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大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就知道這幫人坐不住了!,一開始,我只想搞錢,油炸大金,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畫面之前的幾部張藝某電影,北美髮行發都挺大的,比如《英雄》是米拉麥克斯發行,《十面埋伏》還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發行方都是索尼經典…
包括《三槍拍案驚奇》、《山楂樹之戀》…
索尼經典隸屬索尼公司,所以,不太可能接手《十三釵》的發行工作!
其實,北美觀眾不太關心跟日苯相關的二戰作品,包括伊斯特伍德的《父輩的旗幟》、《硫磺島家書》,前者被餓米票房3000萬,後者只有1400萬不到。
也不是,安吉麗娜朱莉執導的《堅不可摧》,也就是硬核狠人路易斯·讚佩里尼彪悍的被俘虜、折磨的故事,北美賣了一個多億!
也不知道拍一部關於李梅在日苯做燒烤的故事,會不會全球大賣?
咳咳…
其實日苯很重視洗白自己!
日苯公司在好萊塢很有影響力,好萊塢大公司裡兩家就是日苯公司:索尼哥倫比亞公司、索尼經典公司…
另外,他們可以操控很多媒體的!
原時空,《十三釵》北美點映階段,受到了《好萊塢報道》、《華爾街日報》包括《紐約時報》的猛烈攻擊…
他們抹黑《十三釵》很簡單,就說這是‘中國政府投資的電影’、‘妖魔化中日戰爭的一場宣傳片!’…
原時空,電影上映後,名古屋市長公開發表“南京大屠殺不存在”的言論…
貝爾也為了撇清關係,多次強調自己只是演員,不關心政治!
沈旭東問她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喬瑟夫坦白:“如果你想在美國發行這部電影,最好的時機是明年5、6月份,不要衝奧…你現在發行、上映,我很擔心媒體把電影往政治上扯,因為日苯在好萊塢的勢力有目共睹,而西方社會從骨子裡是支援日苯否認南京大屠殺的態度的。”
“我要是花錢找人幫我爭辯呢?”
喬瑟夫搖頭:“沒用的…沒有幾個人關心這個事…除非電影真的很出色…就像《自己去看》、《伊萬的童年》那種…”
沈旭東琢磨一下,然後道:“應該達不到那種程度…”
“你明白就好…我們這個時代,誕生不了經典的!”
“但我就是想讓它12月上映…你幫我算筆賬,大規模上映我需要花多少錢…待會打給我!”
“不用待會,”喬瑟夫直接回答:“起碼要1500萬美元…”
“我草,這麼貴?”
“你得出手託票房吧?得找有分量的專家、影評人寫一些好評吧,得安排更多的媒體幫你說好話吧…這些都需要錢的…”
“那也不至於1500萬美元吧?”
“我已經往少了報了,冒著得罪索尼的風險…還要挑戰美國人的傳統認知…”
沈旭東疑惑:“你也是美國人,你很相信南京大屠殺啊…”
喬瑟夫無語:“那是因為我去過大屠殺紀念館,瞭解很多事,您覺得整個美國有幾個人像我一樣看過紀念館?斯皮爾伯格拍攝《太陽帝國》你又不是沒看過!”
“好吧,我明白了…”
……
《太陽帝國》,沈旭東當然知道,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作品。
這部電影的原著,大致瞭解過,跟電影主題相去其遠。
斯皮爾伯格改編如此之大,整部電影嚴重醜化中國人的形象,但凡有一個正面的中國人都不至於!
斯皮爾伯格真的是為了藝術,一箇中國的正面形象都不能給嗎,明顯是西方的政治正確和對中國的輕視或者仇視,而且電影名字就是《太陽帝國“》,說的是哪個國家不言而喻,明則是用小孩兒的身份看待日苯侵華…
有點像他們拍攝的美軍的伊拉克隨軍記者。
如果斯皮爾伯格所有戰爭電影都是類似的手法,那我可能覺得斯皮爾伯格是不瞭解戰爭,過於理想化戰爭,所以才會拍攝出這部電影,但是事實上他身為猶太人拍的另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把納粹的殘忍,戰爭的殘酷,猶太人的苦難,面臨絕望人們的團結,把猶太人人性的光輝,描寫的淋漓盡致。
所以,猶太人就很高貴?
