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婿當為大英雄,抗清,傲骨鐵心,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昆明,平西王府。
自永鎮雲南後,吳三桂即大興土木在原明沐國公府原址上擴建了一座佔地極大的平西王府,並派人去蘇州採買了十四五歲的吳地少女四十人以供享受。
如此原本最受吳三桂寵愛的小妾陳圓圓自是受到冷落,加之與吳三桂正妻張氏不合,且吳三桂身邊又有八面觀音、四面觀音、蓮兒等寵妾爭風吃醋,已經四十幾歲的陳圓圓便萌生退隱之意,於年初提出讓吳三桂在王府僻靜處為其建一座庵堂,讓她吃齋唸佛。
吳三桂勸了兩次,陳圓圓都執意如此,無奈吳三桂便讓人在王府東南僻靜處為陳圓圓修了一座庵堂。
前天庵堂剛剛建成,陳圓圓便攜女兒小蠻搬了過去,並派人與王妃張氏說從此她不再過問王府諸事。
得知此事,想到圓圓陪伴他二十多年現在卻被自己冷落,吳三桂心中著實有些愧疚,便於今日來到庵堂想同圓圓母女呆上半日。
不想一身道袍不施粉黛的圓圓竟出奇的好看,身上更是隱隱透著一股說不出來的氣質,讓吳三桂不禁看的有些失神。
“王爺看了愚妾二十多年,還沒看夠麼?
見丈夫當著女兒面如此痴痴看著自己,陳圓圓不禁臉色微紅,但想丈夫身邊美女如雲,自己既決定不再與那些年輕女人爭風,便當息了爭寵之意從此甘於寂寞。
“父王,母親好看麼?”
說話的是吳三桂和陳圓圓的女兒小蠻,今年已經十四歲,長得同她母親當年一樣美麗,兩個出嫁的姐姐都不如這妹妹好看。
“你母親當然好看,要不然父王當年怎麼會為你母親所迷呢。”
吳三桂笑了笑,接過女兒端來的茶碗,仍是看著圓圓,“圓圓這張臉,為夫我是百看也不厭。”
竟是起了性子,若非女兒在場,定要解下圓圓的道袍掰開好生看個夠。
陳圓圓卻搖了搖頭道:“愚妾已是人老珠黃,怎麼還會讓人百看不厭呢。”
“圓圓在我眼裡真的未老,也永遠不會老。”
“是麼?”
即便就此自甘寂寞,聽了丈夫的誇讚,陳圓圓心中亦是有股自得。
雖比不上那些女人年輕,但論相貌,論身材,她卻還是有些自信的。
至少,她身上沒有半點贅肉,不管是腰身還是肚子都依舊緊繃。
吳三桂已有大半年不曾與她親近,身子深處怕是宛如處子般。
“為夫什麼時候在圓圓面前說過假話的?咦,這是圓圓新作的詞?”
見桌上有一首詞,吳三桂不由拿起來看。
詞牌名“荷葉杯有所思”。
“自嘆愁多歡少,痴了。底事倩傳杯,酒一巡時腸九回。推不開!推不開!”
讀罷,吳三桂心中不禁一陣唏噓,知道自己這是冷落圓圓太久,不由想勸圓圓從庵堂搬出,如當年一般與他如影相隨,每日親近。
只這念頭剛起,卻聽圓圓道:“王爺今日能來看我,圓圓極是歡喜,只今後還望王爺少來,免得人家說我年老色衰還要霸著王爺不放。”
“人家”所指顯然是王妃張氏。
吳三桂暗歎一聲,道:“圓圓,我和你都是一天天過日子,為何我老得快,你卻老得慢呢?”
“因為父王比母親大,當然比母親老得快。”
小蠻上前摟住母親的手臂。
“有道理。”
望著長得越發出落的小女兒,吳三桂是越看越歡喜。
摸了摸女兒的腦袋,圓圓道:“也許是王爺總是操心政事,圓圓卻從來不去想吧。”
吳三桂微微點頭,自山海關引清軍入關後,二十年來他無時無刻不在動心思,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之地。
“為夫也不想操心那些事情,可為夫如今已是騎虎難下,不為我一人考慮,也要為麾下追隨我的將士們考慮。家口幾十萬,重如泰山啊。”
吳三桂有感而發,表面上他這平西王很是風光,但風光下卻是危機四伏,當真是一天都不敢掉以輕心。
前番派到夔東的吳國貴、馬寶竟與四川提督鄭蛟麟妄圖就此起事反清,要不是他及時制止,天知道要鬧出多大亂子。
滿洲八旗是不堪打,但八旗還有蒙古和漢軍,豈是輕易就能擊敗的。
小不忍,則亂大謀。
陳圓圓沒有說話,只是上前點上一爐靜香。
屋中頓時多了一絲淡淡香味,讓人頗為陶醉。
“還是你母親這裡好啊,有時候父親真想一個人在深山老林呆上一些日子,好生靜一靜。”
吳三桂起身拉著女兒小蠻的手走到窗邊,外邊是碧波盪漾的翠湖。
陳圓圓輕輕走到父女二人身邊,忽對丈夫道:“王爺可有想過起兵復明?”
吳三桂有些驚訝:“圓圓何以問這個?”
陳圓圓道:“我聽人說滿洲人打了一場大敗仗,死了不少八旗兵,而清朝天下本就取自明朝,也依賴八旗,若八旗兵不如從前,王爺就沒想過起兵?”
“不少人都勸為夫起兵,不想圓圓也勸為夫。”
吳三桂皺了皺眉,不欲就此事同圓圓說下去。
陳圓圓見狀,自是不再說這事,轉而看著女兒對丈夫道:“小蠻今年已經十四歲,過得一兩年也能嫁人了,王爺當為小蠻尋個合適的夫婿才行。”
“能配得上我吳三桂女兒的,必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圓圓放心好了,為夫肯定會給小蠻擇個佳婿的。”
吳三桂剛說完,就見女兒臉紅跑出,嘴裡嘟囔著“不嫁,不嫁,我誰也不嫁”。
“女大不中留,這會說不嫁,過得一兩年卻是想嫁了。”
吳三桂哈哈笑了起來,笑聲還未止住,卻有急報呈來。
急報是鎮守大理的都統吳應期發來,稱蒙古和碩特部對雲南有所覬覦,稍有不慎可能出現“一舉足而入堂簾”局面,造成全滇之亂。
因此吳應期請求叔父能夠調集兵馬以防蒙古入侵,並主張先發制人,即“禦敵於國門之外”,不使蒙古人侵入雲南境內,否則土司必有眾多響應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