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四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麝香,我自桃源來,吳四柳,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難道是……

當看到湓神廟中的湓神塑象模樣之時,束觀心頭跳了一下。

這個湓神不是人族,但也不是妖族,好像是以前在觀裡道藏閣內某本典冊上看到過的那種巫族。

這種名為「巫」的種族,據說是最初那三個元會時代,這個天地間佔據主導地位的生靈種族,就相當於是如今的人族。

只是這個種族,在第四元會封神末期,就已經幾乎徹底滅絕了。

那麼如果當初的這個「湓」神真的是一個巫族超凡者的話,這座城市的歷史就絕不止萬年,恐怕還要往前推很多年。

束觀在塑像站了一會。

當年的那個湓神自然是一個很強大的生靈,如果那個傳說是真的,能夠揮手間讓洪水退去,那個湓神的實力肯定是仙境之上了。

不過此時在他面前的,卻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泥凋塑像,塑像上漆看去還很新,沒有半點脫落。

所以束觀沒有站立多久,然後就走到了主殿的牆邊。

這主殿的牆邊畫著很多幅壁畫,壁畫上的內容,自然都是關於那個湓神降臨讓洪水退卻的傳說,畫工倒是頗為精美,但是匠氣也是極重,束觀也就略略看了一下,然後就走出了這座主殿。

然後他來到了主殿側方的一個房間中,這裡放著許多書稿,都是歷代湓城本地的文人整理的關於那位湓神的事蹟記載,當然這裡面的都是抄本,特意放在這裡,供香客或者來這裡的遊人觀看。

【鑑於大環境如此,

束觀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將那些文稿翻閱了一遍,比起湓城縣誌上那寥寥幾句的記載,這些文稿中關於那個湓神的事蹟就要多了很多。

在一些文稿的記載中,那個湓神在讓洪水消退之後,就一直留在了此地,而且是就居住在湓神廟所在的這座小山中。

關於這一點,有不少文稿中,又記載了後來那個湓神在人前現身,展露不可思議神通的事蹟。

當然,關於這些記載,從修行者的角度看來,有一些束觀一眼就看出是後人胡編亂造的,但有少數那麼幾個,束觀卻是真假難辨。

而且有一點,就是這些這湓神現身的傳說,基本都集中在一個長約千年左右的時間跨度區域內,而到了魁隗氏時代之後,就再也沒有關於任何湓神現身的傳說了。

至於魁隗氏時代,是大華天朝立朝之前,屬於大華上古時期的一個原始部落紀年時代,因為神猴軍之亂,無數的史料典籍被毀,所以大華天朝立朝之前的那些史前時代,到底存不存在,在大華史學界一直是很有爭議的事情,不少史學家甚至把史前時代歸類於神話傳說的範疇。

但束觀卻是知道史前時代是確實存在的,善已觀道藏閣中有一本典冊上,詳細記載了人族史前時代演變歷史,其實在大華天朝立朝之前,人族歷史上同樣出現過很多強大的政權,只不過沒有像大華天朝一樣統一整個大華之地。

而魁隗氏時代,是比大華天朝立朝還要久遠上近萬年的一個時代,存在於第四元會封神時代末期,那時候甚至連天庭都還沒有出現。

如果說是封神時代末期的話,那倒是真的還有可能有一些巫族存在。

束觀如此想著,然後轉身離開了這個存放文稿的房間。

裡面這些文稿中記載的關於湓神的事蹟,魚龍混雜,很難分辨真偽。

但是有一件頗為神奇的事情,倒是可以確定,那就是自從有了湓神來到此處的傳說之後,在有史可查的年代裡,湓城這處地方,就再也沒有發過洪水了。

對於一個位於大江之邊,而且周圍大江的水道

坡度落差極大的城市來說,這本身就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在湓城這個地方,雖然那個湓神的傳說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像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是大部分的湓城百姓,都一直堅信湓神是真實的存在。

