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鱷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脫身藥(推薦票加更),繼室她嬌軟動人,三隻鱷梨,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嗯,我聽說是姓齊,還是國公府裡頭五老夫人孃家的遠房親戚,你們府上的五郎可是好一頓的在外頭說此事呢,只不過我派人細細打聽過了,沒說你們夫婦什麼不好,因此我也就沒讓人給你送訊息。”
聽到這裡,杜景宜就忍不住的笑了。
而站在她身後的櫻桃和驪珠也沒忍住,跟著自家少夫人一起笑了。
這三人笑的奇怪,杜氏夫婦和杜景湘都莫名其妙的看著她。
至此,杜景宜才將跟齊二管事有關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包括他是如何惹怒的商霽才被打,包括五老太爺等人是如何的上門挑事,自然也包括了她對付回去的手段。
杜家三人聽的面面相覷。
杜景湘還在商霽出手就打死個奴僕的驚嚇之中,而讓杜家夫婦覺得更為驚訝的是自家女兒竟然用了那藥。
那可是杜老爺花重金從西域買來的好東西。
當初為著能讓杜景宜有退路,他們也是計劃好了的。
那藥一旦沾染上了,看個人情況,大約一個月後就會有症狀出現。
起初是覺著身子骨不適,慢慢的就會有痠軟無力,甚至嘔吐發暈的情況。
再然後,就會冒出些紅疹子來,可能還會癢的厲害。
看著十分嚇人,但其實並沒有什麼傳染的可能性。
只不過,在疫病面前是個人都會害怕的。
自然而然,也就要把可能得了“疫症”的人給挪出府外了。
如此一來,他們杜家自然就有機會上門去要求和離,讓杜景宜得歸自由。
只是讓杜氏夫婦沒想到的是,這藥自家女兒沒用上,倒是給五房的人先用上了。
於是杜老爺壓低了聲音就問道。
“解藥都收好了吧?”
“爹爹放心,櫻桃辦事,你還怕不妥當嗎?”
聽到這一句,櫻桃也是格外鎮定的說道。
“老爺放心,奴婢一點都沒沾手,包括那托盤也是用完以後就妥善處置了的,絕不會讓旁人發現,影響到少夫人。”
“那就好。”
杜家夫婦二人可不是什麼信男善女。
且國公府裡頭的那些醃臢親戚,可沒比他們杜家那些的好多少。
因此,自己女兒用藥對付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能甩掉一個是一個,不然留著幹什麼?做祖宗嗎?
杜景宜也是這個意思,所以下手的時候可沒留什麼餘地。
五房的人不是愛財嗎?
既如此,那沾手過那些銀子的人,就一個也別想逃脫掉。
她倒是要看看,究竟五房裡頭有多少人都是連命都不要的只貪錢財了?
只不過,這話是不好在此說的。
別的她不怕,就怕膽小的阿姐聽了動胎氣,那才麻煩。
於是和自家爹孃對看了一眼,各自了然情況後,也就岔開了話題。
如今正是九月末的日子,說冷不算冷,說熱也熱不到哪裡去了。
一家人想著,趁杜景湘還未生產,倒是可以在附近尋個地方去玩上幾日,舒舒心思也是好的。
而後,杜夫人便開口問了杜景宜一句。
“過些日子你能不能再從國公府裡頭出來一日,隨我們去一趟平良寺。”
杜景宜有些意外,平日裡自己孃親可不是個愛去燒香拜佛之人,今日怎麼突然提起這個了?
於是好奇的問道。
“怎麼了?”
杜夫人語氣平靜的說道。
“平良寺要塑金身,隨安城裡頭數得上名號的商賈都被朝廷要求捐了善款,哪能不去?咱們家,你韓伯伯家,還有其他的人家,大約二十來戶吧,我想著這錢咱們既然出了,那自然也該去求得菩薩庇佑庇佑,你阿姐要生產,你又要搬家做主的,都是大事兒呢。”
聽到這裡,杜景宜忍不住想笑起來。
“孃親竟也會信這個?”
“信不信的,左右錢是出了,那去平良寺的路上也平坦,帶你們去瞧瞧那秋楓勝火的景色也是好的,不是嗎?”
杜景湘聽到這個,倒是眼前一亮。
她從前在閨中之時,出嫁以後,也都很喜歡去踏青郊遊的。
只不過如今挺著個肚子,只能是被拘在後宅中養胎。
如今能得這麼個好機會,自是不想放過。
於是對著自家妹妹杜景宜就有些撒嬌的說道。
“好妹妹,一起去吧,我在隨安城也呆不了多久的,咱們姐妹能多見一回都是好的,更何況還是一起出門呢。”
她這話,說的杜景宜也有些動心。
所以點了點頭就說道。
“行,等我回去與將軍商量一下,搬家的事情都處理的差不多了,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見她這般回答,杜景湘也跟著笑彎了眉眼。
正說著話呢,突然剛剛還笑著杜老爺似乎想到什麼事情,眼睛一眯便沉默了。
杜家人都熟悉他這樣子,一定是在琢磨事情,所以都沒有打擾。
過了片刻,就見杜老爺冷哼一聲,眼神中透著狐狸般的算計來,對著杜景宜就提醒說道。
“為父記得商家有個姑娘是嫁給了米糧戶賈家對吧?”
杜景宜有些奇怪,怎麼會突然問道這個,但想了想還是果斷的回答道。
“嗯,三房的六娘。”
聽到此話杜老爺點點頭,倒是愈發的篤定起來了。
“我還道為何你韓伯伯如此的不高興,原來是這個理由。”
他這麼一開口,別說杜景宜和杜景湘兩姐妹糊塗了,就是杜夫人也跟著有些不明所以。
“怎麼了?怎的又與韓大哥扯上關係了?”
杜夫人口中的韓大哥,全名乃叫韓誠。
也是經年的富貴人家,幾代人累下了不少的家產,因此在隨安城的富商之中也屬於響噹噹的人物。
之所以會與杜家來往密切,是因為韓誠與杜氏夫婦都熱衷於做善事,一來二去的自然就認識。
有句話怎麼講?
知己千載難逢,說的便是杜老爺和這位韓老爺。
在澤萍鄉發大水的那一年,二人所捐之銀錢物資都是出奇的多。
也正是因此,兩家人的關係倒是從互相欣賞,變得越來越緊密。
若不是韓家的兒子都是早年訂了親的,只怕杜家的兩姐妹都是有可能要嫁過去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