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格局小了!要致富,先修路!
朕聞上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9章 格局小了!要致富,先修路!,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朕聞上古,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王府。
與會之人寥寥無幾。
北平行部尚書郭資。
皇家制造局局長鬍元澄。
飛熊衛指揮使熊犇。
天策衛指揮使郭登。
四人此刻,可以是是漢王在北平的親舊故友。
胡元澄與郭登不用多言,一直都是漢王朱高煦的心腹。
熊犇身為飛熊衛指揮使,禁軍統領之一,此刻受命聽從漢王排程,也勉強算是朱高煦的下屬。
而郭資這個精明的老傢伙,現在與朱高煦有著共同目標,所以朱高煦暫時也可以信任他。
一場宴會,賓主盡歡。
宴會結束後,郭資識趣地起身離去。
今日漢王才敲打了他,他需要做的事情不少。
首先第一步,就是接著往下面敲打一下那些官員縉紳,不要還抱著僥倖心理,守著那麼點利益不放!
畢竟漢王今日把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如果再有人敢從中作梗,他勢必會血洗整個北平官場!
手握飛熊衛與天策衛,只怕誰都攔不住他!
想到這些,郭資當即匆匆離去。
熊犇也很識趣地起身告辭,他還需要安排飛熊衛將士的駐地。
而且,他這位飛熊衛指揮使,現在的身份處境本就有些尷尬。
作為禁軍統領,熊犇自然只有一位主子,也只能有一位主子,那就是皇帝陛下。
別說漢王朱高煦了,太子朱高熾都無權調動飛熊衛!
可是現在,皇上偏偏讓飛熊衛聽命於漢王,這就很是尷尬了啊!
表現得太親近吧,對不起自己禁軍統領的身份。
表現得太疏遠吧,又可能會觸怒漢王朱高煦。
所以熊犇明智地選擇起身離去,表現得不卑不亢,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
郭資與熊犇離開後,在場就只剩下了胡元澄與郭登二人。
朱高煦看向胡元澄,直接端起了酒杯。
“老胡,這一杯酒,本王敬你!”
“如果不是那日你罵醒了本王,本王只怕現在還處在南京那個泥潭裡。”
聽到這話,胡元澄神情一肅,目光如炬。
“王爺,您這是下定決心,退出奪嫡之爭了?”
無怪胡元澄會這麼想,漢王突然舉家遷至北平,一副再也不回南京的模樣,誰人看了不會心中生疑?
雖然說北平,或者說日後的北京,很有可能成為大明新都。
但是這事兒畢竟八字還沒一撇,誰都不能保證,朝廷是否會真的遷都北平!
漢王一反常態地選擇離開帝都,舉家搬到這未來的新都,看似是為了搶佔先機,實則卻是徹底失勢。
畢竟南京才是帝都,藩王一旦離京,還有什麼資格奪嫡爭位?
更何況,漢王此次離京,還是他主動上奏請求,這更是令胡元澄感到不解。
朱高煦聽到這話,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誰說在北平,就不能奪嫡爭位了?”
“北平一定會成為大明新都,皇上也一定會遷都北平,這點不必多想。”
胡元澄:“???”
啥?
你說啥?
你咋知道一定會遷都?
咋滴你是皇帝陛下肚子裡的蛔蟲啊?
再說了,就算皇上有意遷都,朝堂之上那些官員縉紳可不樂意,尤其是那些南方官員!
他們的家族,他們的田地,他們的利益,可全都在南直隸,在南方!
一旦遷都北平,意味著他們要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這種事情誰會答應?
而且北平苦寒,遠沒有江南溫柔鄉、十里秦淮河風光動人,對於遷都北平一事,朝堂之上持反對意見的官員佔了絕大多數!
皇帝陛下就算是文治武功的永樂皇帝,也要考慮一下朝臣的意見吧?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皇帝陛下身子骨一旦出了什麼差錯,直接駕鶴西去了,到時候鬼才願意遷都北平!
應天那地方,氣候宜人,富庶繁華,又有著十里秦淮這等人間欲都,傻子才願意來北平吃苦受難!
所以,遷都這件事情,原本就充滿了變數!
“王爺何以對此事充滿信心?”
“呵,無需多言,時間會給出答案。”
朱高煦笑著答了一句,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能怎麼解釋,難不成告訴你老子是穿越戶,所以熟知大明歷史?
朱棣那個坑兒賊,現在才五十多歲,身子骨還很硬朗。
因為朱高煦的參與策劃,瓦剌直接被打崩了,甚至大明一戰收復了嶺北行省,少了後面幾次北伐蒙元的征戰勞苦,朱棣少說也還能再活個二十年!
這二十年,就算是帝陵,只怕也修好了,所以朱棣勢必會遷都北平!
這一點,毋庸置疑!
“老胡啊,談談正事吧!”
“皇家制造局日後主要走研發先進火器火炮,以及基本建設這兩條路!”
胡元澄聞言一愣,下意識地追問道:“王爺,第一條還好說,這第二條是什麼意思?”
基礎建設?
這是個什麼東東?
聽到這話,朱高煦一愣,隨即苦笑道。
“基礎建設,就是公路、橋樑、學校和各類工業及民用建築等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恢復等等!”
“日後皇家制造局要擴大編制,大力培養測算勘探等技術性人才,將皇家工程隊的名號徹底打出去,這同樣是重中之重的核心點,與火器火炮地位相當。”
胡元澄現在徹底迷糊了,完全不明白漢王爺這話的意思。
我皇家制造局可都是些大匠宗師,研發先進火器火炮的技術型人才。
這咋修路修房子,現在也歸皇家制造局管了?
而且那個皇家工程隊,不就是一些用水泥紅磚的勞役苦工嘛,這需要什麼技術含量?
不是胡元澄看不起皇家工程隊,而是他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現在皇家制造局已經開設技術培訓學校,上到四五十歲的匠師,下到五六歲的孩童,都要學習基礎科學知識,無一例外。
換句話說,現在皇家制造局的工人,那可也是文化人了。
雖然這“文化人”,與儒家門徒、名教子弟那些文人不同,但是胡元澄十分清楚,自己這些工人才是真正的“文化人”。
畢竟,那些文人還被矇在鼓裡,根本未曾見識到這方天地的真正面目!
瞧見胡元澄那滿臉茫然的模樣,朱高煦只能耐心解釋道。
“老胡啊,你還是眼光短淺,格局小了啊!”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本王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你不妨想一想,要是大明境內的所有道路,全部都使用水泥紅磚重新修繕,商賈們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轉運更多的貨物,朝廷也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排程更多的糧草……”
胡元澄:“!!!”
要致富,先修路!
漢王牛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