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熊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聞風而四方動,從抽卡開始做皇帝,奮鬥的熊崽,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忠趙雲心中都明白,能在此時開口的,除了高居點將臺上觀戰的陛下之外,再無他人。
兩人互望一眼,都從心中升起惺惺相惜之意。
黃忠輕夾胯下青鬃馬,向後退了幾步,方才向點將臺上的趙鈺抱拳施禮。
“忠,全憑陛下做主!陛下,子龍果真好武藝,這手槍法恐怕軍中能敵者不過五指之數,臣著實佩服。”
他本來是想說趙雲槍法軍中可稱第一的,但想到自己這番話說出來,恐怕會把趙雲捧得太高,從而引起其他將領的敵視,讓陛下以為自己是在捧殺趙雲,因此臨時改了口。
見黃忠表態,趙雲也連忙說道:
“黃大都督太抬舉在下了,雲這微末伎倆,在陛下和黃大都督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說話時,趙雲的態度可謂是謙虛至極。
花花轎子人抬人。
按趙雲的性子,對方敬他一尺,他敬對方一丈。
看著趙雲和黃忠開啟商業互吹模式,趙鈺哈哈笑道:
“你們兩人,就莫要如此謙讓了。子龍,自今日起,你入京營,在漢升麾下擔任副督,如何?”
聽到天子對自己的安排,趙雲連忙翻身下馬,跪伏在地,道:
“臣,謹遵聖旨!”
陛下一開口,就將自己從一介白身提拔為京營副督,在京營中的地位和那位大鬧江北的魏延魏文長一樣,僅次於身為都督的黃忠。
他趙雲,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好!”
趙鈺微微頷首,神情非常滿意。
“在黃都督麾下,多聽多看,朕期待著你的表現。”
接著,趙鈺下了點將臺,勉勵了眾將幾句,隨即出了京營,回返皇城。
…………
隨著時間的推移,楚國朝廷頒佈政策,鼓勵各府各縣興水利,辦書院的訊息以神京城為中心,向著整個楚國蔓延開來。
於是乎,得到訊息的諸子百家、豪商富賈紛紛聞聲而動。
位於荊山之東的泰和府。
府城泰安城。
泰安城位於泯河匯入雲霧澤之處,氣候溫和,風光秀麗,是達官顯貴們的避暑勝地。
而建於雲霧澤畔的碧玉樓,因為在雨過天晴後,可以在樓上看到空中出現的絢爛彩虹,故而成為泰安城的一道勝景,常年人滿為患。
這一日,這座高達四層的碧玉樓,卻被一群身穿黑衣黑袍,面色冷硬的男子給包場了。
法家弟子!
看到那身極為眼熟的裝束,有眼力的紛紛拉著自己的同伴繞道而行,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的,也在周圍人們的勸說下遠離了這裡。
百家之中,最不能惹的,除了墨家之外,便是法家。
這兩家弟子皆講究冤有頭債有主,有仇報仇,有怨報怨,而法家弟子則更進一步,奉行一個“報仇不隔夜”。
再加上法家弟子頗為團結,因此莫說是普通人,就算是高門大戶,等閒也不敢招惹他們。
如今看到這些法家弟子如臨大敵的樣子,就知道今日,在這碧玉樓中,定有大事要發生。
碧玉樓四層頂樓。
數十名法家長老危襟正坐,望向面前那位面容古拙之人。
此人正是法家當代宗主,李澤刑。
“諸位,想必大家在來的路上,也已知曉楚主所頒詔令了。這次召大家前來,就是專門為了此事,不知諸位有何看法?”
李澤刑環視眾人,古拙的面容上愈發顯得嚴肅。
李澤刑話音剛落,一名法家長老便迫不及待的說道:
“宗主,此乃我法家在江南提升影響力的大好機會!若是我法家能夠在江南站穩腳跟,那麼就能與儒道佛三家掰掰腕子。此等天賜之良機,我法家決不能錯過。否則,後悔的是我們,得利的是以儒道佛三家為首的其餘學派。”
法家在諸國朝堂的影響力雖然也很大,但與道家、儒門、佛門這三個巨頭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王長老說的不錯,我法家想要擴大影響力,必須開辦書院,宣傳我法家學說。”
“不僅如李長老所說,我透過其他途徑得知,這楚主似乎準備開辦科舉,量才取士。凡開辦書院的學派,都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免試名額,跳過縣試,直接參加府試!若真是如此,哪怕是為日後在楚國朝堂上安插人手,我法家開辦書院也是勢在必行!”