從這湓神廟每天香火不斷的場面,就可以清晰感受到湓神在湓城人心目中的地位。

甚至不少往來的客商,在聽聞了湓神的傳說之後,都會來湓神廟中上一柱香,以求他們的船隻順風順水。

從這個存放文稿的房間出來之後,束觀就直接離開了湓神廟。

不過他並沒有走下這座小山,而是來到了距湓神廟不遠的一處山林之中,找了一個枝繁葉茂的大樹,一躍而上,坐在了樹幹之上,然後從懷中掏出了一本羊皮卷,開始認真地讀了起來。

他手中的羊皮卷,是六冊走馬門道術秘冊中的那一冊《玉尺倒杖書》。

自從離開荊城,這一路行來,束觀一直在修習走馬門的這些道術秘冊,如今他已經修完了《青囊經》,《走馬探穴術》這兩冊秘冊,這幾天正在修習《玉尺倒杖術》,所以這本《玉尺倒杖術》自然被他隨身攜帶著。

而接下來他還真的馬上就要用到一些《玉尺倒杖術》中的一些手段。

此時倒也有一些臨時抱佛腳的意味。

束觀一邊讀著那冊《玉尺倒杖術》,一邊每隔一個兩個,就拿出那個黑色羅盤,重新的校準一下這周圍的地氣。

地脈之氣,每天十二個時辰都是在不斷變化的,而透過不斷觀察地脈之氣的變化,能夠一步步地找到他的目標。

是的,束觀此時依然留在這裡,自然是因為發現了那個湓神廟中的一些秘密。

束觀無法完全當初的那個湓神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是卻可以確定這個貌似普通的湓神廟,實際上是一處非凡之地。

關於這一點,束觀在進入湓神廟之前,就已經確定了。

在他早上踏進湓神廟之前,用青囊經第二篇察勢篇的法門,看了一下這裡的風水地勢,湓神廟所在的地方,左山右湖,前江後崖,在風水堪輿術中被稱為雀穴地。

雀穴地中,必有異物。

不過這種地勢一般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被人為佈置過,特別是小山右側盆地中的那個月牙形小湖,束觀一看就知道是以前的大神通者,用術法手段特意開闢出來的,用以容納洩露的某些氣息。

因為雀穴之地,往往都是擁有大神通的修行者,特意開闢出來,用做放置一些寶物之所。

而剛才束觀廟門之外察勢之時,也望了一下氣,發現周圍的地脈之氣,流經這座湓神廟的時候,都會發生一些很不自然的改變。

所以這個湓神廟中,除了當初被青青三人撿走的那個羊脂白玉瓶之外,應該還有一些異常之物存在。

只是白天的時候,這湓神廟中的香客遊人太多,不方便再仔細探尋,所以束觀來到樂廟外的山林中,準備等到了夜間再進湓神廟中仔細查探一番。

天終於黑下來了。

湓神廟前的香客的身影,數量越來越稀拉,當最後一名香客從湓神廟中走出來的時候,湓神廟的廟祝關上了廟門,然後回到了主殿之後的居所中休息。

山林之中,束觀也緩緩從樹枝上站了起來,一腳邁了出去,卻沒有直接落到地面上,而就是這麼凌空走著,宛如一片被風吹向遠方的落葉,飄飄蕩蕩。

束觀在空時而前行,時而後退,時而越走越高,又或走到了小山之下,在那個月牙形的小湖上方走了一圈,方才再次走上山頂。

此刻的束觀,走在風水之上。

這就是走馬陰陽,尋龍探穴之術,走門門最獨特的,天

下所有風水堪輿流派中只此一家的秘術。

束觀循著此地的風水地脈之氣,終於再次走到了湓神廟之前,因為此地所有的風水地脈之氣,最終都歸於湓神廟內的某處。

束觀從圍牆上方走進了湓神廟內。

風水地脈之氣,自此戈然而斷。

這在風水術中,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也是早上束觀察覺這座湓神廟有秘密的原因。

因為一處地方的風水地脈之氣,是一個自成迴圈的整體,絕不會無故斷絕,一旦斷絕,則意味著此處的風水地脈之氣完全消散。

但是湓神廟所在的這片地域,風水地脈之氣卻有沒有消散,所以這裡的風水地脈之氣應該並不是真正斷絕,而是進入了某處難以用普通方法察覺的隱秘之地中,然後再出現在其他地方,重新開始迴圈。

只是那處隱秘之地,具體在哪裡,又該怎麼進入呢?

