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醉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王承恩也曾有雄心,朱元璋穿越崇禎,風醉天下,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祖述見徐允禎面色有異,立時覺察到他剛才太過得意,無意間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露了出來。
為免在徐允禎心中留下毒辣的印象,影響了接下來的計劃,他又急忙解釋道:“定國公,此時已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容不得半點猶豫......”
他一邊說著,一邊暗中觀察徐允禎的神情。
見對方面色有所緩和,又繼續鼓動道:“這種時候,我們一定要當機立斷,否則,就會兩頭不討好。”
“你想想,當初若非令先祖徐增壽公剛毅果決、應機立斷,你徐家又如何能有一門兩國公,榮耀數百年......”
徐允禎聽著李祖述的話,心中疑慮盡消,毅然決然地道:“臨淮侯,你說的不錯,大丈夫謀事,決不能有婦人之仁。”
“何況本是崇禎無能,才導致叛亂四起,民不聊生,他不僅不思悔改,設法保全我們的利益,反而為了安撫那些泥腿子,竟想要剝奪我們的田產......”
李祖述見狀,又適時地給徐允禎鼓勁。
不一會,徐允禎便已對李祖述推心置腹,並再次將他引為第一知己。
“定國公,你可知範景文、蔣德璟那幾個老傢伙最近可有異動?”
李祖述見徐允禎已經臣服,又開口問道。
原來李祖述為了不暴露他的身份,同時將已被拖下水的徐允禎徹底綁牢。
他以退為進,哄騙徐允禎監視宮內和百官的動向,而他則負責外城的事情,故而有此一問。
徐允禎聞言,搖了搖頭,道:“說來也奇怪,除了上次左懋第出面解釋了南糧之事外,那些老傢伙皆無任何異常。”
“好似並不知京中的風雨一般,依然自顧自地處理公務......你說他們會不會是表面裝得若無其事,暗地裡卻在密謀對付我們?”
李祖述聞言,沉思了一會,冷笑道:“這幫老傢伙倒也狡猾!”
“我們在前面賣力唱戲,他們在後面卻輕輕鬆鬆地得到了訊息,還做出一副忠臣的模樣。”
徐允禎有些疑惑地看向他道:“現在朱慈烺已是焦頭爛額,他們都不出手相助,怎麼會是忠臣?”
李祖述笑了笑,道:“定國公,這就是這幫老傢伙的狡猾之處。”
“你想,陛下出京沒有告知他們,說明對他們並不信任,若他們不知進退地詢問,極容易惹來猜忌。。”
“而且他們手中無兵,縱使進宮也幫不上什麼忙,倒不如本本分分地做事,維持京城的穩定......”
徐允禎聽完他的講述,這才恍然大悟,隨即又有些驚慌地道:“不對啊,兵部尚書王家彥手上可是有兵的。”
“而範景文又是內閣首輔,若他們聯手......”
“定國公,你不用擔心,京軍中的精銳早就被鞏永固帶去蔚縣了,現在京中雖還有三四萬人,卻都是些酒囊飯袋,根本不足為慮。”
“而且本侯早已派人去軍中游說,他們雖未明確表態,但送去的禮物卻都收下了。”
“所以只要我們佔據優勢,縱使到時真有大戰,他們也只會袖手旁觀......”
徐允禎聽完李祖述的講述,這才放下心來。
兩人對視一笑後,剛要端起茶杯品茶,卻又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外傳來。
隨後就見到李祖述的親衛一臉慌張地跑了進來,匆匆行禮後,便將一張小紙條遞了過去。
李祖述開啟看了一眼,臉色瞬間大變。
......