趙鈺當日對周瑞交待的,是說如果商人願意出資幫助官府修建書院,那麼朝廷可以給他們在書院裡刻石立碑,以作紀念,如果捐助的銀兩足夠多,甚至可以酌情考慮給這些商人的子弟一個參加科舉的名額。
注意,這項法令不是針對諸子百家,而是針對那些豪商富賈的,並且是酌情給予商人子弟參加科舉的名額,而不是免除縣試,直接參加府試!
只能說,資訊會在傳播過程中逐漸被異化,從而失去它的本意。
什麼是三人成虎?
這就是!
只是,法家的理論雖然被各國朝廷廣泛採用,但法家弟子在各國朝廷任職的數量卻是少之又少,尤其是佔據高位者,更是如此。
因此,如今的法家眾人並不知曉趙鈺所頒佈的法令全貌,只是道聽途說而已。
但哪怕如此,依然讓他們心情激盪不已,因為透過這條法令,他們看到了法家壯大的前景。
李澤刑微微搖頭,道:
“諸位,若那楚主真得量才取士,那我法家弟子必能佔據一席之地,至於什麼免試,倒在其次。”
“本座和諸位想法一樣,響應楚國官府,開辦書院,培養弟子,乃是正途。只是,大楚雄踞江南,疆域遼闊,足有二十府。我們不可能每府都開辦學院,需找重點才行,不知諸位師兄弟有何良策?”
眾長老沉吟片刻,方有人率先開口道:
“宗主,以我之見,那神京城是必須的,除此之外,我法家還應在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之地開辦書院,吸納傑出人才,為我法家所用。”
此言一出,登時便有人表示了反對。
“範師兄此言差矣,在師弟看來,儒佛道三家,除了佛門被楚主拒之門外外,儒門和道家這兩家影響力巨大,財力又極為雄厚,必然會在這神京城中開辦書院,再加上被楚國吸納的墨家、魔門,以及陰陽家,神京城中的競爭必然無比激烈。”
“在這種情況下,神京的地價必然飛漲。就算我法家能在神京城中搶得一席之地,將書院辦起來,位置定然不盡如人意。位置偏僻,不利於吸收有天賦的孩子,這樣就會在與其他幾家的競爭中落於下風,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神京那些權貴不信任我法家……”
不得不說,法家的邏輯思維確實線上。
自身名聲不大,資金又不夠雄厚,面對一眾競爭者和飛漲的地價,自然不可能搶到太好的地段。
選址不行,自然生源不行,然後就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使得法家在神京城中的競爭中落於下風,處境愈發艱難。
李澤刑聞言,不由得連連頷首。
“宋師弟考慮周全,若真在神京城開辦書院,弊大於利,非智者所取。只是不選神京城,我們又能選何處?”
“神京城周邊府城!”
宋長老斬釘截鐵的說道。
“百家將目光都瞄準神京,那麼對於其他府縣的投入自然會降低不少。如泰安城這樣臨近京都府的府城,交通便利,人口繁多,其中不乏英才之士。法家耗費大氣力在這些地方辦學,定能打響名聲,將諸府的良才美玉收入囊中。”
寧做雞頭,不為鳳尾。
這是宋長老內心深處的想法。
更何況,這些府城的生源質量,也只是比神京城稍差那麼一點點而已。
“好!就按宋師弟說的辦!”李澤刑果斷拍板道,“除此之外,我法家還要在苗疆等偏遠之地開辦書院。楚主平定南蠻,我法家既然想與對方合作,自然要拿出一些誠意來。幫楚主教化蠻夷,算是一個不錯的敲門磚。於我法家而言,也能擴大在蠻族中的影響力。”
眾長老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紛紛出聲讚道。
“宗主此計,乃是陽謀,想那楚國朝廷不會拒絕宗主的好意!”
