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五章 改革,核武大帝,千尋月,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武帝深以為是的點了點頭。
大乾如今發展的很不均衡,李長風幾乎所有的產業都集中在京城,吸引了大量商賈來此經商,吸納了大量勞工,京城特別繁華。
京城周邊,以及大乾鐵路網目前所覆蓋的地方,也受到影響繁華了許多。
但其他地方卻依然如從前那般,除了百姓能吃飽以外,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導致了巨大的貧富差距。
長此以往,將會成為禍端。
乾武帝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只是短期內不會有事,便沒有在意。
如今聽李長風這麼一說,才知道他早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如此高瞻遠矚,放眼整個朝堂和諸多皇子當中,就沒有一人能與之相比。
乾武帝不由得感嘆道:“沒想到你想的這麼長遠,倒是讓朕頗為意外。”
李長風微微一笑,沒有接這個話茬,繼續說道:“商人逐利,只要讓他們看到機器的優點他們就會投入,這樣其實會帶來更多工作機會,產量足夠大價格足夠低的話,還可以發展對外貿易,前景廣闊。”
乾武帝順著李長風的思路想了一下說道:“但是有一個問題,這個機器是電力驅動的話,以如今大乾電力普及狀況,是無法支撐你這個想法的。”
李長風點頭道:“父皇您說的沒錯,所以接下來需要建造更大的水電站,不過織布機所用電機是可以用蒸汽機代替的,兒臣打算研製改進蒸汽機,這樣一來就是在其他地方也能建造機械紡織廠。”
其實從區位優勢來講的話,京城並不適合建紡織廠,他的計劃是把這個產業帶動後就要轉型,改為生產紡織機械,提供技術支撐。
乾武帝笑道:“這樣的話那就太好了,大乾發展的帶來的好處不能只讓京城百姓受益,要讓全國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行。”
李長風認同道:“父皇您說的沒錯。”
隨即話鋒一轉,正色道:“父皇,兒臣將要開始推動大乾工業技術改革,會把精力都放在這方面,所以一些細枝末節不重要的小事就別來找兒臣了!”
乾武帝不解:“工業技術改革?”
李長風意識到自己一時嘴快,把前世的專業技術名詞說了出來。
但他沒有流露出絲毫端倪,用乾武帝容易理解的方式認真解釋道:“工業技術,指的是使用機械、機器來幫助人們生產的方法,那麼改革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推廣先進的生產方法,提高生產效率。”
這次乾武帝聽懂了。
他立刻就意識到了李長風此舉對大乾來說有多麼重大的意義,神情逐漸變得激動起來。
要是李長風所掌握的工業技術真的向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的話,那麼大乾將來會發展成為什麼模樣,他簡直不敢想象。
那才是真正的盛世!
“長風,你需要朕的什麼幫助?需要什麼權力?”
乾武帝當機立斷,決定給與李長風最大的支援。
李長風搖了搖頭笑道:“推進工業革命,最關鍵的還是技術突破,這方面父皇您幫不了兒臣。至於權力,兒臣不需要,只要父皇您不要因為一些小事打攪兒臣就行。”
他本來不想這麼急切的推動工業革命的。
但核武研製遇到了巨大的困難,讓他不得不提前開始推進。
要知道,核武研製需要的裝置太多了,許多東西以他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需要更多人更多行業支援才行。
推動紡織業發展,只是一個開始。
然後他就要大力發展汽車行業推出貨車,這樣一來機械製造行業需求量就會變得很大,他再開發機床吸納更多人才參與進來,推動機加工行業發展。
機加工行業發展起來,核武研究許多所需要的精密裝置才能製造出來,而不是隻停留在圖紙和理論上。
這是一個一環扣一環互相影響的過程,根本無法跳過。
聽到他這麼說,乾武帝多少感到有些無力,無奈一笑道:“好吧,那伱專心致志搞你的工業改革好了,朕輕易間不會打擾你。”
說到這裡,乾武帝頓了一下,又補充道:“不過,長風你已經為大乾做的足夠多了,如今大乾已經有了碾壓天下的實力,你也不要把全部精力放在這方面上,終身大事也要考慮一下了!”
聽乾武帝這麼一說,李長風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春泥的身影,強顏歡笑道:“知道了父皇。”
兩人又聊了一下其他事情,李長風便離去了。
離開皇宮後,李長風沒有回府,驅車直奔科研院。
梁大富正在按照李長風之前的安排著手研製腳踏式縫紉機,見到他來後丟下一堆圖紙無奈道:“殿下,你整天讓我研究這些幹什麼?我對核武研究更加感興趣,你讓別人搞這些不行嗎?”
李長風笑著耐性解釋道:“核武製造理論體系已經完成,現在需要完善的工業體系來支撐,不發展工業體系怎麼能行?就比如這腳踏式縫紉機,需要零部件的精密配合,總結出來的經驗技術,將來在製造核武的裝置中都能用的上。”
梁大富仔細想了一下核武研究中遇到的困難,深以為是的點了點頭:“沒錯,是這麼回事。”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
李長風豎起大拇指讚歎了一句。
梁大富給了李長風一個白眼,問道:“說吧殿下,您來找我有什麼事?”
李長風收起笑容,正色道:“科研院之前的分工不夠明細,是時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了。”
之前科研院其實分為兩個院,其中一個是以唐易為首的醫學院專供醫學,算是非常專業了,為大乾的醫藥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後便是以梁大富為首的科研院,幾乎是李長風想到什麼就去研製什麼,雖然也做出了極為卓越的貢獻,但也有其侷限性。
許多頂級科研人員,各個行業都懂很多但並不專精,長期來看這樣其實很不好,不利於某個特定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直靠李長風前世的知識儲備輸入,也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改革勢在必行。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