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資料:嘯法,我那些坑師的徒弟們,演寧,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裡寫發出長嘯就有好些人吐槽,所以後續我不寫長嘯了,原本其實打算中後期加入“嘯法”的。找了份嘯法的資料,大家看著玩,瞭解一下。)
在道教的修煉史上,還有某些修煉方法,看起來十分荒誕離奇,但卻對身體大有益處:如嘯法:
“嘯”一般指的是透過舌頭與口型的調整而發出悠長又清越的聲音。嘯法是一種相當奇特的道教修煉方法。許多經典文獻都涉及過,一些文人的詩歌散文往往也對它多有頌揚。
魏晉時的文學家成公綏專門寫有一篇《嘯賦》,而同時代的“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透過對道教嘯法的演習和個人的勤奮實踐,使之暢行於士林,成為一時名流達士的習尚。
為了說明“嘯法”的特點,讓我們先來讀一讀《虞初新志》卷十一關於“嘯翁”的故事。
古代有個叫做汪京的人,字紫庭,因為他年紀較大還能長嘯,所以人們尊稱為“嘯翁”。天夜半陽氣初起的時刻,嘯翁登上高山之頂,放聲長嘯。頓時,嘯聲在山谷中迴盪不停,連樹木都被震動,禽鳥驚慌地在空中疾飛,豺狼虎豹害怕到處亂跑。
已睡覺的人們一個個被巨大的嘯:一聲驚醒;還沒睡覺的人更是恐慌戰慄,因為擔心山崩地震,大家都提高警惕,不敢躺在床上。直到第二天早上,大家互相詢問,才知道是汪京發個出的長嘯。
據說汪京的嘯法傳自“嘯仙”。他能夠模擬鸞、鶴、風、凰的鳴叫聲,每一次發出這種嘯聲則百鳥翱翔、雞鶩翩翩起舞,其景觀煞是好看。
汪京還善於做老龍吟唱之嘯,每當要“龍嘯”之地,他便喝酒,直到喝醉了,就躺在大江邊上長嘯數聲,龜蝦都頂著風浪遊過來,集聚在他跟前,龜鱉之類一隻挨著一隻,迎著波濤,列隊前來朝拜。
有一天,山糖、瞎漢、漁夫等十多人登上平山六一樓,請汪京行嘯。開頭,汪京以牙齒脫落推辭,眾人千磨百說,汪京才答應嘯叫幾聲,讓大家聽一聽。
於是,他面南吸氣,開始嘯叫起來。剛剛發生的時候,好像是在空山中奏響鐵笛,音韻悠揚優美。接著,好像白鶴在長空中引頸長鳴,聲響傳到銀河九霄。
再過一會兒,汪京轉身朝著東方而嘯,只覺得大風從西向東吹來,野地上的蒿草都被吹倒了,門戶被震得咚咚響,破舊的樓房搖搖欲墜。然後,汪京又轉身朝著西方而嘯,風則從東向西吹來,好像有幹軍萬馬在前方賓士,又好像兩軍對戰,有短兵相接之勢。
久剛久之,屋頂上的瓦片都快飛動起來,樹木好像被颱風刮過一樣,東倒西歪。這時候,炷香燃盡,汪京氣竭,忽然昏倒在地。
眾人大驚失色,急忙喊來山廟中的僧人,把開水灌進他的嘴裡,老半天,汪京才甦醒過來。等到他們回家的時候,發覺夜幕已經降臨,月色印在前溪。
汪京這種嘯法,看起來有很強的功能,能夠引起氣流的快速運動,直至影響自然物與人工建築物。儘管他嘯到最後昏了過去,但照《虞初新志》卷十一《嘯翁傳》的描述來看,其功夫當屬上乘。
當然,作為一種筆記體小說,《嘯翁傳》所敘汪京長嘯的故事不可否認經過作者的文字加工;不過,如果聯絡一下前人對嘯法技巧之論述以及史書的記載,則不能不感到其中包含著古老嘯法的資訊。
“嘯”最初是對自然聲響的模擬,後來被道教所吸收,成為一種特殊的煉器方法和禁咒之術。從煉養角度看,嘯法具有動靜相兼的特點。
一方面,行嘯必須有舌頭嘴巴的動作,由於動作,氣流從人體呼吸道振動而出,這必然對軀體器官肌肉產生內在的按摩作用;另一方面,行嘯是個複雜的意念調動過程,行嘯者透過內在意念調整,以達到暫時的忘我境界,這可以進入內功態。
因此,嘯法在古代很受奉道文人與道士的喜愛。當今社會,一些喜歡修煉形體的人往往也會在空谷野外叫喊幾聲,儘管這不同於古代的嘯技,但說明透過發聲來鍛鍊身心,這是人的一種本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