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本歸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軍破,在霹靂中游諸天,沭本歸源,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們都該死啦~”拓跋菩薩怒而出刀,天人氣機全面爆發。
雪亮刀芒幾可與日月爭輝
紫錦囊不閃不避,迎面而上,雙掌與神兵撞在了一起。
響起一陣金石之聲,如巨鍾長鳴。
飛沙走石,遮掩眾人視線。
最後,煙塵散盡。
觀戰眾人驚見紫錦囊雙足深深地陷入土中,架住神兵的雙手流下鮮血。
“一頁書,你!”強如拓跋菩薩,都沒想到紫錦囊竟然可以僅憑一雙肉掌,付出輕傷得代價,制住自己的武器,一時錯愕。
顯然,紫錦囊就是在等這個機會。
“喝~”雄渾一喝,紫錦囊氣返天地,真元爆衝,至極一聲,“天龍吼!”
近距離全盤承受天龍吼,強如有用天人體魄的拓跋菩薩,也只會落得身死道消下場。
但神兵自有靈,護主擋下五成功力,破碎當場。
拓跋菩薩身中五成功力天龍吼,血染衣衫,卻也留得一命,身化一道赤紅,往雞鳴山方向而去。
眼見拓跋菩薩丟下自己等人逃脫,本就士氣不高的北莽十萬大軍,士氣瞬間跌落低谷。
拓跋菩薩戰敗,不僅意味著北莽軍神的不敗神話破滅,更意味著自己等人的生路已絕。
幾乎是踩著點,徐驍率三萬騎兵來到。
只見徐驍左右兩側的護衛,一手抓著韁繩,另一支手扛著北莽大營的帥旗與黨項金旗。
拓跋菩薩為北莽党項族的首領,出征攜帶北莽的帥旗外,還帶帶領党項族首領的金旗,以此來宣示身份。
種檀軍中,許多士兵都認識這些旗幟,明白必是大營被破。
徐驍率兵而至,看著遠處,平靜地說道:“降者生,不降者死。”
聲音清晰地傳入北莽十萬兵將耳中,語氣雖輕,卻猶如萬道驚雷,擊潰北莽這最後十萬大軍的心理防線。
不知是誰第一個丟下了手中兵刃,只知道隨著第一件兵器落地,無數北莽士兵放下手中的武器,束手投降
種檀眼見大勢已去,無奈地喊道:“本將降了!”
徐驍命麾下士兵收繳武器並這北莽降卒分批關押。
十萬人不是少數,容不得一絲差池。
徐驍需親自指揮,確保這十萬降卒不生出一絲亂子,安排到北涼後方關押起來。
而徐鳳年看著百里石長城下的,感嘆道:“百般算計,到頭來還不如徐驍趕來喊著一嗓子。”
溫華覺得無聊,聳了聳肩膀,抱著懷裡的木劍說道:“本來以為趕來,能一會拓跋菩薩。最不濟也是我與小年你合戰這名北莽軍神。早知道戰事會以這種形式結束,我就在臥弓城睡覺了。”
“哎呀呀,能夠以這種的方式結束戰爭,真是萬幸。這代表老天還是疼愛你們的。”此時,擊敗拓跋菩薩的紫錦囊拍了拍染血的雙手,將手中的血汙拍掉。
“紫錦囊先生。”袁左宗非常尊敬這位擋下拓跋菩薩,為北涼拿下這場涼莽之戰關鍵勝利的書生十分地尊敬,抱拳行禮。
“北涼世子,徐鳳年,在此先謝過先生此番出手相助。不過…”徐鳳年笑吟吟地問道:“先生竟然可以把破甲尖峰七旋指、天龍吼這兩部武功使得如此自然,真實身份到底是誰?倒是讓我好奇了”
對於徐鳳年的問題,紫衣書生笑聲以對,“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徐鳳年與溫華也跟著一同笑了起來。
三人同時說道:“心照不宣。”
笑聲過後,紫錦囊說道:“此間事了,我要離開了。徐鳳年,接下來你要面對的,才是真正的難題。後會有期了。”
徐鳳年笑道:“那後會有期了,大~師~”
“哈~”一聲輕笑,紫錦囊衣袖一甩,轉身離開之間,詩韻再起,“世事如紙薄,如何更一頁。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何不勤心向佛學,閉目微笑得娑婆。”
一旁的袁左宗聞此詩號,難以置信地說道:“世子,你為何稱呼紫錦囊先生為大師。還有先生離開所吟詩號,難道他是三…”
徐鳳年笑著阻止袁左宗繼續說下去,“既然知道,又何必再問呢?”
“袁二哥,接下來可以啊,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徐鳳年說著這番話,看向北莽方向。
袁左宗表態道:“嗯,無論世子想要怎麼做,北涼全軍都會支援。”
就在涼莽大戰分曉之刻,楚離之戰也出現了重大轉機。
西楚女帝拜原離陽首輔張鉅鹿幼子張邊關為輔國大將軍,西楚新晉英才韓良臣為副將,率二萬楚軍精銳,越過廣陵江,攻擊駐守江南道邊境,坐擁十萬大軍的盧象升所部。
盧象升派麾下悍將郭東風領兵四萬前往迎擊。
雙方於廣陵江北岸擺開陣勢,展開大戰。
最後竟是坐擁優勢兵力的郭東風兵敗,四萬大軍潰敗。
其本人更是在亂軍中被韓良臣所斬殺。
剛剛拿下一場大戰的楚軍,精神飽滿,士氣高昂,在各部屯長的指揮下,與離軍散落的旗幟與橫臥的屍體之間,有序打掃戰場。
張邊關與韓良臣騎著大馬一前一後,站於高坡之上,俯瞰戰場。
張邊關對韓良臣說道:“良臣,有什麼話就說吧。”
韓良臣將腹中疑問道出,“將軍是如何料定盧象升不會親自領兵前來,而是派郭東風率四萬人馬而出?”
張邊關對韓良臣解釋道:“盧象升不失為一名將才,奈何不得離陽廟堂高座上的那位信任,必受掣肘。而這掣肘,將會是此戰勝負的關鍵。”
韓良臣立即明白張邊關的意思,“所以,將軍才只問女帝要二萬人。因為這二萬人,是底線。在離陽軍中斥候探知我方只有兩萬人後,盧象升在掣肘之下,無法全軍盡出,而這就給了將軍分而破之的機會。”
張邊關對韓良臣的悟性非常地滿意,點頭道:“良臣,你年紀雖輕,卻天賦異稟,將來成就必不在我之下。”
而後再問道:“那你說,我為何會放那二千殘軍離開?”
韓良臣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將軍是讓他們回去,打擊盧象升軍士氣。”
“盧象升麾下部隊多是從江南道強徵過來的民夫,又能有什麼戰力?稍遇硬戰,便會作鳥獸散。想必此時,盧象升軍中,已經傳遍郭東風兵敗身死的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