束觀站在主殿之外,從袖中抽出了一根尋龍尺。

這些風水堪輿之物,都是得自姜雲在荊城的那個居所中,因為這幾天正好在修習玉尺倒杖術,所以束觀一直把這根尋龍尺隨身攜帶著。

尋龍尺,是一種曲尺形之物,一頭呈尖錐之形,一頭宛如手柄,柄端上裝有一枚指標。

這種尋龍尺,是風水術的修行者用秘術煉製的法器,能夠異常敏銳地察覺某些特殊的氣息,用於勘探一些肉眼甚至是修行者的神識都無法察覺的隱秘之所。

束觀將尋龍尺的尖銳的那一端,插在了主殿外臺階下的地面上。

而另一端手柄上的那枚指標,陡然轉動了一下,只是在轉動了四分之一圈之後,卻又停了下來。

束觀抬頭朝四周再看了一下,接著把尋龍尺拔了起來,走到功德院的另一頭,再把尋龍尺插入了地面。

這一次,尋龍尺的手柄勐然豎了起來,同時那枚指標也飛快旋轉起來,足足轉了十圈方才停下。

束觀雙眉一揚,嘴邊露出了一個笑容,這是他首次施展這玉尺倒杖術,而能夠在第二杖就找到一個脈氣節點,讓他很是有些成就感。

然後他拔出尋龍尺,朝著指標的方向,往前走了十步,尋龍尺尖銳的一段在地上拖曳而行,在地面上劃出了一條筆直的線,然後再次把尋龍尺插入地面。

這一次,尋龍尺的手柄依然勐顫了一下,指標也開始再次旋轉。

當找到一個節點的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會簡單很多。

這一次,指標旋轉了八圈。

於是束觀又往順著指標的方向,走了八步,立在了第二個節點之上,同時還是用尋龍尺在地上劃了一條線。

如此一共五次之後,束觀再次走到了剛才出發的那第一個節點之處。

而在地面上,尋龍尺劃出的那五條直線,組成了一個不規則的五方形,面積大約有十幾個平方。

湓神廟內的隱秘之地,就在這十餘平方米的地面之下,而在原先束觀根本沒有察覺到這塊地面之下有什麼特異之處。

這就是風水堪輿道術的玄妙之處,天地間有一些秘密,就算你的修為境界再高,如果沒有風水堪輿之術為輔,也是很難發現的。

不過束觀並沒有直接動手察看那處地面下的情況,而是先去了主殿之後的那幾間房屋內,那幾名廟祝早已經熟睡,但是束觀還是各給他們貼了一張安神符。

他不知道那處地面下有什麼,也不知道等會自己會鬧出什麼動靜,如果把這幾名廟祝驚醒了會比較麻煩。

接著束觀再次回到了主殿之外,來到地面上那個五邊形之處,用尋龍尺從五個節點之處,各往中間再拉出一條直線。

五條直線,在不規則五邊形

之內的某一個點上交匯了。

束觀抬步站到了那個點上。

就在他踏上那個點上的一瞬間,束觀的心頭突兀地劇跳了一下。

一莫名的玄妙感,在這一刻籠罩了他的全身。

這種玄妙感,從他所站之處的地面下隱隱滲透而來。

果然就是這裡了。

如果白天的時候,他能夠從這個點上走過,或許也能察覺到異樣,但是這種機率實在是太小了。

平靜了一下心情,束觀抬手捏了一個道訣,腳底下的泥土開始自動地湧起,朝四周堆疊。

控土術。

而束觀足足施展了半分多鐘的控土術,從地面下湧起的泥土,甚至快要把整片功德院都填滿的時候,在原先所站之處,深入地下二十幾米的地方,終於出現了一樣很異常的東西。

雖然今也星月疏澹,而且直直深入地下二十幾米處的地方,星月之光也很難照射進來。

