏,說完又朝徐無病偷偷看了幾眼,眼神中,除了豔羨之外,竟還多了幾絲幽怨……

“微臣謝皇上賜酒!”徐無病向皇帝拱手說道。話雖然說的很客氣,但見他,人也沒有起身,眼眉之間,也沒有露出一副感恩戴德的大歡喜之情,只是略略地拱了拱手,淡淡地說了那麼一句。彷彿他言下之意卻是在說:“你皇帝富有四海,送我這區區幾十壇酒,又算得了什麼呢?”

這要是換作平常日子,平常的人,天子早就不開心了。誰讓今天對於他徐無病而言,就是一個大好的日子呢?皇帝泡了一個溫泉浴,心情本就大好,聽了無病之言,更覺得是純由內心、發自肺腑,不作雕飾、反為自然……當下,李重盛的心裡,更是喜不自勝,便又連續地勸無病多喝酒、多吃菜……

君臣兩人,一老一少,便如久未謀面的忘年老友一般,一邊喝酒吃菜,一邊扯起了家常:

……

“你叫徐無病,來自江南?”李重盛問道。

“回陛下,微臣徐無病!自江南道杭州府而來……”徐無病道。

“江南好啊!朕去過幾趟……孤山雲底看梅花,蓮亭枕上聞桂子……說起來,朕也有二十年沒去啦……”李重盛悠悠說道。

“嗯……那孤山的北面,盡是一片梅林。冬日裡有臘梅,早春時節有綠梅、硃砂梅、紅梅、杏梅……花開出來,粉色的、硃紅色的、綠色的、白色的……各色的都有,開得到處都是。我在杭州的時候,每到冬春時節,最愛爬到孤山頂上去看梅花了……風吹過來,漫山遍野全是花香,可好聞啦!……”徐無病喝了一口“玉壺春”,又吃了一塊不知道什麼菜名的獐腿肉,緩緩說道。

無病的這一番話更是勾起了李重盛對於當年巡遊江南的回憶,“咳!……不知道餘生還有沒有機會再去那裡看看了……”皇帝內心不由暗歎了一聲,卻不欲再展開這個話題,於是話鋒一轉,又問道:

“你這‘無病’的名字,是誰給你取的?”

“是我孃親給我取的。小時候,我們村裡經常鬧災荒,發瘟疫,好多孩子都病死了。孃親給我取了這個名字,就想著讓我一生都能無病無災、平平安安……可沒想到,我孃親和我阿爺,卻在我十歲那年,雙雙染了瘟疫,都病歿了……”徐無病回道。這時他忍不住又想起了童年的過往,心下不由得生出一絲悲愴……

“哦……看來,你是自小孤身長大,這也……著實不易,著實不易啊……”李重盛喝了一口酒,忽然心有所動,遂又說道:

“你這‘無病’可作你的字,然讀書人行走於世,還當有一個大名。朕再賜你一個名,如何?……”

看徐無病放下杯子,看著自己,李重盛捋須沉思了片刻,說道:

“無病無災,尚且不夠,此生為人,須有恪守……朕便賜你一個‘恪’字,恪遵聖賢之道,恪守仁義之德!……從今往後,你的大名便叫徐恪,字無病,可好?……”

這一次,徐無病卻站起了身,走至席邊,跪倒在地,向天子行了一個稽首跪拜大禮,道:“臣徐恪……謝皇上賜名!”

“好好好!起來吧……高良士,斟滿酒!……朕要與恪愛卿,滿飲一杯!”李重盛一邊抬手示意,一邊笑道。

從此,徐無病俯仰於天地之間,立身於江湖之上,便又有了一個大名——徐恪!

恪遵聖賢之道,恪守仁義之德……恪之意,大矣哉!

世人若能都做到這一個“恪”字,對於這天下至理,“仁義禮讓、孝悌忠信”苟能時時謹遵、處處恪守,這天下便是一個朗朗的乾坤,這世間必是一個清白的人間……

但這人世間,又能有幾人,於這“仁義禮讓、孝悌忠信”之諸般大道至理,自始至終,恪守一生?

能真正做到這個“恪”字的人,也必不是凡俗之人……

……

徐恪起身,接過了高良士斟滿名酒的金盃,與皇帝對飲了一杯。

皇帝興致頗高,放下酒杯,揮手令徐恪坐下,便又問道:

“無病,你知道,朕今日為何要將你召進宮來嗎?”

皇帝為什麼要單獨召見自己?這個問題在徐恪進宮之後,他便已在不停地思索,但任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當今天子卻為何獨獨要召見自己這一個區區的從七品經歷。於是,徐恪索性便不再多想,既來之則安之,皇帝說什麼,他就答什麼,天子叫他飲,他便盡情喝……

見徐恪一臉的茫然,李重盛緊接著說道:

“朕聽到奏報,那天寶閣為賑災之事,今日捐出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

“天寶閣心念蒼生,憂勞家國,捐納巨銀,解朝廷之困、救災民之急,實乃陛下之福,亦屬百姓之幸也!”徐恪拱手為禮道。

“是要賞!朕會賞賜他慕容遠山一個大大的名分!……”李重盛點頭說道。

皇帝此時,大約也是吃喝得差不多了,說完便站起了身子,在這酒席邊顧自踱步……他一邊緩緩地走路,一邊又徐徐地說道:

“不過,無病啊……你且想一想,我大乾天下,有誰能做到,一出手就是一百二十萬兩銀子!……這可不是一個小數,我大乾國庫,方今也只剩得七十萬兩,你身為戶部經歷,這個想必是知道的……天寶閣此次捐銀之豪舉,其心……可獎,其勢……亦可憂啊!……”

見皇帝起身,徐恪也站了起來,垂手肅立一旁。他暗自心道:“想不到慕容閣主如此深明大義!我徐無病前番只是隨意一言,他慕容遠山竟當真慷慨解囊……”

李重盛見徐恪兀自沉思,便當他心中存疑,又道:

“無病,你可知……這天下門派,有‘一塔、二山、三閣、四門’之說?”