京城東華門外,東緝事廠門前。
王承恩一臉猶豫地看著大門上的匾額。
他身後的王友德見狀,幾次張嘴欲言,最後卻都忍了下來。
而站在門前的幾個兵士似乎覺察到了什麼,臉上不禁露出怪異的神情。
王承恩又盯著匾額看了一會,微微嘆了一口氣,才緩步朝大廳走去。
他走進大門後,並未直接去大廳,而是先來到大廳左邊的一個小廳。
在小廳的正中間懸掛著一幅嶽武穆的畫像,畫像中的嶽武穆一身戎裝,左手扶劍,右手後背,神情肅穆地俯視著下方。
特別是嶽武穆的那雙眼睛,栩栩如生,好似能看穿人心一般,讓人望而生畏。
或許是嶽武穆的這雙眼睛太過傳神,也或許是東廠的那些太監心有愧疚,輕易不敢前來。
所以這個小廳的一些地方又佈滿了灰塵,特別是嶽武穆的那雙眼睛處,竟有些許蛛絲。
王承恩見狀,急忙上前仔細地擦拭。
待恢復了嶽武穆的英姿後,他又對著畫像凝視了許久,才緩緩地朝後走去。
在小廳的後面是磚砌的影壁牆,上面雕刻有狻猊等秉公無私的神獸,還有狄梁公斷虎伸張正義的故事。
王承恩仔細地打量著這些圖畫,心中一時感慨萬千。
想當初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東廠時,眾太監比過年還要高興。
因為儘管歷朝歷代都有些權傾朝野的太監,卻大都是矯命行事,從沒有一個真正屬於他們的機構。
特別是這個機構不僅屬於他們,而且還有監察百官,監督錦衣衛的權利。
有了這樣一個舞臺,足以讓他們這些被人鄙視的宦官一展所長,洗刷世人對他們的誤解。
也正因為如此,當週思雨得知他將是第一任廠公後,激動得一夜未睡。
他幾乎跑遍了京城所有的著名建築,甚至紆尊降貴地向一些文士求教,只為打造出一個屬於他們太監的獨特東廠。
當東廠建成後,眾太監都是欣喜若狂,將之視為承載他們太監希望與夢想的聖地。
而周思雨也非常鄭重地在廠公手札中記錄下了這一切,並敦敦教導後繼者盡忠職守。
可惜好景不長,那些繼任者就走入了歧途,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殘害百姓,冤死大臣,
讓東廠成為邪惡、殘暴等罪惡的代名詞。
儘管期間也出現了護賢臣,保太子的懷恩。
持身中正,敢於直諫的李芳。
堅守“祖宗法度,聖賢道理”,被人稱為佛的陳矩。
可惜這樣的人太少,給百姓的實惠也不多,名聲遠不及王振、劉瑾、魏忠賢之流,以至東廠在民間臭名昭著。
王承恩想到這些,不禁搖了搖頭,有些不甘,卻又無奈地走出了小廳。
隨後他又穿過正廳,來到西邊一座建築別緻的祠堂前。
在祠堂的正前方坐落著一塊牌坊,上面有朱棣御筆親書的“百世流芳”四字。
王承恩看到這四個字,心中不禁一陣苦笑。
因為以東廠如今的名聲,流芳百世是不可能了,遺臭萬年倒是有機會。
這時,他突然聞到一陣腥臭與血腥味從牌坊的後南方傳來,眼中立時閃過一縷厭惡之色。
因為那邊是東廠的牢獄,也是人間的地獄,東廠的威名大都得益於此。
王承恩收斂心神,緩步走進祠堂,在懷恩、李芳、陳矩的牌位前點上三柱清香,並恭敬地行了一禮。
他默默祈禱一番後,才緩緩走出祠堂,來到正廳。
“友德,你去將刑官、隸役、緝事的主事人都叫來,師父有......”
“師父,您不是一直都想效仿鄭和大人,為我們正名嗎?”
“現在就是一個機會,若是您將東廠解散,那我們就只有永世揹負罵名了啊......”
王友德似乎有些激動,還未待王承恩把話說完,就急忙打斷了他。
王承恩聞言,眼中閃過一縷猶豫之色,隨即神情複雜地看向王友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