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十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平靜不下來的皇位交替,元朝奇葩九十年,高十翼,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鐵穆耳在位時期,因為很大程度上維持了忽必烈時期的治國政策,所以元朝在這一時期經濟更加繁榮,同時由於他寬厚的胸襟,施行更加懷柔的政策,使得諸王臣服,被尊為大蒙古帝國可汗。
但是這繁榮背後也隱藏著隱患,為了酬謝擁立他登基的有功之臣,他大肆封王,而且把王爵的俸祿在忽必烈朝的基礎上增加了3-5倍,這極大增加了朝廷的負擔。本來大蒙古國所有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封地之中的賦稅都是各王的私人財產,如今朝廷更是給他們以豐厚報酬,使得鐵穆耳後期,朝廷一年的收入只夠半年支出的,史書記載說:“歲入之數,不足半歲”。
元朝中央官僚體系之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商人出身的官員一直佔大多數,他們也確實是生財有道,看到朝廷國庫空了,於是就大肆印製紙鈔。元朝初期制定了一系列的貨幣制度,在銀本位的基礎上,紙鈔體系一直執行的很穩定,而到了忽必烈末期,特別是鐵穆耳時期,白銀抄本被大量花費掉,地方百姓拿著紙鈔再也不能兌換到白銀,引起了人們對紙鈔的擔憂,使得紙鈔大量貶值(和現在金本位下的紙幣一樣)。
而且鐵穆耳後期由於年輕時燻酒導致其身體多病,不能親自管理朝政,朝政就委託給了皇后卜魯罕和大臣哈刺哈孫,一個掌握禁宮,一個掌握百官,一內一外,倒也把國家治理的妥妥帖帖,元史稱讚她“大德之政,人稱平允,皆後處決。”
但是鐵穆耳一輩子就一個兒子,被立為皇太子之後卻早折了,因此鐵穆耳也面臨一個老大的難題,那就是後繼無人,所以只能從侄子裡面找,不過還沒找好呢,鐵穆耳就不行了,因此立新君的大任又落到了女人身上(所以各位同胞對自己媳婦兒一定要好點,同時對自己也好點,實驗證明女士普遍壽命長於男士)。
卜魯罕雖然有賢名,但是畢竟是女人,有一定的狹隘性,而且她也是忠實的佛教徒。曾經在德壽太子去世的時候問過國師膽巴:“我們夫妻倆那麼信奉佛教,為什麼佛祖卻不賜給我們多多的子女,還讓我的孩子英年早逝呢。”
這話一方面顯示了一個妻子一個母親的無奈,另一方面也有科學盡頭是神學的意思,膽巴回答說:“佛法像燈籠一樣,外面的燈籠紙可以保護蠟燭不被風雨所滅,但是蠟燭自己燃燒完了,這和佛祖有什麼關係呢?”典型的神棍萬金油回答法,咋回答都對,這要是放在之前的王朝,敢這麼應付了事,估計等待他的就是腦袋掛旗杆上風乾的命運,不過卜魯罕卻深信不疑。唉!我們能指望一個虔誠向佛的女人能做出多麼明智的選擇呢?這也讓我們能夠理解為什麼卜魯罕在掌握絕對權力的時候還能一敗塗地了。
按照蒙古的傳統,鐵穆耳死後有繼承權利的有四個人安西王阿難答(卜魯罕表小叔子)、海山(甘麻刺長子)、愛育黎拔力八達(甘麻刺次子)、也孫鐵木兒(真金嫡長孫,此時十四歲這時候沒啥存在感,年齡是硬傷,忽裡臺大會是不會推舉娃娃做大汗的,承擔不了那份責任),實際有機會坐上汗位的就三人。這麼個結果頗具諷刺,當年甘麻刺的母親真金太子妃偏心讓弟弟鐵穆耳繼承皇位,現在鐵穆耳去世無後,甘麻刺比鐵穆耳去世還早,不過兩個兒子已經長大成人,現如今兜兜轉轉,皇位又在朝甘麻刺系的後代招手。
相對來說阿難答希望最大,因為他和卜魯罕一直關係不錯,不過這傢伙在所有王中是個異類,在鐵穆耳眼裡這傢伙就是個混子,一輩子就會做三件事,唸經、要錢、恢復祖宗榮耀(恢復安西王王相府)。所謂唸經因為這傢伙從小是由木速蠻(穆斯林)養大的,所以木速蠻信仰在他心裡不可動搖,這和都信仰佛教的元朝皇族大相徑庭,被視作異類,要錢和恢復祖宗榮耀這兩件事鐵穆耳直接無視。後來因為軍功,被調回大都,對於皇位繼承來說他是近水樓臺。