徐恪道:“回陛下,臣略略聽說一些,但不知詳情……”他想起,那日在太湖捉妖大會上,書仙也曾與他講起這天下門派之說。

“哦?你且說來聽聽……”李重盛見徐恪年紀輕輕,竟還懂一些江湖見聞,不禁微露詫異,便揮手讓徐恪道來……

“臣聞:那‘二山’,乃是‘北有少山、南有蜀山’,據說少山門徒,不下千萬之眾,下設‘外四堂、內三院’,算得上是江湖第一大門派……”徐恪回道。

李重盛擺手說道:“那少山派麼……徒以人多取勝,門中卻乏高手……更談不上什麼‘江湖第一大派’了……倒是那蜀山派,據聞他門中弟子俱是修仙習道之人,想來必不簡單。不過,近些年,江湖中從未聽聞有蜀山弟子現身之事……至於那‘蜀山四仙’麼,朕也是徒聞其名,未見其人……”

徐恪想起那一夜,自己與慕容嫣在玉山古廟旁猝遇黑熊精,正當性命堪憂之際,幸得一女子飛劍相救。事後聽慕容嫣說起,救他二人性命者,乃是怡塵與怡清兩名道姑。他心道那兩位姐姐道法高深,能凌空御劍,或是蜀山中人也未可知。只可惜,緣鏗一面,當時她二人匆匆離去,自己竟無緣得見,今後,也不知何時能有緣得以當面拜謝……

李重盛負手獨立,仰首看了看殿柱上端的蟠龍,又道:

“江湖盛傳:一塔為尊、二山稱雄、三閣翹楚、四門不凡……這‘一塔’麼,就是‘司命塔’……不過,那司命塔到底在何處,朕也是不知……這‘二山’麼,自然是北有少山、南有蜀山……這‘四門’乃是天山劍門、蜀中康門、南海藥王門與湘西鬼門……”

徐恪不由心中暗道:“你乃大乾天子、一國之君,怎會對這些江湖門派瞭如指掌?……”

李重盛恍似看出了徐恪的心思,笑道:“你莫道朕只是一個天子,朕早年學劍,之後亦常修煉一些養身之術……是以對這些江湖瑣事,也略知一二……”

一旁的高良士也道:“萬歲爺非但是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一位至聖明君,這一身的功夫,亦是獨步……”

李重盛將手一擺,那總管便立時禁聲不敢再言。皇帝又道:

“這些個‘一塔’、‘二山’、‘四門’都是遠在天邊,朕也無暇去勞心……不過,這‘三閣’麼,乃是無極閣、神王閣、天寶閣……卻都在朕的眼皮子地下。除了神王閣乃是我大乾的拱衛柱石之外,其餘兩閣,都在我京畿重地、天子腳下,朕不得不防啊……”

徐恪問道:“那天寶閣,之前臣也有所聞,並已去過兩次……只是陛下說的無極閣,臣卻從未聽說……不知是在何處?”

李重盛道:“這無極閣……朕早年進去過……雖是在京城附近,但很難找……你也別去找了……眼下,你只管替朕盯住天寶閣即可!”

頓了一頓,李重盛又道:

“古語云‘尾大不掉’……如今,我大乾半數以上的兵器,已全賴那天寶閣供給,兵部的軍器司、工部的少府局,都已形同虛設。據邊疆奏報,他天寶閣所制的大馬刀、雙角長弓等器具,已然出現於蕭國與楚國的軍列之中……今日,他竟一氣拿出一百二十萬兩巨銀,如此實力,朕不得不憂也……”

徐恪心中卻不禁暗歎道:“如今,天下大旱,災民不計其數,朝廷急需買糧賑災,京城中卻無人肯捐資納糧。天寶閣於此國勢艱危之時,挺身而出,帶頭捐銀……卻不料,他慕容閣主有心行善,卻無意惹來皇帝猜忌,竟致‘尾大不掉’之疑……咳!做人,何其難矣!”

高良士見徐恪臉上忽然現出憂容,他心知徐恪定是念著與慕容嫣之情,難以取捨,遂道:

“徐經歷……萬歲爺的意思,只是讓你盯著點兒……你可也別想多了……”

李重盛卻笑道:

“‘徐經歷’?……高良士,自今日起,你可得叫他一聲‘徐百戶’了……”

高良士不由得滿臉歡喜地看著徐恪,徐恪卻是一副不知其所以然的表情……只見皇帝突然臉色一正,沉聲說道:

“徐恪聽封!”

高良士朝徐恪使了一個眼色,徐恪急忙躬身跪倒。只聽得皇帝抑揚頓挫的聲音高高傳來:

“戶部經歷徐恪,天性純良,志慮忠貞,智足用命,才堪大用,朕特擢爾為青衣衛百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不成人類我就成為蟻神

棕色貓貓

金丹是恆星,你管這叫修仙?

走地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