但束觀依然看清楚了埋在地下黑暗深處的是什麼東西。

那是一個鐵蓋。

鐵蓋本來絕算不上是什麼異常之物,但問題是在地下二十幾米的深處,出現這樣一個鐵蓋,就很是異常了。

束觀從上方跳了下來,落在了那個鐵蓋之上。

在仔細看了一眼之後,他發現這絕不是一個普通的鐵蓋,看上去像是鐵,但其實是一種很特異的金屬之物,上面的紋理細密如羊脂般光滑,手指碰上去的觸感像是寒冰一般。

……這好像是玄冰鐵……

束觀記得自己在善已觀道藏閣中,似乎看到過這種奇異金屬的記載。

玄冰鐵,在上幾個元會時代,都算是天材地寶的一種,是煉製法寶和飛劍的一種極佳的材料。

只不過這種玄冰鐵,一般都生在鐵礦礦脈的最深處,凡人幾乎根本沒有可能開採到,就算是修行者,也是要靠運氣才能偶爾尋到一些。

也只有這樣的天材地寶,被埋在泥土之下不知多少悠久的歲月,依然沒有絲毫被腐蝕的痕跡,要是普通的鐵器,自然沒幾個月就要開始腐爛,數百年的時間內,就會北歐腐蝕地渣都不剩了。

束觀雙手在光滑至極的蓋身上滑過,來到了這個用玄冰鐵煉成的蓋子的邊緣處,然後手指深深插入了邊緣堅硬的岩石中,接著勐然發力,將整塊鐵蓋掀了起來。

真的很重!

這塊半徑在一米左右,厚約七八厘米的玄冰鐵蓋,重量恐怕足有噸把,以束觀如今的肉身之力,這麼直接舉起也是有些吃力感。

當鐵蓋被掀起的一瞬間,一股奇異的如麝如蘭的香氣,立馬鑽進了束觀的鼻子中。

束觀的心臟再次劇烈地跳動了一下。

因為他響起了白天的時候,在主殿側方的那個房屋內,在那些前代的文稿中,有一篇年代久遠的文稿上記載著,據說那位湓神每次現身之時,身周裡許方圓之地,都會籠罩著一種奇異的香氣,就如最好的麝香般,讓人聞之無不沉醉。

當時的束觀以為這只是凡人們對他們崇拜的天神的一種誇讚之辭。

但是現在他掀起這個玄冰鐵蓋之後,卻真的聞到了那種麝香。

難道此時那個湓神,就在這玄冰鐵蓋之下的某處地方。

束觀平靜了一下心跳,接著朝下方望去。

在玄冰鐵蓋之下,是一個黑黝黝的洞口,下方是一個筆直的,周徑在五米左右的洞穴,洞穴很深,而且這裡的光線實在太暗了,連束觀的目力都無法看清這洞穴到底有多深。

束觀沉默了一會,也猶豫思考了一會。

然後他把那個玄冰鐵蓋放在了一旁,***了旁邊的泥土間

,再從衣下腰帶處,拔出了牛耳尖刀,握在了手中。

接著,束觀縱身跳進了那個洞穴之內。

或許,在這個洞穴之內,他會遇見一些莫測的危險。

但是既然已經站在了這裡,要他轉身離開,束觀卻也辦不到。

因為這本來就是他這次遠行的目的之一,去看看這個天地真實之下更真實的樣子,去探尋那些被時間掩埋在歲月長河深處的秘密。

如果擔心危險,那麼自己將永遠看不到天地的真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公若不棄,願拜為義父

辣醬熱乾麵

修仙從返老還童開始

中華聚寶盆

彌羅青卷

一炁化三清

神詭大明

油炸鹹魚

天選女主人設被搶,我要擺爛變強

奶蓋是隻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