“既然大家都無異議,那麼就儘快行動吧,莫要讓其他人搶了先去。”
聯想到未來法家的美好前景,眾長老已然各個幹勁十足,齊聲應道。
“謹遵宗主之命!”
就在法家上到宗主,下到弟子,各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聞訊的其他各家學派也都紛紛行動了起來。
但此時的兵家眾人,卻是老神在在。
原因無他,只因兵法一道,其餘各家聯合起來,都不夠兵家一隻手打得。哪怕有著兵家傳承的陰陽家和縱橫家,在兵法一道上的底蘊也遠不如兵家。
因此,在兵家弟子看來,在武舉這件事上,根本沒有人是他們兵家的對手。
甚至於,他們連書院都不用辦。
等到楚國朝廷將那演武堂建好以後,他們順理成章的派人前去講學,自然就能將兵家一脈傳承和發揚下去。
得到訊息的,不止是諸子百家,還有那些富商巨賈。
面對這個訊息,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們不約而同的,都心動了。
原因無他,因為商人的地位實在是太低了。
士農工商。
商人向來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被稱之為“下人”,被歸在了賤民一類。
商人不僅被其他三個階級看輕,更是成了統治者眼中的韭菜,想什麼時候割,就什麼時候割,根本不和你商量。
因為在統治者眼中,這些商人是最奸詐狡猾的,他們不會像農民一樣老老實實的耕耘,更不會像手工作坊裡的人靠技術吃飯,他們低價買原材料,高價賣產品,從來不參加生產環節的任何一部分,卻又攫取了大量財富,投機倒把,囤積居奇,帶歪了社會風氣。
不僅如此,無論是前世還是這個世界,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也決定了商人不可能擁有太高的地位。
以楚國為代表的各國,其統治階級以貴族和官僚階層為核心,並透過掌握大量土地和農業生產手段來獲得權力和財富。
商人作為非貴族出身的階層,並沒有直接參與到各國政權的運作中來,也無法透過政治手段獲得地位和權力,但卻擁有大量的財富,這自然引起了統治階級的警惕和覬覦。
於是乎,商人的命運就這樣被註定了。
商賈階層的地位低下,不僅表現在排名上,在實際生活中,也遭受種種限制。
以齊國為例,齊國的商人再有錢,也沒有權力騎馬乘車。如果齊國朝廷要徵發苦力,第一個倒黴的,就是商人家庭。
在諸子百家誕生的初期,是有商家這個學派存在的。
但隨著各國統治階級的打壓,商家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僅存的商家弟子改名換姓,成為魔門八道的易天樓,在暗處默默舔舐傷口,等待著復起的機會。
如今趙鈺頒佈的這道詔令,成了楚國商賈階層改變自身命運的一個機會。
資助書院,刻石立碑,能夠讓自己在士林中擁有一定的名望。
而名望,無論在何時,都是一個不錯的護身符。
更何況,如果金錢捐贈的夠多,甚至還能讓自家子弟擁有獲得科舉的名額,如果能夠高中,那就意味著自身階層的飛躍。
因此,當這些商人得知之後,無一例外的都行動了起來。
不少人四處找關係,詢問當地官府需不需要自己出資出人,幫助修堤修壩,修橋修路,官府開辦書院有沒有困難,需不需要自己資助一部分,甚至一開口都不是幾百兩,而是上千兩,幾千兩!
這個時候,各地官府方才發現。
噫!
這些個平日裡唯利是圖,幾乎鑽進錢眼裡的傢伙們,倒是個頂個的有錢!
而地方官員們為了自身官位和政績,自然不會橫檔阻攔,反而樂見其成,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紛紛行動了起來。
於是,在炎鳳元年的春夏之交,楚國各地都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行動,或是興修水利,或是開墾農田,或是創辦書院,不一而足。
在這個過程中,各地官府花費的資金並不多,只有原本計劃中的十之三四,這讓一眾地方主官不由嘖嘖稱奇,暗贊陛下手段之精妙。
而這股建設風潮,也吹到了苗疆。
只是,主角從豪商富賈,換成了各部首領。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