咱如果拍一部《十字帝國》,一個二戰時候的中國小孩,在德國集中營裡面,對德國戰鬥機,對德國人充滿了崇拜,把德國人刻畫得威武雄壯。對了,還有,他遇到的猶太人都是清一色的貪婪、重利極度算計之輩,而德國人血有肉更加立體偉岸…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吹這部電影有史詩感呢?
……
如果沒有記憶,沈旭東可能真的就花錢了…
用一部電影換取美國民眾的同情…
想多了!
美國人壓根不關心這些…
他們甚至不關心世界,尤其是好萊塢明星,他們對現實世界一無所知,金球獎主持人瑞奇·葛文斯當眾嘲諷他們‘如果ISIS成立一個流媒體平臺,為了錢,你們也會繼續與其合作。’
之前還覺得誇張,直到知名女星帕特里夏·阿奎特說了‘把俄羅斯趕出北約’這種話!
這位帕特里夏·阿奎特可不是什麼小明星,獲得過奧斯卡獎、金球獎、艾美獎,各種大獎拿到手軟…
至於日苯人?
他們普遍認為:日苯遭受原子彈襲擊已經夠慘的,中國反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傷疤意欲何為,還是先管好自己國內的事吧!
還有一種觀點:中國這麼賣力地宣傳大屠殺,難道是想掩蓋真實的歷史?南京大屠殺到底是不是真實的?
所謂的導演用自己名譽,拍攝一部電影向全世界揭露真實歷史事件…
意義不大!
屬於是高估了電影的影響力…
沒有背後的輿論支援,你還想說服全世界?
猶太人,利用電影這種大眾傳播工具,不斷強化那段歷史記憶。
更不用說,他們在真正的歷史研究上的更加巨大的投入了。
反觀我們呢?
《拉貝日記》國內票房很慘淡,也沒能在美國上映…
但話又說回來,記得《金陵十三釵》的北美評價,媒體好評率33%,很糟;觀眾好評率83%!
所以,沈旭東不可能什麼也不做,砸個1000萬美元,擴散一下電影的傳播力度…
這也算他作為一箇中國人的義務!
沈旭東讓那個喬瑟夫聯絡一下新線,讓新線接手發行——不衝奧了,直接明年三月上映…
……
13號,公司,沈旭東一邊翻看《十三釵》的首日票房還有口碑,一邊跟高芬芬說了自己的意見:
“你要是想衝奧,很難,這個電影過於公正了…我跟美國那邊商量了一下,不衝奧,明年5、6月上映,選一個偏冷的檔期。”
“沒有可能嗎?公關也不行?”
沈旭東搖頭:“公關不了…你要是看了《一次別離》、《單車少年》就知道《金陵十三釵》差了很遠!”
“《一次別離》有那麼好?”
“非常好…而且《小鞋子》當年沒拿到奧斯卡大獎,也算是對伊朗電影的補償!”
《一次別離》是伊朗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作品,沒有之一。
從伊朗國內的Fajr電影節大包大攬,到柏林的金熊銀熊大豐收,到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連中,本片在各大電影節和評選中獲獎接近100項。
“藝某導演知道這個事嘛?”
“我還沒跟他說…”
高芬芬算了一下日程,道:“…後天吧,後天你也要去南京,見面了,再詳細跟他解釋一下…”
“…行…不過《十三釵》昨天才1400萬的票房,不算高啊!”
“6點鐘才上映,破千萬很了不起了。”
“…口碑還行…”
正說話呢,陳曦敲門進來,手裡拿了幾份報紙:“如你所料,專家、教授跳出來了!”
沈旭東樂了:“都有誰?”
“同濟大學的朱大可,清華的肖膺。浙江大學的清河教授…尤其是朱大可,直接罵《十三釵是張藝某得青色發財夢》…”
“朱大可我知道,之前罵謝晉,贏得了大量名聲那位?”
“對對對,就是他!”
沈旭東拿過報紙,然後說了句:“肖膺…我也知道…”
“他有什麼了不起的研究?”
“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