至於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顯然是不受卜魯罕待見的,當然鐵穆耳見到他倆估計要很膩歪,畢竟他和甘麻刺爭皇位,最後還得把皇位拱手相送,擱誰估計也抹不開面子,頗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意思,然而歷史就是這麼有趣,給他開了個大玩笑。
不過鐵穆耳對大侄子海山也是愛護有加,因其參與平定海都、篤哇之亂有功,被封為懷寧王,頗有讓他心念君恩、老實聽話的意思,同時還賜予他太子金印。海山雖然常年在邊關撈軍功,但是對京城的動靜也是頗為關注,與在京城的哈刺哈孫交往頗密。
這麼一比,愛育黎拔力八達對於以上兩位可以說毫無優勢可言,兒時他得到真金太子妃愛憐,被養在身邊,還聘請儒學大師教他知識,後來卜魯罕當政,為了鞏固兒子德壽太子位,將愛育黎拔力八達和他母親答己安置在懷州,他自小在懷州長大,母子二人相依為命,一直到鐵穆耳去世。
最先得到鐵穆耳去世的是阿難答,卜魯罕通知他的,他也是三人中最早趕到大都的,連扶持他上位的路線都定好了,先由諸王中的明理帖木兒、也只裡等人推舉卜魯罕以汗大妃的身份攝製,由阿難答做輔政大臣,等召開忽裡臺會議之後,一起擁立阿難答上位,這在當時是最保險的路子,因為有攝政汗大妃(握有最高統治權)支援,諸王支持者也不少。
只是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不同意阿難答繼位的諸王更多,為首的就是哈刺哈孫,因為阿難答在他眼中就是異類,同時還不是真金直系後代,這和祖制多少有些不和,因此哈刺哈孫聯合闊闊出、牙忽都、禿刺等人暗中謀劃要擁立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
為達目的,作為中書右丞的哈刺哈孫一面裝病,拒不執行卜魯罕抓緊召開忽裡臺會議的指示,一面加緊控制朝臣,同時派人通知海山和愛育黎拔力八達快點趕回京城,兩兄弟接到訊息立馬往京城趕,最後愛育黎拔力八達先一步到大都。
愛育黎拔力八達趕到大都之後,立即和哈刺哈孫接上頭,哈刺哈孫立即勸他發動政變,趕在卜魯罕稱制大典之前,控制局面。在徵得老師兼親人李孟的支援後,在大德十一年(1307)三月初二這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愛育黎拔力八達帶領哈剌哈孫交給他的軍隊,聯合諸王牙忽都、禿剌從延春門悄悄入宮,哈剌哈孫利用在皇宮做值班大臣的身份做內應,迅速控制了整個大內。
這個時候還在慢步就班準備稱制大典的卜魯罕才大吃一驚,自己竟然被一個毛頭小子幹翻了,當真是冷鑊子裡爆出一隻熱栗子,讓人出乎意外,然而事實就是這樣。控制住皇宮和卜魯罕的哈刺哈孫,以卜魯罕的名義召見左丞相阿忽臺和安西王阿難答及其黨羽,以亂祖宗家法的由頭誅殺阿忽臺和怯烈,卜魯罕和阿難答成了階下囚,愛育黎拔力八達臨時攝政。
外敵清理完了,現在又有個新問題擺在愛育黎拔力八達面前,是他直接登基做皇帝,還是讓他哥哥海山來做,他如果做皇帝,一沒功勞、二沒兵權,光桿司令一個,如何是帶著大軍趕回大都路上哥哥的對手。但是諸王以及他的母親答己都勸他繼位,同時他母親答己加託算命的說,海山命不好,當皇帝命難久,不利於國家穩定,還故作聰明的把算卦的話派人告訴海山,勸他支援弟弟繼位(得,又是一個不受生母待見的長子)。
海山自然不會聽信這些鬼話,兵分三路直指大都,表示對皇位志在必得。
聽到大兒子帶兵南下,可把答己嚇壞了,於是立馬找到海山的親信康裡脫脫表示她對大兒子也是深愛(自小不在身邊,深愛才見鬼了,這是一個滿口鬼話且善變的女人),正等著他來大都繼承皇位呢。諸王一看海山這是要來真的了,立馬改弦易轍,支援海山回來繼位,反正最初也是選擇他倆,誰當老闆,自己的利益不會受損就行了。
就這樣,五月二十一日,海山在大都繼位,是為武宗,按照他老孃的要求,立發動政變有功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子。海山登基之後,對於政敵處理那是毫不含糊,以卜魯罕和阿難答有私情為由,賜死阿難答,把卜魯罕流放到東安州,隨即賜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